要想保持年輕,就要背起我們的行囊,無論是愛情還是青春,其實都在旅行的路上。
受朋友的邀約,這次我來到了山西的省會太原,說到山西你第一個想到的是什麼?是醋?是麵條?是煤、是土豪?我的認知山西就像一位頭綁白色毛巾,膚色曬的黝黑髮亮,透露著一股土的氣息,嘴裡唱著「走西口」的忠厚老農的形象。這次的旅行,讓我對山西有了不一樣的情懷。
當我下車到太原已經過了中午,正好朋友在站口接我,還沒吃飯,於是她說先去柳巷,那是太原最熱鬧的商業街,也有最地道的小吃,是來山西必去的一個地方, 一定不會讓我失望的~第二天還有點時間再帶我去看看山西省博物館,這是目前國內屈指可數的大型現代化、綜合性博物館之一,裡邊薈萃了全省文物精華,這也是了解當地歷史和風俗最正確的打開方式了~聽完好朋友的安排幸福感爆棚啊~我覺得所有的旅行都應該是一個人負責計劃、安排,另一個只管玩就好了!
從車站出來,路口好大,而且還是個上下層的從字路口,要是想直接穿馬路而過那是不可能的,直接走到建設南路做上602路車看著窗外的太原,真是和我想像中差別太大,寬闊的馬路兩側高樓林立,完全沒有「土」的氣息~大概40分鐘在山西省眼科醫院下車就到了柳巷的食品街。第一次來太原對路況不熟悉的小夥伴可以選擇出站後打車距離不遠也很方便。
到了柳巷食品街兩眼放光,兩側全是各式各樣的小吃,看的眼花繚亂,既然是麵食之鄉~肯定要先來一份地地道道的山西刀削麵,據說在元代漢人不允許持有菜刀,而刀削麵就是民間智慧在飲食上的產物——不讓用刀切麵條,那就用鐵皮削麵條唄。手起刀落,一條條銀白魚飛入鍋,跟變戲法似的,化麵團為麵條,這齣神的手法是刀削麵最大的傳奇,正可謂:一葉落鍋一葉飄,一葉離面又出刀,銀魚落水翻白眼,柳葉乘風下樹梢。
吃麵條記得加豆乾跟丸子哦,滷煮的味道~搭配麵條必不可少!
山西的麵食數不勝數:擦尖、抿尖、剔尖~莜麵、燜面、打滷面~灌腸、碗託、沾片子~光聽名字都已經記不過來了,同一個材料,不同的手法,不同的製作工藝,不同的配料,能做出這麼多種食物,真是刷新了我對面的認知呀!在我們河北面也就當主食來吃,在山西還能把面做成各式各樣的菜,可見山西人民在這個麵食上邊真是「面面俱到」呀!
莜麵/灌腸
腕託/沾片子
一碗麵下肚基本上別的美食無福享受了~好東西當然要與好朋友一起分享啦!為了能從巷頭吃到巷尾,我倆都是一個分兩半,點到為止~
深入巷子,看見一店門前排起長龍,湊近一看是家老字號的店鋪--弘祥蜂蜜大麻花
遠遠就聞著一股香甜蜂蜜味,令人垂涎欲滴,不自覺得站在隊伍後面,大約5分鐘,終於買到了一根2元/根剛出爐的蜂蜜大麻花,咬一口外酥裡嫩,香糯可口,甜而不膩~
排隊過來買的不僅有本地人還有像我一樣的遊客,把柳巷的美食帶回去給家人品嘗~
繼續往前逛閨蜜拉著我說拐角處還隱藏著一家喝羊雜湯的地道老店——郝剛剛羊雜割
羊雜割這個名稱,真是只在太原聽過,據說當年還是忽必烈母親取的名字~在我們本地就叫羊雜湯。羊雜割在冷的季節吃最合適了,羊湯性溫不僅暖胃還驅寒有強筋骨,活血通經作用。湯「濃」、色「白」、肉「嫩」、味「鮮」,再配一個「酥軟」的燒餅,吃的那叫一個「爽快」。最主要的是羊湯可以免費續碗哦!¥人均25元注意營業時間早6點至14點,晚18點至21點。
邊吃邊逛不知道不覺天色漸晚,小巷燈火通明,熙熙攘攘的人群比白天更加熱鬧~有一種走在清明古街的錯覺,時不時傳來幾句吆喝聲,這就是太原的柳巷,最繁華的商業街,堪稱太原的王府井,要是能在這裡多留幾日就好了,可以經常來食品街逛一逛走一走,是一件多麼愜意的事情~
從巷頭逛到巷尾這一天的疲憊也席捲而來,於是我們在一個好評頗多的平臺(滴答小鎮)預定了今晚的酒店,真是不負眾望,地點離車站也很近,酒店的布置也是滿滿的少女心啊~和閨蜜聊聊女人心事~充實的一天馬上就結束了!真是不知道這一睡又得漲幾斤的節奏啊.....
這次山西之旅充實而又快樂~讓我遇見了不一樣的山西,打破了我對山西初始的認知,沒有漫天飛舞的濃煙看到的卻是藍天白雲,偶有多雲那也擋不住陽光的熱烈,既走過了繁華的明清小吃古街柳巷,也看到了上下五千年的山西文化,真是不虛此行啊!
愛吃麵食的朋友山西是你不可錯過的打卡地哦~
注:部分圖片來源於網絡,侵權請聯繫刪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