吸引年輕人哪家強?東北地區當然是瀋陽!新年伊始,瀋陽曬出數據喜人的2019年「引、育、留」人才成績單。瀋陽市以產業鏈聚集人才鏈,以人才鏈發展產業鏈,隨著「人才新政」等一系列政策紅利不斷釋放,天下英才齊聚瀋陽正當時。
「青和力」:是城市吸引年輕人的能力
年輕人選擇在一座城市發展的重要因素是什麼?年輕人並不會通過翻閱國民經濟和社會發展統計公報決定去哪個城市,比起各項經濟指標,擁有更多的工作機會、包容便捷與健康的生活方式、豐富的文化和娛樂選擇、志同道合的夥伴……這些看起來不「硬核」的因素,反而是影響決定的關鍵。
《2019中國青年理想城報告》用「青和力」來評估一座城市吸引年輕人的能力。城市「青和力」發展指數排名得分由城市發展能級、工作機會含金量、居住便利度、商業資源偏好、環境友好度、自我成長氛圍、生活新鮮感和文化娛樂活力等共同構成。
在100座城市「青和力」發展指數的綜合排名中,瀋陽作為東北地區「青和力」最強的城市,排名第20位。
瀋陽可以說是過了山海關後第一座大型城市,因此把他作為如今的東北中心城市並不為過。這座城市的科教文衛也並不差,給城市的發展帶來了不錯的底蘊。尤其是醫院條件,大連幾乎沒有什麼靠譜的醫院。而瀋陽則很不同,中國醫科大學就位於瀋陽,因此瀋陽的醫療在東北還是相當優秀的
硬環境:瀋陽最大優勢是較高的居住便利度
將「青和力」總分拆開來看,瀋陽的居住便利度排名最為靠前,商業資源偏好、自我成長氛圍、生活新鮮感和文化娛樂活力表現不錯。細分指標中,排名最高的是區域交通樞紐度。作為東北地區的主要交通樞紐之一,有多條鐵路幹線交匯於瀋陽,通過鐵路可到達的城市也達到了232個,排在全國第8位。
此外,瀋陽的便民購物規模位列第12位,也是東北地區擁有最多便利商超的城市,瀋陽的日常餐飲可選度和公共運輸通達指數也有不錯的排位,分別排在第13位和第15位,「代表這座東北城市充滿生活氣息。」
在商業資源方面,瀋陽最為突出的是購物中心發展指數,排在百城第14位。同時,瀋陽也是東北地區購物中心數量最多的城市。相對於大多數北方城市來說,瀋陽環境友好度更高,在所處區域更有競爭力。
軟環境:東北、華北區僅次於北京和天津
上升到追求精神文化生活,也就是城市軟環境層面,瀋陽在自我成長氛圍、生活新鮮感、文化娛樂活力這三項一級指標上,是華北與東北區除北京、天津之外的最好成績。如果再看細分的各個精神文化生活層面,幾乎全部指標得分均高於100座城市的平均水平。
尤其是在生活新鮮感的分類指標中,與生活熱情相關的指數,瀋陽均獲得了相對更高的評分。在運動參與度和知識好奇心上,也表現出相對更高的偏好。
通過建立健全以創新能力、質量、貢獻為導向的人才評價體系,瀋陽市推動人才稱號回歸學術性、榮譽性本質,形成有利於人才潛心研究和創新的評價制度,有力激勵人才創新創造,多出成果、多實現成果轉化。積極推行職稱自主評審工作,進一步落實人才評價自主權,10家市屬高校、科研院所、大型公立醫院、大型企業開展職稱自主評審。以華晨寶馬汽車有限公司為試點,推出「校企聯培博士項目」,使瀋陽優勢產業加持人才支撐再發展,人才藉助產業再聚集,用良好的環境做保障,建設連接人才與企業的雙向快車道。《瀋陽市高層次人才認定補充辦法》將部分「無頭銜、無稱號、無帽子」的實用人才和外籍人才納入高層次人才認定範圍,全市全年認定高層次人才四批次1218人。創新探索開展高層次人才稅收補貼工作,惠及高層次人才767人,補貼資金1624萬元。積極加大創業擔保貸款政策宣傳力度,擴大創業擔保貸款政策知曉度,提升政策惠及面,年內,共發放創業擔保貸款856筆,共計1.88億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