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虛度駐村的每一天」丨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海發村駐村書記林金秀

2020-12-11 天眼新聞

「常懷愛民之心,擅謀富民之策,恪守為民之責」,駐村的日子裡,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海發村林金秀仍然保持著每換一個民情日記本,都將這句話寫在本子扉頁的習慣。  2017年4月,鐘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員林金秀主動請纓,到了鐘山區最邊遠、最貧困的北部金盆鄉營盤村當了一名駐村扶貧幹部。8月,因深度貧困村青林鄉海發村第一書記空缺,林金秀又被調整到青林鄉海發村擔任第一書記,踏上了駐村工作新徵程。  初到海發村時,村民們看到新來的第一書記是個女同志,大家就愣了神。林金秀明白,當時在大家眼裡,她就是個來混日子的,覺得機關下來的女同志吃不了苦。  海發村是一個苗、回、彝、漢多民族聚居的村寨,是六盤水市貧困程度較深的貧困村之一,由於受傳統的生活習慣影響,寨子裡生活垃圾、家禽糞便隨處可見。  來到海發村駐村的林金秀暗自下定決心,一定要改變村裡的環境衛生。結合村裡實際,她將村裡的農戶按每五戶為一個團體,除清掃自家的房前屋後衛生,還對相互間公共衛生區域進行清掃,並相互監督。  海發村四組一戶搬遷老人,因為沒拿到搬遷補償款遲遲不肯搬走。他的大兒子三番兩次跑到村委會鬧。林金秀經過反覆核查發現,老人的拆遷款早已打入了他的存摺,但被老人大兒子家的孫子悄悄取走用完了。按理說,錢發出去了,剩下的便是老人的家事了。但看到弄清楚事情真相後的老人比之前更著急上火,林金秀便管起了「別人家」的事。  在與老人多次的聊天中,林金秀終於弄清了老人的心病:怕大兒子家不認這筆帳,修新房子的錢就沒有了,同時還擔心二兒子、三兒子知道後一家人會產生矛盾。  清楚情況後,林金秀作為一個「外人」組織這一家人召開了家庭會議,不但把錢的問題解決了,同時還將老人今後的住房和贍養等問題也一併解決了。  當天,在駐村工作組的幫助下,老人搬出了危房。  么巖八組貧困戶劉和平家房屋破舊不堪,村裡將其納入改造範圍,但因其本人不願出力,林金秀和駐村工作組多次上門勸說才終於做通工作。房子裝修好了,沒過多久,房前屋後堆滿垃圾,屋裡衣服、被褥亂放,村幹部每次又是勸又是教都沒用。  這一次,林金秀不勸了,她來到劉和平家,拿起掃帚就開始打掃衛生、疊衣服被子、整理雜物。  「別把我的東西弄壞了啊。」起初劉和平抱著手看著林金秀忙前忙後,要求還特別多。這樣反覆幾次後,劉和平自己似乎也覺得不好意思了,便也開始跟著幹起活來。  「這種小事書記都管了,我自己家裡的事怎麼可能還不上心呢。」劉和平不好意思的說。  在林金秀的影響帶動下,如今海發村泥巴路已變成了水泥路,昔日破舊的土牆房靚化了,老百姓落後的生活習慣悄然發生改變。

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海發村駐村書記林金秀向村民了解產業發展情況。(六盤水市鐘山區委組織部供圖)

去年秋季,林金秀動員群眾種植了130餘畝紅香蒜,增加村民收入。今年春天,紅香蒜喜獲豐收,但本該高興的農戶們卻滿臉愁容。海發村村民詹洪俊種植了20餘畝紅香蒜,眼看地裡幾千斤蒜滯銷,急忙打電話給林金秀,一句「交給我!」讓詹洪俊焦急的心平靜下來。  林金秀帶領駐村工作組連日連夜奔走操勞,聯繫了市廣播電視臺、區商糧局、區國土局,西部大象超市、百盛超市等十餘家單位企業媒體,為紅香蒜謀求銷路。3月23日當晚,不光是詹洪俊家的蒜,全村收到2000多斤訂單。那段時間,林金秀自己也當起了田間地頭採摘員、搬運工,還動員自己的丈夫當起了貨運司機。因及時找到更加廣泛的銷售渠道,海發村五萬五千餘斤紅香蒜全部銷售完畢。  「其實當時說那話我心裡也是沒底的,但是向村民承諾的事,我就一定要辦到。」林金秀說。  在林金秀的帶領下,海發村2018年完成退耕還林5747.6畝,其中種香椿282050株,板慄117942株、構樹195000株;種植皇竹草3500畝;種植雪松650.8畝、烤菸650畝。涉及農戶1868戶6597人,其中貧困戶385戶1368人,預計年底可增加收入8329021元,人均增收1262元,貧困戶人均增收2005元。  「做實事,不虛度駐村的每一天。」林金秀時刻提醒自己。為了讓百姓們能夠在脫貧致富路上真正積極行動起來,林金秀將自己完全沉入基層,帶領著駐村幹部、村組幹部,用心了解他們的所想所需,用情解決百姓的大事小事急事。   貴州日報天眼新聞記者 鄭潔

編輯 孫蕙

編審 付松

相關焦點

  • ...虛度駐村的每一天」丨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海發村駐村書記林金秀
    「常懷愛民之心,擅謀富民之策,恪守為民之責」,駐村的日子裡,六盤水市鐘山區青林鄉海發村林金秀仍然保持著每換一個民情日記本,都將這句話寫在本子扉頁的習慣。  2017年4月,鐘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工作人員林金秀主動請纓,到了鐘山區最邊遠、最貧困的北部金盆鄉營盤村當了一名駐村扶貧幹部。8月,因深度貧困村青林鄉海發村第一書記空缺,林金秀又被調整到青林鄉海發村擔任第一書記,踏上了駐村工作新徵程。
  • 「脫貧攻堅看巾幗」林金秀:大山深處的「金管家」
    短短兩月,林金秀既當「設計師」又當「施工員」,海發村完成了200餘戶「小康菜園」提升改造。眼前這溫馨一幕,還得從2017年4月說起。這年,林金秀積極響應組織號召,主動請纓到最邊遠、最貧困的六盤水市金盆鄉開展駐村幫扶。8月,因青林鄉海發村第一書記空缺,林金秀又被調整到青林鄉海發村擔任第一書記。
  • 「我的扶貧故事」用心用情幫扶 幫到群眾心坎丨六盤水市青林鄉海發...
    我叫林金秀,是六盤水市青林鄉海發村駐村書記,2017年4月,我主動請纓,從鐘山區工信局的職工崗位抵達最邊遠、最貧困的北部金盆鄉營盤村當了一名駐村扶貧幹部,同年8月,因深度貧困村青林鄉海發村第一書記空缺,我又被調整到青林鄉海發村擔任第一書記。
  • 林金秀:巾幗不讓鬚眉,撐起脫貧「半邊天」!
    來源:多彩貴州網 記者:陳文蕊 2017年4月,37歲的林金秀主動請纓,到了最邊遠、最貧困的北部金盆鄉營盤村當了一名駐村扶貧幹部。8月,因深度貧困村青林鄉海發村第一書記空缺,林金秀又被調整到青林鄉海發村擔任第一書記。
  • 【「第一書記」徵稿選登㊺】林金秀:兩場「戰役」中的女戰士
    這句話,是貴州六盤水鐘山區工業和信息化局下派到青林鄉駐村第一書記林金秀面臨眾多重大選擇時的口頭禪。疫情暴發,面對家人的勸阻,她說,「我是第一書記,村裡的情況我最清楚,這個事我最合適!」……每一次,她都義無反顧。
  • 「我的扶貧故事」情系海發的電力扶貧人|鐘山區供電局駐海發村駐村...
    我叫朱文榮,是鐘山供電局下沉到結對幫扶地青林鄉海發村16名駐村幹部的帶隊人、海發村臨時黨支部書記兼駐村扶貧工作隊隊長。青林鄉海發村,地處水城縣北部,海拔達1780米。2019年7月,我和同事乘車一路翻山越嶺一個多小時才抵達。
  • 「我的扶貧故事」青春閃耀扶貧路|六盤水市青林鄉海發村駐村幹部劉行
    我叫劉行,是一名共產黨員,也是鐘山供電局派駐六盤水市水城縣青林鄉海發村的一名駐村幹部。2019年9月,在向脫貧攻堅戰全面勝利發起總攻之際,我被組織安排到貧困發生率極高的海發村開展脫貧攻堅工作。面對未知駐村前路,我是迷茫的,也是嚮往的,更向自己立下過誓言——「未來,這裡就是我踐行青春夢想的舞臺。」有人對我說「農村是一所大學、一個大舞臺、一個大熔爐,能從基層幹起,才能經風雨、長見識、成良才」,我深以為然。作為一名90後駐村幹部,我認為我是幸運的。從埋頭專業計量技術領域,到奮戰脫貧攻堅一線崗位,工作上的轉變曾令我迷茫不已,但同時也令我成長不少。
  • 涼都「疫」線榜樣之十四|林金秀:「戰疫」前線的「金管事」
    今天,讓我們一起來認識這一位疫情防控期間六盤水市第二批身邊好人——「戰疫」前線的「金管事」:林金秀!除夕剛過,年味正濃。當林金秀還沉浸在與家人團圓的幸福時光裡時,單位突然打來電話,要求她立刻趕回自己所駐的村,主持全村的疫情防控工作。她一邊收集學習新冠肺炎疫情相關防控知識,一邊叮囑即將高考的兒子專心備考。
  • 「我的扶貧故事」我在大箐村的「變身記」|鐘山區大灣鎮大箐村駐村...
    2017年4月,我被六盤水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選派到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大箐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三年多以來,我以基層組織建設為引領,產業發展為抓手,帶領駐村工作組、村支兩委和基層群眾苦幹實幹。剛來駐村時,我就深刻體會到這個現實的問題。
  • 貴州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海嘎村第一書記楊波——總書記的話暖了...
    貴州省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海嘎村,擁有兩項「貴州之最」:坐落在貴州最高峰韭菜坪半山腰,平均海拔超過2400米,是貴州海拔最高的村;第一書記楊波2010年擔任駐村幹部,今年已是第十一個年頭,是全省駐村時間最長的扶貧幹部。 「黨的十九大期間,習近平總書記參加了貴州省代表團的討論,我有幸當面作了匯報。
  • 「我的扶貧故事」我在大箐村的「變身記」|鐘山區大灣鎮大箐村駐村...
    2017年4月,我被六盤水市民族宗教事務委員會,選派到六盤水市鐘山區大灣鎮大箐村開展駐村幫扶工作。三年多以來,我以基層組織建設為引領,產業發展為抓手,帶領駐村工作組、村支兩委和基層群眾苦幹實幹。剛來駐村時,我就深刻體會到這個現實的問題。
  • 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
    新華社鄭州12月9日電題:駐村第一書記的「公車」新華社記者韓朝陽、馬驍駐村第一書記張書濤開進村的老福特是自家的私車,卻也成了曾莊村鄉親們的「公車」。周日,張書濤離家上山駐村,城裡的子女請他為山上的父母帶衣服。他的老福特成了連接山村與城區的媒介。張書濤是濟源示範區黨工委宣傳部派駐曾莊村的第二任駐村第一書記,2018年6月,他被選派駐村時,第一任駐村書記成富營就對他說,私車就是村裡的公車,捎人帶物是常事。張書濤倒不怕捎人帶物,他擔心的是通往曾莊村的山路不好走。
  • 趙慶強到鐘山戰區督查駐村工作開展情況
    12月20號,鐘山區委副書記趙慶強到六盤水市鐘山戰區督查駐村工作開展情況,並為駐村工作人員送去關心,要求駐村工作人員在全力打贏脫貧攻堅硬仗的同時,也要保重自己的身體。 趙慶強先後來到鐘山戰區保華鎮雙河居委、南開鄉合興村、青林鄉二寨村和田壩村。
  • 六年駐村情 一生海嘎人
    ——六盤水市鐘山區民宗局副局長、大灣鎮海嘎村黨支部第一書記楊波  「山路上都是我們的腳步,韭菜坪上都是我們的理想。天地間有泥土的芳香,我心中有淳樸的老鄉。」哼著這個小調,楊波在海嘎這個一類貧困村一駐就是六年,大到找項目、引資金,小到給村民家裡帶個柴米油鹽,楊波用時間和實幹把這個「貴州最高村」變成了自己的第二故鄉。
  • 方城故事: 駐村第一書記吳娜的駐村路……
    2020-07-17 13:18:35 來源:財訊網 引子:駐村第一書記是各級黨組織派到村的「黨代表」,承擔著建強基層組織、推動精準扶貧、落實基礎制度、辦好惠民實事的重要職責。面對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嚴峻形勢,太康縣委決定派新選拔的233名駐村第一書記提前到崗。
  • ...誰說城裡姑娘駐不了村丨桐梓縣大河鎮龍坪村駐村第一書記陳麗
    「駐村幹部年年都有,不知道一個城裡的姑娘可以堅持幾天。」在進村工作的第一天,我就被狠狠地澆了一盆涼水。我叫陳麗,是桐梓縣市場監督管理局的幹部,2019年12月,我被選派到大河鎮龍坪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陳麗走訪中在駐村工作開展期間,我還協助村支部書記抓實基層黨建,深入排查,培養人才,推薦入黨積極分子兩名,協調溝通娘家單位為村解決產業發展資金兩萬元。
  • ...駐村更駐心,百姓無小事丨赫章縣野馬川鎮新場村駐村第一書記常鵬
    我叫常鵬,2019年6月根據組織安排,我來到野馬川鎮新場村擔任駐村第一書記、駐村工作隊隊長。  初到新場村的時候,村委會還在借學校的辦公室作為辦公的地方,雜草叢生,為改善辦公條件,增強基層組織的服務功能,我積極地向單位匯報,尋求爭取上級各部門的幫助,利用駐村幫扶資金一萬元,幫助村委會解決辦公設施,爭取村委會院壩硬化。通過努力,激發了村支兩委的工作積極性,提高了基層堡壘的凝聚力和戰鬥力。
  • 公示丨六盤水市擬命名2018-2020年度文明鄉鎮、文明村……有你身邊...
    、猴場苗族布依族鄉格支村、猴場苗族布依族鄉打把村、猴場苗族布依族鄉雙貢村、猴場苗族布依族鄉黃果樹村4.鐘山區(20個)大河鎮大橋村、大河鎮裕民村、大灣鎮安樂村、大灣鎮海嘎村、大灣鎮海開村、大灣鎮新寨村、大灣鎮幸福村、金盆鄉營盤村、南開鄉雙山村、青林鄉田壩村、雙戛街道底母落村、雙戛街道高爐村、雙戛街道落飛戛村、雙戛街道馬戛村、雙戛街道中箐村、汪家寨鎮那羅村
  • 【法治嘉祥】駐村第一書記 | 縣司法局駐村第一書記為「軟弱渙散村...
    嘉祥縣司法局嘉祥司法所所長王寧同志,2019年7月份掛職金屯鎮王屯村第一書記,開始兩年的駐村幫扶工作。但經過觀察發現,支部書記兼村主任王愛軍同志政治覺悟高,年富力強想幹事、村會計老孟同志工作經驗豐富、計生專職姚六霞同志對每家每戶的情況非常熟悉、村委成員同時也是後備幹部的陳冉冉同志年輕有活力,這些同志都有自己的優點,培養好了都是村裡工作的一把好手。問題在於面對村裡遺留問題的複雜程度,對自己、對工作缺乏信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