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莫斯科保衛戰

2020-12-24 騰訊網

十、莫斯科保衛戰

蘇德戰爭開戰僅三個月,德軍在南方已經取得初勝,在北方圍住了列寧格勒,從而為從中央方向攻佔莫斯科創造了條件。九月,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發動代號為「颱風」的莫斯科戰役,企圖一舉摘取蘇聯的心臟。

1941年7月中旬,德軍攻陷莫斯科的西方門戶斯摩稜斯克,隨即在德軍最高統帥部內爆發了一場爭論。爭論的焦點是是集中兵力一鼓作氣從斯摩稜斯克直取莫斯科?還是抽調兵力攻佔基輔與列寧格勒?德國陸軍總部力主先進攻莫斯科,他們宣稱攻佔這座城市意味著德國在政治上和軍事上的決定性勝利。而且莫斯科是連接蘇聯東部與西部的交通樞紐,佔領了這個樞紐後,即使蘇聯政府退守烏拉爾,由於東西部物資聯繫被切斷,往後的蘇聯的戰爭也無法進行了。但希特勒斥責將軍們對戰爭中的經濟問題一竅不通,在他看來以基輔為首輔的烏克蘭是全蘇聯的糧倉,眼下最重要的是攻佔基輔,至於莫斯科倒可以暫時放一放。

八月初,希特勒把陸軍總部原定用於莫斯科方向的古德裡安坦克部隊南調,配合南方集團軍群進攻基輔。基輔戰役從盛夏打到秋初,蘇軍在基輔防禦戰中嚴重失利。不僅損失了前沿兵力,而且用於這個方向的預備隊也消耗殆盡。部署在基輔地域上的兩個方面軍中,有六個集團軍被合圍,西南方面軍主官全部陣亡,尚有幾個集團軍的司令員被俘虜。蘇軍未宣布損失人數,據德軍方面宣布基輔戰役中殲滅蘇軍66萬人,希特勒稱這是人類歷史上史無前例的最大戰役。

對此場戰鬥,莫斯科方面卻有另一番評估。德軍儘管在南方的烏克蘭取得了勝利,但在北方的列寧格勒卻沒有得手,中路也沒有進展。9月6日,希特勒下達第35號訓令:命令向莫斯科、列寧格勒、羅斯託夫三個方向進攻,以奪取莫斯科為主要目標。10月2日,從烏克蘭方向匆匆趕回的古德裡安坦克部隊參加了對莫斯科的進攻,這次進攻的代號是「颱風」。當沿著當年拿破崙大軍進攻莫斯科的老路向前推進時,德軍氣勢洶洶,銳不可當,的確很像一股颱風。

莫斯科保衛戰

10月15日,德軍前方距莫斯科僅60公裡,蘇聯中央各部和外國使館已開始向伏爾加河畔的古比雪夫撤退。但是,當希特勒把進攻重點重新轉移到莫斯科方向時,秋雨綿綿的季節到了,而這是俄國人的季節。有經驗的德國陸軍將領早就提醒過希特勒,一定要在秋季之前拿下莫斯科,否則一入冬便難辦了。但希特勒並沒有把將軍們的話放在心上,他認為老天爺不足以抵擋德國航空兵的進攻。而進入十月份後,德國航空兵對莫斯科的空襲達到了高潮。曾有一位美國記者報導說,在延綿不絕的炸彈聲中仔細聆聽克裡姆林宮鐘樓傳出的鐘聲,恍如來自另一個世界的聲音。

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實施的「颱風戰役」得到了北方集團軍群和南方集團軍群的坦克部隊和航空兵部隊的加強,德軍最高統帥部用於莫斯科方向的軍隊共達75個師,至180萬兵員,1700輛坦克,14000門火炮,1400架飛機。蘇軍在莫斯科以西300餘公裡縱深內建立了梯次配置的多道防禦地帶,以三個方面軍和一個戰役集群共75個師,125萬人,990輛坦克,7600門火炮,677架作戰飛機擔任防禦。蘇共中央政治局、國防委員會最高統帥部和總參謀部作戰組一概不離開莫斯科。十月底,德軍已經突破重重防線,從北、西、南三個方向上包圍莫斯科,他們在航空兵和炮火的支持下,不惜一切代價要衝入莫斯科。

龐大的德國中央軍群

最兇猛的進攻遇到了最頑強的抵抗,在最危急的時刻西方方面軍司令朱可夫接到了史達林的一個電話。戰後,他在回憶錄中複述了史達林當時的原話:朱可夫同志,你堅信我們能夠守住莫斯科嗎?我是懷著內心的巨大痛苦問你這個問題,希望你作為共產黨員誠實的回答。朱可夫誠實的回答「紅軍能夠守住莫斯科」。德軍距離莫斯科已經很近,他們的火炮甚至可向莫斯科城內發射炮彈。進入11月10日,深秋的雨夾著初冬的雪襲來,希特勒下令一定要在嚴冬到來之前拿下莫斯科。但據德軍將領戰後說:也正是從這時起,德軍官兵的情緒開始動搖了。嚴冬將至,在同一條路上覆沒的拿破崙大軍的鬼影開始縈繞在納粹侵略者的睡夢中。為了給德軍打氣,宣傳部長戈培爾宣稱:莫斯科指日可待!他甚至命令報紙留出版面準備刊登攻取莫斯科的重大新聞。希特勒甚至責罵德軍軍官們思想陳腐,跟不上時代的發展,並撤了一批人的職務。

紅場閱兵,紅場直接開赴戰場

11月7日,為了紀念十月革命勝利24周年,蘇聯在紅場舉行了傳統的閱兵式,紅軍指戰員從紅場直接開赴戰場。史達林在閱兵式上發表演說中指出:希特勒德國血流殆盡,人員後備枯竭,德國帝國主義者必然滅亡。莫斯科人在生死存亡的緊急關頭,在戰火硝煙中舉行紀念十月革命的閱兵式,通過廣播直接傳到前沿蘇軍的掩蔽部裡。史達林在閱兵式上的講話傳遍各條戰線,他說你們進行的戰爭是解放戰爭、正義的戰爭,讓偉大列寧的勝利旗幟指引著你們吧!為完全粉碎德寇而戰!

十一月中旬,德軍組織的更兇猛的進攻,蘇軍的防禦彎曲成了弓形,出現了很多薄弱的地方。11月26日,德軍在圖拉以北截斷了圖拉至莫斯科的公路和鐵路。11月29日傍晚,德軍裝甲部隊在蘇軍防禦的薄弱處越過了莫斯科伏爾加運河橋。但在這時,德軍傷亡人數已超過15萬人,有的連隊戰鬥減員只剩下20至30人。12月2日,德軍的一個偵察營突入莫斯科城郊,在那裡看到了克裡姆林宮的尖頂,但很快被擊退,這是德軍第一次、也是最後一次看到克裡姆林宮。12月5日是關鍵性的一天,在莫斯科周圍幾百公裡長的戰線上德軍被全線制止住了。攻防雙方這時都已精疲力盡,就看誰能獲得一支生力軍的支援了。這正是史達林久久等待的時刻,他手上有強大的預備隊,但必須等到德軍也不可能投入新的重兵集團時,才能放出自己的預備隊。

2月6日是莫斯科戰役的轉折點。在環繞莫斯科的幾百公裡的前沿上,蘇軍以三個方面軍,共15個集團軍實施反攻。大批後來被德軍稱為西伯利亞人的生力軍突然出現的陣地上,橫掃過來。莫斯科戰役從防禦階段轉入了反攻階段,加裡寧方面軍解放了加裡寧市。這是蘇德戰爭爆發以來,蘇軍解放的第一個城市。莫斯科戰役的反攻一直持續到1942年的1月初,蘇軍的三個方面軍將德軍向西擊退150至250公裡,重創德軍38個師,消除了對莫斯科的直接威脅。

在蘇軍發起反攻時,缺乏足夠冬季裝備的德軍無力阻止蘇軍的攻勢。在此期間,希特勒不斷地發脾氣,不斷地命令「不準後撤」。東線的德軍將領都很納悶,在零下30度的嚴寒中,在蘇軍的強大攻勢下,只有撤下來才能保存住部隊,希特勒為什麼一再不容許後撤呢?德國人憑藉著普魯士軍團鐵的紀律,他們大多數成建制地撤了下來,並在隆冬的俄羅斯原野上構築了新的防線。這條防線在斯摩稜斯克以東,不遠不近的威脅著莫斯科。正如後人所指出:希特勒拒絕後撤是對的,如果他允許撤退,那麼就會出現與拿破崙大軍同樣的情況。因後撤而失控的部隊將三三兩兩地通過風雪瀰漫的俄羅斯曠野。由於已經不可能組織起防線,他們只能葬身於漫天的風雪中。

潰退中的拿破崙第一帝國軍團

蘇聯人已被培育出對蘇維埃制度的自信。在蘇軍轉入反攻後,這種自信心起了點反作用。據蘇聯著名作家愛倫堡戰後回憶:那時的莫斯科人覺得前景一片光明,德國人來勢很兇,但到莫斯科城下又被打跑了,可見也不是太難對付!愛倫堡說:「當時有的莫斯科人甚至覺得戰爭快結束了」。蘇聯統帥部也受到這種過於樂觀的情緒的影響,在這時制定了莫斯科會戰的總攻計劃的胃口確實大了些。計劃要求在中央方向上殲滅德軍中央集團軍群,在西北方向上收復頓巴斯。蘇軍計劃以四個方面軍、共20個集團軍投入戰略性進攻。四個方面軍為加裡寧方面軍、布良斯克方面軍、西方方面軍、西北方面軍,他們分工明確,有主攻,有迂迴,有掩護,總之不能讓中央集團軍群的主力溜掉。但事實上,這是一個當時不可能完成的任務,德國陸軍中最龐大的這支主力部隊直到數年之後在蘇德戰爭的掃尾階段才逐漸被消磨掉。

當時蘇軍除了在莫斯科方向上的反攻取得積極成果外,在西南和西北方向的攻勢也有局部成效。1942年1月5日,蘇軍最高統帥部決定利用有利形勢,在德軍未得到不充錢,全線向德軍發動總攻,總攻於1月8日打響。包括五個集團軍和一個騎兵軍的加裡寧方面軍最先投入進攻,實施勒熱夫—維亞濟馬戰役。1月10日,西方方面軍以九個集團軍、兩個騎兵軍轉入進攻,西北方面軍和布良斯克方面軍也投入進攻。四個方面軍相繼展開進攻,如此大規模的進攻戰役對於蘇軍來說還是頭一次。但進入2月之後,德軍逐漸穩住了陣腳,在防禦中實施反突擊、反包圍。德軍的戰術很明確,切斷蘇軍部隊的交通線,然後以優勢兵力合圍。蘇軍有的集團軍幾乎全部被殲,有的集團軍被捲入敵後,因不能與友軍會合只能進入森林地區與遊擊隊一起堅持戰鬥。

普魯士精神支撐的德國士兵

至四月中旬,蘇軍的進攻能力已經大大削弱,加之春季泥濘季節已經開始,機械化部隊難以展開。4月20日,按蘇軍最高統帥部的命令,四個方面軍停止進攻,轉入防禦。蘇軍這次總攻持續了3個多月,向西推進了80至250公裡,擊潰德軍16個師加1個旅。德軍損失了50餘萬人,1300多輛坦克,2500門火炮及其其他技術兵器。

蘇德戰爭初期,大量蘇軍官兵被俘,現在戰局有些變化,蘇聯人也終於俘虜到排著長長隊伍的德軍。但是,這時的蘇軍畢竟兵器兵力不足,又缺乏足夠的實施大規模戰役的經驗,因而未能殲滅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主力部隊。對此,朱可夫頗為遺憾,他認為蘇軍過高地估計了自己,沒想到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的這個核桃比事先設想的堅硬。蘇聯的主要城市位於歐洲的東部,這裡的人民大都稱道歐洲西部的工業文明。在德軍剛打進來時,敦厚的俄國人曾經以為有著很高的教育水準的德國軍隊總不至於是一群野獸,但是戰爭從來不服從邏輯。蘇軍在解放了俄羅斯的頭一批城市後,親眼目睹了德軍對平民的罪行。

納粹德軍絞死蘇聯女紅軍

德軍中有不少攝影愛好者,他們走一路、打一路、照一路,把他們認為有意思的場景攝入鏡頭。蘇軍也正是繳獲的這些德國照片中看到德國人這一路到底做了些什麼,這支飽受工業文明滋潤的軍隊居然比野獸還要兇殘。在侵蘇戰爭前夕,希特勒曾召集三軍首腦和陸軍戰地指揮官發表了如下的訓令:對俄國的戰爭不能以狹義的方式進行,這是一場意識形態和種族差別的鬥爭,必須以空前殘酷無情的方式進行!希特勒也曾經極其坦率地陳述了德軍在佔領區的政策:管理他、統治他、壓榨他!他的副手戈林認真地補充了一句:還要像鷹一樣追逐他們。

希特勒同時向前線將領們發布了「巴巴羅薩」權限令,規定要無情地鎮壓平民的反抗。對於發生遊擊隊襲擊的地點,要對平民實行集體報復,甚至對婦女和兒童也不放過。軍隊在報復中可以使用任何手段,對所施暴行不負法律和紀律責任。從德軍攻入莫斯科附近地域到他們從這裡被趕走尚不足半年,在短短的數月間,德軍竟然完成了那麼多殺戮,世界頭一次領教了納粹佔領區的真相。

過去德軍的閃電戰已實施了多次,從未失過手。這次德軍發動了戰爭史上規模最大的閃電戰,其進攻勢頭保持了數月,卻在莫斯科城下碰了壁。

德軍戰俘被押解至莫斯科遊行

莫斯科會戰結束,英美的外交官來到了莫斯科。在莫斯科戰役的戰場上,結果出乎他們的意料。時至今日,有些西方評論家曾有意淡化這個事實,甚至顛倒黑白,大言不慚地說:其實沒什麼奇蹟,不過是疆土遼闊拯救了俄國!但英美政府這時已經看到了,在隨之而來的長期戰爭中,真正的贏家只能是經濟潛力更雄厚,民族素質堅韌,文化底蘊更沉穩的俄國。莫斯科會戰結束後,蘇德戰場上出現了短暫的沉寂,兩部巨大的戰爭機器分外火爆地拼了一陣,均已經精疲力盡。在沉寂中,他們默默地打量著對方,也重新掂量著對方。在德軍看來,蘇軍與他們以前交過手的軍隊迥然不同,他們在這一輪算遇到了真正的對手。在蘇軍看來,德軍不可戰勝的神話已然破滅,但德軍的後勁又極大。當雙方緩過勁後,又投入了分外殘酷的1942年的廝殺。

相關焦點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華沙保衛戰
    十九、華沙保衛戰 1944年夏,蘇軍為配合美英第二戰場的開闢發動白俄羅斯戰役。隨著戰線推進,蘇軍終於打出國界,挺進到波蘭境內。波蘭流亡政府領導的衛國軍在華沙舉行起義,但已逼近華沙的蘇軍卻突然停頓下來。在42天的時間裡,眼見僅一河之隔的首都華沙毀於德寇之手。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十四、史達林格勒保衛戰 1942年夏,德軍統帥部企圖以優勢兵力攻佔史達林格勒,切斷高加索石油的運輸通道。蘇軍統帥部在組織防禦的同時,隱蔽調入大量預備隊,目的是殲滅這支進入蘇聯深部腹地的德軍,這一戰役的最後結果成為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轉折點。
  • 第二次世界大戰傷亡最慘重的十次戰役
    9.庫爾斯克會戰 庫爾斯克會戰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蘇聯與納粹德國的戰略性決戰,雙方共投入了超過268萬名士兵和6,044輛坦克,近120萬人傷亡
  • 79年前的今天,蘇聯紅軍拉開莫斯科保衛戰反攻階段的序幕
    恰恰在79年前的今天,即1941年12月5日,蘇聯紅軍在莫斯科附近發起了一場規模巨大的反攻。正是在這一天,蘇聯紅軍在從北起加裡寧到南至葉列茨的廣闊戰線上發起了猛烈的反攻,其結果是納粹德國及其僕從國的軍隊首次遭遇巨大失敗,以至於一潰千裡。這個節日還很年輕,是根據1995年3月13日通過的第32號聯邦法設立的,至今已有25年了。
  • 莫斯科保衛戰5大真相,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
    據當時的德軍將領說道,德軍在距離莫斯科城外32公裡的地方受到了阻擊,但是當時德軍已經攻打下了莫斯科近郊的伯利亞納鎮。而德軍在後來說站在鐘樓上可以看到克林姆林宮的屋頂,這樣的說法是錯誤的,即使32孔裡外望遠鏡能夠看到,但是這需要在萬裡無雲的好天氣,而當時莫斯科城外下著雪,天氣一片灰濛濛,所以這樣的說法不可信。
  • 莫斯科保衛戰五大真相,被騙了幾十年之久
    導語:莫斯科保衛戰五大真相,被騙了幾十年之久我們知道,莫斯科保衛戰是二戰中的一場戰鬥激烈、規模宏大、耗時久的戰役,戰爭在1941年10月開始,當時蘇聯頑強抵抗了德軍的閃電進攻。莫斯科民眾也行動了起來,在3天的時間裡面,就組成了民兵師,民兵師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2萬人。這場戰爭的結果是,蘇軍取得了勝利。而德軍最後「閃電戰」失敗,德軍的失敗其實是必然的,因為當時全世界都掀起了反法西斯的熱潮。關於莫斯科保衛戰,有著5大真相的說法,欺騙後人幾十年。這五大真相指的是什麼?
  • 第二次世界大戰,史達林格勒戰役
    史達林格勒戰役於1942年7月17日至1943年2月2日,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1939-1945年)。這是東部戰線的一場關鍵戰役。進入蘇聯後,德國人於1942年7月開始戰鬥。在史達林格勒戰鬥了六個多月後,德國第六軍被包圍並被俘。蘇聯的這次勝利是東部戰線的轉折點。
  • 莫斯科保衛戰,知多少?
    四、「颱風」吹向莫斯科基輔之戰的順利,讓希特勒對拿下莫斯科的信心更增加了十倍,德軍只要在冬季來臨之前,對莫斯科進行「颱風」橫掃,那麼蘇聯將被希特勒滅國。莫斯科保衛戰一、蘇聯盟軍「冬將軍」到當一切所有的喜報都朝著希特勒飛來時。俄羅斯的盟軍「冬將軍」來了,10月6日莫斯科下了一場雪,雪雖然不大,但雪化後道路變成一片泥濘,這種現象在俄羅斯被稱為「大沼澤地」。
  • 被譽為「東方莫斯科保衛戰」的衡陽會戰,最終為何會以慘敗來收場
    1941年9月30日,德軍在攻佔了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和烏克蘭的基輔後,開始集中兵力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動進攻。面對強敵,蘇聯方面開始從中亞、遠東地區抽調兵力保衛莫斯科,並利用坦克伏擊戰術削弱了古德裡安對莫斯科南部的攻勢。
  • 蘇聯在第二次世界大戰中掠奪多少土地?
    在兩次世界大戰中,蘇俄的結局大相逕庭,沙皇俄國是第一次世界大戰中最重要的參與國之一,也是最悲慘的,戰爭結束前,中國爆發十月革命,政權被推翻,國家垮臺,沙皇一家慘遭屠殺,失去大片領土,新蘇維埃政權一誕生,就受到英美兩國集結的14個武裝國家的幹預,導致了長達4年的內戰,然而,二十年後,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了
  • 通訊:這場戰役具有「重要轉折意義」——莫斯科保衛戰國家博物館...
    新華社莫斯科9月7日電 通訊:這場戰役具有「重要轉折意義」——莫斯科保衛戰國家博物館參觀記  新華社記者張驍  在莫斯科西南角,靜靜佇立著一座灰白色舊式建築,入口處高大的銀色立柱挺拔肅穆。這裡就是莫斯科保衛戰國家博物館。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決勝阿拉曼
    1942年秋,英軍在阿拉曼地域擊潰德軍非洲軍團,推演出第二次世界大戰走向轉折的一幕。 12月,德軍在莫斯科城下受挫,但希特勒在沮喪中又碰上個意外的驚喜。驚喜來自日本在珍珠港大打出手,搶佔英美在南洋的地盤,此舉把國際社會批劈成了法西斯陣營與反法西斯陣營。儘管在第二次世界大戰前,德意日三國已結成柏林-羅馬-東京軸心。但大戰爆發後,三國分別在三大洲下手。德國在歐洲,義大利在非洲,日本在亞洲,彼此間沒什麼配合。
  • 莫斯科的冬天 《無限世界》唯美冬日雪景賞
    冰雪悄融的河面——《無限世界》逼真的場景截圖莫斯科沒有眼淚,大雪紛飛……當冰雪漸漸消融,河面上的冰慢慢融化,清澈的河水在冰雪的映襯下呈現出近乎透明的淺藍色,美的驚心動魄。遊戲中的莫斯科戰場冬季風光陰霾的天空似乎又要開始飄雪,年輕的身影如今在何方?
  • 莫斯科的冬天 無限世界唯美冬日雪景賞
    地域遼闊的莫斯科,總是會在白茫茫的大雪中度過漫長的冬季。廣袤無垠的原野上,茂密的松樹林和厚厚的草皮都被鵝毛大雪層層包裹,天地間蒼茫一色,空曠,寂寥,而又顯得壯美。莫斯科沒有眼淚,大雪紛飛……當冰雪漸漸消融,河面上的冰慢慢融化,清澈的河水在冰雪的映襯下呈現出近乎透明的淺藍色,美的驚心動魄。蜿蜒曲折的河流,靜靜流淌在俄羅斯這片寬廣的大地上,在寂靜的冰雪世界裡輕輕奏響了一曲靈動之歌,似乎呼喚遠去的人們,又像是在仰望即將到來的春天。陰霾的天空似乎又要開始飄雪,年輕的身影如今在何方?
  • 二次世界大戰的十大經典戰役
    隨後,英法等國對德宣戰,正式揭開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的帷幕。 2、血灑長空——不列顛空戰 不列顛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納粹德國對英國發動的大規模空戰。此戰也是二戰中規模最大的空戰,交戰方除了英、德兩國之外,包括同屬大英國協的紐西蘭、加拿大、澳大利亞、南非、愛爾蘭、牙買加、斯裡蘭卡、等國的空勤人員也投入英軍;許多被納粹德國佔領的國家包括波蘭、比利時、捷克斯洛伐克、法國等撤至英國的空軍,也加入了保衛大不列顛的行列;當時表示中立的美國,也有志願者組成了「飛鷹中隊」與英國並肩作戰。而同屬軸心國的義大利,則派出「空軍軍團」與德國空軍一起戰鬥。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法屬北非登陸戰
    十五、法屬北非登陸戰 第二次世界大戰進入到第3年時,整個歐洲只有蘇聯單獨在同德軍作戰。為開闢歐洲第二戰場,美國主張向西歐反攻,而英國主張向南歐反攻。
  • 德波戰爭,希特勒的一場賭博,第二次世界大戰拉開序幕
    9月3日,英、法兩國被迫對德宣戰,第二次世界大戰全面爆發。地處中歐的波蘭西接強大的德國,東臨蘇聯,這種與強國毗鄰而居的特殊地理位置似乎註定了波蘭多災多難的命運。20世紀以前,它曾三次被俄國人和德國人瓜分,直到第一次世界大戰之後才重新恢復了獨立。一戰德國戰敗後,根據《凡爾賽和約》,德國東部的領土劃給了波蘭。
  • 衡陽會戰為何被稱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他更是日本人的地獄
    1944年,在中國的 湖南省 衡陽市發生過中國軍隊和侵華日軍之間震驚世界的一戰,這是中國抗戰史上敵我雙方傷亡最多,中國軍隊正面交戰時間最長的城市攻防戰,被譽為「東方的莫斯科保衛戰」。第10軍是以剛烈頑強 的三湘子弟組成,在3次長沙會戰中就體現出極高的戰鬥力。在衡陽保衛戰中孤軍死守長達47天,不可謂不頑強。不得不承認,方先覺是個戰術天才。他有效的利用了衡陽城南眾多的小山和高地,將其一面削成直角,結合機槍火力據點和鐵絲網,構成極其堅固的防線。敵人要想進攻必須爬梯子仰攻,暴露在我軍的火力網下。
  • 德國真的是因為天氣的原因輸掉莫斯科戰役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了許多經典的戰役,其中的莫斯科保衛戰就是不得不提的一場戰鬥,這個戰鬥的結果就是蘇聯慘勝,德軍失敗。 其實一直有人把德軍失敗的原因歸結於當時蘇聯天氣的突變,那麼到底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為大家詳細的說一下當時的情形。
  • 二次世界大戰全程紀錄 1937·7:七七事變
    二次世界大戰全程紀錄 1937·7:七七事變第二次世界大戰帶給人類的創痛,人類至今還沒有忘記,二戰帶給人們心靈的霧霾也還沒有散去。有人說:銘記歷史是為了走好腳下的路,忘記歷史則意味著背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