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到中國臺灣雲林縣西螺,吸引你眼球的除了雕花古洋樓建築,那就是多得數不清的醬油鋪。要論西螺歷史悠久的醬油品牌,迄今110年的丸莊醬油,作為世代家族企業,它已傳承四代。
百年企業不只臺灣地區屈指可數,放眼世界也不多,常面臨的問題就是傳承。這從不是件容易的事,為何賣醬油的丸莊能邁過百年,日久彌堅?這要從丸莊的歷史講起。
01 百年醬門 創業維艱
丸莊醬油創立於1909年,創辦人莊清臨的母親會釀造傳統黑豆醬油,9歲開始他就將自製醬油賣給附近人家。為便於識別,創始人莊清臨先生寫下「莊」字圈起來, 「丸莊」稱號由此而來。1914年,他不再像早年肩扛扁擔,跑街兜售醬油,成立了「莊義成醬園」,就是今天丸莊公司的「前身」。
02 重塑形象 再創輝煌
二戰後,臺灣光復,市場重新開放,二代掌門人莊昭典恢復「莊義成醬園」的正常營業,積極參加各地商展,以「西螺名產·丸莊醬油」為標語促銷,並創造性地改造醬油瓶型,採用造型修長優雅的透明玻璃瓶灌裝,臺灣地區醬油同業紛紛跟進。
03 家族悲劇 臨危受命
1969年,丸莊第一代、第二代掌門人,竟在五天內相繼過世,留下群龍無首的家族成員和老臣。危機是對企業傳承的考驗,危難中也才見真本事與心法。原來莊昭典早就安排兩個兒子:莊英烈負責管理西螺工廠,莊英堯到臺北念中興大學並陪莊昭典在臺北經銷醬油。所以莊英烈早有歷練,領著弟弟莊英堯一個在西螺管工廠、一個在臺北拼業務,兄弟齊心撐起了丸莊的擔子。
04 禍不單行 扭轉危局
2003年臺灣醬油市場步入萎縮期,醬油總產值開始連續三年負增長,龜甲萬、統一、金蘭、味全、萬家香五大品牌市場佔有率超七成。丸莊想爭一席之地,投資了數千萬添購釀造設備,尚未見到起色,董事長莊英烈卻突然過世,公司營業額掉到十年低點。
從哥哥手上接下棒子的莊英堯,緊急召回在美國念營銷的兒子莊偉中,一起謀出路。拼大拼不過上市公司、大廠,但丸莊起家的「黑豆醬油「與大品牌雄踞的」黃豆醬油「,恰好是一個區隔。父子倆重新定位丸莊品牌,並增加專賣店、網絡、百貨公司等通路銷售。2007年,丸莊年營業額從八千萬臺幣成長到兩億臺幣。
莊英堯還仿效父親的接班人培訓模式。除莊偉中外,培訓莊家第四代——莊英烈的兒子、丸莊副總經理莊偉民管西螺工廠。兩個堂兄弟分掌生產與營銷方式,相同的模式從二代傳到了四代。
05 銷路拓展 進駐大陸
2015年,丸莊與國內糧油加工集團益海嘉裡成為戰略合作夥伴,共同投資成立丸莊益海嘉裡(泰州)食品工業有限公司,整合了雙方在原料、技術、銷售渠道等優勢,可年產16萬噸優質醬油,包括中高端黑豆醬油及黃豆醬油。2019年已正式投產,即將進入大陸市場,以後家門口就可以品嘗丸莊醬油了。
企業要活一百年不困難,難的是如何活過一百年,還能保有活力。丸莊能做到的是隨時做好接班培訓、努力保持成長、設定目標讓企業保持前進動力,續寫家族傳承歷史。
責任編輯:韓璐(EN05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