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走長徵路(下)

2020-09-14 千墨品鑑

千墨藝術網消息(牟金豹)明年是建黨100周年。8月7日,帶著深深崇敬和嚮往,帶著濃重的情感,帶著兒時的夢想,我們一行四人從石家莊出發,沿石太高速一路西行,奔向心目中的遠方,開啟了「重走長徵路,敬獻百年禮」之行。我們經過山西,到達陝西鹹陽附近的興平市休息,次日下午到達迭部縣的茨日那。

此前,去年國慶節期間已經走過了長徵路瑞金到四川諾爾蓋、巴西的前半段,這次走的是紅軍進入甘肅後最終勝利到達延安的後半部分。

中國大地上發生的震驚世界的二萬五千裡長徵,是紅軍意志、勇氣和力量譜寫的偉大史詩,是人類戰爭史上的空前奇蹟。長徵是舉世無雙的,是人類堅定無畏的豐碑,永遠流傳於世。茨日那革命遺址位於甘肅省迭部縣旺藏鄉政府駐地東南側。1935年9月13日-15日,紅軍到達旺藏寺,一軍團住進旺藏村,三軍團和軍委縱隊住在旺藏寺,毛澤東主席住在該村一家普通小院的木樓上,並在這裡向紅四軍團下達了「以三天的行程奪取臘子口」的命令。

主人桑傑自己也記不清這些年來自家老屋究竟來過多少遊客,更記不清自己曾向遊客介紹了多少遍當年長徵時毛主席在老屋住過的情況。桑傑是迭部縣旺藏鄉旺藏村茨日那村民小組村民,因為1935年毛主席和紅軍曾在他家住過,現在他的家成了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當地紅色旅遊景點之一。從爺爺那輩算起,桑傑一家三代人守護著當年毛主席住過的這座小二樓,守護著他們的紅色記憶。

我們趕到時,天上突然下起了大雨,大家在老屋裡隨即拉起了家常。一群人中有一長者問我們從哪來、還到哪去,孫洪濤同志介紹說,我們是河北省西柏坡人,是來重走長徵路的。對方立即高興地握手,連說:「跟我走!跟我走!」看到孫洪濤同志不解的表情,別人立即介紹說,這是甘肅省人大副主任、甘南藏族自治州書記俞成輝,一旁陪同的是迭部縣委書記日晴東珠。

在主人的盛情邀請下,我們隨同兩位領導來到了俄界。俄界僅46戶人家。當年紅軍從四川帶來的翻譯先誤將「高吉」讀為「俄界」,政治局作會議記錄的同志便將「俄界」記下了,會議也成了「俄界會議」。「高」在藏語裡意為山,「吉」為八。「俄界」歷史可追溯到八九世紀的吐蕃王朝時期,村民祖先是早年吐蕃的守邊軍士。這一帶流傳著一種尕巴舞,被專家認為很可能起源於當時的軍事訓練。村頭古老的大楊樹在風中沙啦啦搖曳。它曾目睹當年八千勇士從這裡向北挺進。

俄界會議公開批判了張國燾的反黨分裂活動和軍閥主義傾向,改變了在陝甘建立根據地的戰略方針,確定用遊擊戰爭來打通國際聯繫,創建新根據地的戰略方針,這對於克服張國燾的右傾分裂主義與軍閥主義,保證黨中央北上方針的貫徹實施,有著重大的意義。

當前,這裡正在建設旅遊設施,擬充分利用其森林資源天然綠色氧吧,把紅色旅遊帶動起來,將來會有越來越多的人到這兒來,走走長徵路,親身感受紅軍所表現出來的堅定的共產主義理想、革命必勝的信念、艱苦奮鬥的精神和一往無前、不怕犧牲的英雄氣概,使之成為激勵人們奮發圖強的精神財富。當地村幹部介紹說,俄界也搞起了民宿小木屋,實行公司化運營,藏民入股,統一早餐,用早餐的地方寬敞明亮,上面是天井,下面是吧檯。得益於政府的支持和紅色旅遊的發展,2018年已實現全部脫貧。

我們沿著紅軍走過的長徵路一路前行,臘子口、哈達鋪、榜羅鎮、會寧、界石鋪、吳起縣,終於到達革命聖地延安,實地感受了紅軍長徵所經歷的艱難困苦。透過長徵路線上的遺址、標牌、陵墓、紀念館,我看到了革命先輩們留下的長徵印痕。每個難關,都是一座豐碑,銘刻著紅軍先輩們金戈鐵馬、氣壯山河的光輝業績。

我們一行成員有:孫洪濤,57歲,中國銀行高級經理;趙慧軍,48歲,醫藥代理商;張彥迋,46歲,中行某支行行長。

影像記錄:

▲作者與桑傑在迭部縣旺藏鄉旺藏村茨日那毛主席舊居前合影。

作者簡介:牟金豹,男,1962年11月出生,河北省吳橋人,中國金融攝影家協會會員,河北省藝術攝影協會會員,1978年考入河北財經學院,畢業後擔任過教師,政府公務員,現供職於中國銀行,愛好寫作攝影,發表過30餘篇散文和攝影作品。

相關焦點

  • 南雄紅色旅遊重走長徵路(路線分布圖)
    今年不走尋常路,要走就走長徵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廣東仁和國際大酒店開展員工重走長徵路活動,踏尋革命足跡,弘揚革命精神。重走長徵路,在當下是一次很好的文化體檢,精神之旅。 近日,廣東仁和國際大酒店員工在紅色旅遊名城南雄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走長徵路活動
  • 自駕遊重走長徵路
    本報訊 (記者 郭紅文 實習生王龍李小將)為紀念長徵勝利70周年,三秦都市報和全國知名媒體及單位將於8月1日—9月1日推出「重走長徵路 喜願傳中國--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大型紅色自駕之旅」活動,將沿著紅軍的足跡,重訪老區,展現老區的新面貌、新變化。
  • 重走長徵路筆記 (DAY 26,會寧)
    行駛上了路,天變得特別藍,我的心情變得很舒暢。抬頭望去,深藍色的天空是那樣迷人。一時間,忘了是冬天還是夏天。路上也沒有多少車,我可以盡情地馳騁,這時候我腦子裡想的不是要去哪個地方,而是現在此刻,享受這個過程。
  • 人們為什麼熱衷於重走長徵路
    這是紅2、紅6軍團長徵出發地——湖南省桑植縣劉家坪一景(資料照片)這是紅軍曾經爬過的大雪山(資料照片)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人們為什麼熱衷於重走長徵路  在重走長徵路的人當中,既有耄耋之年重走當年路的老紅軍,又有致力於修史立著的專家學者;既有追尋父輩足跡的紅軍後代,又有汲取創作靈感的文藝工作者;既有接受教育錘鍊的青年學生,又有沉浸於戶外探險體驗的國內外驢友。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而他們的共同之處,是將重走長徵路當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朝聖和解謎之旅。  重溫歷史,尋緬往事。
  • 重走長徵路——《見證長徵》行動簡介(圖)
    7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開始了二萬五千裡長徵。在整整兩年中,紅軍長徵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70年後的今天,三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來自不同地方的男子,因為同一個理想——重走長徵路而聚在了一起。
  • 「重走長徵路」轉折之旅首發團北京啟程
    (原標題:「重走長徵路」轉折之旅首發團北京啟程)
  • 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饒娟)12月11日,「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貴州省2020年重走長徵路(第七輪)活動在六盤水市盤州市紅二、紅六軍團盤縣會議會址啟動。在紅二、紅六軍團盤縣會議會址,參會人員參觀了陳列館,通過實物展陳和解說,重回戰火紛飛的艱苦歲月,重溫紅軍長徵艱苦卓絕的光榮歷史。
  • 重走長徵路筆記 (DAY 12,「四渡赤水」)
    從仁懷下了高速,一直在下坡,加上轉彎,給小智增加了很大的考驗。但無需擔心,有小智的安全輔助駕駛系統,輕鬆駕駛暢通無阻。距離茅臺鎮還有一段距離的時候,就已經明顯聞到空氣中瀰漫的酒香,閉上眼睛似乎就可以想像著滿城歡快的酒分子精靈在隨意的追逐打鬧,然後彌留一縷飄香。行走在如今的茅臺鎮上,門窗精緻的雕花,仿古建築的房屋中,會以為自己走錯了年代。
  • 張駿《重走長徵路》畫冊首發
    《重走長徵路》畫冊作者張駿。中國青年網記者 暴英霞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暴英霞)為銘記歷史、弘揚革命傳統,由人民出版社讀書會主辦的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歌詠會暨張駿《重走長徵路》畫冊首發式於10月15日在北京天橋藝術大廈舉辦。
  • 重走長徵路筆記 (DAY 16,飛奪瀘定橋)
    這一次重走長徵路的行程中,我比較期待的之一就是「飛奪瀘定橋」。對於很多人而言,《飛奪瀘定橋》我們並不陌生,這是小學中的一篇課文,也是紅軍長徵途中的一個重要戰役。贛南人民為中國革命、為紅軍長徵承受了巨大犧牲。他們是我心中的英雄。如今,在我們贛南蘇區,引來了很大的變化。我們開著贛州人自己生產的新能源汽車,重走長徵路,不用像我們的革命先烈一樣,那麼艱苦、那麼困難。站在橋頭,我望著這座鐵索橋,瞬間,被這無數個革命戰士,不,是革命英雄所感動了!
  • 重走長徵路
    一望無際的川北草原記錄下「綠原無垠漫風煙,蓬高沒膝步泥潭」的艱辛;川臺錯落、連綿不絕的黃土梁峁和丘陵臺地蘊含著「山高路遠坑深,大軍縱橫馳奔」的豪邁;冰封雪蓋的秦晉高原,「山舞銀蛇,原馳蠟象」之景仍猶若當年……長徵經過的地域是偏遠而艱險的,但景觀也是壯麗和豐富的。正是因為地處偏遠,長徵沿線的自然環境和文化生態得到了更加完整的保存。
  • 「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貴州省2020年重走長徵路(第七輪...
    「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貴州省2020年重走長徵路(第七輪)活動啟動 2020-12-12 2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重走長徵路
    活動參與人員合影 闕小琴攝東南網9月5日訊(本網記者 闕小琴 )9月5日下午,「成功從古田開始」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重走長徵路12省自駕行活動啟動儀式在上杭古田舉行。活動以福建省龍巖市古田鎮為集結出發地,沿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的路線,以現代自駕旅行的方式重走長徵路。
  • 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正式啟動
    新徵程——2020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活動在上海正式啟動。據悉,本次活動將從2020年7月8日持續到2021年7月1日,鬥魚主播們將從上海出發,依次前往江西井岡山、湖北紅安、貴州遵義、陝西延安等地,重訪具有重要意義的會址以及革命紀念地。
  • 本報記者重走長徵路!
    本報記者重走長徵路!致敬長徵先烈,弘揚長徵精神。國機智駿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贛州基地總經理趙志剛說, 舉辦本次「智行新長徵 駿馳新時代」重走長徵路公益行活動,既是緬懷又是弘揚;是出發也是重生,更是開創。
  • 成都:「紅軍小戰士」重走長徵路 傳承紅色精神
    成都市大邑縣晉原初中已連續開展三年重走長徵路活動。  今年是紅軍長徵85周年,為了讓廣大未成年人牢記歷史、飲水思源、不忘初心,傳承和發揚偉大的長徵精神。近日,成都市大邑縣晉原初中開展第三屆「穿越橫山崗,重走長徵路」教育實踐活動。活動以「弘揚長徵精神,爭當時代先鋒」為主題,在廣大中學生中傳承和弘揚英雄烈士精神、愛國主義精神。
  • 國家旅遊局發布「重走長徵路」國家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這是「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旅遊線路發布暨啟動儀式現場(12月1日攝)。12月1日,「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旅遊線路發布暨啟動儀式在江西省于都縣啟動。活動現場,國家旅遊局正式發布了「重走長徵路」國家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以中央紅軍長徵路線為基礎,分主幹線路1條和專題線路8條。新華社發(陳地長 攝)
  • 「重走長徵路」的當代意義
    王佳瑩(上海交通大學)  為何重走?
  • 【重走長徵路】「雲貴川」攀絕壁 紅軍奪下臘子口
    駿馳新時代」2020年重走長徵路全體成員乘坐贛州國機智駿生產的純電動汽車行至甘肅省迭部縣臘子口,只見兩側絕壁高過百米,刀劈斧削一般。重走長徵路全體成員乘坐國機智駿抵達臘子口戰役紀念碑。在臘子口戰役舊址,全體成員重走長徵路。
  • 五省區自駕隊伍重走長徵路
    現場上演《長徵·永不褪色的豐碑》主題詩歌音樂會,以「江河萬古流」「忠誠的豐碑」「照亮新徵程」三個篇章展現湘江戰役和陳樹湘「斷腸明志」故事等發生在長徵路上的史實。道縣作為湘江戰役中央紅軍的集結地、決策地和命令發布地、陳樹湘「斷腸明志」犧牲地,又是「重走長徵路國家紅色旅遊精品路線重點縣」、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的重要節點,紅色資源豐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