進補時,先養胃,更健康,吃三菜,飲三水,做好基礎,更健康!

2020-12-13 營養師小趙老師

今日大雪,寒冷也隨著大雪節氣而到來,而人們常說冬季是進補的時節,也符合中醫的養生理念,冬季屬藏,為來年健康做好準備,由於天氣的寒冷,人的身體各項機能代謝減慢,人體精氣也就收斂起來了,此時進補,最有利於人體五臟的吸收,可以達到養生的目的,但是所謂進補,如果你沒有一個好的脾胃,好的吸收消化的功能,即使營養補充,但是沒有被身體吸收和利用,如何達到進補的效果,所以養脾胃是關鍵,

進補時,先養胃,更健康,吃三菜,飲三水,做好基礎,更健康!

三菜:

1、紅薯

紅薯:在《綱目拾遺》記:「補中,暖胃,肥五臟,天寒食用,正氣養胃,化食去積,兼可清腸減肥。」紅薯:營養成分中含有維生素、膳食纖維,大量的黏液蛋白,並且紅薯屬於鹼性食物,不僅有防癌抗癌,保肝益腎的作用,主要是紅薯有和胃、暖胃,健脾胃的作用,對於冬季進補的人們,養好脾胃是基礎,建議大家食用:黃心的紅薯。

2、生薑

常言道:「家有生薑,小病不慌」,生薑就是調味料,而在中醫裡也是入藥的物質,

生薑,性辛溫,有散寒驅寒,和胃的作用,生薑主要就是補暖,所謂對於胃寒有暖胃的功效,或是身體寒涼的人,生薑有一定的作用。生薑做調料,煮粥,泡水,給孩子用姜水洗澡等都可以。

3、帶魚

魚是很有營養價值的食物,不僅有豐富的蛋白質,還含有不飽和脂肪酸等人體必需的營養物質,帶魚:中醫認為有和中開胃,暖胃補虛,養脾胃的作用功效,所以冬季吃魚可以選擇帶魚,對於一些脾胃虛弱的患者具有很好的調養、保健作用。

三茶:

1、蒲公英水

蒲公英就是我們說的婆婆丁,老一輩人很喜歡吃,有降胃火,消胃炎,解毒的作用功效,並且現代的醫學研究證明,蒲公英可以殺死幽門螺旋桿菌,減少胃潰瘍的發生機率,是天然的抗生素,針對各種類型的胃脘之痛,胃熱上火,食欲不振等有很好的功效,是藥食同源的小植物,食用的安全度很高,

2、枸杞紅棗水

可以把枸杞、紅棗,或是在加一些生薑,泡水飲用即可,

枸杞:性甘平,一直用於補血養血,清肝明目」,有降糖降脂的,而且有養胃的功效。紅棗:性溫和,含有豐富的蛋白質和維生素,有養胃、護肝、解毒抗癌之效,生薑:驅寒、散寒、暖胃的作用。三者搭配在一起,改善脾胃的不適,緩解胃寒,預防感冒等功效。

3、山楂水

山楂,有開胃化機,助消化不良,積食胃脹有一定的作用,並且有降血脂的作用,但是很多人不喜歡酸,所以可以泡水或是煮水喝,山楂:性溫,有消食健脾,開胃, 收斂止痢,防癌抗癌的諸多有益的功效。

註:牙齒更替期的兒童和孕婦,應少食山楂,空腹不宜吃山楂。

進補時,先養胃,更健康,做到三忌三宜,做好基礎,更健康!

三忌:

第一忌:忌冷

胃是很喜歡溫暖的器官,所以不僅是要禁止食用一些,寒涼的食物,像:涼菜、生食、冰水等等,這些食物都會損傷胃黏膜,引起急性腸胃炎,也是是傷胃的元兇,像是水果對於胃不好的人儘量煮著吃,效果更佳。隨著冬季的來臨,保暖對胃也是很重要的,一旦胃著涼啦了,就極易導致舊病復發,也會導致胃痛、胃潰瘍、十二指腸潰瘍等症狀的發生,尤其是肚子的保暖,並且對於女性來講,不僅對胃,對婦科也是有幫助的。

第二忌:忌吃

胃主要就是食物的儲存,加工等工作,所以吃不對是最損傷胃的,而我們又離不開吃,所以要更加注意。

其一,胃最怕是不吃,很多人習慣不吃早餐,空了一夜的胃被胃酸刺激黏膜,長時間很易患胃腸疾病,也會使膽汁中的膽固醇沉積,形成膽結石。

其二,就是胃怕多吃,吃得多會導致胃酸、胰液、膽汁等消化液分泌增加,導致膽管胰管等相對狹窄、梗阻,造成消化功能紊亂。

其三,胃怕吃得太晚,晚餐吃太晚,胃腸道沒時間消化,會使消化功能出現異常,並且胃腸得不到休息,胃黏膜便不能得到及時修復,可能增加胃癌風險。

第三忌:忌拖

很多人都認為,胃疼是小毛病,吃點藥就好了,但是所有的癌症都是有小毛病變成大毛病的,並且研究發現,只有10%左右的人,是在早期發現胃癌的,所以不要忽視你的胃病,別再一拖再拖啦。

三宜:

1、早上一杯溫開水

一夜之後,身體處於脫水的狀態,早上一杯水補充身體水分,增加身體的代謝和生理功能,同時一杯溫水,有滋潤我們腸胃,給消化道一點「潤滑劑」,同時促進胃腸的蠕動,並且保護胃黏膜,為早餐做好基礎準備。在餐前半小時喝一杯溫開水,不宜過燙,並且150毫升即可。

2、飯後要做好運動

人們常講:「飯後走百步,活到九十九」,飯後半個小時適合運動,增加腸胃的蠕動和消化,為我們腸胃分擔工作,減少負擔,並且飯後運動有降血糖,血脂的作用,預防胃腸道疾病和心腦血管疾病的發生。飯後揉肚子:飯後半小時,以肚臍為中心,順時針按揉肚子,力度適中,有促消化,助蠕動,暖胃的作用。

2、養胃不能太憂愁

中醫講:「憂思傷脾」,脾胃互為表裡,長期處於憂愁的狀態,就會導致脾胃不和、脾胃功能失調等。人體的胃是有自我保護的機制,當一個人處於壓力,憂愁的時候,就不想吃飯,這是胃停止工作,保護自己,但是長期的這樣,導致植物神經系統紊亂,胃部功能發生異常情況,就會出現胃酸增多,胃黏膜損傷,胃出血等症狀的發生。

相關焦點

  • 今日霜降,食三寶,飲三水,護三處,做三防,健康過冬,少生病
    今日霜降,食三寶,飲三水,護三處,做三防,健康過冬,少生病霜降,食三寶「一年補透透,不如補霜降」。飲食上,要吃滋陰潤燥的食物,鴨肉,是很好的選擇。鴨肉,生津養胃、滋陰補虛、清熱健脾。並且,鴨肉含鉀量高,攝入鉀,有利於鈉的排出,進而保護心血管。此外,鴨肉脂肪分布均勻,易於吸收,是霜降時節,很好的肉類進補選擇。
  • 冬季,胃有三怕,最好一個別佔,多食三物,常飲三水,胃越來越好
    此外,再加上冬季是進補的好時節,很多人管不住嘴巴,胃也就跟著受罪了。因此,在寒冷的冬季,一定要格外注意保護自己的胃部,為健康過冬打基礎。冬季養胃,多食三物,常飲三水,胃越來越好多食三物飲食入胃,以養五臟氣。
  • 冬至數九,養生時,多吃「二紅」,飲對「二水」,健康過冬!
    冬至在陰陽五行理論中,被認為是陰陽轉化的季節,所以也是我們養生最佳的時節,為明年打好基礎。冬至數九,養生時,多吃「二紅」,飲對「三水」,健康過冬!多吃「二紅」紅棗紅棗自古以來都是補氣養血的佳品,又是對於女性來說,紅棗是冬季進補的首選,有滋陰潤燥,健脾養胃的功效。
  • 夏至過後,食一味,吃二豆,飲三水,做四防,健康安度一整夏
    「吃過夏至面,一天短一線」。夏至時節,陽氣最旺,陰氣初生,陰陽交替。此後,將進入盛夏,天氣越來越熱,是一年中最難熬的暑熱關。此時,也是身體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不可忽視,要為安度「苦夏」打好基礎。夏至過後,食一味,吃二豆,飲三水,做四防,健康安度一整夏夏至過後,食一味即:苦味。
  • 末伏已到,吃一果,食二葉,飲三水,做好四件事,助力秋冬安康
    所以,末伏的這10天裡,一定要注意身體的養護,給安度秋冬打基礎。末伏已到,吃一果,食二葉,飲三水,做好四件事,助力秋冬安康末伏,吃一果——核桃。夏吃瓜,秋吃果。核桃,深受人們喜愛的堅果。末伏時節,吃點核桃,對於身體健康有益。進入末伏,氣溫變化大,易誘發心血管疾病,損害健康。
  • 人到中年,想健康,謹記不喝「三水」、不吃「三菜」,做好4個字
    到了中年,經歷了人生的一大半,人們會更懂得什麼是重要的,會更懂得用心去珍惜。為了自己、為了父母、為了子女,到了中年,一定要注意身體!人到中年,想健康,謹記不喝「三水」、不吃「三菜」:不喝「三水」:人到中年,胃腸蠕動功能會下降,進嘴的東西,一定要注意,所以,平時喝水,最好別喝「3種水」。
  • 明日處暑,吃一肉,食二寶,飲三水,做四事,秋冬安康,少生病
    明日處暑,吃一肉,食二寶,飲三水,做四事,秋冬安康,少生病處暑之後,暑熱尚未褪盡。此時,是身體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處暑養好身體,可為秋冬進補,打好基礎。處暑吃點菱角,解暑瀉熱,滋補五臟,對於身體健康,十分有益。嫩菱角皮脆肉嫩,質鮮爽口;稍微老一點菱角,會帶有淡淡的奶香味。而更老一些的菱角,適合煮熟了再吃,肉質粉而不膩,營養又美味。
  • 人到中年,想健康,少喝三水,不碰三菜,堅持三勤,做好三相伴
    人到中年,想健康,少喝三水,不碰三菜,堅持三勤,做好三相伴人到中年,想健康,少喝三水1:少喝酒水不論是小酌,還是豪飲,喝酒都會損害健康。人到中年,想健康,不碰三菜1:不碰過油的菜人到中年,最怕發胖,飲食上,一定要注意遠離過油的菜。
  • 尿酸高了,少碰三物,多飲二水,做好三事,護腎更健康
    上廁所時,一旦出現3種跡象,小心尿酸已結晶,警惕腎衰竭1、尿路梗阻尿酸升高時,在體內很容易形成結晶,形成尿酸石,而這些尿酸鹽結晶也是通過腎臟排洩的,很容易導致腎小管,輸尿管的堵塞。3、尿液有泡沫尿中有泡沫,並且久不消失,這時診斷腎臟健康的有效的方法,這是腎臟的代謝,過濾的功能下降,尿中出現蛋白質等物質。晨起排尿時,一定要注意觀察自己的尿液,這也是給腎臟做個簡單的小檢查。
  • 8月養生,多吃「四蔬「,少吃「三菜」,做好四件事,腸胃更健康
    8月夏秋之交, 氣溫高,溼氣大,在這個腸胃疾病多發的「多事之秋」,可多吃 「四蔬「 ,少吃「三菜」,做好四件事,讓腸胃一點點變得更健康。 多吃「四蔬」,保護腸胃健康 1、南瓜 《本草綱目》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 南瓜可養胃護腸,用它煮粥熬湯,既能滋養腸胃,又能緩解腸胃不適。
  • 明日小寒,吃一肉,食二菜,飲三茶,揉四處,做五事,健康過寒冬
    1、吃菜飯,南京人,小寒會吃菜飯。2、補膏方,小寒是膏方進補最忙的時候。3、吃黃芽菜,天津舊時有小寒吃黃芽菜的習俗。4、探梅 ,小寒時,臘梅花綻放,紅梅含苞待放,是賞玩的好時節。明日小寒,吃一肉,食二菜,飲三茶,揉四處,做五事,健康過寒冬吃一肉——羊肉。數九寒冬,吃肉暖身。
  • 冬季,胃病高發,遠離二紅,常飲三水,做好四個字,少遭罪!
    冬季,胃病高發,遠離二紅,常飲三水,做好四個字,少遭罪!養胃,遠離二紅1、紅辣椒現如今,「無辣不歡」的人,是越來越多,麻辣爽口的川菜,滾燙的麻辣火鍋,都深受歡迎。然而,想要養好胃,一定要注意,少吃紅辣椒,尤其是本身有胃病者。長期吃辣,易擾亂食道,刺激食道的內壁,並增加胃的負擔。
  • 冬季進補不可盲目 多溫熱少寒涼,多吃三果
    三是命門。命門取穴時採用俯臥姿勢,命門穴位於人體的腰部,當後正中線上,第二腰椎棘突下凹陷處。本穴通督脈,艾灸本穴有壯腎益督之功。四是三陰交。本穴在小腿內側,當足內踝尖上3寸,脛骨內側緣後方。本穴是足三陰經交會處,故名三陰交,為婦科主穴,艾灸本穴具有滋補肝脾腎陰之功。
  • 秋分養生,多吃三物,常飲三水,做好四件事!
    蟹黃、蝦卵含高量膽固醇,對有高脂血症(高膽固醇)的人不建議多吃,此外蟹也屬於寒性食物,對腸胃健康也會有一定危害。4、光感性蔬菜季很多時候紫外線仍然較強,現在上市的秋季蔬菜中部分屬光感性蔬菜,過敏體質者若食用較多,經太陽光照射後,也會引發或加重日光性皮炎。
  • 寒冬臘月,謹記「潤肺養胃」,多吃二果,常飲三茶,堅持四習
    現在正處於寒冬臘月,是養生的關鍵期,一定要注意「潤肺養胃」。一方面,冬季天氣乾燥,燥邪容易傷肺,導致肺部功能下降,損傷肺部。另一方面,冬季是進補的時間,空氣又比較低,更容易導致胃病反反覆覆發作。所以在寒冷的冬季,一定要注意保護身體,為來年打下堅持基礎。想要養生,最重要的是養成好習慣。
  • 明日秋分,食秋菜,吃秋果,喝秋湯,飲秋茶,秋冬少生病,更健康
    過了秋分,冷空氣開始日漸活躍,氣溫降低的速度明顯加快,需做好準備。秋分習俗,有祭月、吃秋菜、豎蛋、送秋牛圖、粘雀子嘴等。秋分,是秋冬養生的一個重要「節點」,此時,一定要重視身體健康。若能在秋分時節,養護好身體,可以為健康度過秋冬,打下很好的基礎。
  • 明日小寒,吃三籽,飲三湯,補好「一髒」,助你少生病更健康
    並且,飲食宜補中有宣,進補應以補心助肺,調理腎臟為原則,可多吃有溫養陽氣效果的食物。 明日小寒,吃三籽,飲三湯,補好「一髒」,助你來年少生病,更健康! 吃「三籽」: 1、芝麻
  • 胃不適,多吃麵條?養胃謹記「3要、4戒,飲1茶」或有助腸胃健康
    胃不舒服,多吃麵條?告誡:大錯特錯現在很多的人或多或少都會出現胃痛反酸的情況,因此長輩們就會說吃點麵條養胃,那麼吃麵條真的養胃嗎?其實說法並不準確,軟爛的麵條確實能幫助腸胃更好的吸收,但是長期吃麵條會導致胃部功能衰退,而且麵條營養單一,長期吃還可能造成營養不良,影響身體健康,因此光吃麵條養胃的說法是錯誤的。胃不適,多吃麵條?
  • 秋養肝,正當時,想健康,多食二綠,常飲三水,做好四件事
    秋養肝,正當時,想健康,多食二綠,常飲三水,做好四件事 秋養肝,多食二綠 日常生活中,多吃點西蘭花,也有助於肝臟健康。
  • 健康闢謠|養胃就吃熱乎的?要先分清寒or熱
    很多人養胃時就關注兩個字「暖」和「軟」,認為有胃病了就應該吃點溫暖的、易於消化的食物。可是,有人胃痛吃了熱食後反而更嚴重了,這是為什麼?其實,這就是沒有分清寒熱!對於胃熱剛起的患者來說,適當吃涼性的藥食材可清熱瀉火、滋陰生津,比如生菜、苦瓜、梨、西瓜、薏仁等,同時要注意補充水分。給大家推薦一個清胃火的小食療方——皮蛋拌豆腐。做法:每天用兩個皮蛋,加上4兩石膏豆腐,拌勻後加上麻油,放少量鹽,當菜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