節後用工荒:企業招不到人與求職者找不到工作並存

2020-12-13 中國新聞網

  一場期待已久的雪,瀰漫在京城春節的氣息中。

  初九上午10點,虎坊橋人才市場門前,近百人圍在門前,招配菜工、油漆工、裝打工……招工者舉著A4紙列印的招工牌,應聘者則在眾多的招工牌中仔細地看著。「找工作嗎?」舉牌人看到有人湊過來便會主動詢問,許多應聘者則搖搖頭繼續尋找。

  春節假期過後,大批農民工返城務工。今年節後工作是否好找?記者在對人才市場調查後發現,招工方無法招到急需的人員,而務工人員則尋尋覓覓無法找到工作。

  行情吃緊

  部分漲薪10% 餐飲最缺人

  雪後的天空變得潔淨,上午10點,虎坊橋人才市場外已經聚集了近百人。一張A4紙列印的招工牌上寫明了需要的工種,舉牌人站在路邊,待價而沽。

  37歲的張立強來自內蒙古,看到招工牌上寫的多是配菜工、保安、麵點工、洗碗工等工作。在人才市場,類此這些關鍵詞的求職、招聘單四處可見。一位招工者說,春節過後招聘求職主要集中在餐飲行業,「很多餐館節後都營業,客流量也開始增加了,都很缺人手。」

  張立強直搖頭,踩著沒有融化的白雪走進人才市場,腳下咯吱咯吱的響聲。「我想找個在物業的工作,我能當維修工,感覺這工作不用在外面風裡雨裡的,還穩定一些,更重要的物業公司一般都包吃包住,這樣就能省下不少錢。」張立強仔細地瀏覽著櫥窗中的用工信息,不少求職者也手持紙筆,口中念念有詞。

  櫥窗中,貼滿了用人信息,技術工種工資多在4000元起薪,而服務員等工資集中在2700元左右。

  在虎坊橋人才市場大廳中,格子間裡坐著招聘人員,身後掛著公司簡介與需求職位。大廳中略顯冷清,二十多家企業等待招人,三三兩兩的求職者邊走邊看。張立強的腳步沒有停留,雖然有招聘人員叫住他,詢問他想找什麼樣的工作,他看看職位後,也只是搖搖頭說:「不合適,不合適。」大多數的招聘人員都是坐在格子間裡,大廳中求職者的數量與招聘人員的數量不相上下。

  這是張立強第一次來到虎坊橋人才市場,此前他在北京從事的是空調安裝與維修,「這個工作太辛苦,還很危險,我想換換了,我覺著工資最低也得3500塊錢以上。」

  一家製造企業招聘人員表示,勞動力價格的上漲,一部分企業為招到工人,不得不提高工資,今年的一些崗位工資幅度上升了10%左右。

  招的費勁

  開價四五千 問多登記少

  一家餐館的招工者袁波舉著牌子站在人才市場門前,不時地在雪地上跺腳,「我站了兩天了,沒有找到合適的人,我現在還缺5個人,從後廚到服務員,工資已經漲了10%,不過還是沒有招到人。」

  人才大廳中,一名招工者拿著一摞登記表,向幾名求職者推薦公司的職位,聽完介紹後,4個求職者中只有1人在登記表上留下了自己的個人信息,等待公司面試的通知。

  「每天我都要對很多求職者介紹公司和職位的情況,但是過來登記的卻很少,一天也遇不到十個八個的。」招工者說,大廳中的許多招工企業都面臨著這樣的問題,「過來看的人倒是有一些,但是能登記的卻很少。」

  「今年前來求職登記的人同比去年又差了些,問的人多,登記的人少。」 一家企業的招工者介紹,其公司提供的100多個崗位,一上午前來登記的也只有不到10個人。一方面是求職者嫌工資福利低,而另一方面,不少企業也儘量提供了不錯的工資福利,為求職者包吃住,許多崗位的月工資也在3500以上,但還是面臨著招不到人的尷尬局面。「像這裡的一個保安崗位一個月3200元,包吃住,要求35歲以下初中文化水平,可還是很少有人問。」

  一名招工者表示,不少企業都面臨招工難問題,就算給空調工、鍋爐工、汽修工開出高達四五千元的薪酬,也很少有人真正地登記。

  一些製造為主的企業用人量更大,也更加迫切,「以前怕的是接不到訂單,現在訂單有了,怕的是沒人來做,到時完不成訂單,交不了貨,還得賠償。」招工者說,現在,每天來應聘的普通工人數量並不多,但企業的需求卻比較大,「工人提前走了好多,有的過完年直接待在老家不來了。」

  找的鬱悶

  四處找工難 不願太底層

  不僅是招聘企業「難招人」,許多求職者也面臨「難找活」的狀態。春節假期未過,小羅就從山東老家趕回北京,轉了兩天人才市場後,他並不滿意。

  大專畢業的小羅並不具備專業技術,他想找一份能坐在辦公室裡的工作。小羅被一家地產公司招工者拉住,「你的學歷在這算是高的了,很多工作並不適合你,像我們這個工作,對於你來說很合適,我們也需要你這樣學歷的人作為樓盤的銷售。」小羅拿了企業的宣傳單後,並沒有登記,而是想再考慮一下。

  小羅告訴記者,「過年回來已經去了好幾個單位應聘了,但是依舊無果。去年一畢業就開始找工作,直到現在還是沒有找到滿意的。」

  節後缺工現象嚴重,企業無人可用的情況,以及像小羅一樣的找工作難的情形也十分普遍。

  在人才市場的招牌信息中,保安、保潔、雜工等工作不是求職者的目標。調查發現,保安的工資在1800元至3300元,保潔人員與雜工的工資均在1800元至2200元,「就說保安的工資也不算低了,但是很多人還是不願意做,現在求職者挑工作的情況也挺普遍的。」一名招工者說,求職者中一些人不具備相關的專業技能,但是對於比較低端的工作也不願從事,就出現了企業招工難,求職者同樣感受到找工作難。

  「如果來北京只做了那麼低端的工作,那還不如不來了,直接在老家的工廠找一個工作。」一名來自河南的求職者說,在老家已經有許多企業需要生產線上的工人,「工資待遇也不低,如果再找不到合適的工作,我就準備回河南找個生產線上的工作。」

  張立強也自然屏蔽掉了保安等職業,在他的印象中,那些工作是給初到北京的小年輕與五十歲左右沒有技術的打工者準備的。

  劉師傅想找一份司機工作,一家企業為他提供一份送雞蛋、送奶等的工作,但是劉師傅卻顯得有些猶豫,「這些東西弄不好就碎了,每個月老闆都要扣錢,承諾能拿到的工資就會被扣掉一部分。」

  一家保險公司招工者表示,每年都需要招150名電話銷售,儘管開出的工資在行業內算是中上水平,但每年年底能留下的員工不到20%,離職的主要原因與工作強度、發展前景、公司文化、員工關懷、薪酬福利等諸多因素相關。

  專家點評

  善待者才能留住人心

  企業招不到人,與求職者找不到工作的尷尬仍在繼續。

  「雖然很多企業為勞動者提高了一部分工資,但是『用工荒』局面仍未得到緩解。」 勞動問題專家梁智表示,務工人員有人生價值和理想,用人單位不能善待勞動者,將加大勞動者對於陌生地區的恐懼感,使得一些打工者只要有可能就會儘量不出去打工。此前到東南沿海珠三角、長三角打工的一些偏遠地區的勞動者,隨著家鄉經濟的發展和城鎮化水平提高,他們更願意留在家鄉,「一方面可以賺錢,另一方面還可以照顧家裡。許多打工者越來越意識到家庭的重要,他們漸漸選擇了留在家鄉或在家鄉較近的地方。」

  「打工者自身水平的提升也是造成用工荒的一個重要原因。」梁智認為,當前中國的農民工已經出現了第三代甚至第四代,他們不同於父輩打工者,他們接受過較好的教育,現如今新生代農民工多數不願意從事簡單的服務或操作類職業,不再滿足只付出體力換取報酬的簡單工作,也給傳統製造業的用工方式提出了挑戰。許多中西部地區的外出打工者今年春節後選擇了留在家鄉,或者在家鄉附近打工,成為打工大潮中的一股「逆流」。

  梁智表示,用人單位應適當降低門檻、改變用人結構,同時儘量改善用工環境、提高勞動報酬以留住人才。如果企業仍是急功近利、管理粗放且不尊重勞動者權益,即使產業能級再高,給出的薪酬再好,還是會存在用工荒的問題。(記者 趙喜斌)

相關焦點

  • 昆明:「用工荒」主要來自服務業 服務員保姆保安還會荒多久?
    服務員保姆保安還會荒多久   400多家企業進入昆明南壩人力資源市場招人 5000餘人入場應聘,僅千餘人達成就業意向   2月16日,晚報刊登《昆明節後用工,荒!慌!》文章,讓大家再次注意到節後「用工荒」難題。
  • 廣東又見用工短缺:澳門到珠海搶人月薪1.5萬元
    記者從廣州、中山、珠海、江門等珠三角城市這幾天出現的招聘情況發現,季節性缺工,正成為很多企業遭遇的共同難題。為此,企業之間相互打起「搶人戰」。不少企業為招到人下足了功夫:提薪、改善環境,甚至送股份……不過不少應聘者找工作仍比較「挑」。[網友有話說]  昨天上午,很多求職者在南方人才市場門口的招聘信息欄上,尋找適合自己的工作。
  • 大慶用工市場解析 "招工難"與"求職難"仍並存
    有企業甚至開出五險一金、年薪10萬的待遇,也找不到一個合適的設計人員。一方面企業招工難,另一方面求職者找不到工作,招工難在大慶市仍然持續。招工難具有持續性,幾乎各個行業都缺人近幾年,大慶市一家名氣較大的健康體檢民營醫院,隨著醫院規模的不斷擴大,人才缺口也越來越大。
  • 臨沂節後用工供需兩旺 部分崗位仍陷用工荒
    春節過後,隨著各行業開工,用工也迎來旺季,臨沂市舉辦了多場招聘會,為供需雙方搭建平臺。近日,記者走訪人力資源市場和勞務市場了解到,節後招聘呈現供需兩旺的態勢。  不少企業拉開節後「搶人大戰」,普通白領、一線普工、高校畢業生這些就業群體又是怎樣的求職心態?哪些行業最缺人手?對此,記者進行了調查採訪。
  • 節後用工市場,招聘崗位數量遠多於求職者
    節後上班第一天,勞務市場就「開市」了,北京的用工市場開始回暖。資料圖 新華社供圖樂薦舊宮人才市場是很多進城務工人員找工作的必去之地。記者在這裡看到,年後企業的招聘需求依然很旺盛。年後上班第一天,很多企業也才剛剛恢復運轉,人力資源部門還沒來得及整理好手頭的工作,所以企業都沒有派人到招聘會現場來,但他們都在一大早就把招聘需求發了過來,人才市場幫他們做好招聘簡章後,貼在了展廳的幾十個展位以及信息欄上。
  • 工廠「用工荒」,5000元招不到年輕人,工資待遇是不是該提升了?
    因為進入工廠的門檻不是很高,即使沒有很高的學歷,沒有很豐富的工作經驗,依舊能夠在工廠中,謀取一份工作。從某種意義上來說,工廠為很多迷茫中的年輕人,提供了安身之處。現在,製造業蓬勃發展,可是很多工廠出現了「用工荒」的現象。從市場供求來看,近年來人才市場中,技術工人的需求數量一直保持在1.5倍以上,高級技術人員甚至達到2倍以上。供求矛盾十分突出。
  • 企業突現「用工荒」,明明缺工作的人很多,為什麼卻招不到人?
    越來越多的人開始自己做生意。然而,企業「用工荒」問題日益突出,為什麼在這麼多人失業的情況下還不招人呢?許多中小企業都面臨著這種尷尬的局面。但事實上,並不是所有的企業都存在人員短缺的問題,招聘困難和企業的性質實際上是造成這些企業人員短缺的主要原因。一方面,我國人口過剩依然是一個問題。
  • 企業緩解用工荒設內薦獎 帶老鄉來上班獎五百
    蘇州高新區節後首場招聘會很是擁擠春節假期結束,蘇州再次迎來企業用工高峰。昨天,該市不少地方都舉行了節後首場招聘會。招聘會開始不到1小時,大廳便已被應聘者擠得滿滿當當。當天高新區共有80家企業參會,提供崗位1699個,吸引了3068名求職者入場。機械、電子企業仍是攬才大戶,招工數量超過50人的比比皆是。這些企業都急需一線操作工,現場不時可以看到穿梭在人群中散發宣傳單的人事經理,多數企業還開來了廠車,應聘者交上簡歷就立刻坐車去面試。和去年相比,今年蘇州不少企業都把操作工的底薪提到了1300元/月。
  • 企業緩解用工緊張設內薦獎 帶老鄉來上班獎五百
    昨天,該市不少地方都舉行了節後首場招聘會。記者採訪後發現,相比去年同期,市場上的求職者多了不少,企業用工量很大。蘇州一線操作工目前每月1140元的底薪已失去吸引力,為招攬工人,大部分企業都將底薪調整到了1300元左右。
  • 德陽人社服務大篷車進企業走進洋洋百貨 解決企業用工荒
    四川新聞網德陽4月21日訊(孫巧 文/圖)為積極推進人社服務側改革,延伸招聘求職平臺,德陽市人社局、市總工會於4月21日在洋洋百貨(南街店)舉辦了德陽人社服務大篷車進企業暨洋洋百貨德陽區大型招聘會活動。
  • 為緩解用工緊張企業設"內薦獎" - 江蘇 - 中國產業經濟信息網
    春節假期結束,蘇州再次迎來企業用工高峰。昨天,該市不少地方都舉行了節後首場招聘會。記者採訪後發現,相比去年同期,市場上的求職者多了不少,企業用工量很大。  據《現代快報》1月31日報導 蘇州一線操作工目前每月1140元的底薪已失去吸引力,為招攬工人,大部分企業都將底薪調整到了1300元左右。
  • 月薪2萬還招不到!你願意當船員嗎?說說你的看法
    部分行業出現「用工荒」 行業現狀 在經歷一段低潮期後,舟山的船舶企業展露轉型升級後的發展新氣象,伴隨而來的是職務船員的用工緊缺。 我現在手頭上有家企業客戶要招幾個三副,近20000元的月收入,可是一直招不到人。
  • 東莞鞋業缺工尤其嚴重 用工高峰元宵節後或到來
    「急需大量普工」、「薪高糧準」,以往忙於四處找訂單的東莞企業,春節後卻在各個人才市場和工業區「搶」工人。  記者調查:缺工千人以上企業不在少數  根據東莞人力資源局就業管理辦公室公布的「節後用工需求信息」,東莞至少有360多家企業的12萬多個職位等待工人填補空缺,而在這份「需求信息表」上,缺工超過200人的企業至少有110多家,佔360多家總數的近三分之一,甚至還有十來家企業的缺工數量達到2000人以上。
  • 「用工荒」或持續到4月:找工作的人都去哪兒了
    原標題:「用工荒」或持續到4月:找工作的人都去哪兒了   找工作的人都去哪兒了? 「春節後飯店客流量增大,但很多年輕人返鄉沒回北京呢,招不上來人。但願十五後能緩解一些。現在我們這兒後廚最高工資開到4000元,服務員最高開到2800元了,這比去年節後招工價格高了一兩百元,但應聘者還是寥寥無幾。」   下午的虎坊橋人才市場也顯得略為冷清,門口僅有幾個房地產員工在招銷售人員。「以往扎堆在這兒找工作的人都哪兒去了?」
  • 蘇州:節前用工荒 滿大街掛著「急招臨時工」
    這些行業如何來應對用工荒?通過走訪,記者發現以下三個現象。  □商報見習記者 邱悅蘭/文 商報記者 蔣世穎/攝  現象1  降低用工要求  能補缺口就成  春節將近,雖然招聘市場進入了淡季,但記者發現大街小巷、網絡上,臨時工、兼職招聘啟事多了不少。
  • 深圳富士康一年一度的用工荒,推薦一個獎勵900元仍招不到人!
    南方電子廠前半年往往是淡季,加班少工資低,後半年旺季急缺人力,時間即將進入6月,一年一度的用工荒又來了,富士康應對從容不迫,像往年一樣啟動有獎內部推薦,開啟大量招工模式,推薦一人進廠獎勵900塊!令人意想不到的是,招工開始後,應聘者寥寥無幾,人資派出招工人員去深圳龍華人才市場招人,人才市場也見不到幾個人找工作,有一天人資派出十幾個人出去招工,一天下來才招了五個人,很多人都納悶,人都去哪了,往年這個時候只要富士康招工,招工中心肯定被踏破門檻了,今年是怎麼回事呢?
  • 多地出現「用工荒」,記者調查:深圳勞動力市場供需穩定
    記者調查深圳勞動力市場發現,受「六保六穩」等政策持續發力,及人社部門持續開展的各類招聘活動,目前深圳暫未出現「用工慌」的情況。據了解,國內多地出現的「用工荒」,集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記者近日採訪多個服務性企業,均未發現有招工難的「用工慌」現象。
  • 東莞「7000元月薪招不到人?」 「招工難」還是「找工難」?
    □ 對企業來說,練好內功、提升薪酬待遇,才能從根本上解決用工難題。 □ 對廣大「打工人」來說,「招工難」並不意味著「找工易」,想獲得理想的崗位,還需持續提升技能,練就「兩把刷子」。 「我們沒遇到招工難。相反,因為工作不好找,很多員工還打消了跳槽的念頭。」
  • 服務業節後集體招工荒 餐廳為招聘打出境外遊獎勵
    春節後,工作、生活漸漸步入正軌。但京城人在這上班後的一周內,卻體驗到諸多不便:送餐服務從半小時之內送到延長至一小時之外;洗車價格飛漲且要排長隊;找個小時工,你得排班輪候,給高價還找不到「廟門」;想租個房,還暫時看不了房……歸結原因無他,「沒人吶!」
  • 招工用工趨穩定 結構性短缺待緩解
    ——遼寧省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調查□ 解高偉 謝睿/文     近幾年,「用工荒」一詞頻繁地撥動著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神經,尤其是每年的春節前後,招工困難、用工短缺幾乎成為困擾企業發展的最大難題。調查的樣本企業普遍反映,當前招工與去年同期相比更容易,大部分有招工需求的企業招工計劃完成情況較為順利。例如,阜新市2戶樣本企業計劃招工15人,目前已完成招工13人。其中,華豐食品(阜新)有限公司已經招到10人,完成情況同比變好。    招工方式更加多元。據調查了解,企業為找到「合適的人」,採取多種招工方式,保證員工技能對口,薪酬福利等信息對稱,企業能夠接受並負擔得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