雙清別墅之行恰在深秋的紅葉時節。從香山東門入園,兩旁紅楓舞動,步行約20分鐘,一個標註著香山革命紀念地舊址示意圖的指示牌出現在眼前。向右轉頭,赫然就是雙清別墅了。
雙清別墅資料圖 程功 攝
院門古樸,門楣上陽刻楷書「雙清別墅」四個字,字跡端正清秀,是熊希齡的親筆。這裡,原本是清代皇家園林香山靜宜園「松塢山莊」舊址,院內有兩眼汩汩泉水,乾隆皇帝在泉旁石崖上御題「雙清」二字,因此得名。1860年和1900年,這裡遭英法聯軍和八國聯軍洗劫焚毀而廢棄,1917年熊希齡在香山東南麓的半山腰創辦著名的香山慈幼院,致力於慈善和教育事業,一生愛國恤民。
走進院內,環境幽雅,竹林蒼翠、銀杏遮天蔽日、松柏挺拔;放生池、夢感亭、大石臺、古經幢、石屏、遼王墳、蟾蜍峰、雙清泉等別致小景更是增添了這個院落的精緻感。然而真正使這個地方聞名天下的,並不是它的秀麗風光,而是在1949年3月25日到1949年8月23日的181天裡,這裡是中共中央的指揮中心,是毛澤東住過的地方,它見證了「紅色進京路」的崢嶸歲月,這裡書寫了扭轉中國命運、決定中國前途的史詩。
從1949年3月25日到1949年8月23日,毛澤東短居於此,雖僅5個月,但這正是新中國誕生的前夕。在這裡,他心繫天下,指點江山激揚文字,運籌帷幄決勝千裡,不僅建構發展宏圖,而且廣結統一戰線,共商建國大業。這裡見證了中國革命從農村走向城市的偉大轉折,從勝利走向勝利的光榮歷程,此地從此聲名遠揚。
和很多人想像的不太一樣,雙清別墅只是一套坐北朝南的三間白色平房,是毛澤東曾經工作生活的地方,中間是會議廳,牆上至今張掛著巨幅《中國人民解放軍戰略形勢圖》,圖上箭頭、圈點,還保留著解放戰爭時期敵我雙方軍事力量部署,以及中共中央指揮作戰方略的軌跡;東側是辦公室,寬大的辦公桌上擺放著老式電話、筆墨等;辦公室的裡側有一個小間,是小餐廳,餐桌上擺放著毛澤東愛吃的紅燒肉、清炒馬齒莧、辣椒炒苦瓜和二米飯;西側是臥室,一張寬大的木板床佔據了多半間屋子,床邊的衣架上,掛著打補丁的中山裝和襯褲,磨出洞的皮拖鞋放在床下。
今年9月,重新修繕後雙清別墅與來清軒等8處舊址以及新建的香山革命紀念館一起,以香山革命紀念地的名義對公眾開放。今年10月,雙清別墅入選第八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名單。未來,雙清別墅將繼續肩負著保護文物和傳承紅色基因的重任。
雙清別墅
年齡:101歲
特色:中共中央「進京趕考」的第一站
地址:海澱區買賣街40號香山公園靜宜園內。公交可乘坐318、360、360快、563路。
開放時間:每天9:00開館,16:00停止檢票。每周一閉館,節假日照常開放(農曆除夕至大年初三閉館)。
提示:遊客需提前在「香山公園服務號」微信平臺進行預約,憑手機驗證碼參觀。
來源:北京晚報 記者:葉曉彥
流程編輯:TF021