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現代農業的「贛縣樣板」
隆冬時節,走進贛縣現代農業示範區,一片片蔬菜基地綠意盎然,一個個養殖基地雞鳴鴨歡。贛縣大手筆創新現代農業發展方式,推進農業綜合開發布局調整:從全縣整體出發,大面積規劃三大農業園區,實現集約化、集群式發展,六大主打產業「開花結果」。目前,贛縣農業發展走在全省前列,被列為我省六個農業產業發展先進縣之一,並被農業部授予「贛縣現代農業示範區」、被科技部列為「江西贛州農業科技園區」。
一區三園,大手筆規劃農業園區
從縣城驅車20公裡,來到贛縣農業示範園區展覽館。展廳裡,全縣農業發展的三個園區規劃一目了然:位於全縣東北部的清溪現代農業示範園,布局在7個鄉鎮,規劃面積32.79萬畝,覆蓋人口22.6萬人,以臍橙、甜葉菊、油茶、花卉苗木、休閒農業為主導產業;南部是桃江現代農業示範園,涉及7個鄉鎮、11.3萬人口,規劃總面積31.9萬畝,以水稻、臍橙為主導產業;西北部是大湖江現代農業示範園,涉及3個鄉鎮、人口11.6萬人,規劃面積25.6萬畝,以蔬菜、油茶、生豬、休閒農業為主導產業。
三大園區萬畝以上農業基地星羅棋布——15萬畝果園基地、15萬畝糧食基地、10萬畝花卉苗木基地、13.5萬畝油茶基地、7萬畝蔬菜基地、3.4萬畝甜葉菊基地和1.5萬畝水產畜禽養殖基地。園區按照「保護大生態、建設大產業、整合大項目、發展大旅遊、打造大品牌」的思路,力爭建成全省一流、全國著名的現代農業示範園。
龍頭帶動,產業化推動農業園區
1月25日,記者走進鷺溪農場即贛縣百家樂蔬菜專業合作社,這裡正在舉行社員大會年會,200多人歡聚一堂。他們通過扎稻草人、搓草繩、抓魚、抓雞蛋、拔河等遊戲,慶祝他們自己的節日。農場總經理謝有峰樂呵呵地告訴記者,農場2010年成立,示範帶動300多農戶加入,已流轉土地2000多畝。農場種植蔬菜、養雞養鴨養牛養魚,統一品種、統一技術、統一農資,全部實行標準化生產,綠色無公害。農場還建立自己的加工廠,美其名曰中央廚房,對蔬菜進行檢測、加工、包裝,再到自己設立的社區店直銷,進入家庭、酒店、食堂的餐桌上,真正實現產供銷一條龍,打造從農田到餐桌的完整產業體系。目前,社區直銷店開設30多家,分布在贛州市各縣區。農場生產的農產品已經成為贛州放心蔬菜第一品牌,農場也成為省級現代農業龍頭企業。
像鷺溪農場這樣,如今,贛縣已經有70多家農業產業化龍頭企業。清溪農業園的譜賽科(江西)生物技術有限公司是上市企業,以加工甜葉菊為主,帶動全縣形成兩大甜葉菊基地,帶動8000多戶農民種植甜葉菊,每畝收入達2000多元。縣委農工部負責人告訴記者,目前該縣臍橙、蔬菜、甜葉菊、花卉苗木、油茶、休閒農業等六大農業產業,全部實行產業化、規模化、標準化生產。
政策扶持,助推現代農業大發展
為推動全縣三大農業園區和農業產業的發展,該縣強力推動,政策給力。首先,精心編制《贛縣現代農業示範區建設總體規劃》和清溪、大湖江、桃江三大現代農業示範園控制性詳規,總面積90萬畝,其中核心區面積49萬畝,涵蓋除列入縣城規劃區外的所有鄉鎮。制定出臺了《贛縣現代農業示範區投資優惠辦法》,引入市場化開發機制,鼓勵引導社會資本參與示範區建設,目前已引進農業企業和業主大戶102家。其次,縣裡成立以縣政府主要領導為組長的示範區建設工作領導小組,下設專職辦公室,做到人員編制、經費、職責、任務「四到位」。並建立聯席會議制度,三個園區均成立管委會,從農口單位抽調精通業務的幹部集中在園區辦公。再次,整合涉農資金向示範區集中,逐步形成了政府專項資金引導、農民自主投入、社會資本參與的多元化投入機制。從2010年起縣財政每年安排示範區專項資金400萬元、產業發展資金1600萬元,整合涉農項目資金5000萬元,累計帶動農業龍頭企業和業主大戶投入7.46億元,實現了園區路網、電網、通訊網、水網全覆蓋。此外,堅持科技帶動。該縣與農業院校科研院所開展系列科技結對活動,引進新品種86個、推廣新技術28項,投入400多萬元新建現代農業培訓展示中心,新建科技示範基地28個、農業新品種展示園5個。(謝蓬勃 蔡超然 謝瑞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