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正式啟動

2020-12-21 和訊

中新網7月10日電 7月8日,「新時代?新起點?新徵程——2020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活動在上海正式啟動。

據悉,本次活動將從2020年7月8日持續到2021年7月1日,鬥魚主播們將從上海出發,依次前往江西井岡山、湖北紅安、貴州遵義、陝西延安等地,重訪具有重要意義的會址以及革命紀念地。

活動現場

在主播們重走長徵路的過程中,鬥魚希望帶動全網年輕人更好地了解中國共產黨的歷史,讓更多年輕人了解過去、展望未來、不忘歷史,在充滿紅色記憶的土地上,汲取其中關於理想、關於信念的無限力量。

7月8日上午,長沙鄉村敢死隊,堯順宇,劉小七7等14名不同板塊的首批主播們來到了「2020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的第一站——中國共產黨第一次全國代表大會會址。

主播長沙鄉村敢死隊表示:「太感人了!如果不是有這個機會去了解建黨時期的歷史,我們就不會真正明白生活在安定的和平年代有多麼幸福。」

下午,鬥魚主播們帶著直播間的網友們一同前往上海龍華烈士陵園瞻仰緬懷英烈。隨後,主播們前往龍華烈士紀念館,在 「信仰的召喚」「使命的執著」「時代的先鋒」等多個展區切身經歷了近百年來革命先驅為民族獨立和自由做出的悲壯千古的英勇事跡。同時,主播們還在紅色講堂認真學習了「龍之華?初之心」紅色黨課。

「這次非常榮幸能夠參加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的活動。」《和平精英》主播西瓜太浪xx說道,「通過這次的學習,我也希望我能把更多正能量帶給我直播間的朋友們。希望更多直播間裡的年輕人,能夠了解過去不忘歷史。」

8月初,「主播重走長徵路」的第二站將前往嘉興南湖紅船。

據了解,鬥魚這次啟動「主播重走長徵路」活動,正是希望用這種方式講好中國的故事,幫助年輕人更好地了解革命先烈的英雄事跡,讓更多年輕人銘記歷史,為實現偉大的中國夢而努力奮鬥。

(責任編輯: HN666)

相關焦點

  • 弘揚長徵精神 贛州市紅色文化研究會啟動重走長徵路活動
    客家新聞網訊 記者肖靚報導:9月3日,贛州市紅色文化研究會重走長徵路暨創建長徵沿線圖書館聯盟啟動儀式在於都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紀念園舉行。啟動儀式上,由9名紅軍後代組成的重走長徵路小分隊誓師出徵。小分隊成員平均年齡62歲,由著名紅色紀實文學作家卜谷擔任領隊。他們計劃用1個月左右的時間,從江西贛州出發,沿著當年紅軍長徵路線,最終抵達陝西延安。
  • 《彝海結盟》電視劇組啟動「重走長徵路」主題活動
    人民網成都5月15日電 (朱虹)5月14日,《彝海結盟》電視劇組「重走長徵路」主題活動在四川省會理縣金沙江畔正式啟動。  據悉,為紀念紅軍長徵勝利暨「彝海結盟」八十周年,把「彝海結盟」這份珍貴厚重的政治、歷史和精神財富,通過電視藝術的形式,轉化為新時代紅色中國夢的價值詮釋,傳播並弘揚「彝海結盟」的革命大義和民族團結精神,四川涼山州委、州政府策劃攝製了三十六集電視劇《彝海結盟》。
  • 國家旅遊局發布「重走長徵路」國家紅色旅遊精品線路
    這是「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旅遊線路發布暨啟動儀式現場(12月1日攝)。12月1日,「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旅遊線路發布暨啟動儀式在江西省于都縣啟動。活動現場,國家旅遊局正式發布了「重走長徵路」國家紅色旅遊精品線路,以中央紅軍長徵路線為基礎,分主幹線路1條和專題線路8條。新華社發(陳地長 攝)
  • 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饒娟)12月11日,「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貴州省2020年重走長徵路(第七輪)活動在六盤水市盤州市紅二、紅六軍團盤縣會議會址啟動。啟動儀式現場啟動儀式上,發布了六盤水市冬季旅遊優惠政策及研學紅色精品旅遊線路,並推介「玩轉六盤水之三線三變旅遊線路」。在紅二、紅六軍團盤縣會議會址,參會人員參觀了陳列館,通過實物展陳和解說,重回戰火紛飛的艱苦歲月,重溫紅軍長徵艱苦卓絕的光榮歷史。
  • 「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12月1日啟動
    記者11月23日從江西省旅發委召開的新聞發布會上獲悉,「『重走長徵路』紅色旅遊主題活動」12月1日將在江西省贛州市于都縣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紀念廣場啟動。   國家旅遊局發布了「重走長徵路」國家紅色旅遊精品線路,該線路以中央紅軍長徵路線為基礎,分主幹線路1條和專題線路8條,專題線路包括:突圍之旅(江西瑞金——廣西興安)、轉折之旅(廣西興安——貴州遵義)、出奇之旅(貴州遵義——雲南祿勸)、團結之旅(雲南祿勸——四川瀘定)、挑戰之旅(四川瀘定
  • 網上重走長徵路已正式啟動,各單位人員增改看這裡!
    紅軍三大主力會師,標誌著長徵的勝利結束。7月3日傍晚,上千市民聚集鄭州市鄭東新區如意湖畔,隨著一聲令下,「網上重走長徵路」健步走競賽活動正式啟動。來自鄭州警備區的100名解放軍戰士和中國鄭州抗美援朝老戰士之家的10位老戰士參加了本次活動,這十位老戰士黨齡均超過60年,都參加過解放戰爭和抗美援朝戰爭。
  • 江淮汽車攜手人民警察「重走長徵路」
    為紀念長徵70周年,由公安部、人民公安報組織並發起的人民警察重走長徵路活動於9月6日正式啟動。31名從全國180萬警察中精選出來的選手,將以徒步和乘車的方式,重走紅軍長徵的路線,去追溯當年紅軍長徵的艱苦與偉大。
  • 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重走長徵路
    重走長徵路12省自駕行活動啟動儀式在上杭古田舉行。活動以福建省龍巖市古田鎮為集結出發地,沿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的路線,以現代自駕旅行的方式重走長徵路。活動現場 闕小琴攝同時,活動將在廣西新安、遵義、會寧、吳起、延安舉辦「追憶長徵路上的故事」長徵精神傳播暨「清新福建·歡樂龍巖
  • 自駕遊重走長徵路
    本報訊 (記者 郭紅文 實習生王龍李小將)為紀念長徵勝利70周年,三秦都市報和全國知名媒體及單位將於8月1日—9月1日推出「重走長徵路 喜願傳中國--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大型紅色自駕之旅」活動,將沿著紅軍的足跡,重訪老區,展現老區的新面貌、新變化。
  • 百名藝術家重走長徵路
    由文化部中國民族文化藝術基金會、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書畫藝術研究院、中國國宣墨寶書畫院、中國人民藝術家協會、人民藝術收藏理事會共同主辦,北京星映源泉文化傳播有限公司承辦的「百名藝術家重走長徵路暨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活動,於2016年10月19日正式啟動,藝術家們從江西瑞金出發,沿著紅軍腳步穿越全國11省(
  • 「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貴州省2020年重走長徵路(第七輪...
    「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貴州省2020年重走長徵路(第七輪)活動啟動 2020-12-12 2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本報記者重走長徵路!
    本報記者重走長徵路!駿馳新時代」2020年重走長徵路公益行啟動儀式在於都舉行致敬長徵先烈,弘揚長徵精神。國機智駿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贛州基地總經理趙志剛說, 舉辦本次「智行新長徵 駿馳新時代」重走長徵路公益行活動,既是緬懷又是弘揚;是出發也是重生,更是開創。
  • 2020青海班瑪傳承紅色基因重走長徵路徒步露營活動正式啟程
    2020青海班瑪傳承紅色基因重走長徵路徒步露營活動正式啟程 2020-07-03 04:23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重走長徵路
    於是,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裡,重走一段長徵之路,既是體驗一條紅色革命之路,同時也是一條文化自然巡禮與探險之路,與自駕遊、戶外運動、徒步越野有著天然的契合。傳統意義上的「公園」是以休憩娛樂為主的場所;而「國家文化公園」作為一項文化工程,則是要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形象塑造、傳統繼承、文化傳播和精神弘揚。
  • 重走長徵路——《見證長徵》行動簡介(圖)
    7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開始了二萬五千裡長徵。在整整兩年中,紅軍長徵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70年後的今天,三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來自不同地方的男子,因為同一個理想——重走長徵路而聚在了一起。
  • 人們為什麼熱衷於重走長徵路
    人們從不吝惜用各種動人的詞彙讚美和謳歌中國工農紅軍的偉大長徵。而長徵經歷的苦難及其開創的精神,卻難以用言語窮盡。這幾萬裡漫漫徵途和那些衣衫襤褸的紅軍將士們創造的英雄傳奇,始終像謎一樣充滿著魔力,吸引著無數後來人。幾十年來,一批又一批人重走長徵路,一遍遍追根溯源,探尋究竟,仿佛只有親身經歷一次,才能真正體驗長徵,領悟長徵精神的真諦。
  • 五省區自駕隊伍重走長徵路
    現場上演《長徵·永不褪色的豐碑》主題詩歌音樂會,以「江河萬古流」「忠誠的豐碑」「照亮新徵程」三個篇章展現湘江戰役和陳樹湘「斷腸明志」故事等發生在長徵路上的史實。道縣作為湘江戰役中央紅軍的集結地、決策地和命令發布地、陳樹湘「斷腸明志」犧牲地,又是「重走長徵路國家紅色旅遊精品路線重點縣」、長徵國家文化公園湖南段的重要節點,紅色資源豐富。
  • 紀錄片《重走來時路》:記錄普通人重走長徵路的故事
    中新網11月1日電 記者獲悉,紀錄片《重走來時路》將於1日晚在CCTV9首播。這是一部紀錄普通文化工作者張國勤兩次重走長徵路的紀實影片。紀錄片《重走來時路》海報。片方供圖對於現代人來說,長徵精神是什麼?
  • 張駿《重走長徵路》畫冊首發
    《重走長徵路》畫冊作者張駿。中國青年網記者 暴英霞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暴英霞)為銘記歷史、弘揚革命傳統,由人民出版社讀書會主辦的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歌詠會暨張駿《重走長徵路》畫冊首發式於10月15日在北京天橋藝術大廈舉辦。
  • 重走長徵路
    於是,在長城國家文化公園裡,重走一段長徵之路,既是體驗一條紅色革命之路,同時也是一條文化自然巡禮與探險之路,與自駕遊、戶外運動、徒步越野有著天然的契合。傳統意義上的「公園」是以休憩娛樂為主的場所;而「國家文化公園」作為一項文化工程,則是要在這一過程中實現形象塑造、傳統繼承、文化傳播和精神弘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