是什麼讓他從抗戰時期,到新中國成立的長河一路走來,成為院士?

2020-12-18 趙趙的期待

只要說起哥德巴赫猜想,很多人會在腦子裡想到一個人,那就是陳景潤。陳景潤終於證明,"1+2"是解決哥德巴赫猜想的一大進步,只比最後的"1+1"差了一步。陳景潤解決了"1+2"問題,在國際數學界引起了不小的震動。除了陳景潤的傳奇經歷和個性,陳景潤的事跡也立即被廣泛宣傳,成為家喻戶曉的科學家。但事實上,在解決哥德巴赫猜想的道路上,有一個人的貢獻不亞於陳景潤,卻不為公眾所知。他是著名的數學家王元。

王元院士

首先,讓我們談談哥德巴赫猜想。哥德巴赫猜想的最終目標是"1+1"。很多人對此可能有誤解。他們認為這是為了證明1+1=2的問題。我清楚地記得,一位數學老師曾在學校裡這樣解釋哥德巴赫猜想。事實上,根本不是這樣。

"哥德巴赫猜想"是哥德巴赫提出的。有一天,他突然想到一個問題,任何大於2的整數都可以寫成三個素數的和。這個想法是基於他的直覺。他認為這是對的,但他無法證明。於是他寫信給他的朋友,偉大的數學家歐拉徵求意見。歐拉是世界上最偉大的數學家之一。他和牛頓和高斯一樣有名。他一生在數學上取得了無數的成就。然而,歐拉並沒有解決這個問題,但他的直覺也告訴他這個結論是正確的。他根據哥德巴赫猜想提出了一個等價問題,即任何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兩個素數之和。

哥德巴赫猜想

這看似簡單,但在實踐中很難證明,否則即使是歐拉這樣傑出的數學家也不會束手無策。當然,問題的數字越大,就越能得到證明。如果把它展開,任何足夠大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一個不大於a的素數和另一個不大於B的素數之和,稱為"a+b"。這裡的素因數是質數,例如,15。它可以表示兩個素數3*5的乘積,它有兩個素數因子。陳景潤證明"1+2"是什麼意思,任何大於2的偶數都可以表示為一個素數和不超過兩個素數的乘積之和。

在陳景潤之前,已經有很多人對哥德巴赫猜想進行研究了,首先挪威數學家證明了"9+9",後來的數學家逐步推進,而王元呢,他首先證明了"3+4",後來很快就證明了"3+3""2+3",後來又證明了"1+4",離著"1+2"已經比較接近了。可以說,王元在哥德巴赫猜想研究方面長期處於世界領先地位。

然而,王元在數學研究方面取得了如此巨大的成就,但他並不是一個傳統的數學天才。王元出生在一個知識分子家庭。當時是戰爭時期。想穩定學習是不容易的。王元比較愛開玩笑,好奇,對各種各樣的事情都很感興趣,所以上學時,他的學習成績並不突出,甚至於留級。

然而,王元的優勢在於,一旦他對某樣東西感興趣,他就會盡力去學習和掌握它。後來,王元被浙江英士大學數學系錄取。畢業後,他幸運地被分配到華羅庚的研究小組工作和學習。華羅庚對哥德巴赫猜想非常感興趣,並進行了深入的研究。他認為塞爾伯格的篩法將有助於解決戈德巴赫的猜想。王元牢牢記住了這一點。經過多年的努力學習和研究,他終於突破了哥德巴赫的猜想。那幾年,王元寫了3000多頁筆記,可見他是多麼努力。

後來,陳景潤解決了"1+2",得到了王元的認可。王元和老師華羅庚的關係也很好。他們的關係屬於亦師亦友。華羅庚也對王元給予了高度評價。他曾說:"我被王元拉上了一條路。我在年輕人的幫助下學會了一些蒙特卡羅方法。多年來,大家一起學習、一起研究。"華羅庚先生去世後,王元積極準備撰寫華羅庚傳記,最終40萬字的《華羅庚傳》誕生。

王元生活中還有一件有趣的事。他曾經和妻子買西瓜。賣瓜的人說大瓜和中等瓜三元一個,小瓜一元一個。小瓜的直徑大約是大瓜的三分之二。從外觀上看,小瓜並不比大瓜小多少。很多人搶小瓜買。但王元說,買大瓜。原因很簡單。三分之二乘以三,二十七分之八,不到三分之一。當然,買大西瓜更划算。現在這是一個普遍的問題。你不必點十英寸的比薩餅。店主說你有兩個六英寸的。很多人會很高興的。他們認為自己賺錢了。事實上,十英寸披薩的頂部大約是兩個八個六英寸的披薩區,而大的披薩區仍然很厚。顯然,一個10英寸的比薩餅比兩個6英寸的比薩餅更划算。

除了這些趣聞軼事,王元還十分重視中國數學的發展。他撰寫了大量通俗的數學著作,支持奧林匹克數學的發展。他長期擔任中國數學奧林匹克委員會主席。也許王元知道他不是天才數學家。所以十分重視基本技能的培養,告誡中學生腳踏實地,不要想用初等數學知識解決哥德巴赫猜想等問題。

作為一名在民國長大、建國後成長起來的數學家,王元也聽說過著名數學家劉薰宇。劉老師是民國時期著名的數學教育家。他的《數學三書》非常適合不同基礎的中小學生。

王元院士的經歷也告訴我們,學好數學不一定非要天賦異稟,只要自己肯努力肯下功夫,就算不是天才,也能取得好成績。劉薰宇的這套"數學三本書"將數學理論知識點跟日常生活相結合,趣味橫生,可以讓孩子感興趣的去學數學。興趣是最好的老師,孩子有了興趣,父母再也不用為孩子的數學學習犯愁了。

"數學三本書"一共有三本。

第一本是《馬先生講數學》,主要講如何用圖解法求解一些四則運算問題,通俗易懂,特別適合小學生閱讀。

第二本是《數學趣味》,主要講日常生活中碰到的數學問題,從生活常識中了解數學,不僅時候中小學生閱讀,成人看了也會受益良多。

第三本是《數學的園地》,這一冊適合中學生閱讀,裡面講了函數、連續、誘導函數、微分、積分和總集等概念及它們的運算法的基本原理。深入淺出,把一些比較複雜的數學概念講解得通俗易懂。

三本書應對的學齡段不同,一個孩子可以從小學一路學到中學。

歷史名人推薦

由於該系列教材深淺通用,高中生閱讀後可以鞏固自己的知識,初中生可以提前預習自己的知識,在以後真正學習的時候展現自己的優勢。

因此,如果你的孩子是一個中小學生,你可以給孩子看一本啟發了世界上最了不起的物理學家的數學啟蒙書——劉薰宇先生的三本兒童數學書。這對提高他的數學成績非常有幫助。

而且,價格也不貴。三本才89,比輔導班便宜很多。而且,輔導班上也不會有劉薰宇這樣好的老師。

點下面的橫條購買,從培養興趣開始提高孩子的數學成績:

相關焦點

  • 從西柏坡一路走來的新中國
    在喜迎新中國70周年華誕的日子裡,我禁不住再次回望,回望70年前新中國是怎樣從西柏坡一路走來——西柏坡紀念碑  尋著一汪煙波浩淼的春水,我又一次來到西柏坡。  晚飯後,圍繞著小山村我獨自散步。寂靜的夜幕裡,四野無聲。
  • 他在新中國成立後卻敢登基稱帝 企圖「收復中原」
    話說在新中國成立之後竟然還有人敢登基稱帝,甚至一度妄想興兵造反,逐鹿中原,最後卻被當地警察就給剿滅了,這個人就是奇葩的「農民皇帝」張清安。  這張清安本來是川蜀之地大巴山的一個農民,在1982年的時候,也不知道什麼給了他靈感,竟然在大巴山登基當了皇帝,自稱「正皇帝」,還自己刻了一枚「玉璽」,以皇清為國號,建立了「中原皇清國」。  不得不說這個「中原皇清國」在等級設置上還真是挺清楚的,不僅設立了「丞相、文武百官」等官職,甚至還自己研究出一個副皇帝之職。
  • 新中國成立70周年 汽車駕考制度的變革
    [愛卡汽車 新中國成立70周年 原創]新中國成立70年間,無論是從經濟、物質還是出行等各個方面都有著質的飛躍。近些年來,隨著工業的快速發展,汽車保有量快速增長,汽車已經走進了每個家庭,駕駛員這個曾經神聖的職業,現在已經成為人們的必備技能。今天我們就來聊聊新中國成立這70年來駕考的變遷史。最早考駕駛證會是什麼樣子呢?
  • 一路走來一路情
    阿爾山避暑之旅之:一路行來一路情 阿爾山與山西老翟夫婦邂逅,像是冥冥自由的定數那樣,老宋、老翟夫婦我們三家演繹著當下版、奚宋翟式的「桃園三結義」,論年齡我略長宋老弟幾個月,我和宋老弟又是大翟老弟兩歲的哥哥;共同房車旅行的愛好,讓我們三家很快締結了北極村打卡的行程
  • 抗戰時期,蔣介石為何特意在西藏與四川間成立一個西康省?
    西康省從1939年設立到1955年被取消,中間經歷了16年的時間,那麼當年民國政府為什麼要單獨將西康省給劃出來呢?關於西康省的設立最早可以追逐到晚清時期。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為了加強西南地區的聯合防控,避免因達賴以及其他的一些外國軍事武裝影響到西南地區的安穩,導致抗戰大後方後院著火,民國政府也就加快了對西康省的設立。
  • 這一路走來,希望你還是你
    推薦這首歌的理由很簡單,楊宗緯老師的聲音總是那麼的引人共鳴,好像有個人在你耳邊傾訴著他的情感,使你深陷其中。在忙碌的城市中,每個人都扮演著不同的角色,很少有人在做你自己,就像歌曲開頭那句「從來不是他們刻畫的那種樣子,不是誰的王子」。在這短短的人生當中,我們好像都是為別人眼中的自己而活,上學時期努力活成身邊親戚好友希望的樣子,工作後依舊是一樣。
  •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一路走來成為了一家人」AC ...
    懂球帝首頁>足球視頻>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一路走來成為了一家人」AC ...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一路走來成為了一家人」AC ... AC米蘭足球俱樂部 07-24 08:32 「一定是特別的緣分,一路走來成為了一家人」AC Milan & Roc Nation   從愛出發
  • 無川不成軍,說說抗戰時期,四川為什麼能成為抗戰的大後方
    的確,相對於那些慘烈的抗日前線和英勇無比的抗日將士們,其他一切的努力都顯得比較低調,乃至容易受到忽視,這當中就包括當時抗戰的大後方——四川。 抗戰的大後方--四川 什麼是「大後方」?
  • 抗戰時期兩年增設55家店,這家書店靠什麼紅遍全國和東南亞
    1932年7月,在鄒韜奮主編的《生活》周刊社基礎上成立了生活出版合作社,對外稱生活書店。生活書店成立伊始,即以「努力為社會服務,竭誠謀讀者便利」為宗旨,出版發行了大批社會科學和文學藝術書籍,在廣大讀者中產生巨大反響。尤其是,在極其艱苦困難的戰時狀態下,生活書店逆勢而為、快速崛起,成為抗戰文化出版事業的一面旗幟。
  • 福原愛早已嫁給中國臺灣人,抗戰時期有哪些名人娶過日本妻
    不過,在中日交往史上,曾經有一段不友好的時期,中國人全民抵抗日本的入侵,付出了巨大的代價。刀筆吏今天就扒一扒,在抗戰時期小有名氣的幾對中日跨國夫妻。周作人夫婦周作人是魯迅先生的弟弟,中國著名的散文家之一。
  • 《一路走來》北京歌劇舞劇院歌劇團專場音樂會
    演出時間:2009年08月10日--2009年08月11日  演出地點:北京音樂廳  演出票價:680、580、380、180、80  訂票熱線:010-51652970              010-51653970  《一路走來
  • 不到中國,就無法理解中國的力量——以色列各界友人祝福新中國成立...
    他們點讚新中國取得的巨大成就,期待與中國加深交往和合作。&nbsp&nbsp&nbsp&nbsp以色列以華傳媒中心創始人兼主任裴則男對記者表示,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是中國歷史上最重要的裡程碑,也是人類歷史長河中最重要的時刻之一。70年前,中國人民在中國共產黨的領導下奮勇前進,戰勝難以想像的艱難險阻,建立了中華人民共和國。
  • 華中軍區成立,兩位副司令都是誰?後來授予什麼軍銜
    抗戰勝利後,蘇中,淮南等蘇皖兩省四個解放區連成一起,為了統一管理,成立了華中軍區領導指揮,而當時中央決定由粟裕將軍擔任軍區司令員,但是他特別謙讓,說張鼎丞更適合擔任軍區司令員,於是中央便任命張鼎丞為華中軍區司令員,當張鼎丞得知這個任命後,第一時間卻推辭,而且說粟裕更能勝任,二人讓來讓去,最終由張鼎丞擔任了軍區司令員。
  • 重慶珍檔丨抗戰時期,重慶有什麼美食?
    一提起重慶美食,首先大家想到的便是那充滿江湖氣息的火鍋、代表重慶勞動人民生活日常的小面,飲食文化反映著整個城市的文化,重慶美食源遠流長,在獨特的碼頭文化以及抗戰陪都背景下逐步融合形成,那麼,抗戰時期重慶有什麼美食呢?
  • 抗戰時期的《抗戰漫畫》
    《抗戰漫畫》第12輯封面 廖冰兄《他又佔領一塊地方了》1937年春,在此基礎上,愛國漫畫家們開始組織起來,在上海南郊半淞園成立「中華全國漫畫作家協會」。旨在「團結全體漫畫家,共同推進漫畫藝術,使漫畫成為社會教育工具」,凡表示抗日救國的漫畫作者,均可申請入會。1937年7月7日,盧溝橋事變爆發,全面抗戰開始。在中華全國漫畫作家協會的基礎上,成立了上海漫畫界救亡協會,同時創辦會刊《救亡漫畫》。
  • 安平發現抗戰時期的《冀中導報》
    河北新聞網訊(記者孟憲峰)近日,安平縣全國第一個農村黨支部紀念館館長王彥芹發現了一批抗戰時期的《冀中導報》。據悉,《冀中導報》是在抗戰時期由冀中區黨委創辦,為《河北日報》前身之一,保存下來的非常稀少。此次發現的《冀中導報》,有兩期分別出版於1941年和1942年,非常珍貴。
  • 與新中國一同成長|上博原副館長陳克倫:從翻砂工一路走來
    新中國成立70周年之際,「澎湃新聞·藝術評論」陸續呈現出生在上世紀四五十年代的部分藝術界或文博界名家訪談或自述,通過這些名家個人的成長經歷與工作履歷,呈現新中國七十年來的巨大變化。新中國成立後我父親是上海工商聯的青年委員,政治上挺活躍,1958年他向黨提意見,結果被打成右派。青年資本家打成右派,你說我有這樣的心理包袱,怎麼敢考大學。我祖父1905年從浙江寧波過來上海打工,真的是打工,沒有文化。他是趕馬車的,曾經一度成為孫中山的包車,所以我家裡原來有好幾張孫中山題字。後來在1950年代全部捐掉了。
  • 這十首歌告訴你新中國是怎麼成立的!
    《沒有共產黨就沒有新中國》、《黃河大合唱》這些耳熟能詳的紅色歌曲總是一次又一次激起我們心中的無限激情。這些膾炙人口的歌曲都是當時的時代最強音!紅色歌曲留住了激情,也記錄了歷史,讓我們跟隨歌聲去探尋新中國成立的奧秘!1.《國際歌》:共產主義在中國落地生根
  • 他是新中國首任鐵道部長,副國級,夫人是傳奇女傑,70歲去世
    曾任紅一方面軍副總政委兼三軍團政委、八路軍參謀長、新中國首任鐵道部部長、第四屆全國政協副主席等職的滕代遠,是中國工農紅軍早期創始人和新中國鐵路事業的奠基人,他的夫人林一是位傳奇女傑。1974年12月1日,滕代遠病逝,享年70歲。
  • 新中國成立60周年國慶觀禮臺側記(組圖)
    60年前,他作為進駐北平的解放大軍的一員,登上觀禮臺,親歷了共和國開國大典。毛澤東主席向全世界宣布「中華人民共和國中央人民政府今天成立了!」的宏偉聲音,至今迴響在他的耳畔。其後,他又在1984年、1999年兩次登上國慶觀禮臺。今天,他第四次登上了國慶觀禮臺。  「我很幸運!我的戰友大都在戰場上犧牲了,我每一次來到這裡,都是在心裡帶著他們一起來的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