鐘鼎山林都是夢,人間寵辱休驚。只消閒處過平生。酒杯秋吸露,詩句夜裁冰。
記取小窗風雨夜,對床燈火多情。問誰千裡伴君行。晚山眉樣翠,秋水鏡般明。
園區概況
臥龍自然保護區
國家級第三大自然保護區之一。四川省面積最大、自然條件最複雜、珍稀動植物最多的自然保護區。臥龍自然保護區以「熊貓之鄉」、「寶貴的生物基因庫」、「天然動植物園」享譽中外,有著豐富的動植物資源和礦產資源。
國家和四川省命名臥龍自然保護區為「科普教育基地」、「愛國主義教育基地」。
多年來,臥龍自然保護區著眼於建設一流的國家自然保護區目標,堅持保護和合理利用的方針,特別是大熊貓的研究取得了突破性進展。
區內經濟得到有效發展,人民生活水平顯著提高。基礎設施建設發生根本性改善,保護區的建設和發展向符合中國國情的良性循環方向發展。
中華大熊貓園
把生態資源、研究實踐、拓展建設、長遠發展結合起來,把就地取材、因勢利導、順應自然與生態建設結合起來。
大熊貓野化馴養區、大熊貓產仔區、大熊貓野外放歸過渡區、大熊貓野外放歸試驗區等互動一體的功能區。
大熊貓生態景區
與一般意義上的野生動物園和主題公園有顯著差別,它並不是簡單地將不同生長環境中的動物集中到一處野生動物園或主題公園進行餵養;臥龍是大熊貓的原生地,將大熊貓放歸野外,實行半野生放養。
地理環境
地理位置
臥龍自然保護區位於四川盆地西緣,邛崍山脈東南坡,四川省阿壩藏族羌族自治州東南部,岷江上遊汶川縣映秀鎮西側,成都平原向青藏高原過度的高山深谷地帶。
東經102°52'-103°25',北緯30°45'-31°25',東西寬60公裡,南北長63公裡。
東與汶川縣映秀鎮連接,西與寶興、小金縣接壤,南與大邑、蘆山兩縣毗鄰,北與理縣及汶川縣草坡鄉為鄰。
地質構造
臥龍地區位於龍門山中南段,邛崍山的東南坡,為四川盆地向川西高原的過渡地帶。其地貌形態以高山深谷為主。
以四姑娘山-巴朗山為界,以東為四川盆地邊緣山地,以西進入川西高原。
地貌特徵
地勢
整個地勢由西北向東南遞減。皮條河從保護區的西南向東北將保護區分為兩大塊,西北部山大峰高、河谷深切,大部分山峰的海拔高度超過4000米;東南部地勢相對平緩,除個別山峰外,海拔一般不超過4000米,東南部中河及西河流域的大部分地區海拔在2000米以下;東部的木江坪海拔最低,僅1150米。
山地形態
保護區內在海拔4000米以下的山地,屬流水作用的中低山,由於受巖性的影響,山地形態多變。由結晶灰巖組成的,多形成峰林狀山地;由砂質子板巖組成的,則形成典型的梳狀山地;以脊呈鋸齒狀,遠看似龍背,臥龍即因此得名。
河谷形態
保護區內的河流大體由西北向東南流,河谷形態多樣,主要河流皮條河、耿達河的河谷沿擠壓性斷裂帶發育,兩岸基巖鬆散,易被侵蝕,河谷不斷加寬,形成闊谷,並常發育有五段階地。上部形成"U"形谷,而下部受河流溶蝕切割,形成"V"形谷,組合成"︸"形的河谷。
河流水系
臥龍自然保護區的水系呈相對獨立狀態,各主要河流及其支流均發源於保護區內,呈樹叉狀分支,並自西向東流出保護區。
皮條河發源於巴朗山東麓,自西南向東北從保護區的中心地帶穿過,全長約60公裡。
近河位於保護區的北側,發源於四姑娘山東坡,全長約45公裡,至磨子溝口與皮條河匯合,稱耿達河(又叫漁子溪),經耿達於映秀注入岷江,全長約34公裡,區內長22公裡。
中河位於保護區東南部,發源於齊頭巖和牛頭山,全長約30公裡。
西河位於保護區南部,發源於馬鞍山,全長約37公裡,至三江口與中河匯合後,稱郡江(又叫壽溪河),於漩口注入岷江。
該區內河水主要靠降水、森林蓄水和冰雪融水補給。四季長流,終年不斷。
氣候類型
「一山有四季,十裡不同天」
臥龍自然保護區屬青藏高原氣候區的東緣,由於本身的地理位置和地形的影響,形成了典型的亞熱帶內陸山地氣候。
隨著海拔的增高,從山谷到山頂形成了亞熱帶(2000米以下)、溫帶(2000-2600米)、寒溫帶(2600-3600米)、寒帶(3600-4400米)、高寒帶(4400-5000米)、極高山寒凍冰雪帶(5000米以上)等不同的氣候垂直帶譜。
保護區管理局沙灣氣象站(海拔1920米)的觀測資料顯示出,該地區的年均相對溼度為80.3%,冬半年(11月至翌年4月)為75.5%,夏半年(5至10月)為84.8%,無霜期180-200天,年均氣溫8.5±0.5℃,7月平均溫17.1±0.8℃,1月平均溫-0.9±2℃,年日照數950±100小時,年降水量890±100mm。
自然資源
動物資源
物種多樣性:記錄在案的動物有2200種左右,其中昆蟲約1700多種,脊椎動物437種。有獸類7目23科109種或亞種,佔四川種數的50%;鳥類13目43科281種3亞種,佔四川種數的52%;爬行類1目5科21種;兩棲類有2目5科18種;魚類有3目5科11種。
珍稀瀕危動物:大熊貓的數量約佔全國總數的10%,列為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的高等動物有57種,其中一級保護的有大熊貓、金絲猴等13種。二級保護的有獼猴、藏酋猴等44種。
植物資源
物種多樣性:記錄在案的高等植物有217科、814屬、1989種。苔蘚植物174種,約佔四川種數的8.29%,蕨類植物191種,約佔全國種類數的8.3%,四川種數的20.0%,被子植物1604種,約佔全國種數約6.6%,四川種數的18.98%。
珍稀瀕危植物:臥龍自然保護區內有國家重點保護的珍稀瀕危植物245種,其中屬國家一級保護有珙桐、水杉,二級保護的有伯樂樹、連香樹。
資源植物:臥龍自然保護區森林茂密,木材蓄積量近兩千萬立方米。有藥用植物870種,是四川藥材的重要產區,天麻、貝母、水母雪蓮、黃芪等名貴藥材產量豐富。有油脂類植物80種,澱粉及糖類植物42種,纖維類植物60種,單寧類植物42種,芳香類植物28種。此外,臥龍還出產大量的可食菌類、蕨苔,構成山珍野味的一部分。
臥龍因熊貓而出名,走進這片自然保護區,會發現不僅有熊貓,還有草原、牧場、高山、海子,更有各種珍惜的動植物。
大好河山,美好臥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