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校「會師」臘子口「淮安紅軍娃重走長徵路」日誌十七

2020-12-12 中國網教育

臘子口,是岷山山脈的一個重要隘口,是川西北通向甘南的門戶,更是因紅軍長徵突破敵軍尾追堵截的最後一道天險而永載史冊。

中國網7月11日訊(記者 曾瑞鑫)7月10下午,為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江蘇淮安周恩來紅軍小學、甘肅環縣習仲勳紅軍小學、甘肅迭部臘子口紅軍小學三校「會師」神奇的紅色聖地——臘子口,共同啟動「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前進」暨「校園足球新長徵」主題教育活動。

下午2點20分,「會師」活動在周恩來紅軍小學足球隊與習仲勳紅軍小學、甘肅迭部臘子口紅軍小學足球聯隊足球友誼賽中拉開帷幕。隨著裁判的一聲哨響,比賽開始了。在雙方拉拉隊的加油聲中,比賽很快就進入了狀態。球場上不論是周恩來紅軍小學女子足球隊的凌厲攻勢,還是習仲勳紅軍小學、臘子口紅軍小學聯隊的巧妙配合,都讓人

感慨萬分。比賽中,隊員們激烈酣戰,就像草原上的一群脫韁的「黑馬」,不斷的奔跑,為自己的夢想而努力。整個比賽,不僅鍛鍊了雙方學生的體魄,展示了雙方學生的活力,而且還為隊員搭建了相互交流的平臺。周恩來紅軍小學女子足球隊的郭芷妍與習仲勳紅軍小學的安妮在比賽中互相欣賞對方球藝。比賽一結束,便互留聯繫方式,成為了朋友。

足球友誼賽結束後,江蘇淮安周恩來紅軍小學總校長王其明、校長管曉蓉向習仲勳紅軍小學領隊代表甘肅環縣教體局教研室副主任祁明芳、甘肅迭部臘子口紅軍小學校長李曉東捐贈了教育部體衛藝司司長王登峰親筆籤名的足球。

「會師」活動中,周恩來紅軍小學、習仲勳紅軍小學、臘子口紅軍小學三校紅軍娃還分別表演了快板、合唱、拉丁舞、籃球操等精彩的文藝節目。周恩來紅軍小學「淮安紅軍娃重走長徵路」的孩子們還展開全國人大外事委員會原主任、全國紅軍小學建設工程理事會名譽理事長李肇星為「足球紅軍娃重走長徵路」題詞的條幅:「沿著革命先輩的足跡前進」,號召習仲勳紅軍小學、臘子口紅軍小學師生們籤名。

「會師」活動後,周恩來紅軍小學「淮安紅軍娃重走長徵路」尋訪團成員與習仲勳紅軍小學師生參觀了臘子口戰役紀念碑以及臘子口戰役紀念館。聽講解人員介紹,臘子口整個隘口長約30米,寬僅8米,兩邊是百丈懸崖陡壁,周圍是崇山峻岭,抬頭只見一線青天。隘口處的河上架著一座木橋,橫跨於兩岸陡壁之上,是通過臘子口的唯一通路。水流湍急的臘子河由北向南穿越隘口,地勢十分險要,易守難攻,自古就有「天險門戶」之稱。1935年9月16日晚8時,紅軍攻打臘子口戰役打響了。戰鬥進行得異常殘酷,一些善於攀巖的苗族小戰士,用綁腿、乾糧袋連起來,掛在崖壁的樹枝上,一個一個逐層攀登上去,將手榴彈甩向峭壁上的敵軍碉堡,摧毀了敵軍的碉堡。敵守軍土崩瓦解,紛紛棄槍逃竄。隨著三顆紅色信號彈的升空,一路從正面進攻,一路從山腰向下打;另一路則從臘子口約2裡的縱深山脊上俯衝下來,進入臘子口內與敵人激戰,上、下夾擊,內外夾攻。「臘子口上降神兵,百丈懸崖當雲梯」。敵人萬萬沒有想到紅軍會從懸崖峭壁上打下來,彈藥庫又被摧毀。經過5小時的激戰,終於在17日凌晨全面攻克臘子口天險,使國民黨企圖阻擋紅軍北上抗日的陰謀徹底破產。

在臘子口戰役紀念碑前,紅軍娃們瞻仰了楊成武將軍親自題寫了臘子口戰役紀念碑碑文。在臘子口戰役紀念館內,紅軍娃們看到了擺放著的大量關於俄界會議與臘子口戰役的歷史照片及當年紅軍留下的軍用物品後紛紛表示:通過尋訪活動,對中國紅軍的革命歷史有了更深切、更具體的認識,在接受了革命歷史的薰陶之後,將在紅軍奮勇抗敵的精神指引下,更加努力學習,不枉革命先輩們用鮮血換來的今天。(鹹高軍)

相關焦點

  • 【重走長徵路】「雲貴川」攀絕壁 紅軍奪下臘子口
    駿馳新時代」2020年重走長徵路全體成員乘坐贛州國機智駿生產的純電動汽車行至甘肅省迭部縣臘子口,只見兩側絕壁高過百米,刀劈斧削一般。重走長徵路全體成員乘坐國機智駿抵達臘子口戰役紀念碑。在臘子口戰役舊址,全體成員重走長徵路。
  • 為接受革命傳統教育的洗禮 宿遷三驢友自駕重走長徵路
    宿遷網訊(記者 孫軍賢 實習生 張希明) 國慶長假期間,宿遷市有這麼三位驢友,為了過一個別樣的國慶假期,他們駕車外出並非純粹旅遊,而是追尋先輩足跡,歷時6天多時間,行程萬裡,重走長徵路,體驗當年紅軍萬裡長徵的偉大與艱辛,接受一次革命傳統教育的洗禮。
  • 重走中央紅軍長徵路第二十一天 平涼—吳起
    勝利結束我們的長徵路!今天是我們重走中央紅軍長徵路最後一天,早晨我們先去了崆峒山,12點半我們向吳起出發。1935年10月19日,黨中央和中央紅軍進駐陝甘革命根據地吳起鎮。隨後又同十五軍團勝利會師。至此,中央紅軍勝利地完成了歷時一年,縱橫11個省,行程2.5萬裡的長徵。黨中央和中央紅軍主力終於找到了長徵立足點,抵達最後的目的地,勝利地實現了歷史性的戰略轉移。下午5點多我們到了吳起縣中央紅軍長徵勝利紀念館,已經下班了,碰巧還有工作人員在,說明情況後我們進去了,允許我們6點出來,太幸運了,因為明天是全國統一的閉館日。披著晚霞我們遊覽了紀念園。
  • 成都:「紅軍小戰士」重走長徵路 傳承紅色精神
    成都市大邑縣晉原初中已連續開展三年重走長徵路活動。  今年是紅軍長徵85周年,為了讓廣大未成年人牢記歷史、飲水思源、不忘初心,傳承和發揚偉大的長徵精神。近日,成都市大邑縣晉原初中開展第三屆「穿越橫山崗,重走長徵路」教育實踐活動。活動以「弘揚長徵精神,爭當時代先鋒」為主題,在廣大中學生中傳承和弘揚英雄烈士精神、愛國主義精神。
  • 「自駕遊重走長徵路」將赴陝北吳起「會師」 本報誠邀自駕遊愛好者
    本報訊 (記者 郭紅文 實習生王龍李小將)70年後再重走長徵路,尋訪紅軍當年的革命足跡,重訪老區,親眼看一看老區的新面貌、新變化,您是否對重走長徵路有著濃厚的興趣?今日起,本報和陝西中旅假日旅遊有限責任公司面向社會公開招募自駕遊愛好者,屆時組成「會師團」駕車赴陝北吳起,與來自廣東的自駕遊團進行勝利「會師」,分享重走長徵路的樂趣。
  • 自駕遊重走長徵路
    本報訊 (記者 郭紅文 實習生王龍李小將)為紀念長徵勝利70周年,三秦都市報和全國知名媒體及單位將於8月1日—9月1日推出「重走長徵路 喜願傳中國--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大型紅色自駕之旅」活動,將沿著紅軍的足跡,重訪老區,展現老區的新面貌、新變化。
  • 恰,一起重走長徵路
    近來,我市各地紛紛開展主題黨日黨建活動,進入紅色七月,鹽官旅遊打造的重走長徵路紅色教育實踐專線讓人眼前一亮
  • 重走中央紅軍長徵路第十八天 松潘—巴西—俄界—臘子口—哈達鋪
    今天行程370多公裡,也是走過紅軍長徵節點最多的一天。 紅軍沒有到過松潘,但紅軍長徵紀念館建在松潘川主寺。早餐後去了川主寺,紅軍長徵紀念館在維修,外邊拍幾張照片。一路行駛在草原上,路邊不時能看到紅軍過草地的痕跡。
  • 重走長徵路(下)
    8月7日,帶著深深崇敬和嚮往,帶著濃重的情感,帶著兒時的夢想,我們一行四人從石家莊出發,沿石太高速一路西行,奔向心目中的遠方,開啟了「重走長徵路,敬獻百年禮」之行。我們經過山西,到達陝西鹹陽附近的興平市休息,次日下午到達迭部縣的茨日那。
  • 不忘初心,汽車之家紅人館重走長徵路
    在這特殊的時刻,汽車之家論壇紅人館隆重推出「重走長徵路」主題活動,本次活動聯合了汽車之家論壇眾多優質內容作者,以長徵路上的大事記為自駕遊線路節點,追尋紅色記憶。在為期3個月的時間裡,論壇紅人重訪革命聖地,實地感受紅軍將士「不怕犧牲、前赴後繼、勇往直前、堅忍不拔、眾志成城、團結互助、百折不撓、克服困難」的偉大長徵精神。
  • 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重走長徵路
    重走長徵路12省自駕行活動啟動儀式在上杭古田舉行。活動以福建省龍巖市古田鎮為集結出發地,沿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的路線,以現代自駕旅行的方式重走長徵路。客家人鄒志勤教現場人員唱客家山歌頌紅軍 闕小琴攝據悉,本次活動全程6200公裡,聯合了來自福建、廣東、江西、湖南、廣西
  • 記紅軍後代「重走長徵路,體驗遠徵難」紅色自駕遊活動
    2018年5月18日至31日,紅軍開國將軍後代楊至成之子楊珠江、陳再道之女陳江平、石志本之子石磊光、李中權之子李洋、李人林之子李小林、邊疆之子邊小兵等六人進行了「重走長徵路,體驗遠徵難」紅色自駕遊活動。
  • 「重走長徵路」轉折之旅首發團北京啟程
    style="display:block;color:#337fe5;">   12月5日,「重走長徵路」轉折之旅首發團成員在北京首都國際機場研究行走路線。;;;;當日,「重走長徵路」轉折之旅首發團在北京啟程,來自國家旅遊局、社會各界的黨史軍史專家、中信集團黨團幹部、優秀工作者和媒體代表等40多人參加此次活動。
  • 重走長徵路
    楊 戈攝圖為紅軍長徵湘江戰役中新圩阻擊戰戰地救護所舊址。杜凡丁攝圖為黎平少寨紅軍橋。1934年12月,紅軍長徵經過少寨,當地群眾為紅軍搭建了此橋。圖為著名的婁山關。以「重走長徵路、感悟長徵精神」為核心,開展一系列長徵文物和文化資源保護、利用與傳承工作,應是長徵國家文化公園的建設重點。長徵國家文化公園如何設計「重走」體驗?目前人們最關注的,仍是怎樣「重走」這條故事性極強的主題線路。
  • 蘇州水上運動健兒「划船重走長徵路」
    本報訊(記者 凌欣煒)「划船重走長徵路」陸上賽艇大比武活動正在蘇州市網球與水上運動業餘體校進行,從8月3日到10月1日,蘇州61名水上運動健兒將通過陸上賽艇划船測功儀分段完成12500公裡的長徵總裡程,展開體能大比武的同時打牢體能基礎。
  • 「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12月1日啟動
    記者11月23日從江西省旅發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12月1日將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紀念廣場啟動。   國家旅遊局發布了「重走長徵路」國家紅色旅遊精品線路,該線路以中央紅軍長徵路線為基礎,分主幹線路1條和專題線路8條,專題線路包括:突圍之旅(江西瑞金——廣西興安)、轉折之旅(廣西興安——貴州遵義)、出奇之旅(貴州遵義——雲南祿勸)、團結之旅(雲南祿勸——四川瀘定)、挑戰之旅(四川瀘定
  • 紅軍長徵路線歌
    十月裡來秋風涼,中央紅軍遠徵忙,星夜渡過於都河,古陂新田打勝仗。  十一月裡來走湖南,宜(章)臨(武)藍(山)道(州)一齊佔;衝破衡陽封鎖線,嚇得何鍵狗膽寒。  十二月裡過湘江,廣西軍閥大恐慌,四道封鎖都突破,勢如破竹誰敢擋。  一月裡來梅花香,打進貴州過烏江,連戰黔北十數縣,紅軍威名天下揚。
  • [新華網]網上重走長徵路之「徵程」——紅軍長徵全景交互地圖
    主創人員:集體 作品簡介:新華網通過對長徵歷史背景和整個歷程的梳理,以及對往年長徵相關報導的研究分析,以全景交互地圖的融媒體形態進行差異化表達,創新推出《「徵程」——紅軍長徵全景交互地圖》,讓網民在網上身臨其境地重走長徵路
  • 湘桂黔三省區文藝家重走長徵路之湘江戰役紀念館
    1934年,中央紅軍打響了長徵以來的第一大戰役——湘江戰役。中央紅軍一、三、五、八、九軍和中央第一、第二野戰縱隊8.6萬人連續打破敵人的三道封鎖線後進抵湘桂邊界。最終紅軍將士奮戰七晝夜,最終以折損過半的代價突破了第四道封鎖線,人數從出發時的8.6萬人銳減到3萬人。
  • 「重走長徵路」的當代意義
    王佳瑩(上海交通大學)  為何重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