杭州顯寧寺出土將軍墓,被多次修繕,墓主與嶽飛並稱「中興四將」

2020-12-14 i聊科技

隨著佛教的傳入,全國各地興起宗教信仰的熱潮,伴隨著寺廟的興建,期間香火不斷。如今,飽受戰火摧殘的佛教寺廟完好地保存了下來,其中比較著名的要屬靈隱寺、少林寺等。

除此之外,還有一些不知名的小寺廟,但論歷史,不次於任何一座寺廟,最典型的當屬杭州鹹寧的顯寧寺。更重要的是,專家在修復顯寧寺時,發現了一座南宋時期的將軍墓,並且與民族英雄嶽飛有著密切聯繫。

據史料記載,顯寧寺遭受過多次戰爭浩劫,伴隨著歷朝歷代的修繕,得以保存至今。建國之後,顯寧寺得到了當地政府的保護,很快啟動了遺蹟修繕工作。

然而前些年,顯寧寺附近發生重大事故,寺廟再次遭到了波及,寺廟建築受損嚴重。考古隊再次趕來,對顯寧寺整體進行了修復工作,當時,考古隊的隊長在顯寧寺遺蹟內發現一些造型奇特的青磚。

經過研究,這些青磚是古墓外的墓磚,從墓磚外的花紋可以確定是南宋時期的古墓。很快,考古隊找到了這座古墓的位置,並展開了保護性的挖掘,沒多久,古墓的棺槨便出現在眾人的眼前。從墓室結構判斷,這座古墓為夫妻合葬墓。

經過努力,專家從墓室內清理出300多件文物,其中包括珍貴的景德鎮瓷器。從出土的墓誌上判斷,墓主為劉光世,是南宋名將,與嶽飛等人並成為「中興四將」。

不過了解歷史的人評價,劉光世配不上這個稱號,當年在一次重大戰役時,劉光世的父親因守城失敗,直接棄城而逃,不過父親的事跡並沒有影響到劉光世。

劉光世多次在戰役中立下軍功,成為了高級將領。但逃跑的性格確實隨了父親,喜歡當逃兵。後代學者對劉光世評價,打仗不行,臉皮之厚卻無人能敵,甚至連宋高宗都無可奈何。

劉光世的窩囊最終被罷了兵權,只做了一個小官,但因禍得福,沒有兵權的他,躲過了秦檜的猜忌打壓,從而得以善終。

相關焦點

  • 杭州半山現南宋墓,墓主被稱「逃跑將軍」,專家:和嶽飛同一時期
    杭州半山現南宋墓,墓主被稱「逃跑將軍」,專家:和嶽飛同一時期現代社會主張科學,科學不相信人有生死輪迴。但是封建社會的時候人們並不這麼認為,他們認為人死後是在另一個世界的重生。因為墓中放著珍貴的財寶,難免被盜墓賊惦記。為了避免被偷,修建古墓的時候都會挑選非常隱秘的地方。杭州是大部分人都非常嚮往的城市,不僅僅是經濟發展快,更是因為這個地方的文化底蘊十分深厚,是好幾個朝代的都城。考古學家在杭州發現了多處古墓,今天我們就要來說說在杭州發現的一處將軍墓。
  • 杭州寺廟挖出一塊青磚,考古隊大喜:下面有大墓,墓主與嶽飛齊名
    在皋亭山的北部山坳中,有一座已經荒廢很多年的古寺——顯寧寺,雖然寺廟已經荒廢但仍是杭州市重點保護的歷史古建築。在一次文物普查過程中,考古隊在對顯寧寺外圍進行勘探的時候,意外挖出了一塊青磚,當時的領隊梁寶華見到後,大喜說道:這附近地下肯定有一座南宋時期的大墓。
  • 杭州寺廟底下有一座大墓,墓的主人與嶽飛其名!
    原標題:杭州寺廟底下有一座大墓,墓的主人與嶽飛其名!半山鎮位於杭州東北部,有幾座海拔數百米的小山峰從西向東,它們是半山、黃鶴山、元寶山、皋亭山、桐扣山、佛日山等,半山鎮的名字也來自於此在眾多小山峰中,高亭山海拔最高海拔超過360米,因此這個山區統稱為高亭山!
  • 日軍侵華時,不敢動嶽飛墓,還親自修繕,這才是的真正原因!
    日軍摧毀搶掠無數地方,唯獨嶽飛墓和嶽王廟沒有動,不僅沒敢動,還刻意修繕了一番,讓原本破敗的墓冢看上卻更加完整?嶽飛是中華民族帝抗外侵的英雄,是民族力量,難道日本人不知道?究竟是什麼原因讓日軍對嶽飛墓如此敬畏?有人說,嶽飛墓的氣場震懾了日軍,讓他們心生敬畏!但這都是民間傳言!不足為信!
  • 秦檜墓中出土一文書,揭開嶽飛死因之謎,專家:嶽飛死得不冤!
    精忠報國的嶽飛也是其中之一,嶽飛的死因幾千年來都是一個謎,很多人都認為嶽飛是冤死的,直到秦檜墓中一文書現世,才發現原來嶽飛死的不冤。關於秦檜主墓,至今仍未揭秘。歷史上多次出現秦檜墓出日傳說,都在墓穴挖掘完畢後不攻自破。
  • 日軍佔領杭州八年,嶽飛墓毫髮無損,日本教科書:嶽飛是千古名將
    走投無路的杭州人民只能到國際友人的設立的庇護所尋求幫助,當時的嶽廟也是一個庇護所,只是它掛著萬國紅字會會旗!不僅嶽廟相安無事,在日寇包圍圈中的嶽飛墓也是毫髮無損,眾所周知,嶽飛是抵抗侵略者的民族英雄,九一八事變後,抵抗侵略的嶽飛更是成為中華民族的圖騰——驅逐日寇,復興中華!
  • 古寺發現一塊青磚,專家斷定底下有古墓,挖掘後發現墓主人很有名
    在南宋時期有許多將領,而嶽飛無疑是其中最著名的。嶽飛是抗金名將,他雖然死於政治鬥爭,但南宋需要一位英雄,當時的漢人需要英雄,因此在他死後,所有朝代都在宣傳嶽飛的事跡,他也成為南宋武將的代表。不過與此同時,許多人只知南宋有嶽飛,卻不知在那個時代,還有許多與嶽飛類似的將領,其中有些人所立戰功不輸於嶽飛,在當時與嶽飛齊名,比如南宋名將劉光世。劉光世出身將門世家,他的父親曾官至節度使。劉光世以蔭補進入軍旅,不過他不是一位只知道躺在祖宗功勞簿上享福的人。劉光世跟著父親攻打方臘,並因戰功被不斷提拔。在攻遼戰役當中,劉光世也立下許多戰功。
  • 100年前的杭州:雷峰塔搖搖欲墜,嶽飛墓完好,秦檜跪像被人損壞
    1924年,它終究是扛不住風雨,轟然倒塌,不過也因此出土了《一切如來心秘密全身舍利寶篋印陀羅尼經》經卷。【同樣岌岌可危的保俶塔】在杭州民間,流傳著這樣一句話:「雷峰如老衲,保俶如美女,六和如將軍。它的外觀雍容大度,腰簷層層支出寬度逐層遞減,簷上明亮,簷下陰暗,果真如同一位威武霸氣的將軍鎮守於此,它也是杭州3座古塔裡,保存最為完好的一座。【等待客人的轎夫】民國時期的杭州,隨處可見轎子,是有錢人家的小姐太太出行的最佳選擇,轎子的外形很簡單,甚至有些簡陋,由前後兩位轎夫一起抬。
  • 日軍佔領杭州時為何不炸嶽飛墓?
    九一八事變爆發後,抗擊異族侵略的民族英雄嶽飛,一度成為中國人抗擊日寇的精神支柱,1933年浙江省長張載陽親自提議,從民間「集金數萬」,將嶽飛墓和嶽王廟修葺一新,墓殼上加敷了水泥。  1937年全面抗戰爆發,12月24日日軍分三路佔領杭州,從此,嶽飛墓不幸淪陷在日軍鐵蹄下長達八年。
  • 趙雲墓出土的龍膽槍是真的嗎?這把舊槍是什麼材料做的?
    趙雲,趙子龍,三國時期蜀漢政權的將軍。在《三國演義》中,趙雲是一位有智慧和勇氣的將軍。當時,他在長坂坡與曹操作戰。後來,他被解讀為趙子龍,殺死了曹操百萬大軍中的七個。劉備對趙雲的評價是「子龍勇猛」,所以有一個大膽的成語,很可能是演繹龍矛的說法。
  • 一塊青磚揭開南宋古墓,專家大喜:墓主人是抗金名將,與嶽飛齊名
    杭州東北部的山上,就有這樣一個被發現的古墓。當天,施工隊只是在進行基礎挖掘,卻一不小心發現了一塊青磚。其實,這塊磚頭也不是有多稀罕,不過是看起來塊頭大了一點,顏色略有稀奇。然而,就是這樣一塊磚頭的消息傳到了專家耳中。
  • 嶽飛的屍骨安於何處?棲霞嶺上的嶽飛墓是真是假?
    1142年,嶽飛在杭州的大理寺遇害後即按規定草草葬於大理寺牆角下,但好心的獄卒隗(音奎)順將其背出錢塘門,葬於九曲叢祠附近北山山麓坡地上(大約在今杭州市青少年活動中心附近),以嶽飛生前所戴玉佩陪葬,並種下兩棵橘樹為標記。
  • 考古隊挖出一唐墓,不料卻是隋朝將軍墓,專家:墓中侍女揭開謎底
    文/歷史人物趣事考古隊挖出一唐墓,不料卻是隋朝將軍墓,專家:墓中侍女揭開謎底中華文化源遠流長,期間更是孕育了無數珍貴的奇珍異寶,而中國古代歷史悠久,埋藏在地下的帝王陵墓更是數不勝數。考古專家們積極仔細的清理,將整個墓室都清理出來以後發現,雖然這個墓在早年前,就已經被一些不法盜賊給盜取了,但是裡面卻還有一些比較珍貴的陶俑,以及青石墓等文物。考古專家們根據墓中出土的文物,進行仔細的鑑別以後,一致認為這是一座唐朝的墓葬。
  • 杭州「三評西湖十景」之「嶽墓棲霞」
    2007年杭州評出了新的「西湖十景」,由於前面有兩次分別評出了「西湖十景」和「新西湖十景」,此次評選被稱為「三評西湖十景」。其中十景之一「嶽墓棲霞」位居第三,杭州嶽飛墓坐落於西湖北邊的棲霞嶺下的嶽王廟內。嶽飛被害21年後得到平反昭雪,將嶽飛遺體厚葬於此,並建廟祭祀。
  • 杭州西湖嶽飛墓:秦檜夫婦跪了數百年,能站起來了嗎?
    參觀杭州嶽墳的時候,看見一個小朋友在媽媽的帶領下給嶽飛墓鮮花,年輕的媽媽在給他講嶽飛的愛國故事。小孩的眼神稚嫩單純,他不懂石碑後埋的是什麼人,只是懵懵懂懂地隨著大人們叩拜了嶽飛,看著才剛到識字的年齡,卻也讀懂了牆壁上「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 淺談南宋中興四將和南宋的中興
    趙構在位期間迫於形勢和民心,任用嶽飛和韓世忠等主戰派名將抗擊金軍。宋朝宗室南遷後,湧現出四個戰功最為卓著的名將,分別是張俊、韓世忠、劉光世和嶽飛,被稱為中興四將。中興四將雖然趙構復興了宋朝皇室,南宋又存在了一個半世紀,但宋朝的中興難稱榮耀。中興四將都可謂戰功卓著,但又有誰是名副其實,又有誰是名不副實的呢?
  • 西湖畔的墳與墓
    整體結構是前廟後墓,總面積三千平米。大殿門楣掛葉劍英將軍手書"心昭天日"匾額,殿內嶽飛彩塑像上是嶽將軍手書"還我河山"牌匾。墓區影背牆書"盡忠報國"四個大字。
  • 除了嶽飛墓,杭州還有這10位先賢值得一訪
    相關景點:放鶴亭、林和靖紀念像、尾滕二洲梅花五言古詩碑、淨因亭、林淨因紀念碑胡則墓 胡則(963-1039年),字子正,婺州永康(今浙江金華永康)人。 北宋時期清官。杭州西湖龍井泉附近的胡公館便是根據他的傳說而建的。民間奉其為「胡公大帝」。
  • 清朝官員祭拜嶽飛墓,說:他沒資格,扔掉!從此墓前跪像只剩4人
    杭州西湖邊的嶽廟前掛著一幅著名的對聯: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1142年,嶽飛及兒子、女婿在風波亭被秦檜以「莫須有」的罪名處死。宋孝宗時,為嶽飛平反,並掘秦檜墓,追奪其爵位,改諡謬醜。
  • 無錫有一座嶽飛墓,與杭州西湖那座有什麼不一樣嗎?
    嶽飛衣冠冢及嶽霖墓「青山有幸埋忠骨,白鐵無辜鑄佞臣」,杭州棲霞嶺下嶽飛墓的這對楹聯,相信早已是家喻戶曉。不過,嶽墳之下,究竟有無嶽飛遺骨,卻眾說紛紜,自古以來一直都是未解之謎。清道光年間,杭州府司獄吳延康經過察訪,認定嶽飛遺骨就在杭州鬧市的眾安橋下,遂於此處募資建嶽飛墓,引發一時轟動,但當時就有人以「此間繁華,不似瘞處」疑之。《三朝北盟會編》、《朝野遺紀》等則稱,嶽飛死後,獄卒隗順負屍潛出臨安城,葬於「九曲寺外,北山之湄」。嶽飛之子嶽霖在《賜諡謝表》中云:「埋葬以孤儀,起枯骨於九泉之下。」說的是孝宗年間,朝廷又從隗順之子處購得遺骨,葬於棲霞嶺下,今天的嶽飛墓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