懷著空杯心態研讀名家醫案,一案一故事,一醫一人生。
【名醫簡介】
張錫純,字壽甫,籍山東諸城,河北省鹽山縣人,中西醫匯通學派的代表人物之一,近現代中國中醫學界的醫學泰鬥。他在瀋陽創辦中國第一間中醫醫院—立達中醫院。後定居天津,創辦國醫函授學校,憑藉高明的醫術和顯赫的醫名,培養了很多中醫人才。與當時江西陸晉笙、楊如侯、廣東劉蔚楚同負盛名,稱為「四大名醫」。又和慈谿張生甫、嘉定張山雷齊名,被譽為海內「名醫三張」。代表著作《醫學衷中參西錄》,全書載案逾千,中西醫匯通。
【醫案】
張錫純用清瀉胃腑,調補肝腎藥治療暑天洩瀉案
天津候姓學徒,年三十歲,得暑溫兼洩瀉。
病因:
夏季天氣暑熱,出門送藥受暑,表裡俱覺發熱,兼頭目眩暈。服藥失宜,又兼患洩瀉。
證候:
每日洩瀉十餘次,已逾兩旬,而心中仍覺發熱懶食,周身酸軟無力,時怔時忡,小便赤澀發熱,其脈左部微弱,右部重按頗實,搏近六至。
診斷:
此暑熱鬱於陽明之腑,是以發熱懶食,而肝腎氣化不舒,是以小便不利致大便洩瀉也。當清瀉胃腑,調補肝腎,病當自愈。
處方:
生懷山藥,滑石,生杭芍,淨萸肉,生麥芽,甘草。共煎一大盅,溫服。
複診:
服藥一劑,瀉即止,小便通暢,惟心中猶覺發熱,又間有怔忡之時,遂將原方略為加減俾再服之。
處方二:
生懷山藥,生淮地黃,淨萸肉,生杭芍,生麥芽,甘草。共煎一大盅,溫服。
效果:
將藥連服兩劑,其病霍然痊癒。
說明:
初次所用之方,即拙擬之滋陰清燥湯加山萸肉、生麥芽也。從來寒溫之熱傳人陽明,其上焦燥熱下焦滑瀉者,最為難治。
本案引自(《醫學衷中參西錄》)。
【評析】
利小便,實大便,是治療洩瀉的基本方法之一。張氏在這裡又兼治患者之暑溫,而使其病霍然痊癒,最為稱道。
【洩瀉簡介】
洩瀉是臨床常見的病症,以排便次數增加和糞便有量與質的改變為特點,其病因較多,外感寒熱溼邪、內傷飲食及情志、臟腑功能失調,均可導致洩瀉,且病機複雜多變,常有兼夾或轉化,但脾病溼盛是洩瀉發生的關鍵病機。臨床辨證首先辦其虛實緩急。急性者多為實證,以寒溼、溼熱、傷食洩瀉多見;久兩者以肝氣乘脾、脾胃虛弱、腎陽虛衰多見,以虛證為主。治療上總以運脾祛溼為主。暴瀉應治以祛邪,風寒外束宜疏解,暑熱侵襲宜清化,飲食積滯宜消導,水溼內盛宜分利。暴瀉切忌驟用補澀,清熱不可過用苦寒。久瀉當以扶正為主,脾虛者宜健脾益氣,腎虛者宜溫腎固澀,肝旺脾弱者宜抑肝扶脾,虛實相兼者以補脾祛邪並施,久瀉補虛不可純用甘溫,分利不宜太過。急性腸炎、炎症性腸病、腸易激症候群、吸收不良症候群、腸道腫瘤、腸結核等常可引起腹瀉。
【作者寄語】
如仍有疑問、體會,歡迎評論區留言、互動、交流,如有收穫,歡迎點讚、轉發、收藏,如果喜歡我的創作內容,歡迎關注我 @古今醫案研讀 ,每天都會為大家分享名家醫案及健康知識,謝謝大家的耐心閱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