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2月5日,是俄羅斯慶祝國家軍事榮耀日的日子。恰恰在79年前的今天,即1941年12月5日,蘇聯紅軍在莫斯科附近發起了一場規模巨大的反攻。正是在這一天,蘇聯紅軍在從北起加裡寧到南至葉列茨的廣闊戰線上發起了猛烈的反攻,其結果是納粹德國及其僕從國的軍隊首次遭遇巨大失敗,以至於一潰千裡。
這個節日還很年輕,是根據1995年3月13日通過的第32號聯邦法設立的,至今已有25年了。
莫斯科保衛戰在偉大的衛國戰爭的各個重大事件中地位特殊,這是毫無疑問的。 1941年12月,在蘇聯首都莫斯科郊外,在過去兩年內橫掃整個西歐的希特勒軍隊,第一次遭受嚴重失敗,並迫使其撤退。
對於希特勒而言,攻佔莫斯科則意味著在與蘇聯的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1941年9月,德國統帥部制定了「颱風」計劃,其中設想了由中央集團軍群攻佔蘇聯首都。1941年9月30日德軍發動攻勢,導致蘇聯軍隊在布良斯克和維亞濟馬遭到重創。儘管蘇聯紅軍頑強抵抗,但敵人還是突破了防線。他設法繞到了布良斯克方面軍第3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的後方,在維亞濟馬以西,包圍了西方面軍的第19集團軍和第20集團軍以及預備隊方面軍的第24集團軍和第32集團軍。
10月中旬,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在肅清陷入維亞茲馬附近包圍圈內的蘇聯軍隊的抵抗後,繼續向莫斯科方向前進,但在莫扎伊斯克地區(Можайский район)和小雅羅斯拉夫維茨(Малоярославецкий район)的交界處遭到了蘇聯紅軍的頑強抵抗。而從10月16日起,他們又在沃洛科拉姆築壘地域遭遇阻擊。 10月18日,敵軍坦克闖入莫扎伊斯克,同一天小雅羅斯拉夫維茨陷落。莫斯科周邊的局勢惡化,但蘇聯紅軍繼續嚴守防線,儘管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也使敵人精疲力盡。
時至12月初,德軍的進攻已成強弩之末之勢,德軍司令部已經將所有預備隊都投入了戰鬥,開始轉入防禦。德軍第2裝甲軍司令古德裡安被迫承認中央集團軍群對莫斯科的進攻失敗了,而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博克元帥則認為蘇聯不可能集中兵力發動反攻。正是在這一時刻,蘇聯統帥部選擇發起反擊。
該計劃是要從北面和南面徹底粉碎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進攻力量。在不斷展開的反攻過程中,蘇聯統帥部確定了其進一步的目標:擊敗整個中央集團軍群。
12月5日,加裡寧方面軍(司令員是伊萬·科涅夫上將)發起了反攻,12月6日,西方面軍(由格奧爾吉·朱可夫大將指揮)和西南方面軍的右翼(由謝苗·鐵木辛哥元帥指揮)也發起了反攻。重新組建的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員是雅科夫·切列維琴科上將)也參加了行動。
戰爭從一開始就具有激烈的性質,蘇軍粉碎了德軍的抵抗並擊敗了他們。 1941年12月8日,阿道夫·希特勒被迫籤署第39號指令,該指令涉及蘇德前線的整個防禦體系。
在莫斯科保衛戰的反攻階段中,德軍共損失大約50萬官兵,至少1250輛坦克、2500門火炮和不計其數的軍車。
由於蘇聯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事件,首次打破納粹德國戰無不勝的神話,德軍被擊敗了,並且從蘇聯首都向西撤退了100-250公裡,人們開始意識到蘇聯人民站起來了並將獲得勝利。
(2020年12月5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