招工用工趨穩定 結構性短缺待緩解

2020-12-12 中國信息報

——遼寧省勞動密集型企業用工調查
□ 解高偉 謝睿/文

 

    近幾年,「用工荒」一詞頻繁地撥動著勞動密集型企業的神經,尤其是每年的春節前後,招工困難、用工短缺幾乎成為困擾企業發展的最大難題。為了解今年春節之後遼寧省勞動密集型企業招工用工的具體情況,2月份,國家統計局遼寧調查總隊根據遼寧實際特點,選取具有一定代表性的勞動密集型工業企業進行專題調研。調查涉及通用設備製造業、專用設備製造業、非金屬礦物製品業、橡膠和塑料製品業、紡織服裝服飾業、金屬製品業、農副食品加工業等30個行業大類,共276家勞動密集型企業。
招工用工四大特點
35-45歲人員佔據企業用工主流。調查數據顯示,有62.8%的勞動密集型企業從業人員的主要年齡範圍集中在35-45歲,所佔比重最高;有20.7%的企業員工主要年齡集中在45-55歲。另外,集中在25-35歲、55歲以上、25歲以下的企業分別佔14.9%、1%和0.6%。調查的樣本企業中,有88.5%的勞動密集型企業有女工;有65.9%的企業有農民工。農民工在職人數約佔被調查企業全部在職人數的35%。
    技術人才薪酬待遇相對優厚。據調查了解,勞動密集型企業對技術人才的需求也相對較多,給予的工資福利待遇也相對優厚,車工、鉗工、焊工、電工等技術含量較高的工種更是「吃香」。例如,阜新市不少企業招聘技術工人時都給出優厚的薪酬待遇,在1-3個月的試用期後,為工人繳納養老保險;有3-5年工作經驗、技術過硬的車工和工具機電路修理工人月薪超過3500元;瀋陽、大連等較為發達地區的特殊工種技術工人月薪甚至達到5000-8000元。
    熟練工人依然是企業招收熱門。調查數據顯示,在有招工需求的企業中,有56.4%的企業目前最需要熟練工人,居第一位;有24.8%的企業最需要技術人員,居第二位。另外,需要銷售人員、研發人員、管理人員的企業分別佔12.3%、4.2%和2.3%。對熟練工人的用工需求主要集中在服裝業、食品加工業等勞動密集型行業。例如,興城泳裝行業對熟練的機臺工一直有較大的需求,但目前處於供不應求的狀態,幾家規模較大的泳裝企業如斯達威、燕莎、翼鯉達、奇海的負責人紛紛表示,雖然9月份才是泳裝企業的用工高峰,但目前只要有好的機臺工,他們都會直接聘用。
    「傳幫帶」是培訓員工的主流方式。據調查了解,勞動密集型企業較為注重對職工的專業技能培訓,但培訓方式方法相對保守,依靠企業老職工「傳幫帶」式的培訓是主流。接受調查的企業中,71.7%的企業會對職工進行專門的技能培訓。在有技能培訓的企業中,88.8%的企業員工培訓的主要方式是內部「傳幫帶」;6.2%的企業會委託專業培訓機構進行培訓;3.8%的企業會參加政府部門舉辦的培訓;1.2%的企業會送職工去相關院校進修。
招工用工呈現新變化
缺工現象有所緩解。調查的樣本企業普遍反映,當前招工與去年同期相比更容易,大部分有招工需求的企業招工計劃完成情況較為順利。例如,阜新市2戶樣本企業計劃招工15人,目前已完成招工13人。其中,華豐食品(阜新)有限公司已經招到10人,完成情況同比變好。
    招工方式更加多元。據調查了解,企業為找到「合適的人」,採取多種招工方式,保證員工技能對口,薪酬福利等信息對稱,企業能夠接受並負擔得起。調查數據顯示,有48%的企業主要招工途徑為內部推薦(企業員工、朋友推薦);有38.3%的企業主要通過人才市場招工。另外,通過職業中介機構、網絡報紙電視等廣告媒介、校園招聘或其他方式招工的企業分別佔5.2%、4.5%和4%。
    用工形式發生變化。據調查了解,部分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了節約用工成本,不再固定企業員工人數,只留少部分技術工人和管理人員。這些企業基本上是拿到訂單就組織生產,沒有訂單就停工並就地解散工人。瀋陽市榮達製冷廠的負責人表示:「一線工人流動性較大,在沒有訂單的情況下,工人就會走掉,企業現在都是訂單多的時候現招用,訂單少時候就少招用,或不招用,招用的主要也都是臨時工。」
    「機器換人」處於萌芽階段。調查顯示,在當前用工成本逐步增高和招工難問題困擾下,部分企業開始考慮通過購進更加先進、自動化程度更高的設備來替代人工,實施「機器換人」戰略。例如,阜新華通管道有限公司在近3年內通過購進1735萬元設備,減少了用工100人左右。但是,相對於更新設備所需要的成本投入來說,遼寧的勞動力資源的比較優勢仍然較為明顯,真正實行「機器換人」的企業屬於極少數。在瀋陽市、大連市等相對發達地區,調查的60餘家勞動密集型企業中,近3年都沒有通過「機器換人」的方式減少用工人員。
存在問題值得關注
訂單不足致使用工需求減弱。調查的樣本企業中,僅有21.6%的樣本企業一季度有招工計劃,同比下降6.7個百分點。33.1%的企業有工人離職或者辭退情況,用工人數減少。企業用工態度上傾向於保留現有員工,保持企業人員的穩定性,用工需求相對減弱。從調研情況看,訂單不足,生產不旺是導致企業用工需求減少的重要原因。如瀋陽梓喬木業有限公司,由於訂單嚴重不足,企業一直未敢大量招工,一季度招工需求與同期相比減少30人。
    用工成本增加擠佔企業利潤。據調查了解,隨著用工成本的持續上漲,企業利潤空間不斷被壓縮,這讓原本就經營形勢不佳、利潤水平較低的勞動密集型小微工業企業倍感壓力。據興城力博倫泳裝廠的企業負責人介紹,目前人工支出已經是該企業經營的主要部分,該企業主要以泳裝代加工業務為主,通常每件泳裝可以賺取7元左右的加工費,但其中5元左右需要支付給工人,扣除電費、稅金、消耗等,每件泳裝大約只有0.8-1元左右的利潤。
    欠發達地區高級技能人才流失嚴重。據調查了解,遼寧各地區發展不均衡,不同地區之間的工資福利水平與生活水平等存在較大差距,導致大量具備一定專業技能的從業人員從經濟欠發達地區「逃離」。
    結構性用工短缺矛盾仍然存在。很多企業負責人表示,企業招工需求與求職者的工作需求之間存在矛盾,導致結構性用工短缺長期存在。一方面,勞動密集型企業為保證工作效率,招工條件要求較高。例如,紡織、服裝企業的招工計劃中,對女性工人需求佔近七成。重工業行業普遍只招收16-35歲年齡段的年輕農民工。某些技術要求高、專業技術性強的崗位,工資待遇很高,但是求職者具備的勞動技能與企業崗位不能很好地對接,達不到企業要求。遼寧啟明汽車電器有限公司截至目前一個工人也沒有招到,負責人表示:「企業規模較小,沒有精力對新招人員進行系統的崗位培訓,而之前的應聘人員普遍存在專業不對口、無工作經驗等問題,始終找不到合適人選,拖延了今年的招工進度。」另一方面,企業工資薪酬和工作條件不能滿足求職者的心理預期,求職者不願屈就。錦州市潤服美製衣有限公司截至目前只完成了招工計劃的40%,該企業負責人介紹說:「目前國內人工成本持續升高,而工業企業效益差,工人工資待遇得不到改善,自然難以招到合適的工人。」
    紡織服裝行業工人老齡化狀況初顯。調查結果顯示,紡織、服裝等行業職工年齡結構偏大的情況最為明顯。據了解,生產活動技術含量較低,重複性勞動多,不被年輕人所接受是導致該類企業職工「老齡化」的一個重要原因。阜新貝丹琦服飾有限公司反映,服裝加工需要一定技術,在入職前需要進行一段時間的上崗培訓,當前員工的年齡大部分超過40歲,在未來3-5年之內招工還不成問題,但是現在的年輕求職者從事服裝加工行業的意願較低,5年之後,企業要想繼續招工,「情況就難說了」。
企業穩定用工的措施
據調查了解,隨著從業人員擇業標準的不斷提高,熟練工人跳槽現象極為普遍。有83.2%的被調查企業表示,一線的熟練工人變動最為頻繁。在當前整體經濟下行壓力下,勞動密集型企業為穩定用工,避免人才流失,保證兩節前後企業的正常生產運營,紛紛採取應對措施。
    以提升員工工資水平為主要手段。為穩定員工隊伍,絕大部分企業都採取物質激勵作為主要措施。例如,開原市勝利牧業按年對老員工的工資進行調整,一年漲100元,最高工齡工資為300元。
    加強人性化管理,打「感情牌」。阜新市調查的12家企業中,4戶企業採取了帶薪休假、為特殊(緊缺)人才升職的措施;3戶企業組織豐富多彩的職工活動。
    與進廠員工籤訂用工合同。在瀋陽走訪的30家企業中,有52.3%的企業表示會通過籤訂勞動合同來穩定用工,通過合同約束,若想辭職則需要提前告知企業。以遼寧元陽食品有限公司為例,新員工一般籤訂1年的勞動合同,幹滿一年的籤訂3年的勞動合同,以勞動合同來穩定企業用工,避免一線工人大幅度流動。
    採取靈活上班機制,減薪不減員。調查中發現,部分企業在訂單少,職工沒活幹的情況下,給職工放假,開基本工資,不讓職工離職。據撫順海利機械製造有限公司負責人介紹:「企業目前有職工114人,企業員工人數與去年相同。由於當前企業訂單少,根本用不了太多人幹活,但是企業老闆仍堅持不減員。讓部分崗位職工輪流上班,如焊接工人上班的人數不到50%,薪水為原工資額的60%左右,以保證職工基本生活費用。並承諾以後活多時,按加班費給予補齊。」
    注重內部人才培養選拔。部分企業通過加強培訓使老員工逐步走向基層管理崗位或技術崗位,來增加老員工的工資福利和在公司中的地位,以達到留住人才的目的。

相關焦點

  • 廣東又見用工短缺:澳門到珠海搶人月薪1.5萬元
    像他這樣有工作經驗的只希望能找份工資待遇穩定、晉升空間大的工作。  星×集團是類似淘寶、美團這樣的企業,大量招聘銷售人員,底薪2500-3000元,沒有業績要求,雙休,買保險,簡單培訓即可,但似乎對應聘人才來說沒多大的吸引力。正在求職的王先生告訴記者,「因為是新公司,擔心發展前景,不穩定呀。」
  • 浮梁縣就業局上門了解企業招工用工情況
    在樂華了解企業招工情況 深入企業走訪  中國江西網浮梁訊 通訊員鄒沁、吳國慶報導:2月23日上午,浮梁縣就業局副局長操振文帶領該局有關業務人員,深入金意陶陶瓷有限公司、景德鎮樂華陶瓷潔具有限公司等企業,了解企業招工用工情況
  • 58同城開闢招聘快車道 企業靈活用工專場緩解全家便利店用工之急
    58同城發起的企業靈活用工專場招聘活動,能有效幫助企業招聘兼職員工,緩解企業的用工難。登陸58同城企業靈活用工專場招聘頁面,全家便利店的19家門店所需崗位、基本要求、合作周期、費用結算,以及詳細地址及聯繫方式清晰可見。全家便利店還為員工帶來每日測溫、消毒和安全防護,提供充足的口罩、洗手液,賣場每4小時全面消毒。
  • 多地出現「用工荒」,記者調查:深圳勞動力市場供需穩定
    記者調查深圳勞動力市場發現,受「六保六穩」等政策持續發力,及人社部門持續開展的各類招聘活動,目前深圳暫未出現「用工慌」的情況。據了解,國內多地出現的「用工荒」,集中在製造業和服務業。記者近日採訪多個服務性企業,均未發現有招工難的「用工慌」現象。
  • 威海組織企業組團赴外招工 達成用工意向2407個
    齊魯網威海2月19日訊為滿足企業用工需求,以實際行動精準服務企業發展,日前,威海市人社局即陸續組織威海市部分重點企業分赴河北邯鄲和棗莊市開展招工活動,同時委託民營人力資源服務機構,攜帶企業崗位需求信息赴內蒙古烏蘭浩特招工引才。
  • 青島用工市場冷熱兩重天
    正在擺攤招工的李先生告訴記者,這種招聘企業多、應聘人少的情況已經持續了半個多月了。每天都有很多企業過來貼招聘啟事,但很少有人前來應聘。只要有過來找工作的,無論有沒有工作經驗,企業一般都會要。記者從擺放在路邊的招工牌上看到,招聘的大多都是服務員、洗車工、機械操作工、司機等服務性工作和操作性工作。  每到年底,紡織業、外貿加工業等用工大戶都為招工煞費苦心。
  • 無錫家政餐飲用工需求高 製造型企業招工縮減
    昨天,求職者在市人才市場了解招聘信息   正月初八,年味還沒散盡,不少企業已開始招工。昨日,記者提前打探2016年春節後錫城各大行業用工狀況和需求變化。   「今年企業招工人數比去年感覺少了有一半。」在火車站廣場附近的職業中介公司工作人員說起自己感受到的「招聘變化」。他說,受經濟大環境的影響,不少企業的訂單都縮減了,招工的需求自然也下降了。   市人社局《2016年無錫首期企業春季用工需求報告》 裡的調查數據也印證著這名中介人員感受到的變化。
  • 製造業淡季不淡 訂單多招工很忙
    ◎企業措施 多管齊下開展招聘緩解「用工荒」 為緩解用工荒,解決用工需求,各企業想方設法開展招聘工作,緩解「用工荒」。 記者了解到,森江家具一方面加大自動化生產線改造力度,節省人工成本,一方面加大力度鼓勵老員工「以老帶新」,吸引更多務工人員前來就業。 伯恩光學每年春節都會留下一部分員工繼續生產。
  • 三項機制破解姑蘇企業「用工難」
    姑蘇區服務型企業較多,用工單位以中小型居多,人力資源流動性較大。目前,姑蘇區共有參保單位3萬餘家,參保職工23萬餘人。近年來,姑蘇區堅持強化用工服務、促進穩定就業,推出一系列穩崗、減負、擴就業舉措,不斷強化政策、管理和服務創新,助力經濟社會發展穩中有進。
  • 越南人來打工 跨境勞務合作緩解東興試驗區用工難
    >跨境勞務合作緩解「用工難」&nbsp&nbsp&nbsp&nbsp廣西新聞網-廣西日報記者 李家健 黃興忠&nbsp&nbsp&nbsp&nbsp通過引進相對廉價的越南勞動力並規範管理,將「非法跨境務工」由堵變疏,是解決企業「用工難」的有益嘗試。
  • 【一線實踐】河源龍川線上線下招聘齊發力 精準服務促就業解用工難題
    半年前,她在企業用工服務中心了解到該公司的招工信息後,通過縣工業園區企業用工服務中心的匹配,前來應聘並找到了合適的工作崗位。在這工作了半年的她,如今的月薪達5000多元。&nbsp&nbsp&nbsp&nbsp群眾找到了理想工作,企業招到了需要的技術工人。
  • ——寧波應對用工缺口速寫
    服務機構「各顯神通」,緩解企業用工難「太感謝你們的及時輸送了,解了公司初期用工的燃眉之急!」寧波阿爾卑斯電子有限公司人資部長馮儉向寧波前程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鎮海分公司連連道謝。阿爾卑斯電子是鎮海區首批覆工企業之一。自復工以來,寧波前程人力資源服務有限公司鎮海分公司陸續給該單位輸送了近50人。
  • 敦煌市企業用工目錄(三)
    為深入貫徹落實中央、省、市關於在做好疫情防控期間統籌做好穩就業、助力企業復工復產有關安排部署,做到疫情防控與企業復工復產「兩手抓」「兩不誤」,為用人單位和求職者搭建用工招聘對接平臺,幫助全市企業堅定信心,早日實現復工復產,幫助求職者找到工作,實現穩定就業,努力將疫情影響降到最低程度,現將我們徵集的23家市內企業用工目錄予以公布,有用工需求的企業和廣大求職者可以積極對接洽談
  • 省直漳州支援隊長泰小隊:打通復工鏈 緩解用工難
    省直漳州支援隊長泰小隊於2月28日抵達後立即深入各企業、鄉鎮調研了解復工復產和疫情防控情況,立達信公司的問題引起了支援隊的重視,提出適當放寬年齡限制、實行全員招工、發掘本土周邊資源等建議,協調有關部門,加大招工投入,並奔赴林墩、枋洋等鄉鎮,進村入戶協助做好招工宣傳。
  • 東莞鞋業缺工尤其嚴重 用工高峰元宵節後或到來
    進入節後返工期間,記者連日來在工業區、人才市場走訪發現,東莞的「缺工潮」如預料的那樣仍在持續,但不少人才市場舉辦的招聘會的求人倍率比節前均已有所回落,東莞「用工荒」似乎已經有所緩解。  不過,無論官方還是市場人士,都不約而同地「樂觀不起來」,東莞在元宵節後將真正迎來企業招工及求職高峰,屆時東莞的人力資源市場將迎來更嚴峻的考驗。
  • 黨建指導員緩解企業用工難
    黨建指導員緩解企業用工難 發布時間:2020-03-03 08:05 瀏覽次數: 字體:[大 中 小] 「黨建指導員心系企業,大力開展線上線下招聘活動,緩解了我們企業用工的燃眉之急。」
  • 紅棗 市場結構性供應短缺
    喀什疫情導致原本供大於求的紅棗市場出現階段性、結構性短缺,這對紅棗期貨特別是臨近合約的價格,起到較強的支撐作用。現貨價格堅挺為了保障棗農利益、完成扶貧攻堅戰略,政府新年度的紅棗託市工作將會延續,各參與主體已經在做託市前的準備工作,近期就將會對外發布託市價格及其相關信息。
  • 他們是這樣破解招工難題的·寧波日報
    寧波大億科技有限公司現擁有員工2500人,該公司行政部總務課長孫鳳霞告訴記者:「以前公司在產能擴大時,最大用工缺口可達800人,公司不得不花費大量的人力、物力赴全國各地招聘,可效果並不理想。最終公司選擇把員工招聘外包給專業的人力資源機構,由其負責公司的勞動力招聘。這不僅充分保證了公司的用工需求,而且大大降低了企業的用工風險,也有效地減少了公司的管理投入。」
  • 袁州區飛劍潭鄉把好「三個關」防疫招工兩不誤(圖)
    中國江西網/宜春頭條客戶端訊 薛娜、劉玲報導:為有效緩解醫藥工業園和機電產業基地用工難的問題,幫助村民實現家門口就業, 2020年3月1日,袁州區飛劍潭鄉勞保所通過把好「三個關」,如期舉辦了飛劍潭鄉春季現場招聘會,做到了防疫招工兩不誤。
  • 現場轉線上 招工不打烊 蘭溪解決用工難題促進企業復工復產
    「前期,在人社部門的對接下,我們在蘭溪人才網上發布了招工信息,沒想到線上招聘效果這麼好,目前已經發出了20多張入職通知書,企業一些崗位缺口得到了及時補充。」張姝說。剛剛入職巨江電源的蘭溪小夥項羽,就是通過蘭溪人才網了解到的招聘信息。「之前受疫情影響,春季現場招聘會被迫取消。好在蘭溪推出了線上招聘,我在網上看到招聘信息後就馬上投了簡歷。」項羽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