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們有回歸田園生活的條件嗎?

2020-12-21 筆名千嶺之松

(作者:千嶺之松)

很多城裡人,在喧囂的鬧市呆久了,就想回歸田園生活。青山綠水,空氣清新; 獨家小院,雞鳴狗吠; 日出而起,日落而歸。所謂「釆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孤舟簑笠翁,獨釣寒江雪」,這日子,過得多自由,多灑脫,多悠閒啊!

尤其是在疫情期間,城市人口密集,人人小心防範,而鄉村地廣人稀,方圓幾裡也難見幾個人影,白天天高地遠,夜晚月明星稀,更心生幾分回歸田園生活的嚮往了。

可是,我們普通百姓有回歸田園生活的條件嗎?

首先,有錢在郊區買一套小院嗎?在郊區買不起,能在邊遠的農村建得起嗎? 即使建得起院子,你能有足夠的存款保證悠閒到終身嗎?

沒有足夠儲蓄過清閒的日子,就要租農民的土地耕作,臉朝黃土背朝天,風裡來雨裡去,耕田鋤草,挑糞施肥,肩挑背磨,艱苦勞作,還不能旱澇保收。千千萬萬農民為了改變自己的命運,背井離鄉到城市打工掙錢。你能堅持他們都不願堅持的生活嗎?

或許你可以說,可以找條件好的農村安身立命。但條件好的農村寸土寸金,能接納你這個外鄉人到此安家嗎?

山村荒寂,醫療設施差,一旦生了病,不走上三五裡路恐難找到醫院,更不用說好醫院了。

我從前在鄉下,有一天在林子裡砍柴,突然肚子巨痛,眼睜睜看著林子上邊的小路上有人扛著鋤頭走過,想喊,卻無論如何也喊不出聲。心想,完了,十六歲的生命就悄悄終結在這片林子裡了。但是,閻王爺放了我一馬,直到天色暗了下來,疼痛才慢慢減輕,一步一步挪回自己的小屋。如果你年事已高,醫療條件又差,能在農村安度終身嗎?

你到鄉村的新鮮勁兒一過,日子久了,白天,方圓數裡人煙稀疏; 晚上,黑漆漆一片越發使人感到孤獨。

如果你是個金錢儲蓄豐厚的文化人兒,你可以白天出門山上河邊田間地頭轉悠轉悠浮想連翩,晚上回家挑燈寫作,或捧書夜讀,或修心養性,或抒發雅性,這日子倒也過得愜意。

如果你是個金錢儲蓄豐厚的非文化人兒,那整天幹什麼呢?白天到處轉悠,連哪座山上有幾棵樹、那條河溝有幾塊冒出水面的石頭都天天數,月月數,年年數,不厭倦嗎?晚上坐在門外數星星?抑或天天躺在床上回憶那過去的故事?再或者打麻將鬥地主天天對著那幾張連雀斑的位置都爛熟於心的臉不感到無聊嗎?

田園生活,人人嚮往。但有幾個人有條件去過?或者能長期過下去?偶爾做做夢可以,夢醒了,還是認清現實,腳踏實地,在這鬧市中立足於一隅,拼盡全力去搏吧。

相關焦點

  • 如果有一天,我們回歸田園,像她那樣靜靜地生活
    如果有一天,我們回歸田園,像她那樣靜靜地生活在車水馬龍、鋼筋森林的城市裡生活久了,你是否有時感到一絲厭倦?都市的快節奏推著我們向前,一如奔騰的洪流中湧動的水花,一刻也不敢停息。會不會在將來的某一天,也想要回歸田園,過那種融入自然、平和自在的生活。在看了電影《小森林》之後,我才知道,原來鄉野生活可以過得這樣平和、詩意。回歸鄉野生活,可能是為了逃避,或許是為了找尋一方心中的世外桃源。但漸漸地,你會發現,為一蔬一飯親力親為、純樸簡單的日子,才是生活本來的樣子。
  • 《嚮往的生活》影評,回歸田園生活,享受生活慢節奏的節目
    《嚮往的生活》是由湖南衛視播出的一檔節目,這檔節目是一檔回歸田園生活,享受生活慢節奏的節目。在當今快速發展的社會,我們都在強調快,爭分奪秒的去做事情,很難在去享受那份淡然閒適的慢的生活節奏。《嚮往的生活》不同於其它真人秀,他們沒有演的成分,而是更加真實的去記錄那些在聚光燈下回歸大自然,回歸田園的真實生活狀況,好友相聚,一起談天說地,說說笑笑。在這裡他們回歸本真的自己,下地幹活,廚房做飯,讓我看到了一個更加真實普通的他們。
  • 錢江晚報:回歸田園生活,打開的方式不只一種
    田間勞作的時候那大風揚起的塵土,莊稼收割時麥茬刺傷的皮膚,回到家時那累得直不起來的腰板,辛苦一整年的收入僅僅是別人一兩個月的工資,突然的天災造成的巨大損失……生活總是過於複雜,容不得我們太多的浪漫想像。譚愛林的選擇有其個人的特殊性,他人無法完全複製。
  • 你真的想要回歸田園生活嗎?
    很多人都對田園生活充滿了嚮往,那麼,你了解真正的田園生活嗎?我了解,我帶你看看。我婆婆的家在湖北農村,在房子的東、南、北方向都是長滿竹子的大山,西邊是一條通往盤山公路的小路。站在大門的屋簷下,望著眼前蔥蔥鬱鬱的大山,我突然有了陶淵明的靈感——採菊東籬下,悠然見南山。當天下午,小謝同學就背著一個網蝴蝶的網子去那條小溪抓魚去了。一連在水裡玩了三天,第四天,小謝同學就再也忍受不了日落而息、窗外黑乎乎的生活了,直嚷嚷著要走。
  • (硯邊雜談)我們為什麼嚮往田園生活?
    此中有真意,欲辨已忘言。生活在都市的現代人,有幾人不羨慕、嚮往、陶醉於陶淵明的田園生活? 隨著生活水平的提升,我們嚮往的生活已經從「老婆孩子熱炕頭」轉變為對生活品味、意境的追求,小橋流水人家類型的田園歸隱方式則是最為典型的代表,下面我們就一起來究其根源,以作淺談。 古代文人的歸隱,是和自己命運的置氣,是有志難施的憋屈。 古代文人讀書的目的很單純,就是為了出仕。
  • 《嚮往的生活》讓我們體會到了回歸自然,回歸本心的生活狀態
    小編也喜歡看《嚮往的生活》,這是一檔生活紀實節目,節目組中的主人公一起守拙田園,展現一日三餐自給自足,溫情待客,完美的田園生活畫面。這部綜藝已經更新到第四季了。第四季依舊是原班人馬,何炅,黃磊,彭昱暢,張子楓四人,他們每一期都會請不同的嘉賓來蘑菇屋,大家一起勞動,一起做飯,自力更生,體會遠離城市生活,慢節奏的田園生活。6月5日更新的新一期,請來的嘉賓有許魏洲,譚松韻和任嘉倫,譚松韻已經是第二次來了,暖心回歸。
  • 巢湖:打造中國厵村,回歸田園生活!
    隨著時代的發展,人們想要回歸自然的想法越來越強烈,位於巢湖市黃麓鎮的「中國厵村」項目,就是別具特色的田園綜合體。眼下,園內採摘已經初具成形。中國厵村分為「原味古村、原色田園、原生綠谷」三大分區,總佔地面積約5000畝。
  • 中國人嚮往的田園——李子柒的田園生活
    身心俱疲的時候,隱藏在人類基因中的田園情結就慢慢甦醒,呼喚我們回歸田園,「歲月柔軟、風物沛然,山川四季浩浩湯湯,捲走個人的悲喜」是最好的治癒。隨著都市生活壓力越來越大,回歸的想法越來越強烈,然而嘴上喊著逃離北上廣,回歸田園,乍看上去不是一件難事,然而現實裡卻並沒有那麼簡單。
  • 詩和田園,讓生命回歸豐富的寧靜
    從詩中,我們可以看見陶淵明,站在草屋前,後顧前瞻,遠眺近觀,望著村莊和炊煙,聽著深巷狗吠、桑顛雞鳴,長舒一口氣,面帶微笑的陶醉在恬淡自然的田園風光裡,讓自己的身心和廣闊天地融為一體,這對詩人來說是一種解脫,更是一種回歸,這就是陶淵明,這就是田園詩,一切景語皆情語,細膩筆觸裡不僅蘊含著縹緲寧靜的意境,更讓心靈得到了洗滌,一切都是那麼寧靜
  • 回歸田園,過嚮往的生活
    很多城裡人有過這樣的想法:拋開現在的一切,去過嚮往的生活。沒有喧囂吵鬧,只有寧靜祥和;面朝大海,春暖花開。可是,這些人遲遲無法背上行囊,或者是因為學業、工作、房貸,或者是孩子的補習費,等等等等,這些交織成的密不透風的網,將他們牢牢固定在原地。
  • 怡想鄉土田園 回歸自然生活——天朗社群發布會在太白山舉行
    走進田園,回歸自然,中國人的鄉愁延綿數千年的鄉土情結,始終未斷。鄉土田園之所以寄託著人們對美好生活的嚮往,在於它承載著綠水青山的自然風貌和中華民族千年來的生活方式和傳統文化。8月25日,天朗社群發布會在太白山逸景營地舉行。來自陝西的主流媒體、自媒體大咖、天朗業主和合作商戶代表50餘人參加發布會。
  • 官場回歸以後,過著賞心悅目的田園生活<歸園田居>
    我的解讀•陶淵明的<歸園田居>組詩共五首,表達了他的歸隱心情及對鄉居生活的感受。這組詩寫於他辭官歸田後的第二年(406),是他田園詩的代表作。這裡所選的是最被人們所熟知的第一首和第三首。第一首,是對自己人生歷程的總結,決心歸隱農村。
  • 回歸田園,能否過得像陶淵明筆下的這幾首田園詩般美好
    陶淵明,中國第一位田園詩人,被稱為「古今隱逸詩人之宗」,他生活在東晉時期。從他的詩中我們讀到的往往是一種不可染指的安逸景象,其實他生活的時代背景卻遠沒有這般清淨美好。陶淵明生活的年代,發生過淝水之戰,也發生過桓玄之亂。
  • 陶淵明嚮往的田園生活,是否讓你嚮往,在現代農村又是否適合
    出生家境不錯,卻因日後劇變,導致家道中落,年少時失去父母親人,生活更加窮困,但自幼飽學詩書,深受道,儒兩家思想薰陶,一邊是喜歡自然田園的:「少無適俗韻,性本愛丘山」,一邊是為了生記的官宦仕途,既想為官一展宏圖,報效國家,又因眷戀田園生活,多次入仕卻又辭去回歸田園,輾轉於仕途與耕作之間十餘年之久,在這個過程中他已厭倦更看透了官宦生活,直至歸隱田園,成為我國第一位
  • 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是什麼樣的?田園、美景與薄酒,生活盎然
    陶淵明的田園生活過得十分的自由自在與悠閒。細讀陶淵明的《歸園田居》五首,我們可以看到詩中有田園、美景與薄酒,這便是他田園生活的真實寫照,也是他悠閒自得的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因素。下面是小編為大家收集的陶淵明的田園生活是什麼樣的,望大家喜歡。
  • 不向權勢低頭,不向生活妥協,無傲氣有傲骨,回歸田園的陶淵明
    這時候的我可能才稍微了解了一下陶淵明,稍微認識到他是在《桃花源記》中表達自己的心聲,表達了對生活的不滿以及寫下了自己理想的社會生活。那時候可能才發現他追求的生活不過是最最簡單的生活而已。在了解了這些之後,我便對他所處的社會生活產生了同情心,但是更多的是我對他的敬仰和佩服之情。眾所周知,陶淵明是我們國歷史上第一個歸隱的田園詩人。
  • 一個人的田園生活,是你想要的嗎?
    每年七夕,單身話題總是被再一次提起,各種統計話題也見諸於各種媒體,單身率的統計數字就像夏季的氣溫,今年最高,明天可能更高,著急的父母很多,真正單身的對象卻不急不躁,原因很多,有工作忙的,有期望值太高的,更多的覺得自己一個人就蠻好,何必給生活多添一份麻煩呢?
  • 你嚮往的隱逸田園生活,果真安逸嗎?
    居住在鋼筋混凝土的城市,做慣了早九晚五甚至加班的工作,我們開始格外嚮往田園生活。農村美麗的油菜花田內心是不是也受到了感染,蠢蠢欲動地想去嘗試一下田園生活呢?但真正的田園生活哪有視頻裡看到的那般安逸!首先是醫療方面,農村醫療條件普遍比較落後,一旦得了稍微大點的病,非得輾轉幾次跑到城市裡面去看不可;其次是生活衛生方面,農村地廣人稀,一年四季家中都會有老鼠出沒,各類小蟲子,甚至蛇和蠍子……還有經濟方面,想要過田園生活,除非自己已經有一份或幾份穩定的副業,或者存款足以養活餘生,否則,
  • 回歸田園,是中國人的思想哲學,午夜夢回的,是你我曾經的眷戀
    那麼我們再說一個故事你就明白中國人對於享受生活的追求,說有四個人坐在一起喝酒聊心願,第一個人說他想做官,第二個人說他想發財,第三個人說他想白鶴飛升當神仙,最後一個人想了想,說我想「腰纏十萬貫,騎鶴下揚州」,也就是不就要有錢,還要有生活,這就是中國人的追求。這不,《一條》最近刊登了一則故事:說一對夫妻抵押了上海洋房,只為了在鄉下建造一座屬於自己的人間天堂,終於這個心願達成了。
  • 回歸山野田園,是人生最後的歸宿吧……
    哦,原來老人家是回歸田園生活去了。回眸歷史長河,田園生活 ,自古便受人喜愛。春秋時期,範蠡告別名利場,與西施泛舟於太湖之上;東晉有陶淵明棄職而去,歸隱田園;唐代更有王維將山水園林「搬」至家中,賞林遊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