每年七八月份,特別三伏天,恰好是腸道疾病的高發期,而今年三伏天更是持續到八月中下旬。
三伏天盛夏酷暑,冷飲、冷食敞開肚子得吃,整天開著空調吹著冷風,立秋之後,人體消化功能下降,腸道抗病能力減退。
因此,一不下心就會引起腸胃不適,甚至可能會引發急性胃腸炎。
8月夏秋之交, 氣溫高,溼氣大,在這個腸胃疾病多發的「多事之秋」,可多吃 「四蔬「 ,少吃「三菜」,做好四件事,讓腸胃一點點變得更健康。
多吃「四蔬」,保護腸胃健康
1、南瓜
《本草綱目》記載:「南瓜性溫,味甘,入脾胃經」。
南瓜可養胃護腸,用它煮粥熬湯,既能滋養腸胃,又能緩解腸胃不適。
2、胡蘿蔔
胡蘿蔔中富含的胡蘿蔔素,可轉化成維生素A,能增強抗病能力,預防腸胃疾病。
胡蘿蔔和肉一起燉湯喝,不僅味美,還能暖胃。
3、菠菜
菠菜味甘性涼,能潤燥養肝、益腸胃,其中的纖維素,還幫助腸道蠕動,有利於排便。
菠菜不要與豆腐、紫菜等高鈣質食物同吃,菠菜中含有很好的草酸,會妨礙鈣質的吸收。
因此,在吃菠菜前,最好用開水焯一下,以去除菠菜中的草酸。
4、綠菜花
研究發現, 綠菜花有助於腸道健康。
多吃綠菜花,可維持腸道菌群平衡,預防腸道疾病,增強腸道抗病能力。
少吃「三菜」,避免腸胃傷害
少吃「蔥、姜、辣」等刺激性食物,以免引起腸胃不適。
蔥、姜、辣吃多了,不僅會給腸胃帶來不適,還可能會引起急性胃炎,長期吃辛辣食物,還會使大便乾燥,加重便秘,引起腸痙攣、痔瘡。
另外,辛辣刺激性食物吃多了,還會影響藥效,加重病情。
做好四件事,降低發病風險
第一件事:小口喝水
由於夏季天熱,身體易出汗,需要喝水補充身體所需的水分。
夏季,很多人喝水喜歡大口喝,這並不利於養生。水喝得太快,水分會加速進入血液中,稀釋血液、增加血量,若心臟不好者,可能會出現胸悶、氣短等症狀,甚至可能會誘發心肌梗死。
因此,夏天喝水不要太快,也不可以貪涼,水溫保持在10℃以上,分七八次飲用,每次喝100-150ml,對身體最好。
第二件事:藥茶養胃
中藥茶飲不僅具有中藥的卓爾不群的療效,也具有茶的便捷與安全性。
夏秋之交,預防腸胃疾病,可以選擇服用中藥茶飲,如金瀝竹天使·安康茶,有保護腸胃健康的功效。
第三件事:勤打掃衛生
8月份氣溫高,溼度大,灰塵很容易附著在空氣裡,肉眼很難發現,若疏於清理,灰塵會長期漂浮在空氣中,並附著在物品表面,成為空氣中塵蟎及細菌的棲身地。
這些髒東西會趁機進入體內,會引發呼吸道及腸胃疾病。
建議勤打掃衛生,至少兩三天打掃一次。
第四件事:靜心寧神
立秋後,要靜心寧神,切忌悲憂傷感、易燥易怒, 以適應秋天容平之氣。
每天「早睡早起「,加強室外活動,如跑步、散步、打球等,使身心舒暢。
8月養生要會吃,多吃「四蔬「,少吃「三菜」,飲食起居兩手抓,遠離腸胃疾病的同時,也讓身心暢快起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