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9年前的今天,蘇聯紅軍拉開莫斯科保衛戰反攻階段的序幕

2020-12-24 彼得堡的肥鵝

12月5日,是俄羅斯慶祝國家軍事榮耀日的日子。恰恰在79年前的今天,即1941年12月5日,蘇聯紅軍在莫斯科附近發起了一場規模巨大的反攻。正是在這一天,蘇聯紅軍在從北起加裡寧到南至葉列茨的廣闊戰線上發起了猛烈的反攻,其結果是納粹德國及其僕從國的軍隊首次遭遇巨大失敗,以至於一潰千裡。

這個節日還很年輕,是根據1995年3月13日通過的第32號聯邦法設立的,至今已有25年了。

莫斯科保衛戰在偉大的衛國戰爭的各個重大事件中地位特殊,這是毫無疑問的。 1941年12月,在蘇聯首都莫斯科郊外,在過去兩年內橫掃整個西歐的希特勒軍隊,第一次遭受嚴重失敗,並迫使其撤退。

對於希特勒而言,攻佔莫斯科則意味著在與蘇聯的戰爭中取得了決定性勝利。 1941年9月,德國統帥部制定了「颱風」計劃,其中設想了由中央集團軍群攻佔蘇聯首都。1941年9月30日德軍發動攻勢,導致蘇聯軍隊在布良斯克和維亞濟馬遭到重創。儘管蘇聯紅軍頑強抵抗,但敵人還是突破了防線。他設法繞到了布良斯克方面軍第3集團軍和第13集團軍的後方,在維亞濟馬以西,包圍了西方面軍的第19集團軍和第20集團軍以及預備隊方面軍的第24集團軍和第32集團軍。

10月中旬,德國中央集團軍群在肅清陷入維亞茲馬附近包圍圈內的蘇聯軍隊的抵抗後,繼續向莫斯科方向前進,但在莫扎伊斯克地區(Можайский район)和小雅羅斯拉夫維茨(Малоярославецкий район)的交界處遭到了蘇聯紅軍的頑強抵抗。而從10月16日起,他們又在沃洛科拉姆築壘地域遭遇阻擊。 10月18日,敵軍坦克闖入莫扎伊斯克,同一天小雅羅斯拉夫維茨陷落。莫斯科周邊的局勢惡化,但蘇聯紅軍繼續嚴守防線,儘管遭受了巨大的損失,但也使敵人精疲力盡。

時至12月初,德軍的進攻已成強弩之末之勢,德軍司令部已經將所有預備隊都投入了戰鬥,開始轉入防禦。德軍第2裝甲軍司令古德裡安被迫承認中央集團軍群對莫斯科的進攻失敗了,而中央集團軍群總司令博克元帥則認為蘇聯不可能集中兵力發動反攻。正是在這一時刻,蘇聯統帥部選擇發起反擊。

該計劃是要從北面和南面徹底粉碎德國中央集團軍群的進攻力量。在不斷展開的反攻過程中,蘇聯統帥部確定了其進一步的目標:擊敗整個中央集團軍群。

12月5日,加裡寧方面軍(司令員是伊萬·科涅夫上將)發起了反攻,12月6日,西方面軍(由格奧爾吉·朱可夫大將指揮)和西南方面軍的右翼(由謝苗·鐵木辛哥元帥指揮)也發起了反攻。重新組建的布良斯克方面軍(司令員是雅科夫·切列維琴科上將)也參加了行動。

戰爭從一開始就具有激烈的性質,蘇軍粉碎了德軍的抵抗並擊敗了他們。 1941年12月8日,阿道夫·希特勒被迫籤署第39號指令,該指令涉及蘇德前線的整個防禦體系。

在莫斯科保衛戰的反攻階段中,德軍共損失大約50萬官兵,至少1250輛坦克、2500門火炮和不計其數的軍車。

由於蘇聯在莫斯科附近的反攻是第二次世界大戰的重大事件,首次打破納粹德國戰無不勝的神話,德軍被擊敗了,並且從蘇聯首都向西撤退了100-250公裡,人們開始意識到蘇聯人民站起來了並將獲得勝利。

(2020年12月5日,作者:彼得堡的肥天鵝)

相關焦點

  • 莫斯科保衛戰,知多少?
    莫斯科保衛戰一、蘇聯盟軍「冬將軍」到當一切所有的喜報都朝著希特勒飛來時。俄羅斯的盟軍「冬將軍」來了,10月6日莫斯科下了一場雪,雪雖然不大,但雪化後道路變成一片泥濘,這種現象在俄羅斯被稱為「大沼澤地」。
  • 第二次世界大戰全紀錄——莫斯科保衛戰
    十、莫斯科保衛戰 蘇德戰爭開戰僅三個月,德軍在南方已經取得初勝,在北方圍住了列寧格勒,從而為從中央方向攻佔莫斯科創造了條件。九月,德軍中央集團軍群發動代號為「颱風」的莫斯科戰役,企圖一舉摘取蘇聯的心臟。
  • 被譽為「東方莫斯科保衛戰」的衡陽會戰,最終為何會以慘敗來收場
    1941年9月30日,德軍在攻佔了白俄羅斯的首府明斯克和烏克蘭的基輔後,開始集中兵力向蘇聯首都莫斯科發動進攻。面對強敵,蘇聯方面開始從中亞、遠東地區抽調兵力保衛莫斯科,並利用坦克伏擊戰術削弱了古德裡安對莫斯科南部的攻勢。
  • 「四史」關鍵詞|紅場閱兵後蘇聯紅軍直接赴莫斯科保衛戰現場
    蘇聯是舉行閱兵儀式最多的國家。在世界歷史上,蘇聯是舉行閱兵儀式最多的國家。面對德國法西斯的瘋狂進攻,蘇聯採取緊急措施,動員和領導全國軍民投入偉大的衛國戰爭,幾百萬志願兵參加了紅軍和民兵隊伍,上千個軍工企業投入生產支援前線。在「一切為了前線,一切為了勝利」的口號下,全國人民掀起了偉大的愛國主義熱潮,開展義務勞動和競賽活動,決心為保衛祖國貢獻全部力量。
  • 莫斯科保衛戰5大真相,事實卻讓人大跌眼鏡
    蘇聯官方拍攝的一些資料中,我們可以看到當德軍在攻打莫斯科的時候,高層官員與百姓們一起抵抗德軍的攻擊。但實際上卻是,在戰鬥一開始,這些高官們就一片混亂,帶頭逃跑,百姓們更是在一番哄搶之後開車逃跑。10月16日,蘇聯還下達了疏散百姓的命令,很多人都認為這是蘇聯要放棄莫斯科的前奏,等到4天之後,莫斯科被德軍團團圍住,這一現象才沒有再次發生。德國的陸軍大將古德裡安在後來將這次戰爭的失敗歸結於蘇聯的冬天太冷,當時德國的坦克陷在了雪地裡不能前進,大炮因為燃油被凍住無法使用。
  • 中國世界古文化:敦刻爾克大撤退,空襲不列顛,莫斯科保衛戰
    倫敦市民並沒有被轟炸嚇倒,他們和德國人進行了不屈的抗爭,成功阻止了德軍從英吉利海峽登陸的計劃,為以後盟軍全線反攻創造了良好的戰略條件。1941年11月1日,德國大軍長驅直入,向蘇聯內地挺進,不久便圍困了莫斯科城。一旦莫斯科失陷,整個蘇聯就會淪入德國人手中。情況萬分危急,正在前線指揮作戰的朱可夫被召回到克裡姆林宮。
  • 蘇聯「軍神」朱可夫:狂虐日本軍,力挫希特勒軍隊,讓史達林低頭
    說起二戰,最精彩的就是蘇德戰場,其中最讓人佩服的將領,就是蘇聯「軍神」朱可夫。朱可夫在二戰蘇德戰場中採取的一系列戰略措施使得蘇聯成功地擊敗了德國,為世界反法西斯戰爭作出了巨大的貢獻。他是第一位蘇聯元帥,也是公認蘇聯最有才能的將領。
  • 「紀念日」莫斯科保衛戰 Героическаязащитаст...
    莫斯科保衛戰,又稱莫斯科戰役,是第二次世界大戰中規模最大的戰事之一。該戰役共分為兩個階段:第一階段為防禦階段(1941年9月30日-12月4日),第二階段則為進攻階段,涵蓋蘇聯紅軍的反攻(1941年12月5日- 1942年1月7日)與進攻(1942年1月8日- 3月30日)。
  • 列寧格勒和莫斯科的保衛者,蘇聯炮兵元帥戈沃羅夫的偉大一生
    我們今天的主人公,不僅是一位火炮的忠實擁躉,而且在他輝煌的軍事生涯中,用他出類拔萃的組織能力,將身處困境的兩座英雄城市從納粹的魔爪中解救出來,他就是大名鼎鼎的列昂尼德·戈沃羅夫,一位戰功卓著的炮兵元帥。
  • 莫斯科保衛戰五大真相,被騙了幾十年之久
    導語:莫斯科保衛戰五大真相,被騙了幾十年之久我們知道,莫斯科保衛戰是二戰中的一場戰鬥激烈、規模宏大、耗時久的戰役,戰爭在1941年10月開始,當時蘇聯頑強抵抗了德軍的閃電進攻。莫斯科民眾也行動了起來,在3天的時間裡面,就組成了民兵師,民兵師的數量已經達到了12萬人。這場戰爭的結果是,蘇軍取得了勝利。而德軍最後「閃電戰」失敗,德軍的失敗其實是必然的,因為當時全世界都掀起了反法西斯的熱潮。關於莫斯科保衛戰,有著5大真相的說法,欺騙後人幾十年。這五大真相指的是什麼?
  • 通訊:這場戰役具有「重要轉折意義」——莫斯科保衛戰國家博物館...
    新華社莫斯科9月7日電 通訊:這場戰役具有「重要轉折意義」——莫斯科保衛戰國家博物館參觀記  新華社記者張驍  在莫斯科西南角,靜靜佇立著一座灰白色舊式建築,入口處高大的銀色立柱挺拔肅穆。這裡就是莫斯科保衛戰國家博物館。
  • 史達林的經典之戰,用哥薩克騎兵幹掉圍攻莫斯科的4萬大軍
    負責解放中亞、東亞兩地的莫斯科紅軍積極防禦即可,最大限度集中力量到歐洲地區進行戰略反擊,尤其是歐洲南部到裏海一代。10月11日由葉戈羅夫和史達林領導的南方面軍率先打響了反擊之戰。計劃給當時正馬不停蹄的進攻莫斯科的鄧尼金所部當頭一棒,那時鄧尼金為了拿下莫斯科在奧廖爾到庫爾斯克一線駐紮了4.5萬大軍和百門大炮。而莫斯科紅軍集結了2個集團軍7.5萬人和近300門大炮反攻。
  • 悲壯的歷史交響——蘇聯衛國戰爭歌曲掃描
    薛範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70周年了,但那些在血與火中誕生的英雄歌曲,如同莫斯科紅場上無名烈士墓前的長明火,永遠激動人心。今天,人民日報全媒體平臺帶您沿著蘇聯衛國戰爭的腳步,重溫那一曲曲動人魂魄的戰歌。基輔失守練成《歌唱第聶伯河》德軍分三路向蘇聯大舉進犯。1941年9月26日,基輔失守,近70萬蘇聯紅軍僅15萬人突圍。作為軍事記者的詩人多爾瑪託夫斯基從敵人包圍圈中衝出來,擔任西南戰線歌舞團指揮的弗拉德庚也隨部隊撤到第聶伯河岸。在這沉痛的時刻,他倆合作寫了《歌唱第聶伯河》。
  • 德國真的是因為天氣的原因輸掉莫斯科戰役嗎?
    在第二次世界大戰期間,爆發了許多經典的戰役,其中的莫斯科保衛戰就是不得不提的一場戰鬥,這個戰鬥的結果就是蘇聯慘勝,德軍失敗。 其實一直有人把德軍失敗的原因歸結於當時蘇聯天氣的突變,那麼到底真實的原因是什麼呢?今天為大家詳細的說一下當時的情形。
  • 79年前,他們從紅場受閱後直接上戰場,為人類的自由戰鬥!
    沒有人有資格對紅場不敬,因為79年前,曾有數十萬士兵在這裡接受閱兵檢閱,踢完步後直接開赴西部前線,抗擊當時甚至是人類歷史上最強大的邪惡力量——納粹。 他們為人類的自由而戰,他們值得永遠銘記。
  • 二戰蘇聯一觸即潰,奈何日本坐山觀虎鬥,德國慘遭滑鐵盧之戰
    蘇聯大部分城市已盡歸德軍麾下,還剩下首都莫斯科靜靜的矗立著,蘇聯一方面在指揮城內百姓和重要機構有序撤離,另一方面在調兵遣將,加緊防禦,要與德國決一死戰。時至12月,莫斯科保衛戰一觸即發,而德國亡蘇戰爭的號角也即將吹響,德國國內新聞報刊已為德國即將佔領蘇聯留下了頭條版面。
  • 納粹德國真的是因為寒冷的冬天才輸掉了莫斯科戰役的嗎?
    1941年9月30日至1942年1月7日,蘇聯取得了莫斯科保衛戰的巨大勝利,讓納粹德國引以為豪的陸軍遭遇了第二次世界大戰爆發以來的第一次重大戰略性挫折。莫斯科保衛戰標誌著納粹德國「閃電戰」的破產,為蘇聯之後的反攻奠定了基礎。
  • 中東路事件與武裝保衛蘇聯
    8月16日,張學良在接見美國《芝加哥日報》記者時宣稱:「蘇俄不顧國際信義,蹂躪非戰公約,貿然遣兵,侵入我國境內。我們尊重非戰條約,屢次退讓,以明開釁責任。俄方如再進逼,是甘為戎首,故已準備一切,當出全力,決一死戰。」8月17日,國民政府對蘇聯宣戰。「中東路事件」已經由武裝衝突發展為一場大規模的戰爭。
  • 以彼之道還施彼身,1945年春天,蘇聯紅軍做到了
    1945年春天,炮聲隆隆戰車滾滾,蘇聯紅軍就做到了以彼之道還施彼身,其契機,就是柏林戰役。攻進柏林市區後,架起重炮圍殲殘敵的炮兵部隊。面對眼前的一幕,蘇聯大兵淡定從容勝券在握。而此情此景,他們並不感到陌生。短短數年之前,這些慘劇就發生在他們身上。蘇德戰爭初期,德軍閃電戰風靡一時,在歐洲屢試不爽。
  • 二戰莫斯科和史達林格勒保衛戰,蘇軍把握戰場特點,最終反敗為勝
    二戰莫斯科會戰、史達林格勒戰役、庫爾斯克戰役,被稱為蘇德戰爭三大轉折點。莫斯科會戰使蘇軍打破了德軍閃擊戰不可戰勝的神話,史達林格勒戰役使戰場形勢發生逆轉,而庫爾斯克戰役更是蘇軍全面轉向大反攻的序幕。那麼,在莫斯科會戰和史達林格勒戰役中,都有一個共同點,那就是德軍都是先贏後輸,而且都離目標只差一步之遙,這是為什麼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