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臺北首演

2020-12-13 臺灣頻道

圖為4月28日,《春江》演員在臺北的舉行彩排記者會上集體亮相。王平攝

人民網臺北4月28日電 (記者 王平 吳儲岐)兩岸崑曲巨作《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將於4月29日在臺北兩廳院展開亞洲巡迴首演場,展開為期3天的藝文交流。

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首部原創作品《春江花月夜》,取材自唐朝詩人張若虛的名詩,以公元706年(唐神龍二年)元宵佳節為背景,詩人張若虛與少女辛夷於明月橋邂逅種下情愫,譜寫出一段穿越生死的奇幻愛情,張若虛因而寫出「孤篇壓全唐」的千古絕唱《春江花月夜》。

崑曲《春江》劇本由大陸八零後新銳劇作家羅周創作,領銜主演的上海崑曲名角張軍,素有「崑曲王子」美稱;同臺演出的北方崑劇院當家閨門旦魏春榮,曾出演《牡丹亭》、《西廂記》等多部經典劇目;史依弘、關棟天、李鴻良等戲曲名角更是當代京昆兩界一時之選。《春江》由臺灣著名導演李小平執導,另7位設計製作團隊均為臺灣資深舞臺藝術設計大師,這也是他們首次通力合作為大陸崑曲做設計。

《春江》自2015年上海首演後,佳評如潮,此次借「第六屆海派文化藝術節」之機來到臺北,由中華文化聯誼會、上海文化聯誼會、上海市海峽兩岸交流促進會、新象·環境·藝之美文創聯合主辦,由臺北市文化局協辦。

(責編:王吉全)

相關焦點

  • 兩岸聯袂演出現代崑曲《春江花月夜》以饗臺灣曲迷
    中新社臺北4月28日電 (記者 張一凡鄭巧)「臺灣的曲迷有福了!」28日兩岸藝術家聯袂共同打造的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首次在臺北彩排,精彩的演出、精緻的舞美讓到場記者為曲迷慶幸。據了解,兩岸崑曲巨作《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借「第六屆海派文化藝術節」之機來到臺北,將於29日在臺北兩廳院舉行亞洲巡迴首演,展開為期3天的交流。
  • 崑曲《春江花月夜》有了「青春版」,「文教結合」新嘗試
    當代崑曲《春江花月夜》是上海張軍崑曲藝術中心的代表劇目之一,由張軍挑梁製作。當崑曲《春江花月夜》散場,上戲戲曲學校2019年招收的「小昆班」孩子們衝到臺上把張軍老師團團圍住,眼神中充滿嚮往。這個舞臺,讓兩代年輕的崑曲學生們都覺得美好,且又如此觸手可及。12月19、20日,青春版《春江花月夜》在上海戲劇學院蓮花路校區白宮劇場上演。這是上海戲劇學院「張軍崑曲藝術工作室」文教結合項目的匯報演出,也是工作室首次展示教演結合的初步成果。
  • 20年後,崑曲王子張軍還願:1000歲的《春江花月夜》,600歲的崑曲,與...
    而崑曲距上海只有零公裡。崑曲距今六百年。百戲之祖,百戲之師,幾乎就是化石級劇種。崑曲續的是宋詞音樂的命。我們現在乃可以從崑曲中驚聞宋詞音樂的宏鍾大鼎般迴響。崑曲產生於崑山一帶,明嘉靖年間,形成委婉、細膩的「水磨腔」。2018年5月18日,幾百歲的「水磨腔」華麗迴響在魔都。
  • 春江花月夜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春江花月夜劇情內容簡介
    春江花月夜電影講了什麼故事 春江花月夜劇情內容簡介  春江花月夜電影是近期陳立農主演的古裝奇幻電影,電影近期殺青,估計將會很快定檔上映了。春江花月夜電影講了什麼劇情?  春江花月夜電影講了什麼劇情  春江花月夜電影主要劇情是設定在古代,陳立農個人首部主演古裝電影《春江花月夜》,飾演男主「王子進」,少年狐妖緋綃領命去人間收割狐族寄養在人類身上的元魂丹,是為「成年禮」。騙術功課門門全優的他特意挑了副好皮囊,沒成想目標卻是個男人,從此,機智狐妖和呆萌書生踏上了一條驚險又逗比的不歸路的故事。
  • 休憩不只為修身,也為養心,《春江花月夜》十一特別版助力假期「慢生活」
    圖說:張軍攜《春江花月夜》亮相養雲安縵酒店 官方圖 下同幾周前,張軍還帶著「不走尋常路」的《春江花月夜》在社區「圈粉」,十一黃金周便悄聲亮相養雲安縵酒店,玩了一把據悉,這輪為期7天的駐演,並非簡單的「拷貝不走樣」,而是張軍崑曲藝術中心根據養雲安縵本身的環境「量身打造」《春江花月夜》假期特別版。將崑曲之美帶入日常生活,是張軍堅持不懈送「花月夜」進社區、進商圈、進景點的初衷:「快節奏的都市生活,讓現代人很少有時間靜下心來,人們懂得身體需要休息,卻不知道心靈的休息更為重要。」
  • 黃梅戲古箏彈唱春江花月夜 霈然演繹絕美意境天籟之音
    「孤篇壓全唐」的《春江花月夜》今人並不陌生,如今,《春江花月夜》或許又將多出一個風雅絕倫的印象——黃梅戲。瀏覽器版本過低,暫不支持視頻播放黃梅戲古箏彈唱《春江花月夜》陳霈然是根據唐代詩人張若虛的作品《春江花月夜》和崑曲曲牌移植改編的黃梅戲作品。
  • 春江花月夜 作者:石頭(安徽)
    花謝,江瘦/月虧,那最忠實老牛/也不知所蹤」,感嘆之餘,彰顯作者的憂患意識和擔當之心態!    《春江花月夜》這首詩,如果選擇簡練,樸實的語言,深刻地去挖掘內涵,結尾避免暴露出自己的寫作目的,並留下品悟回味的空間,會產生更好的詩意效果!
  • 春江花月夜(節選)
    春江花月夜(節選)
  • 春江花月夜,最美的月亮送給你
    本文來源於:讀散文賞美文dusanwen.cn 張嘉譯、耿樂、於明加朗誦《春江花月夜》
  • 《春江花月夜》朗誦兼教學設想
    圖片來自網絡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春江花月夜》教學構想【教學目的】引導學生欣賞自然美、文學美、情感意境美。【教學方法】不糾結於文字解讀。花——美麗,短暫。自在飛花輕似夢,無邊絲雨細如愁。月——澄靜清涼,永恆而又變幻。明月無今古,春風自去來。夜——寧靜,回憶。清夜無塵,月色如銀。桃李春風一杯酒,江湖夜雨十年燈。
  • 舞蹈家陳愛蓮去世,彌留之際換上《春江花月夜》演出服
    臨終前,陳愛蓮要求家人為其換上《春江花月夜》的演出服,沒有帶任何遺憾離開這個世界。陳愛蓮。新京報記者李木易攝於2019年7月。 陳愛蓮1939年出生於上海,祖籍廣東番禺。1954年考入中國第一所舞蹈學校北京舞蹈學校,1959年各科均以全優成績畢業。
  • 詩歌《春江花月夜》的題目斷成「春江」「花月夜」可能是個錯誤?
    讀《蔣勳說唐詩》,蔣先生談到《春江花月夜》這首詩的題目,很多人會自然地斷成「春江」「花月夜」可能是個錯誤,他認為這五全部是名詞:春天、江水、花朵、月亮、夜晚。把這幾個名詞看作一首交響曲的獨立的五個樂章,才是整個詩的五個主題。
  • 春江花景,月夜情思:《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蓋全唐」?
    但是,這首詩卻被譽為「孤篇蓋全唐」,聞一多先生更盛讚它是「詩中的詩,頂峰中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這首詩就是——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按照慣例,先為大家簡單介紹一下張若虛這位詩人。張若虛,生卒年、生平皆不詳,揚州(今江蘇揚州)人,初唐詩人,曾任兗州兵曹。
  • 茶館經典琵琶獨奏欣賞:春江花月夜
    中央民族樂團琵琶青年演奏家李卉在節目中傳神演繹琵琶古典名曲《春江花月夜》(圖片來源:鳳凰佛教) 導語:紅茶,作為我國第二大茶類,以其香甜味醇、雍容高貴、營養豐富而風靡全球 推廣語:紅茶在手 暖身暖心琵琶名曲《春江花月夜》簡介: 琵琶曲《春江花月夜》是一支典雅優美的抒情樂曲。它宛如一幅山水畫卷,把春天靜謐的夜晚,月亮在東山升起,小舟在江面蕩漾,花影在西岸輕輕得搖曳的大自然迷人景色,一幕幕地展現在我們眼前。它原先名叫《夕陽簫鼓》。
  • 朗誦/春江花月夜(附賞析)
    春江花月夜唐代:張若虛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 孤篇壓全唐|唐詩《春江花月夜》
    潮生海丘群、江畔海山、孤月西海丘……我國南海部分島礁和海底地理實體標準名稱公布,不少海底地理實體便取名於《春江花月夜》。「以孤篇壓倒全唐之作」,「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說的都是它,人間只此一首的《春江花月夜》。從此,岸上世人吟誦,深海之境有了回應。今夜,屬於春江花月夜。
  • 書法家王冬齡香港獻藝 30分鐘畫巨幅《春江花月夜》
    以這樣一個摩登世界為背景,68歲的王冬齡,鋪開12米長的宣紙,用一支筆,兩瓶墨,在30分鐘內,一口氣流淌出一頁巨幅的《春江花月夜》。   香港是本報與王冬齡共同推出的「大字寫世界」計劃的第一站。這短短30分鐘的背後,是「嚴謹的,考究的」準備。
  • 中秋節詩詞:《春江花月夜》
    春江花月夜(唐·張若虛)  春江潮水連海平,海上明月共潮生。  灩灩隨波千萬裡,何處春江無月明!  江流宛轉繞芳甸,月照花林皆似霰;  空裡流霜不覺飛,汀上白沙看不見。  江天一色無纖塵,皎皎空中孤月輪。  江畔何人初見月?
  • 《春江花月夜》賞析並「孤篇壓全唐」質疑
    這就是被聞一多先生譽為「詩中的詩,頂峰上的頂峰」(《宮體詩的自贖》)的《春江花月夜》,這其後的一千多年,又使無數讀者為之傾倒。張若虛一生僅留下兩首詩,卻因這一首詩而「孤篇橫絕,竟為大家」。現在我們先欣賞一下這首千古名篇!
  • 張若虛的《春江花月夜》何以「孤篇橫絕,竟成大家」?
    另一首就是著名的《春江花月夜》了,這首詩在唐宋元明時期都沒有什麼地位,一直到清代末年才被學者王闓運發掘,並在《論唐詩諸家源流》中說:「張若虛《春江花月夜》用《西洲》格調,孤篇橫絕,竟成大家。李賀、商隱,挹其鮮潤;宋詞、元詩,盡其支流,宮體之巨瀾也。」由此評價,《春江花月夜》得以流行,被更多的人傳頌。而《代答閨夢還》這首宮體詩較為冷僻,很少有人知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