小鎮的時光總是慢悠悠的,像是歲月中的一杯清茶,需我們靜下心來細細的品味,清香甘甜,回味無窮。
隨著古鎮文化的興起,各大古鎮成為人們趨之若鶩的旅遊目的地。今天要和大家聊的古鎮就是西塘,在西塘不需要著急,節奏就是逛著吃著散著步就行了。

說起西塘,古今中外許多學者、詩人紛紛被這江南水鄉所吸引,留下不少筆墨和畫作,讚嘆之情溢於言表。「西塘憶,最憶是長廊,千盞燈籠脂粉色,八方舟楫杜康香,依水看斜陽。」

西塘是一個有著千年歷史的小鎮,有濃厚的吳越文化底蘊,有吳儂軟語的溫柔和親切,如一個嬌媚的女子,面帶笑容,在那等待著。西塘橋多,弄多,廊棚多,全鎮總計有122條弄堂,在寬窄石弄裡漫步,感受著蜿蜒小徑的意境,是典型的水鄉古鎮。因為西塘幾乎囊括了所有江南水鄉的傳統文化特色要素,於是有著「江南水鄉的民俗文化博物館」的美譽。
來西塘要看一次西塘的月色,西塘的夜彷如一幅濃墨重彩的油畫,色彩斑斕,令人沉醉。當夜幕降臨,銀河的紅燈都被照亮,一排排映在河上,宛如絲綢一般的溫和,卻又流淌著濃濃的溫馨和暖意。西塘的夜晚並不是燈火通明的,只是那紅豔的燈籠將河面染上暖暖的紅。這裡沒有燈紅酒綠,坐在烏篷船上和家人慢慢享受著西塘靜謐的夜色時光。

在西塘住上一晚,走在溫潤的石橋上,感受著江南的樸素、天然、小橋流水、杏花煙雨。站在橋上,那首著名的《斷章》浮現在腦海中「我站在橋上看風景,看風景人在樓上看你。明月裝飾了你的窗子,你裝飾了別人的夢。」

西塘的廊棚是江南水鄉中獨一無二的建築,是水鄉人因地制宜而生的偉大發明,以獨特的風採吸引著中外遊客,讓人見過一次就終身難忘。西塘的廊棚並不花哨,除了建築所需的柱、梁、檁條、椽子、看板和瓷磚外,幾乎沒有多餘的構件和裝飾。廊棚的作用是遮擋陽光和雨水。廊棚的外側是開放的,一列整齊的柱子立足在幫岸頂上,廊柱之間還設有「美人靠」,讓人乘涼休息。畫廊的內側是住宅建築的店鋪、作坊或客房。一年四季,廊棚為人們遮風擋雨,避開烈日,帶來清涼。在雨季,從瓦中瀉下的條條雨絲,彷如一道長長的透明水幕,全部落入霧氣瀰漫的城市河流中。

西塘的廊棚猶如一個委婉的傳說,讓人回味無窮。隨著西塘旅遊業的發展,鎮上的廊棚開始修繕重建,很快連城了一片,廊棚也煥發了青春。如今,西塘廊棚已成為古鎮旅遊區的一道亮麗風景線,也是欣賞對面縱橫交錯的老房子的最佳旅遊線路。在西塘我們除了可以可以欣賞美景外,還能領略到我們中華的傳統文化魅力。
「西塘漢服文化周」,每年10底至11月初在西塘古鎮舉行。它向世界展示了中國傳統服飾文化和禮儀文化的弘揚和傳承,展示了中華民族博大精深的傳統文化。西塘之所以被選為「漢服文化周」永久舉辦地址,是因為中國傳統服飾與西塘古鎮的結合,也是讓我們的傳統文化迸發出現代的活力。

漢服文化周通過漢服與古鎮的結合,弘揚我們中華文化,讓全世界了解西塘、熱愛西塘。千年西塘讓來自世界各地的遊客、漢服愛好者感受到了中國歷史的魅力,儼然已成為西塘的一張文化名片。
我們穿著漢服,不是為了「穿越」,而是為了一代又一代的文化傳承,我們要傳承的是古老的服飾所承載的幾千年歷史和文化。我們走過這麼多古鎮,是風景映入眼帘,是文化反映心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