違規穿越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六人每人罰款5000元

2020-12-18 人民網

原標題:違規穿越臥龍六人每人罰款5000元

  6月12日,一支由七名驢友組成的隊伍違規穿越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時,在大雪塘發生意外,其中一名女隊員遇難。6月16日中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參與救援的當地村民處獲悉,經過三天的徒步救援,16日上午遇難女驢友遺體順利下山,並在鄧生溝由警方和殯儀館車輛接走。

  16日下午,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官網針對此事發布最新公告稱,經公安機關全面調查,遇難者王某某死因為意外事故。該事件屬於違規穿越事件,按照相關規定,依法對六人進行批評教育,分別給予5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並支付醫療救護費用;鑑於遇難者死亡,不予對其行政處罰,上山運送遺體及在臥龍的善後處置費用目前暫由遇難者家屬全額支付。

  事件

  違規穿越六人各罰款5000元

  遇難者家屬全額支付遺體運送等費用

  6月12日,一支由七名驢友組成的隊伍違規穿越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時,在大雪塘發生意外,其中一名女隊員遇難。

  6月16日下午,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官網針對「驢友違規穿越」一事發布最新公告。

  公告稱,6月14日晚11時許,趕赴現場勘查的民警與返回事發現場配合調查的兩名徒步人員安全返回臥龍鎮。經公安機關全面調查,遇難者王某某死因為意外事故。

  遇難者遺體於6月16日11時左右,由當地組織的18名村民順利運送下山,臥龍保護區管理局已協助配合家屬做好了善後工作。

  該事件屬於違規穿越事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相關規定,依法對六人進行了批評教育,分別給予了5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並支付了醫療救護費用;鑑於遇難者死亡,不予對其行政處罰,上山運送遺體及在臥龍的善後處置費用目前暫由遇難者家屬全額支付。

  目前,遇難者家屬、六名徒步人員已離開臥龍。6月17日,臥龍保護區管理局將發布此次事件的全部調查處置情況。

  救援

  18名救援人員經三天徒步

  順利運送遇難者遺體下山

  6月16日中午,北京青年報記者從參與救援的當地村民處獲悉,經過三天的徒步救援,16日上午,18名救援人員將遇難女驢友的遺體順利運送下山,並在鄧生溝由警方和殯儀館車輛接走。

  參與救援的村民王勇(化名)告訴北青報記者,警方接到報警後,他於13日隨民警一同進山尋人。13日當晚留宿山上,14日上午11時到達報警地點。14日下午,搜救人員找到了遇難驢友的遺體。「她在海拔4800米位置的一處山坡上,地上都是碎石和碎砂。身上衣服完整,旁邊還有一個登山包。」王勇回憶。

  6月15日早上,營救隊伍帶著遇難者遺體開始下山,但因當天下午開始下雨,導致路滑,未能成功抵達山腳。16日早上,一行人再次開始下山,並於上午9時許下山。11時左右,營救人員在鄧生溝溝口與在此等候的警方、殯儀館工作人員以及遇難者家屬完成了遺體交接。整個營救行動結束。

  回顧

  七名驢友違規穿越臥龍「大雪塘」

  一名女性死亡

  此前,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官網曾於14日發布公告稱,2019年6月12日下午5時許,臥龍鎮派出所接到阿壩州公安局110指揮中心指令:有人通過衛星電話報警稱,有一行七名野外徒步愛好者組成隊伍正在臥龍保護區「大雪塘」徒步穿越。當日上午發現有網名為「江城子」的同伴失蹤,經過尋找後發現「江城子」已經死亡。

  臥龍鎮派出所立即與報案人的衛星電話進行聯繫,了解有關情況,並隨後確認了死者身份。網名為「江城子」的死者,本名為王某某,女,重慶市人。除了死者外,其他六名人員身體狀況正常。

  根據報警人提供的信息及點位坐標,初步認定該行為屬於涉嫌違規穿越保護區核心區行為,違反了《中華人民共和國自然保護區條例》有關規定。臥龍保護區管理局表示,將依規給予他們批評教育和相應處理。(張香梅 熊穎琪)

(責編:朱江、連品潔)

相關焦點

  • 罰款!承擔費用!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通報「6·12穿越事件」處置結果
    新華社成都6月17日電(記者餘裡)7名徒步者違規徒步穿越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並致1人遇難的事件(簡稱「6·12穿越事件」),引起了社會廣泛關注。目前,該事件的各項工作均已結束。17日,臥龍自然保護區就「6·12穿越事件」發布最終公告,倖存6人被嚴肅批評教育,每人被罰款5000元;上山運送遺體及在臥龍的善後處置費用,暫由遇難者家屬全額支付。
  • 7人違規穿越四川臥龍致1女子死,川西稻城亞丁旅遊需注意什麼?
    6月12日下午5時許,7名野外徒步登山愛好者在四川臥龍自然保護區徒步穿越途中,其中一網名為「江城子」的女性驢友掉隊失蹤,被發現時已經沒有生命特徵。另外6位驢友,由於違規穿越臥龍景區,被處以5000元的罰款。
  • 違規穿越臥龍14名驢友1人遇難 - 瀟湘晨報數字報
    據新華社電  1日,14名重慶籍遊客非法穿越四川臥龍銀廠溝至小金四姑娘山一線的國家級自然保護核心區域,致使一名女性驢友落水溺亡,6人被困。目前,救援人員已將遇難女驢友的遺體打撈上岸並轉移出溝,6名被困人員已於2日凌晨被全部救出。
  • 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歡迎大家來到位於阿壩州東南部的大熊貓故鄉--臥龍自然保護區!保護區地處川西平原向青藏高原延伸的一塊高山峽谷地帶,海拔最高6200米,最低1200米。這裡山谷連綿,箭竹茂密,氣候溼潤。臥龍大熊貓自然保護區與四姑娘山東部接壤,南與蜂桶寨大熊貓自然保護區相連,形成四川省的又一世界遺產地--熊貓生態自然保護區。我國於1963年在此建立自然保護區,1980年臥龍保護區被批准加入聯合國教科文組織人與生物圈保護區網。為保障大熊貓正常、科學繁育,成都市於1987年在斧頭山建立熊貓繁育基地。
  • 臥龍成為首個國家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斷奶後的大熊貓幼崽。  從首個大熊貓野外生態觀測站「五一棚」起步,到全面系統開展大熊貓的野外生態行為、人工圈養與繁殖、野化培訓與放歸等研究活動,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創的大熊貓學科規範成為野生動物保護行業標杆,創造的大熊貓保護體系,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典範
  • 熊貓之鄉 | 走進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園區概況臥龍自然保護區國家級第三大自然保護區之一。四川省面積最大、自然條件最複雜、珍稀動植物最多的自然保護區。臥龍自然保護區以「熊貓之鄉」、「寶貴的生物基因庫」、「天然動植物園」享譽中外,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
  •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拍攝到白色大熊貓
    中新網四川臥龍5月25日電 (記者 安源)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於25日對外發布全球首張白色大熊貓照片。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管理局供圖 據IUCN熊類專家組成員、北京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李晟研究員介紹,「白化」現象在脊椎動物各類群中廣泛存在,但均較為罕見,通常是由於基因突變導致動物體內無法正常合成黑色素,從而在外部形態上呈現白色、黃白色或淺黃色。
  • 非法穿越無人區失聯50天被救,不認錯不認罰,憑啥?!
    對於馮浩和他兩位夥伴非法進入自然保護區的行為,西藏安多縣林業局森林公安局開出了每人5000元的罰單,但劫後餘生的馮浩卻表示異議並提出複議,旋即引發巨大爭議。安多縣林業局負責人8日上午告訴中新網記者:截至目前,馮浩及女友仍未露面繳納罰款。資料圖:馮浩獲救。
  • 六驢友擅闖南寧大明山被罰,其中一人拒繳3500元罰款!管理方:將依法...
    隨後,6名驢友因未經批准、擅闖自然保護區核心區,分別被自然保護區管理處開出行政處罰罰單:每人罰款3500元。但是,6名驢友認為「處罰金額過重,加上只是誤闖保護區」,因此拒絕繳納該筆罰款。罰單開出後,6人均申請行政複議。今年7月,南寧市上林縣人民政府作出「維持原處理決定」的複議決定。截至記者發稿時,已有5人繳納罰款,還有1人未繳納罰款。管理方表示,若其一直不繳納的話,會依法申請強制執行。
  • 大熊貓之鄉--中國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
    新華網四川臥龍4月28日電(記者易凌 馮昌勇 白潔)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省汶川縣西南部,地處長江支流的岷江上遊,距成都約130公裡。保護區總面積20萬公頃,是世界聞名的「大熊貓之鄉」。  臥龍自然保護區建於1963年,是中國最大的大熊貓保護區,區內擁有野生大熊貓154隻,約佔全國野生大熊貓的十分之一。截至2005年底,區內共有圈養大熊貓103隻,佔全世界圈養大熊貓數量的55%,是世界上最大的大熊貓飼養種群。  臥龍是國家重點自然保護區,也被列為聯合國國際生物圈保護區。
  • 動植物保護丨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熊貓戲雪
    動植物保護丨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熊貓戲雪 2020-12-21 14:0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熊貓戲雪
    近日,四川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迎來降雪天氣,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一片銀裝素裹,大熊貓在雪地裡嬉戲,享受降雪帶來的樂趣。12月17日,兩隻大熊貓幼崽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的雪地裡嬉戲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12月17日,大熊貓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的雪地裡嬉戲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攝12月17日,大熊貓在中國大熊貓保護研究中心臥龍神樹坪基地的雪地裡嬉戲 新華社記者 江宏景
  • 臥龍自然保護區看大熊貓
    臥龍自然保護區――熊貓的故鄉,位於四姑娘山東麓的皮條溝兩岸。皮條溝又名臥龍溝,溝內河流稱皮條河,水流湍急,一瀉千裡,匯入綿江後經岷江流入長江。河流兩岸,峽峰對峙。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以「熊貓之鄉」、「寶貴的生物基因庫」、「天然動植物園」響譽中外,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區內共分布著100多隻大熊貓,約佔全國總數的10%。被列為國家級重點保護的其它珍稀瀕危動物金絲猴、羚牛等共有56種,其中屬於國家一級重點保護的野生動物共有12種,二類保護動物 44種。
  • 新中國的「第一」·生態篇:臥龍成為首個國家級大熊貓自然保護區
    資料圖片臥龍保護區的大熊貓。資料圖片從首個大熊貓野外生態觀測站「五一棚」起步,到全面系統開展大熊貓的野外生態行為、人工圈養與繁殖、野化培訓與放歸等研究活動,臥龍國家級自然保護區開創的大熊貓學科規範成為野生動物保護行業標杆,創造的大熊貓保護體系,堪稱生物多樣性保護典範。
  • 穿越無人區失聯驢友已認罰 救援費用該由誰買單?
    穿越羌塘無人區失聯驢友已認罰 再議「有償救援」:費用該由誰買單?據中國之聲報導:穿越西藏羌塘無人區時失聯了50天的90後徒步愛好者馮某,於5月5日被找到。西藏自治區那曲市安多縣森林公安局對馮某和兩名隊友分別罰款5000元。由此,關於「驢友遇險,誰該為救援買單」、「救援是否浪費社會公共資源」等問題再次引發網友的激烈討論。
  • 官方通報驢友穿越事件:驢友遇難為意外事故 其餘6名驢友罰款五千
    封面新聞記者 李智 楊濤 姚箬君6月16日,四川臥龍官方再次就驢友穿越事件發布通報,通報稱女驢友王某某之死為意外事故,剩餘6名驢友被罰款五千。臥龍保護區相關部門表示,該事件屬於違規穿越事件。按照《中華人民共和國保護區條例》相關規定,依法對6人進行了批評教育,分別給予了5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並支付了醫療救護費用;鑑於遇難者死亡,不予對其行政處罰,上山運送遺體及在臥龍的善後處置費用目前暫由遇難者家屬全額支付。目前,遇難者家屬、6名徒步人員已離開臥龍。
  • 穿越羌塘無人區被救三驢友已認罰
    三人分別被罰款5000元,保護區為搜救花光一月油料費;此前多地出臺有償救援辦法因穿越無人區失聯,徒步愛好者馮浩的同伴被迫報警求援。當地隨後投入大量人力物力搜索,所幸馮浩最終被安全找到。儘管此次三名驢友已經繳納了罰款,一場針對擅闖禁區驢友的有償搜救問題再次引起人們的討論。
  • 中山 兩百貨店違規住人,被責令停產停業並分別罰款5000元
    南都訊 記者王衛 通訊員梁靜妍為防止轄區「三小」場所違規住人消防安全隱患「死灰復燃」,堅決預防和遏制亡人火災事故的發生,中山東升鎮對「三小」場所違規住人的情況保持高壓態勢,對「三合一」違規住人場所進行定期「回訪」。
  • 違規穿越四姑娘山被罰5000元 都包含啥?
    近日,四川四姑娘山景區對違規穿越的一名廣東籍男子周某開出2000元罰款的行政處罰單,並要求周某承擔有償救援費用3000元。這是去年當地出臺相關規定後的首例有償救援,也是開出的首張有償救援罰單。據了解,這3000元的罰單,是綜合了違規穿越四姑娘山所產生的救援物資、人員等費用後計算得出的。相關戶外專業人士提醒,戶外運動儘量選擇正規戶外俱樂部,違規穿越不僅給自身帶來巨大的安全隱患,違規穿越遇險後救援也會浪費大量的人力、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