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的社會發展越來越快,快到你還沒準備做好一項工作的職業發展規劃,這個行業就開始走向衰落了。
社會發展的同時,必然會淘汰掉一些行業,現在發展最快的行業當屬人工智慧,而且人工智慧並不是一個概念,已經逐步被推廣到各個行業。
根據《新一代人工智慧發展規劃》提出,到2020年人工智慧總體技術和應用與世界先進水平同步,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500億元,到2025年人工智慧核心產業規模超過4000億元,到2030年人工智慧理論、技術與應用總體達到世界領先水平,核心產業規模超過1萬億元。
隨著政策的進一步推動以及技術的進一步成熟,人工智慧產業落地速度將明顯提速。隨著人工智慧的發展,在社會上一些職業正在逐漸被取代,雖然這些職業還沒那麼快消失,但在未來20年,這5種工作會完全被淘汰。
01客服類崗位
馬雲曾說,未來只會簡單諮詢,只會問答的前臺客服類人員將會被人工智慧所取代。5到10年之後,你甚至會分不清和你對話的到底是人工客服,還是智能客服。
其實這話並不假,現在很多人會接到一些電話客服的來電,或是語音通知你需要辦理什麼業務,或是提醒你還有事項忘記處理了。
你雖然聽著電話,但很難分辨出電話那頭的聲音是人工客服,還是智能語音機器人。早在幾年前,世界科技巨頭已在布局人工智慧,現在人工智慧已經步入快車道,隨著技術越來越成熟、應用也越來越廣泛。
有權威人士預測,到2026年,消費者和零售商之間85%的互動都會由人工智慧來解決。人工智慧將帶來新一輪的失業潮言論也開始大面積傳播。
雖然人工客服可以大幅度提高工作效率,在客服領域擅長那些重複率較高的、需要大量運算的、效率要求較高的、複雜度相對較低的事務。這些都是人工客服無法處理的。
以前智能語音機器人無法像人工一樣做到情感溝通。但未來的智能客服機器人也可以做到像人工客服那樣有情感和道德去和客戶溝通,提供最優化的服務。
比如最常見的平板電腦,智能電視,想看什麼,只要對它說一聲就可以自動為你找到。有人將人工客服和AI智能語音機器人做了一個對比:
通過對比,可以看出AI智能語音機器人的辦事效率遠高於人工客服,智能語音機器人已經不僅僅是一個僵硬的系統,會被加入更多與真人相關的元素,也會變得越來越像人。
客服的工資一般在三千到四千元左右,而且沒有什麼發展前景。
02各種不同類型的超市收銀員
超市收銀員最為常見,不管什麼類型的超市都有收銀員,但由於超市購物的人比較多,在等待結帳時往往需要排長隊等待。
而且做收銀的人往往都是眼疾手快,從輸入金額到電腦,再到收錢,找零,最後微笑送走顧客,還要補上一句:歡迎下次光臨。
即便收銀員的動作再快,面對成千上萬等待付款的顧客,還是需要一定時間才能完成工作。
為了提升工作效率,現在許多大型超市都設置了自助結帳付款機,只要顧客將商品條形碼對準自助結帳付款機的雷射,就可以自動掃描商品的二維碼結帳。顧客可以選擇微信或支付寶付款,還可以刷臉付款。
自從引進了自助結帳付款機之後,你會發現,結帳的速度明顯快多了。而這其中就有馬雲所創立的支付寶的功勞,當然你也可以選擇使用微信支付。
不管選擇哪一種付款方式,仍然是自助結帳付款機更有效率,而且節省許多人力成本,現在許多超市都有這種自助結帳付款機。
一般是收銀員忙不過來時,或者排隊等待結帳的人比較多的時候,超市會建議顧客選擇自助結帳付款機完成結帳付款。
在不久的將來,自助結帳付款機將會完全取代收銀員的工作,因為人工收銀難免會存在結帳數目的差錯,工作效率下降等原因,這些問題,自助結帳付款機可以完全解決,避免差錯,完美無瑕地完成整個商品結帳流程。
超市收銀員一般是一些大媽年齡層的人做,工資也大多在三千元左右,只能維持生活,存不下什麼錢。
03銀行櫃員
除非你是到自動櫃員機取款,如果是去任何一家銀行辦理業務,都需要在櫃檯取號並長時間等待。
有時去銀行辦理一個小小的業務,往往要等上半天時間,雖然最終業務辦好了,但也因此耽誤了許多寶貴的時間,甚至有些業務辦理需要花費一天時間,光是等待的過程就夠嗆。
所以,現在許多人寧願選擇將錢存到支付寶或微信裡,也很少會將錢存到銀行,雖然銀行有定期存款收益,但由於存款流程比較麻煩,很多人都不想去辦理。
在智能化趨勢的背景下,各家銀行網點都在快速轉型,現金櫃檯裁撤,甚至部分網點裁撤都是大概率事件。所以經常會看到某個銀行網點被撤銷,被其他實體店面取代了。
銀行櫃員,曾經是一個高大上的職業,不僅有錢,而且體面,許多人一聽某人在銀行工作,都會對此人刮目相看,老一輩父母也希望子女將來進銀行工作,只要進了銀行,等於拿到了鐵飯碗。
但隨著近些年各種行動支付的迅速發展,以微信和支付寶為例,許多人都會習慣性將錢存到微信和支付寶,隨時可以取出來使用,而且還有收益。現在銀行正在初步採用智能櫃檯代替現金櫃檯,可以說現金櫃檯撤櫃是大勢所趨勢不可擋。
銀行櫃檯,從上世紀60年代開始出現,到八十年代,最初的銀行櫃檯是由鐵門和欄杆組成。
櫃檯裡面通常坐著一位年紀很大,戴著老花鏡的業務員,全程幫你辦理各種金融業務。
但設備非常簡陋,而且只是手工建檔工作,一張硬紙殼,即客戶底卡;簡單記錄客戶姓名,存取款及餘額。而且環境很差,夏天悶熱,冬天寒冷,去櫃檯辦個業務簡直是受罪。
進入九十年代後,網際網路傳入中國,電腦也被普遍運用到營業廳中,不僅提到了辦事效率,而且提高了辦事的準確率,減少了錯誤率。
當時電腦還被普遍稱為計算機,還流傳著一種言論,以後很可能都是由計算機做事了,銀行櫃員要下崗分流。但沒想到計算機大規模應用以後,行業發展迅猛,業務越來越複雜,銀行櫃員不但沒有減少,而是越來越多了。
這種情況一直持續到九十年代後期,現在銀行營業廳不僅環境更加舒適了,而且為辦理業務的客戶提供更方便的智能櫃員機。
智能櫃員機的功能非常豐富,包括開戶、個人貸款、電子銀行、轉帳匯款、掛失、換卡、激活新卡、修改密碼等19大類100餘項個人非現金業務,用戶可根據需求,按照提示均可操作。
為了不浪費您寶貴的時間,辦理個人業務的客戶,請儘量到自動櫃員機辦理,這是許多人在銀行聽到工作人員說得最多的一句話。
目前,大部分全國性銀行的離櫃業務率都超過了90%,有些股份制銀行離櫃業務率甚至超過了99%,可以說幾乎用不到現金櫃檯了。
去年,某國有行已經提出了「無人銀行」的概念,整個網點找不到一個櫃員,取而代之的是更高效率,懂你所要的智能櫃員機;相信不久的將來,無人銀行將更大範圍的實現和推廣。
在銀行工作,並不像外界傳言的那樣工作體面,光鮮亮麗。而且銀行等級森嚴、界限分明,而且銀行是分網點的,每個網點都有一個行長,有的員工可能每天都在和行長打交道,一起工作,吃飯,下班。
但銀行櫃員不一樣,由於隨時需要呆在櫃檯為客戶辦理業務,只有吃飯,上廁所和下班時間才能離開櫃檯。
有的櫃員雖然已經工作多年,但連和網點行長私下說句話的機會都沒有。因為幾乎沒機會接觸行長。
銀行的晉升機制不像其他企業多勞多得,能者晉升,升職加薪都是由工作崗位決定的,崗位不同,接觸到的信息也不同,所以很多人在銀行工作好多年,還只是一名小小的員工。
別看銀行櫃員也屬於銀行編制員工,但因為不會其他技能,只能長期做櫃員,每天都要接受各種技能培訓,指標考核,因為花了很多時間在這些簡單重複的工作上,導致沒有精力去想自己的未來發展。
銀行櫃員不管做多久,充其量也只是一個前臺業務員,現在隨著ATM機、手機銀行、網上銀行的興起,撤櫃是銀行櫃員被淘汰的一個先兆,銀行櫃員這個工作的未來必然也會被更便捷的智能櫃員機替代。
銀行櫃員看似很掙錢,實際工資只有四千左右,而且後期晉升機會很少,基本是一人一崗,一崗一職,一直幹到退休。
04各種工廠的流水線工人
隨著時代發展,現在大部分工廠很少能看到成批量的流水線工人了。最初打工這個詞也是從流水線工人這裡傳出的。
流水線工人嚴格意義上講,並不能算一份職業,只是一個崗位,而且是廉價的崗位。年齡普遍不大,以前是80後和90後的天下,現在是95後和00後居多,而且大多是吃青春飯,一般十六歲到二十五歲年齡段的人居多。
但在未來,流水線工人這樣的崗位一定會消失,因為現在很多工廠都採用了自動機器作業。
比如回收玻璃汽水瓶的工廠,以前需要人工將玻璃瓶上面的吸管挑出來,現在有自動挑吸管的機器,而且工作效率比人工要高出很多倍。
就拿富士康來說,這是中國最知名的工廠之一,是專業從事電腦、通訊、消費電子、數位內容、汽車零組件、通路等6C產業的高新科技企業。
但外界知道富士康不是因為它製造的產品,而是流水線工人因承受不了加班的痛苦,不斷傳出自殺新聞,還有源源不斷的離職潮。
疫情過後的復工之際,河南鄭州經開區富士康廠區掀起了員工的離職潮。因為受疫情影響,工廠沒訂單,連保安都熬不住低工資走了。甚至有員工感嘆,一個月兩三千塊工資扛不住。
可見,流水線工人這個崗位存在很大的不確定性,今天還可以正常上班,可是一旦出現什麼變故,明天可能就失業了,顧得了這頓飯,顧不了下頓飯。
在前十年,工廠流水線工人的崗位十分受剛畢業的年輕人喜愛,他們有的為了掙零花錢,有的為鍛鍊自己的工作能力,有的只是為了盲目跟風。
但如今這些年輕人換了一撥又一撥,他們或離職回老家創業,或換了其他有持續發展前途的工作。
不管什麼樣的工廠,即使有流水線,未來也會由機械替代,未來的流水線作業,你將看不到工人,只能看到監控和運維人員。
所以,普通的流水線工人,看似是一個正當的崗位,但只適合年輕人,一旦上了年紀,還做流水線不僅沒前途,而且根本熬不住十幾個小時的高強度加班。
再加上一個廠區往往幾千人一起上班,大家都做同樣而重複的工作,很難看得出誰做得好,誰做得不好,所以根本沒有什麼升職加薪機會。
做流水線工人可以當鍛鍊機會,掙點零花錢,或者在經濟困難,一時找不到工作時的職業過渡期,但不能長久做下去,否則你只有等著被時代淘汰。
流水線工人大多以計件工資為主,普通工資在三千元左右,有些能拿到高工資的人都要通宵加班,沒有任何休息時間,拼命熬下去,最多也就五千元左右,而且年紀大了,很容易撐不下去。
05新聞記者
現在網際網路對傳統媒體的衝擊是最大的,從衣食住行到各種情感需求,再到了解各種新聞,只要在有網際網路覆蓋的地方,就可以做到真正的足不出戶,卻知曉天下事。
喜歡看報紙的人都知道,在很多城市的路邊會有一個報亭,專門賣報。很多上班族路過時總會根據自己的習慣買上一份報紙,然後邊趕著上班,邊看報紙打發路上的無聊時間 。
但現在各個城市,無論是公交還是地鐵上,幾乎看不到埋頭看報紙的人,而是各種埋頭刷手機的低頭族,事實證明,在手機閱讀面前,紙媒幾乎全面潰敗。
許多傳統刊物由於受到網際網路的衝擊紛紛面臨停刊,比如華商傳媒集團的《錢經》、南方報業傳媒集團的《風尚周報》、專業數碼遊戲刊《數字通訊》、老牌的科幻雜誌《新科幻》。
此外,《教育與出版》、《都市主婦》、《讀者原創版·全世愛》、《程式設計師》、《電腦樂園遊戲攻略》這些曾經很知名的紙質刊物現已停刊。
再加上現在有微博,微信等公眾網際網路社交平臺,說到這些紙刊就不得不提到記者這一職業,原本也是屬於新聞業務員,說白了,就是一個到處找新聞的人。
但記者曾經是許多年輕人嚮往的一個體面職業,不僅可以表現自己,還能到處旅遊,與各行各業的人打交道,見證各種各樣的天下事。
很多人對記者的印象並不好,他們喜歡到處挖人隱私,只要是吸引眼球的話題都不會放過。而且記者大多是年輕人擔任,對學歷的要求也不高,曾經一般傳統報刊或雜誌的新聞記者只要求大專以上學歷。
要擔任權威一點的傳統報刊或雜誌的記者,一般本科以上學歷也足夠應付,記者主要是對新聞熱點有敏感性,能夠抓住話題,編寫不同題材的新聞。
當記者也有業務要求,必須跟進或者出多少新聞量,所以有的記者找不到新聞,為完成工作任務,乾脆自己製造編寫一些假新聞。
記者這一職業,不管是現在,還是未來,總是一個被人忽視的職業,但某些時候,由於一些報導又回到人們的視線中,不是被稱讚就是受批評。
未來,還會有更多的紙媒因經營不濟,陸續停刊,拿固定工資的記者一般屬於體制內的紙媒行業,工資也不多,大多是四千到五千,而且還有業績要求。
除了權威媒體的記者以外,許多普通紙媒行業的記者會面臨著被淘汰的風險。因為在網際網路時代,人人都可以發表自己的看法,人人都可以當記者。
這些職業和崗位會在未來逐步被淘汰,在這些行業中,不乏有許多精英,他們將會面臨重新擇業。
所以,不管身在這些行業內,還是行業外的人,趁現在抓緊時間提升自己的綜合能力,以不變應萬變,才能跟得上時代變化的腳步。
如果您喜歡本期內容,請記得收藏、點讚、分享給更多的人!
本文系百家號平臺原創首發,圖片來源網絡,如需轉載請註明出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