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五載辛勤龍江,世紀奇蹟橫斷;千米跨越兩岸,眾車往來福祉。 龍江大橋是喜馬拉雅山系橫斷山脈上的一個奇蹟,採用重力式錨碇構造,鋼箱梁施工採用纜索吊裝方案,規模為世界同類橋梁之最⋯⋯」2月23日,伴著初春的濛濛細雨,記者深入雲南省保山騰衝市龍江特大橋採訪,從建設指揮部獲悉,該橋原為保騰高速公路五合同段,為主跨1196m的單跨雙塔鋼箱梁懸索橋,批覆投資概算19.55億,從開工建設到通車約五年時間,是保騰高速公路的重要控制性工程,是全亞洲山區目前在建的最大跨度鋼箱梁懸索橋。
在施工現場,勐柳村民楊自明已經是第二個年頭在參與龍江大橋建設;「為了保證按時完工,很多外省工友都沒有回家過年,我也參與了工地上的年夜飯。」楊自明樂滋滋地說,外地人都能背井離鄉參與我們家鄉的大橋建設,我這個本地人應該來陪同他們。
據介紹,已建成的保騰高速公路其他路段於2013年2月6日貫通,龍江特大橋建設滯後帶來一系列矛盾突顯,社會、經濟壓力大,大橋的早日建成通車顯得迫在眉睫。為加強龍江特大橋建設項目管理工作,因此,2013年6月8日,雲南省交通運輸廳批准成立雲南龍江特大橋建設指揮部。據介紹,保騰高速公路是雲南省高速公路網規劃的「9210」骨架路網的第六條聯絡線,是省幹線公路骨架網中由保山通往緬甸的重要通道之一。保騰項目的建設對完善雲南省公路幹線骨架路網結構,構建中國面向南亞陸上大通道,改善全省和滇西地區交通運輸格局,完善雲南省骨架路網體系,促進滇西地區旅遊事業和社會經濟發展、雲南實施「一帶一路」戰略具有十分重要的意義。
「身穿紅色衣服,頭戴施工安全帽,橋上工人們人來人往,熱火朝天的施工現場到處都是一片繁忙景象。」負責路面施工的重慶智翔公司負責人方法政告訴記者,春節期間給工友發了獎金,特意殺豬招待60多名農民工;我們負責的路面工程大約需要五個月施工,在四月初可以完工。據了解,龍江特大橋位於保騰高速公路K19+700~K22+493.9處跨越龍江,為主跨1196m的單跨雙塔鋼箱梁懸索橋,跨徑組成為320m+1196m+320m,保山岸引橋為5×40m連續現澆箱梁;保山岸錨碇區引橋為10×34mT形梁橋,騰衝岸錨碇區引橋為14×34mT形梁橋;兩岸引道長0.368公裡。矢跨比1/10.5,主橋橋面寬33.5m(含檢修道);結構抗震按IX度設防。保山岸索塔高169.7m,騰衝岸索塔高129.7m。龍江特大橋設有1處橋梁管理所,橋址處騰衝岸設有停車休息區及相應交通、機電、健康監測系統。主要工程數量:水泥混凝土318823m3,主纜10394噸,鋼箱梁15527噸,鋼筋25371噸,鋼絞線870噸。
龍江特大橋南東-北西向跨越龍川江,處於熔巖臺地和河谷陡坡地形區,附近河段谷底高程在1180m 左右,河谷深切,橋址區地層為上第三系芒棒組中段(N2m2)深灰色基性火山巖,主要巖性為橄欖玄武巖、玄武巖、粒玄巖等,局部夾半成巖狀礫砂巖、粘土巖薄層;由於新生代巖漿巖活動頻繁,並多次噴發,面積較大,沿龍川江一帶上第三系堆積顯示出長條形或新月形彎曲,厚度大於數百米。橋址區的五合龍安橋至下遊團田段為火山地形的熔巖臺地地貌,龍川江兩岸岸坡陡立,兩岸邊坡滑坡、不穩定區十分發育。
據項目指揮部透露,龍江特大橋從2011年10月開工建設,項目建設過程中,全體參建者克服了大橋技術難度大,橋址處地質條件複雜等諸多不利因素的影響。在雨季、開挖土體為粉質黏土的情形下,僅用6個多月時間完成了70多萬方錨碇基礎的開挖;用時7個月完成了11萬方錨碇混凝土的澆築;科學組織和施工,僅用時43天完成了主纜架設,速度為世界同類橋梁建設之最。鋼箱梁吊裝從2015年7月30日開始,至2015年10月30日按計劃實現成功合龍。路面施工從2016年1月初開始,計劃3月下旬結束。大橋計劃在2016年5月1日建成通車。
龍江特大橋項目批覆概算投資19.55億元,至2016年1月累項目累計完成投資141842萬元,佔批覆投資概算19.55億元的72.6%。
雲南龍江特大橋處於高烈度強震山區,兩岸地質條件複雜,邊坡穩定處治難、大橋抗震計標準高(Ⅸ設防)、抗震體系設計複雜。大橋採用重力式錨碇構造,為國內首次在全風化玄武巖地區採用該種錨碇類型。同時鋼箱梁施工採用纜索吊裝方案,規模為世界同類橋梁之最。技術創新點:在國內大跨徑橋梁施工中首次採用無人飛行器牽引先導索過江的施工技術。國內首次成功採用索股入鞍段預成型及架設技術。在國內首次採用圓形纏絲+纏包帶方式+除溼系統方式進行主纜防護。國內首次採用噴灑葡萄糖酸鈉作為緩凝劑,配合水槍衝刷的施工方法進行錨碇混凝土鑿毛施工。在橋梁大體積混凝土中成功採用火山灰作為混凝土外摻劑。
2009年,依託龍江特大橋成立了交通運輸部度西部交通建設科技項目——「強震山區千米級跨徑懸索橋關鍵技術研究」,該項目包含了3個專題,分別為:專題一「強震山區千米級懸索橋抗震性能分析與適宜體系研究」;專題二「山區千米級懸索橋關鍵施工技術研究」;專題三「強震山區橋塔處高邊坡安全性分析與安全監測技術研究」。
目前課題研究已經完成了合同規定的全部研究內容,部分考核指標超額完成,提交研究報告18份,申請專利8項,培養研究生14人,發表學術論文15篇。
龍江特大橋建設得到了交通運輸部、雲南省委省政府、省交通運輸廳、省公路開發投資有限責任公司和省直相關部門的大力支持,部、省、廳、公司領導多次深入施工現場調研,及時解決建設過程遇到的困難和問題;沿線地方黨委政府積極配合,協調各種社會矛盾,深入細緻做好群眾工作,及時提供建設用地,營造了良好的施工建設環境;指揮部、監理、施工單位將繼續發揚公路人「特別能吃苦、特別能戰鬥、特別能奉獻」的精神,精誠團結,奮力拼搏,建立健全各項管理體系,狠抓質量、安全、進度、投資控制管理,發揮「有計劃、有落實、有能力、有原則、有方法」的龍江精神,狠抓節點目標,嚴格獎懲,圓滿完成總體目標任務,優質高效建成世界級的龍江特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