浙江桐鄉蔡菊農先用導滯下法,後用白頭翁湯加味治療痢疾醫案研讀

2020-12-18 古今醫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名醫簡介】

浙江桐鄉市名醫。具體不詳。

【醫案】

蔡菊農先用導滯下法,後用白頭翁湯加味治療痢疾案

病者:

祝某,忘其名,年三十二歲,海寧米商。

原因:

素體陽虛溼多,兼挾食積,化熱,氣失運行,熱迫營分而為痢。

證候:

滯下紅色,日夜五六十度,腹痛脹甚,裡急後重,納廢,脈弦帶數,舌色老黃。

診斷:

溼熱積滯,留於腸胃,治須蕩熱去積。

療法:

以東垣枳實導滯法,蕩滌溼熱積滯,更佐木香、檳榔等行氣逐穢。

處方:

制錦紋,炒黃芩,川連(酒炒),枳實,茯苓,土炒白朮,福澤瀉,金銀花,彩雲曲,煨廣木香,小檳榔杵,制香附。

二診:

三劑,利下爽快,痛脹皆減,日夜二三十度,脈仍弦數。改用仲聖白頭翁湯加味。

方:

白頭翁,北秦皮,川雅連(酒炒),炒黃芩,煨木香,金銀花,山楂炭,橘皮,奎白芍,川黃柏(鹽水炒),福澤瀉。

三診:

四日之後,痛脹俱微,痢亦較緩,脾胃睏乏,杳不思納,仍以前法略參開胃之品。

三方:

白頭翁,北秦皮錢,川雅連(薑汁炒),酒子芩,炒扁豆,縮砂仁,白蔻殼,橘皮,幹佩蘭,炒粟殼,建蘭葉。

四診:

稍進飲食,痛脹皆止,痢變為瀉,當以固澀。

四方:

炒吉梅,炒粟殼,煨訶子,地榆炭,半夏曲,炒谷芽,砂殼,炒米仁,鮮蓮子。

效果:

連服三劑,漸次告痊。

本案引自(《全國名醫驗案類編續編》)。

【評析】

本案提示:治痢之法,貴在標本兼顧,分清緩急,依此論治。治法縱有多種,但總不得忽略病因病機。古語云:「知標本者,萬舉萬當。未知標本,是謂妄行。」其言甚是。

【痢疾簡介】

痢疾是以痢下赤白膿血,腹痛,裡急後重為臨床特徵。主要病因是外感時邪疫毒,內傷飲食不潔。病位在腸,與牌脾胃有密切關係。病機為溼熱、疫毒、寒溼結於腸腑,氣血壅滯,脂膜血絡受損化為膿血,大腸傳導失司,發為痢疾。暴痢多為實證,久痢多為虛證。實證以溼熱痢多見,亦見於寒溼痢。而疫毒痢,因病勢兇險,應及早救治。虛證又有陰虛剌痢和虛寒痢不同。若下痢不能進食,或入口即吐,又稱噤口痢。對於口久遷延不愈的休息痢,因病情纏綿,往往形成虛實夾雜之勢,宜採取綜合措施,內外同治。痢疾的治療,以初痢宜通,久痢宜澀,熱痢宜清,寒痢宜溫,寒熱虛實夾雜者宜通澀兼施、溫清並用,同時可配合外治灌腸之法,提高療效。對具傳染性的細菌性痢疾和阿米巴痢疾,應重在預防,控制傳播。

【作者寄語】

如仍有疑問、體會,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如有收穫,歡迎點讚、轉發、收藏,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名家醫案,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

相關焦點

  • 北京關幼波用清熱利溼,調和腸胃,導滯殺蟲治人腸毛滴蟲性腸炎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關幼波(1913-2005),北京市人,主任醫師,教授。16歲始師從其父關月波學習中醫,27歲獨立行醫。【醫案】關幼波用清熱利溼,調和腸胃,導滯殺蟲治人腸毛滴蟲性腸炎房某,男,39歲。初診日期:1963年7月。患者兩年來經常腹瀉,便前腹部墜痛,大便稀,每日3~5次甚者日達十數次。
  • 古今醫案研讀:北京趙冠英治慢性腸炎案(溼邪困滯,脾腎陽虛)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醫者簡介】趙冠英(1926~),男,畢業於白求恩醫大,後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為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一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對內科各種疾病都積累了非常豐富的經驗,特別對療冠心病、慢性胃炎、糖尿病等方面有自己獨特的見解和創新的治療法則。主要著作有《趙冠英驗案精選》。【醫案】趙冠英治慢性腸炎案蔡某,女,60歲,退休教師。1997年8月5日初診。
  • 古今醫案研讀:今天來看下趙冠英治療肝熱脾虛型克羅恩病的醫案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今天來講講301總院趙冠英治療克羅恩病的醫案。至於什麼是克羅恩病,前面一篇文章我單獨介紹了,有興趣的可以看看。現在開始。病史:兩年前患者出現腹痛、腹瀉,開始服消炎藥有一定療效但腹痛時作時止,經中西藥物治療,病情反覆不愈。近1個月來症狀加重,伴消瘦、乏力。我院門診內窺鏡及X線鋇餐全腸道檢查示回盲部上端黏膜充血水腫,有多個大小不等之潰瘍,腸管輕度狹窄;活檢查病理報告為克羅恩病。西醫給予消炎、解痙等治療效果不明顯。請趙老診治。
  • 明代著名醫學家薛己用四神丸治脾腎陽虛洩瀉醫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薛己是明代著名醫學家,其所著《外科發揮》是一部載有大量醫案的外科著作。書中論述腫瘍、潰瘍、發背、腦疽、肺癰、肺痿、疔瘡、瘰癧、痔漏、咽喉、楊梅瘡等外科主要病症,每病先列脈證、治則,再列臨床醫案,詳記證候診斷及治法方藥,收載醫案數量較多。【醫案】薛己用四神丸治脾腎陽虛洩瀉案薛立齋治侍御沈東江之內,停食腹痛作瀉。以六君子加木香、炮姜而愈。
  • 近現代上海名醫秦伯未用烏梅丸辛苦甘酸雜合治10餘年洩瀉醫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秦伯未(1901-1970),名之濟,號謙齋。1901年出生於上海市陳行鎮。出身於中醫世家,祖父笛橋、伯父錫田、父親錫祺,均通儒精醫。臨床方面,對溫熱病、肝病、血液病、心臟疾患、潰瘍病等的治療,頗多見解。為當代中醫學術的發展作出了貢獻。【醫案】秦伯未用烏梅丸辛苦甘酸雜合治10餘年洩瀉案趙某,女,23歲。
  • 古今醫案研讀:蘇禮治療脾胃虛寒,運化不健型胃下垂案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蘇禮,男,1946年生,陝西岐山人。中醫內科主任醫師,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專家。發表《中醫治療肝病的源流與發展》、《當代民間醫藥的發展與展望》等中醫藥論文200餘篇,編著《千金方醫方辭典》、《百病效驗方》、《中醫古今專科專病醫案》、《中醫醫案學概論》等中醫著作60餘種。【醫案】蘇禮治療脾胃虛寒,運化不健型胃下垂案朱某,女,23歲。
  • 「無食(積)不感冒」,嚴子俊用桂枝湯合平胃散治食積感冒醫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嚴子俊,民國時期名醫,因民國時期激進維新,反對國術,中醫也叫國醫,很受社會大環境打壓,所以很多民國中醫都未留文獻著作,生平不祥。【醫案】「無食(積)不感冒」,嚴子俊用桂枝湯合平胃散治食積感冒案病者:某。原因:食過飽,翌晨感風邪而病。
  • 古今醫案研讀:嶽美中治胃竇炎案(先小陷胸湯,後甘草瀉心湯)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嶽美中,原名嶽中秀,號鋤雲,出生在河北省灤南縣小嶽各莊的貧苦農民家庭。善用經方治大病。主要著作有《實驗藥物學筆記》《鋤雲醫話》《鋤雲雜俎》。【醫案】嶽美中治胃竇炎案張某,男,軍人。1975年10月9日診。
  • 中西醫匯通學派張錫純用清瀉胃腑,調補肝腎藥治療暑天洩瀉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張錫純,字壽甫,籍山東諸城,河北省鹽山縣人,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鬥。後定居天津,創辦國醫函授學校,憑藉高明的醫術和顯赫的醫名,培養了很多中醫人才。與當時江西陸晉笙、楊如侯、廣東劉蔚楚同負盛名,稱為「四大名醫」。又和慈谿張生甫、嘉定張山雷齊名,被譽為海內「名醫三張」。代表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全書載案逾千,中西醫匯通。
  • 古今醫案研讀:趙冠英治胃小彎胃潰瘍案(溫中健脾,祛溼和胃)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醫者簡介】趙冠英(1926~),男,畢業於白求恩醫大,後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為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一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給予甲氰脒胍、複方氫氧化鋁治療2周症狀稍減,但自覺胃脘脹滿,食後尤重,食欲不振,噯氣不舒,遂請求中醫治療。查其面色晦暗,精神不振,舌淡胖苔白厚,脈細弦。辨證:證屬寒溼內停,脾胃失和。治法:法當溫中健脾,祛溼和胃。
  • 古今醫案研讀:蒲輔周用四逆散合左金丸、良附丸治十二指腸潰瘍案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醫者簡介】蒲輔周(1888-1975),現代中醫學家,四川梓潼人,出身中醫世家,幼研醫籍,多在成都、梓潼行醫。進京後,他在中醫研究院廣安門醫院內科工作。1956年參加農工民主黨。1960年任中醫研究院內科研究所內科主任,1962年參加中國共產黨,1965年任中醫研究院副院長,並曾任全國政協第三、四屆常委,第四屆全國人大代表,國家科委中醫專題委員會委員,中華醫學會常務理事,中國農工民主黨中央委員等職務。其治病主張靈活辨證,反對泥古不化。
  • 古今醫案研讀:王本顯治咳嗽喘促案(肺俞、孔最、腎俞、氣海)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王本顯,男,1930年生,遼寧省大連市人。從1980年開始具體籌建並負責《中國針灸》編輯部的工作。過去服中西藥後症狀有所好轉,近3年來服中醫藥療效轉差。針灸雖然可以減輕症狀,但療效不滿意。檢查:患者極度瘦弱,呈慢性病容,胸呈桶狀,吸氣短促,呼氣延長,說話費力,坐臥不安。叩診兩胸部呈明顯鼓音,聽診兩肺呈現明顯哮鳴音。舌苔白,兩脈沉細無力。
  • 古今醫案研讀:趙冠英四君子合良附丸治十二指腸球部潰瘍案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醫者簡介】趙冠英(1926~),男,畢業於白求恩醫大,後畢業於北京中醫藥大學中醫系,為解放軍總醫院專家組一級教授,主任醫師,博士生導師。病史:自1995年秋,反覆出現間斷性上腹部疼痛,無規律性,呈隱痛,每次持續約20餘分鐘至半小時,進食不能緩解,伴噯氣、反酸,進食減少,食後腹脹。本單位門診部考慮為慢性胃炎,給予維酶素、胃速樂、猴頭菌片等藥治療,症狀未能減輕,時好時壞。1998年6月初天氣炎熱,因進冷飲食引起疼痛復發,伴食後脹滿,燒心反酸,食慾不佳。
  • 認識中藥——白頭翁
    △中藥飲片白頭翁性狀鑑別白頭翁,根長圓柱形或圓錐形,稍彎曲,有時扭曲而稍扁,長5-20釐米,直徑0.5-2.0釐米。後來,鄰居中有許多人得了痢疾。那個年青人就扛上鐵鍬,到村外荒地裡去挖這種藥草。他挖了一籃子回來,送給病人。病人吃過都好了。人們問年青人:「你什麼時候學會醫道啦?」年青人便對大家講述了老爺爺傳授單方的故事。人們又問:「哪兒的老爺爺?」「我忘問啦。」「這叫什麼藥草呢?」「老爺爺沒說。」年青人十分後悔。
  • 古今醫案研讀:國醫大師朱良春自擬「利膈消癌散」治食道癌案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朱良春(1917-2015),江蘇鎮江市人,畢業於上海中國醫學院,國醫大師。 早年拜孟河御醫世家馬惠卿先生為師。【醫案】朱良春自擬「利膈消癌散」治食道癌案孫某,男,67歲,農民。1985年4月25日初診。
  • 古今醫案研讀:吳國勇治膽汁反流性胃炎案(順氣降逆,溫中健脾)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具體不詳。藥用:代赭石(先煎),旋復花,黨參,法半夏,白朮,茯苓,枳實,乾薑,吳茱萸,甘草,砂仁。每日1劑。水煎服。服5劑後,疼痛緩解,胃納增加,餘症好轉。繼以上方加減調治25天,症狀消失,胃鏡檢查示膽汁反流消失。臨床治癒出院。隨訪3年未見復發。
  • 醫案篇-小柴胡顆粒治療眼疾
    內服藥還能治療眼疾?   沒錯,這是我兒子的醫案。依我的意見,這個藥根本不用買,因為這種外用藥物治療的同時也會對眼睛造成傷害。可是兒子說,人家醫生付出了勞動,必須買人家的藥。兩瓶藥水花了50多,可是到家兒子自己讀了說明書,告訴我,「老媽,這個藥有副作用,我不能用!」   哎,只有他自己認為不能用的才行。好吧,既然醫生的藥不能用,下面該我出手了吧。
  • 白頭翁又名野丈人、胡王使者、白頭公、毛姑朵花、老婆子花、老公花、白頭翁丸、白頭翁湯、奈何草、粉乳草《本草綱目大全-草部》
    「臨床應用」1、治療原蟲性痢疾,成人每日用白頭翁根莖15~30克,水煎分3次服,7天為一療程。病情較重者另用30~50克,煎成100毫升藥液作保留灌腸,每日1次.據23例觀察,給藥後大便次數及紅白粘液明顯減少;大便鏡檢阿米巴原蟲轉陰時間平均為1.4天;直腸鏡檢查證明,潰瘍癒合迅速,全部病例平均7天治癒。
  • 江西喻嘉言從肺論治洩瀉,用黃芪地骨皮甘草杏仁阿膠治洩瀉案研讀
    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名醫簡介】喻昌,字嘉言,江西西昌人,晚年因此被尊稱為西昌老人。明末清初之人,初為儒,才高志遠,但仕途不甚如意,四十五歲,選貢入京讀書,曾上書朝廷整頓法治,因人微言輕,未得重用,在京三年後,失意回鄉。估計也就一兩年後,清兵入關,時局動蕩,削髮為僧,期間詳讀《黃帝內經》《傷寒論》《本草綱目》等醫書。幾年後終決定「不為良相,則為良醫」,出禪攻醫,遊醫於江西,靖安,安徽等地。
  • 醫案來了!中醫藥治療新型冠狀病毒型肺炎臨床實案
    新冠病毒蔓延以來,全國各地的中醫界同仁積極投入到對抗疫情的戰鬥當中,今天小師妹為大家整理了部分地區中醫藥抗疫情況及醫案,供各位臨床中醫師參考。1月3日,羅某駕車帶嶽父到湖北荊州洪湖醫院治療風溼病,期間在洪湖醫院附近停留過。回家後的1月8日,羅某出現發熱、咳嗽,測體溫39 ℃。 對此,患者在新幹縣當地診所進行了抗感染治療後,發熱症狀稍感緩解。 1月11日,再次出現發熱,又到診所治療2天後,發熱咳嗽未見改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