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源:五穀財經
2019年,對於高端白酒來說,比如第八代經典五糧液(俗稱「普五」)、國窖1573和青花郎,「漲價」依然是個主旋律,甚至連酒鬼酒、水井坊這樣的區域酒企都在「跟漲」。
近日,瀘州老窖國窖酒類銷售股份有限公司下發了《關於調整國窖1573其他系列產品價格體系的通知》,通知顯示,從12月2日起,國窖1573其他系列產品配額價、團購價、零售價上漲30元、50元不等。
具體情況則是43度國窖1573零售價調整為969元/瓶,46度國窖1573零售價調整為1009元/瓶,國寶紅產品零售價1299元/瓶,52度國窖1573的目前售價則是1299元/瓶。至此,瀘州老窖旗下國窖1573全系列產品價格都在千元/瓶左右了。
為啥白酒企業都熱衷於漲價呢?
在白酒行業營銷專家蔡學飛看來,原因有三,一是貴州茅臺,特別是飛天茅臺,純粹是市場需求過大導致的,不僅能喝,還能投資賺取差價;二是普五、國窖1573和青花郎,他們漲價叫做品牌價值定位,飛天茅臺都接近3000元/瓶了,因此,普五、國窖1573和青花郎等這些名酒賣個千把塊錢不算貴,畢竟牌子放在那裡;三是跟隨式漲價,就是你們老大老二都漲價了,平時自信心爆棚的小弟也想漲一點,比如水井坊、古井貢酒、山西汾酒、酒鬼酒等等。
《五穀財經》注意到,今年9月,茅臺集團和貴州茅臺董事長李保芳在當天探訪茅臺專賣店並喊話「酒喝不炒」,告誡渠道商及消費者不要當投機者的「接盤俠」。
「與飛天茅臺不同,普五、國窖1573和青花郎的投機氛圍沒有那麼嚴重,一部分人士買來收藏,但更大的一部分則是用來消費,比如拜訪送禮、商務宴飲,」一位長期關注食品行業的證券從業人士告訴《五穀財經》,普五、國窖1573和青花郎的價格之所以持續上漲,除了得益於飛天茅臺價格「居高不下」,更在於其擁有大量的忠實消費群體,且與飛天茅臺相比,普五、國窖1573和青花郎的性價比更高,「一瓶飛天茅臺價格就要3000元,幾乎可以購買三瓶國窖1573,誰都會算這個帳,而且,飛天茅臺假貨太多,這就更加凸顯普五、國窖1573和青花郎的競爭優勢了。」
白酒行業觀察人士歐陽千裡則指出,白酒企業年末漲價比較普遍,是通過控貨、提價等手段提振渠道信心,與渠道共享提價紅利,順利將「庫存」轉移到經銷商的庫房,然後再通過節慶旺季順利出貨,而今年(2019年)的提價在於「消費升級」下的品牌競爭,「消費者在正常渠道無法買到平價茅臺甚至無法買到高價茅臺,倒逼消費者選擇普五、國窖1573、青花郎等競品,為茅臺培養競爭對手。」
實際上,2019年11月,作為瀘州老窖的「超級大單品」,國窖1573就已經提過價了,不過一個月左右,再次漲價,引發媒體和投資者的高度關注。
對此,長城證券在研報中表示,經銷商打款積極性高,且截止2019年9月底,國窖1573就已提前實現銷售口徑破百億目標,鎖定全年業績。
從瀘州老窖方面披露的信息來看,2020年,國窖1573的目標則為130 億,且要在3到5年內達到200億。
對此,群益證券(香港)有限公司在研報中指出,國窖1573的發展目標明確,且瀘州老窖的渠道下沉以及公司治理得到明顯改善。
太平洋證券則表示,瀘州老窖近幾年來堅持走品牌復興,價值回歸之路,從三大品繫到五大單品戰略,發展勢頭較好,產品布局和結構也越來越清晰。
不過,也有媒體以「頻繁提價,瀘州老窖欲上位老三」為題進行報導,並對國窖1573頻繁提價表示質疑。
今年7月,瀘州老窖董事長劉淼在接受媒體採訪時坦言,目前,瀘州老窖保持每年25%到30%的增長是非常良性的。
談及瀘州老窖欲重回行業前三,劉淼坦言:「我們必須承認,無論是茅臺、五糧液還是洋河,都是業內非常優秀的企業。對於瀘州老窖來說,『殺出重圍、回歸前三』更是一種長期的發展目標,是『咬定青山不放鬆』的目標和動力。」
長城證券也在研報中表示,展望 2020年,瀘州老窖將繼續以重回行業前三、實現國窖1573、瀘州老窖雙品牌復興努力。
「我個人覺得,作為瀘州老窖董事長的劉淼,對於企業發展還是有較為清醒認識的,短期內,在收入規模上,瀘州老窖難以重回白酒行業三甲,但是,在高端白酒上,國窖1573已經躋身行業三強了,僅次於飛天茅臺和普五,」上述證券從業人士告訴《五穀財經》,在資本市場看來,白酒企業的排名先後並不重要,只要業績能夠持續穩定增長,就是優質標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