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們為什麼熱衷於重走長徵路

2020-12-18 新華網客戶端

這是紅2、紅6軍團長徵出發地——湖南省桑植縣劉家坪一景(資料照片)

這是紅軍曾經爬過的大雪山(資料照片)

  新華社北京10月17日電 題:人們為什麼熱衷於重走長徵路

  賀斌、關冷

  「人類歷史上的壯舉」「聞所未聞的故事」。人們從不吝惜用各種動人的詞彙讚美和謳歌中國工農紅軍的偉大長徵。而長徵經歷的苦難及其開創的精神,卻難以用言語窮盡。這幾萬裡漫漫徵途和那些衣衫襤褸的紅軍將士們創造的英雄傳奇,始終像謎一樣充滿著魔力,吸引著無數後來人。幾十年來,一批又一批人重走長徵路,一遍遍追根溯源,探尋究竟,仿佛只有親身經歷一次,才能真正體驗長徵,領悟長徵精神的真諦。

  在重走長徵路的人當中,既有耄耋之年重走當年路的老紅軍,又有致力於修史立著的專家學者;既有追尋父輩足跡的紅軍後代,又有汲取創作靈感的文藝工作者;既有接受教育錘鍊的青年學生,又有沉浸於戶外探險體驗的國內外驢友。林林總總,不一而足。而他們的共同之處,是將重走長徵路當成了一次又一次的朝聖和解謎之旅。

  重溫歷史,尋緬往事。對於當年的親歷者們而言,長徵是一幅底色凝重的畫卷,當年他們跋山涉水、出生入死行進其間,多少戰友倒下就不再起來。許多老紅軍陸續重返長徵路,尋找徵戰痕跡,追憶崢嶸歲月,是希望人們能夠記住早已散去的硝煙和戰火,記住那些為了革命勝利獻出了生命的先烈。

  還原歷史、搶救史料。一些記者和史學工作者抱著對歷史負責的態度重走長徵路,他們尋訪紅軍當年的足跡,尋找長徵的親歷者或當事人,收集資料,對這一段歷史進行深入研究。上個世紀80年代,美國著名記者哈裡森·索爾茲伯裡以76歲高齡重走長徵路,遍訪在世的老紅軍,寫下了《長徵——前所未聞的故事》。該書以獨特的角度描述了中國革命和長徵,在美國出版以來,讀者眾多,並在歐洲、亞洲多個國家翻印出版。

  感悟歷史、追根溯源。今天,長徵已經成為中華民族不屈精神的象徵和符號,越來越多的人願意身臨其境地體驗長徵、感悟長徵。他們通過重走長徵路,體驗當年惡劣的自然地理條件,重溫徵途的艱難險阻,追憶紅軍指戰員英勇頑強的戰鬥精神。雖然,今天重新走在長徵路上,人們交通便捷、衣食無憂、性命無虞,所遇到的困難也許不及當年紅軍長徵時的萬分之一,但是,通過重走長徵路,他們的心靈得到淨化和洗禮,意志和體魄經受磨礪和鍛鍊,精神和鬥志受到振奮和鼓舞。重走長徵路,是對歷史的銘記,是對中國革命的回顧,也是向革命先烈致敬的崇高方式。

  幾十年來,一代代、一批批的人們熱衷重走長徵路。無論是出於什麼目的,有著什麼想法,但當他們走過了長徵路,他們的心靈會得到淨化,境界會得到提升,心態也會發生很大的變化,從這條路上,他們真正認識了中國共產黨,認識了人民軍隊。

  偉大的長徵既是輝煌的勝利之路,又是苦難曲折的艱辛歷程,它是中國革命由瀕臨失敗的關頭走向勝利的歷史轉折點。今天,在實現「兩個一百年」奮鬥目標和中華民族偉大復興的新長徵路上,同樣面臨各種困難與挑戰,前進的道路依然不會平坦。為此,我們要繼承我黨我軍的優良傳統,弘揚偉大的長徵精神,匯聚起強國強軍的磅礴力量,為實現我們的奮鬥目標而努力奮鬥,走好我們這一代人的長徵路。


點擊查看專題

相關焦點

  • 重走長徵路
    當今,文學、繪畫、音樂和影視創作不斷通過各種時尚方式「重新回歸歷史現場」,這也顯示出人們對於重新發現和認識歷史的精神需求。於是,在規劃中更注重對於活態歷史記憶的感知和體驗,而不局限於單純地觀看展覽,旨在吸引體驗者尤其是年輕人產生深刻的感悟。
  • 自駕遊重走長徵路
    本報訊 (記者 郭紅文 實習生王龍李小將)為紀念長徵勝利70周年,三秦都市報和全國知名媒體及單位將於8月1日—9月1日推出「重走長徵路 喜願傳中國--紀念紅軍長徵勝利70周年大型紅色自駕之旅」活動,將沿著紅軍的足跡,重訪老區,展現老區的新面貌、新變化。
  • 重走長徵路
    當今,文學、繪畫、音樂和影視創作不斷通過各種時尚方式「重新回歸歷史現場」,這也顯示出人們對於重新發現和認識歷史的精神需求。於是,在規劃中更注重對於活態歷史記憶的感知和體驗,而不局限於單純地觀看展覽,旨在吸引體驗者尤其是年輕人產生深刻的感悟。
  • 「重走長徵路」的當代意義
    王佳瑩(上海交通大學)  為何重走?
  • 紀錄片《重走來時路》:記錄普通人重走長徵路的故事
    中新網11月1日電 記者獲悉,紀錄片《重走來時路》將於1日晚在CCTV9首播。這是一部紀錄普通文化工作者張國勤兩次重走長徵路的紀實影片。紀錄片《重走來時路》海報。片方供圖對於現代人來說,長徵精神是什麼?
  • 張駿《重走長徵路》畫冊首發
    《重走長徵路》畫冊作者張駿。中國青年網記者 暴英霞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暴英霞)為銘記歷史、弘揚革命傳統,由人民出版社讀書會主辦的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歌詠會暨張駿《重走長徵路》畫冊首發式於10月15日在北京天橋藝術大廈舉辦。
  • 重走長徵路——《見證長徵》行動簡介(圖)
    70年前,中國共產黨領導的工農紅軍開始了二萬五千裡長徵。在整整兩年中,紅軍長徵轉戰十四個省,歷經曲折,戰勝了重重艱難險阻,將中國革命的大本營轉移到了西北,創造了人類歷史上的奇蹟!    70年後的今天,三位不同年齡、不同身份、來自不同地方的男子,因為同一個理想——重走長徵路而聚在了一起。
  • 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
    多彩貴州網訊(記者 饒娟)12月11日,「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貴州省2020年重走長徵路(第七輪)活動在六盤水市盤州市紅二、紅六軍團盤縣會議會址啟動。在紅二、紅六軍團盤縣會議會址,參會人員參觀了陳列館,通過實物展陳和解說,重回戰火紛飛的艱苦歲月,重溫紅軍長徵艱苦卓絕的光榮歷史。
  • 張駿《重走長徵路》畫冊首發
    《重走長徵路》畫冊作者張駿。中國青年網記者 暴英霞 攝  中國青年網北京10月17日電(記者 暴英霞)為銘記歷史、弘揚革命傳統,由人民出版社讀書會主辦的紀念紅軍長徵勝利80周年歌詠會暨張駿《重走長徵路》畫冊首發式於10月15日在北京天橋藝術大廈舉辦。
  • 紀念長徵勝利80周年-重走長徵路
    重走長徵路12省自駕行活動啟動儀式在上杭古田舉行。活動以福建省龍巖市古田鎮為集結出發地,沿1934年10月中國工農紅軍長徵的路線,以現代自駕旅行的方式重走長徵路。活動現場 闕小琴攝同時,活動將在廣西新安、遵義、會寧、吳起、延安舉辦「追憶長徵路上的故事」長徵精神傳播暨「清新福建·歡樂龍巖
  • 「重走長徵路」轉折之旅首發團北京啟程
    (原標題:「重走長徵路」轉折之旅首發團北京啟程)
  • 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正式啟動
    新徵程——2020鬥魚主播重走長徵路」活動在上海正式啟動。據悉,本次活動將從2020年7月8日持續到2021年7月1日,鬥魚主播們將從上海出發,依次前往江西井岡山、湖北紅安、貴州遵義、陝西延安等地,重訪具有重要意義的會址以及革命紀念地。
  • 馬鞍山71歲老人騎自行車重走長徵路
    (照片由杜凌提供)  中安在線訊 據皖江在線報導, 「重走長徵路,讓我深深體會到當年紅軍翻雪山、過草地的艱難。走完長徵路,重溫革命先輩們的艱辛歷程,就會更加珍惜如今的幸福生活!」7月19日,記者見到杜凌時,這位71歲的老人剛剛騎著自行車走完了長徵路。
  • 本報記者重走長徵路!
    本報記者重走長徵路!駿馳新時代」2020年重走長徵路公益行啟動儀式在於都舉行致敬長徵先烈,弘揚長徵精神。國機智駿汽車有限公司副總裁兼贛州基地總經理趙志剛說, 舉辦本次「智行新長徵 駿馳新時代」重走長徵路公益行活動,既是緬懷又是弘揚;是出發也是重生,更是開創。
  • 江淮汽車攜手人民警察「重走長徵路」
    為紀念長徵70周年,由公安部、人民公安報組織並發起的人民警察重走長徵路活動於9月6日正式啟動。31名從全國180萬警察中精選出來的選手,將以徒步和乘車的方式,重走紅軍長徵的路線,去追溯當年紅軍長徵的艱苦與偉大。
  • 重走長徵路記者的見聞與感悟:有一種力量叫信仰
    重走長徵路,是追尋,是追憶,更是追隨——在追隨中砥礪奮進。   心中永遠的豐碑  光明日報記者 韓業庭  老話說,苦不苦,想想紅軍二萬五;累不累,想想革命老前輩。紅軍長徵的苦和累,或許只有重新走過長徵路才能體會到。
  • 弘揚長徵精神 贛州市紅色文化研究會啟動重走長徵路活動
    客家新聞網訊 記者肖靚報導:9月3日,贛州市紅色文化研究會重走長徵路暨創建長徵沿線圖書館聯盟啟動儀式在於都中央紅軍長徵出發地紀念園舉行。啟動儀式上,由9名紅軍後代組成的重走長徵路小分隊誓師出徵。小分隊成員平均年齡62歲,由著名紅色紀實文學作家卜谷擔任領隊。他們計劃用1個月左右的時間,從江西贛州出發,沿著當年紅軍長徵路線,最終抵達陝西延安。
  • 南雄紅色旅遊重走長徵路(線路分布圖)
    今年不走尋常路,要走就走長徵路。「不忘初心,牢記使命」廣東仁和國際大酒店開展員工重走長徵路活動,踏尋革命足跡,弘揚革命精神。重走長徵路,在當下是一次很好的文化體檢,精神之旅。吹響口號,體驗長徵之旅近日,廣東仁和國際大酒店員工在紅色旅遊名城南雄開展了「不忘初心,牢記使命」重走長徵路活動。
  • 重走長徵路(下)
    8月7日,帶著深深崇敬和嚮往,帶著濃重的情感,帶著兒時的夢想,我們一行四人從石家莊出發,沿石太高速一路西行,奔向心目中的遠方,開啟了「重走長徵路,敬獻百年禮」之行。我們經過山西,到達陝西鹹陽附近的興平市休息,次日下午到達迭部縣的茨日那。
  • 「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貴州省2020年重走長徵路(第七輪...
    「重走長徵路·聚力奔小康」——貴州省2020年重走長徵路(第七輪)活動啟動 2020-12-12 22: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