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區裡廢舊自行車怎麼清理?這裡的居民能用它換生活用品

2021-01-09 北京日報客戶端

廢舊的自行車和三輪車,佔地又不美觀,成了居民心中的一件煩心事兒。今天,玉橋街道玉橋東裡南社區以黨建為引領,開啟以舊換物活動,鼓勵居民用手中的廢棄自行車來兌換生活用品。

玉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薛美麗告訴記者,小區裡的「殭屍車」越來越多,佔了很多空間,導致居民日常使用的自行車都快沒地方放了。之前街道治理過好幾輪,也貼過告示請居民自行清理,但清理了一批又反彈一批,效果始終不明顯,居民們意見很大,成了大伙兒的一件煩心事兒。「很多居民的車不用了也不捨得扔,還當『寶貝』留著,也不讓我們清理,佔領了很多空間。」

此次,街道以黨建為引領,採取以舊物換新的方式,吸引居民主動前來參與。鼓勵大家拿著家中不用的廢舊自行車來換取生活用品。

上午10時,居民趙永利和王德明兩人相約一同前來,她們各自推著一輛家裡已經用不上的廢舊自行車,換取了洗滌靈、衛生紙等生活用品。「藉此機會把不用的自行車處理了,騰出地方挺好,還能換點實用的。」趙永利非常滿意這次的活動,稱此舉也算是幫了自己的大忙。

為了美化社區環境,街道還找來設計師,讓居民志願者一同參與設計了一面廢舊自行車改造的藝術牆面。記者看到,藝術牆上都是自行車的元素,有車輪、車座等,居民用毛線將車輪裝扮成了花球、波紋等不同的造型。

63歲的柳正寬就和20多名居民志願者一起參與了設計,他們拿著毛線,結合個人的想像,發揮創造,打造出不同的藝術造型。「挺有意思的,設計師給我們工具,讓我們自由發揮,動腦也動手了。」

一面藝術牆成了小區裡一道靚麗的風景線,居民們紛紛前來拍照留戀,「裝扮得真好,這下都不用去森林公園了,直接藝術牆前拍一張也挺好看。」居民們如是說。

廢舊自行車解決了,居民日常使用的自行車的停放問題也有了更便民的舉措。在每一棟單元門前,都施劃出了一個大約兩三平方米的「袋鼠」車位,這是可以讓居民停7至10輛自行車和三輪車的微車位。「自行車棚離居民有些遠,腿腳不方便的老人就喜歡放在樓門口,方便出行。我們統一規劃好區域也是為了避免大家亂停放,影響小區整體環境。」薛美麗說。

據悉,以舊換新將作為一項長期活動開展下去,同時將根據居民的需求,不斷更新內容。「今天就有居民提出說,廢舊自行車換了,那廢舊的柜子怎麼辦,這也是我們下一步要考慮的問題。」玉橋東裡南社區書記胡海燕說,社區也將不斷搜集居民需求,按居民所需,幫忙解決各種難題,讓社區長久維持一個乾淨整潔的環境。

相關焦點

  • 朝陽八裡莊街道變廢為寶 廢舊自行車焊成藝術護欄
    老舊小區「促提升」再出新招,北京晨報記者從朝陽區八裡莊街道了解到,街道通過置換生活用品回收了300多輛廢舊自行車,焊接成具有藝術範兒的綠地護欄(右圖)。在京棉新城北區,剛剛安裝好的護欄一亮相,就引起了附近居民的圍觀。長度100多米的護欄由車架、飛輪等各種自行車零件焊接而成,零件上噴著五顏六色的彩漆,頗具藝術範兒。
  • 小區「袋鼠車位」方便自行車就近停
    通州玉橋街道玉橋東裡南社區近日開啟「以舊換物」活動,鼓勵居民用廢棄自行車兌換生活用品。同時,針對居民樓門口自行車亂停放問題,打造「袋鼠車位」方便居民就近停車。玉橋街道辦事處副主任薛美麗介紹,小區裡「殭屍車」越來越多,佔了很多空間,導致居民日常使用的自行車都快沒地方放了。
  • 通州區:「袋鼠車位」解決小區自行車亂停問題
    廢舊的自行車和三輪車,既佔地兒又不美觀,成了居民心中的一件煩心事兒。近日,通州玉橋街道玉橋東裡南社區開啟以舊換物活動,鼓勵居民用廢棄自行車來兌換生活用品。同時,針對居民樓門口自行車亂停放問題,打造「袋鼠車位」方便老弱病殘居民就近停車。
  • 留之無用棄之可惜 廢舊自行車何去何從?
    11月16日,記者聯繫了蘭山區濱河大道與聚才路交會附近的小區物業,一工作人員介紹,小區居民對於小區內的「殭屍自行車」頗有不滿,希望物業能對廢舊自行車進行有效管理。無奈之下,物業為了清除廢舊自行車,才將多日無人認領的廢舊自行車集中起來售賣清理。  物業的做法引起小區一些業主不滿,「被清理的自行車,相當一部分存放在1號樓一樓的一個大廳裡,這是此前物業所允諾的存車地點。
  • 紙箱、摺疊桌、廢舊自行車……樓道裡的雜物何時能清一清
    不少市民呼籲,這些影響美觀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的雜物,何時能徹底清一清?自行車電動車堵了半個單元門「這自行車在這兒放了得有幾年了,一看就是年久失修,人家也不要了。」家住豐臺區東大街西裡社區的陶女士每次帶著孩子下樓玩耍,看到堆在一層的廢舊自行車,就著實頭疼。
  • 紙箱、摺疊桌、廢舊自行車……北京社區樓道裡的雜物何時能清一清
    不少市民呼籲,這些影響美觀又容易造成安全隱患的雜物,何時能徹底清一清?自行車電動車堵了半個單元門「這自行車在這兒放了得有幾年了,一看就是年久失修,人家也不要了。」家住豐臺區東大街西裡社區的陶女士每次帶著孩子下樓玩耍,看到堆在一層的廢舊自行車,就著實頭疼。
  • 廢舊自行車沒出路?北京八裡莊東裡和感化胡同3號院是這麼做的
    一字形的自行車棚體量不小,目測裝上七八十輛自行車毫無問題,可如今這裡卻成了廢舊自行車的「樂園」——棚內自行車大多滿身蒙塵,看起來已在這裡安臥了不少時日。這其中,還有廢置不用的電動自行車與殘疾人摩託。「清理一下的話,大家也不用費勁推車上樓。」
  • 用廢棄自行車兌換好禮,打造藝術牆體,玉橋街道美化環境有妙招
    北京市針對老舊小區清理廢舊車輛的舉措由來已久,玉橋街道東裡南社區經過前期居民調研和實地勘探,總結出「疏導+滿足+公約」三步法,切實解決老弱居民就近停車難、社區廢舊自行車亂停亂放的問題。另外,通過對回收的舊物進行藝術再造,不僅做到了自然環保,而且美化了社區環境。
  • 北京市朝陽區300輛廢舊自行車變身「藝術護欄」
    法制晚報·看法新聞(記者 蒲長廷)近日,北京市朝陽區八裡莊東裡12號樓下,工作人員剛剛將新的護欄安好,引起了附近居民的圍觀。走進一看,這段長度為100餘米的護欄是由大小不同的自行車焊接而成。往遠了瞧,每輛自行車都塗有不同顏色,居民笑稱「有藝術範」,圍欄是用近300輛廢舊自行車焊接的。
  • 廢舊自行車不招廢品回收點和二手車市場待見
    鏽跡斑斑、落滿灰塵、缺胳膊短腿兒的自行車隨處可見,尤其是地鐵周邊,一歪一大片。有市民反映,在不少地鐵站,能停自行車的地方本來就很緊張,但卻有大量廢舊自行車堆在那,有的甚至已經在那扔好幾年了。這些「殭屍自行車」擋了道兒、佔了地兒、煞了風景,希望能有部門出面清清。
  • 淄博多小區"殭屍"自行車佔車位 聯繫不到車主處理難
    昨日,市民馬女士向記者反映,小區裡有多輛「殭屍」自行車長期「霸佔」車位,她多次找物業反映,但物業表示在未徵得車主同意的情況下,無法進行清理。記者調查發現,在市區多家小區、單位,多數都存在一定數量的「殭屍」自行車,而對於如何處理,物業方面都表示「有點難」。
  • 廢舊自行車去哪
    共享單車廢棄成堆,早已不是新聞,我想說的是另一類廢舊自行車。我有一輛舊自行車,已經騎了十幾年,隔三差五要修理,不合算。上周買了一輛新的自行車,五百元還不到,騎行爽快多了。但舊車無法處理,原打算低價賣了,但是再便宜也沒人要。
  • 以物易物——潞源街道古月佳園小區年終大清理活動
    12月12日,由潞源街道辦事處和立德社工共同舉辦的「潞源街道古月佳園小區以物易物年終大清理活動」在古月佳園東區和西區同時舉行。本次活動通過以物易物的方式,將居民家中的廢舊自行車、三輪車兌換成積分,在幫助居民清理手中的廢舊自行車、三輪車的同時,解決了小區部分堆堵的問題,並且活動結合了疫情防控工作和社區新建成的電動車充電樁等熱點話題進行了宣傳。
  • ...禁止佔用居民小區消防通道清理違規停放機動車輛電動自行車的通告
    渭南市人民政府辦公室 發文日期 2019-01-21 名稱   渭南市人民政府關於禁止佔用居民小區消防通道清理違規停放機動車輛電動自行車的通告
  • 淄博:生鏽"殭屍自行車"成居民煩惱 長期停放佔據車位
    原標題:生鏽"殭屍自行車"成居民新煩惱 長期停放佔據車位  樓道裡、單元門外、車棚裡,總能見到布滿蜘蛛網、鏈條生鏽的「殭屍自行車」。記者今天走訪淄博中心城區部分社區發現,除了樓道裡堆積的雜物,「殭屍自行車」成了居民的新煩惱。  「車主不處理,其他人不能隨意動,但放在車棚裡的確太佔地方。」
  • 小區改造產生大量垃圾長期無人清理 居民槽:何時舊貌換新顏
    拆除違法建築、粉刷樓體外牆、增加小區綠化景觀面積……從去年開始位於西門外的八家巷小區的改造提升工程正式開工,小區住戶們一直期盼著小區經過改造後能夠舊貌換新顏,然而讓大家沒想到的是,大半年時間過去了,小區的整體居住環境不但沒有得到改善,反而因為施工產生的大量垃圾仍堆在小區內未及時清運
  • 小區環境變化大 居民生活更舒心
    在教育家屬小區裡,老頭老太太們聚在院子裡,他們有說有笑,在這裡感受著變化之美,享受著幸福之樂。「原來院子裡垃圾多,現在到處整整齊齊,連犄角旮旯都變乾淨了,而且牆面也進行了統一粉刷,看著就很整潔」。居民賈大爺說。
  • 濰坊部分小區存在私搭亂建、綠化帶「私用」等現象
    「兩個雙槓已經廢棄了,每到夏天,這塊空地上就會長滿雜草,一些新搬來的居民根本不知道這裡還有雙槓。」居民王女士說。  記者來到該小區3號樓南側的一個停車棚,看到裡面停放著許多電動車和自行車。其中,停車棚的東側停放著幾十輛廢棄的自行車,上面布滿塵土。「停車棚本來是給居民提供方便的,可這些廢棄自行車既佔用空間,又影響小區的整體形象。」
  • 六裡橋北裡小區自行車棚成雜物間 居民盼提供充電服務
    與此同時,因為無法提供充電服務,不少居民也不願把電動自行車存進車棚,畢竟「拎著電池從停車棚走回家又重又不方便」,於是,胡亂擺放的電動自行車也成了北京不少小區的一景。家住六裡橋北裡的居民白先生向本版讀者郵箱bwchengshi@126.com建議,已經成了雞肋的自行車棚也應該與時俱進,「要麼好好規劃一下,為電動自行車提供充電服務,要麼規整規整,把騰出來的空間利用起來,總好過像現在這樣荒著,影響小區環境」。
  • 影響小區環境、存在安全隱患——看自貢大安區如何破解廢舊家具亂...
    突擊處理小區廢舊家具 5月18日,自貢市大安區華大社區網格員在巡查時,在仁和家園小區和茶店子小區的樓棟拐角處、綠化帶裡發現了大量的舊床墊、沙發、衣櫃以及建渣等大件垃圾。對此,小區居民表示很氣憤:「這些人太沒有公德心了,只管從家裡扔出來就了事,也不顧大家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