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上太行山,艱哉何巍巍!羊腸坂詰屈,車輪為之摧。」太行山,多麼厚重的名字,好多傳奇在這裡流傳,好多精神在這裡延續,每座山峰每寸土地都有講不完的故事,它哺育了代代太行百姓,成就了無數個英雄偉人!巍巍太行,壯哉郭亮!在頭上壁立千仞、腳下萬丈深淵的懸崖峭壁上,太行山人在沒有現代化工業設備的條件下,憑藉著一股愚公移山的精神,硬是用鋼釺、鐵錘開鑿出了一條「掛壁」公路,創造了人間奇蹟,成為罕見的人文景觀,吸引了無數遊人前來。
今天,郭亮洞已成為中國人自強不息精神的代名詞,名揚海內外,同時也打開了這個封閉很久的小山村,開闊了郭亮人的視野。3月8日,2018年「那方水土 探美中國」千年庭院系列活動在河南輝縣郭亮村全新啟程,在東南DX7與DX3的帶領下,走進著名的太行絕壁公路,探訪百年村落郭亮村,在代代郭亮人自強不息的精神傳承中,尋找古老鄉村文化延續千年的根基。接下來,我們就跟隨著東南汽車,一起走進這個充滿神秘的郭亮村。
很多人知道掛壁公路始於郭亮,它也是我們此次穿越的第一條掛壁公路。郭亮掛壁是上世紀70年代,村民在村前絕壁上苦幹5年,用鋼釺、鐵錘開鑿出的一條高5米、寬4米、長1300米的石洞公路。 遠看如大氣磅礴的國畫山水長卷,從隧道洞內側窗向外看,又像是在畫廊裡欣賞一幅幅風景畫,美不勝收。
世界上有無數條路,但很少有像太行絕壁公路一樣,是凝聚數輩人夢想,一釺一錘,用血與汗築出來的美麗天路,這是郭亮人的驕傲,也是我們民族的驕傲。它就像一首波瀾壯闊的英雄讚歌,讚頌太行兒女們世代傳承的自強不息、勇於開創的精神,這,也是「那方水土」中我們所期盼找尋的使傳統文化生生不息、歷久彌新的精神。
穿越掛壁公路,感受郭亮人精神
百聞不如一見,無論你看過多少次掛壁公路的照片,還是聽說過無數次有關掛壁公路的故事,然而當你真正穿行在這蜿蜒曲折的掛壁公路上,我們不禁為山裡人不屈的信念、堅韌的力量和聰明的智慧所折服。這些曲折險峻的掛壁公路對車輛駕駛員有一定要求,特別是在下坡路段,車頭車尾容易傾斜,一路上,好在東南DX雙俠有著出色的操控性能和安全系統防護,再加上200mm的最低離地間隙,上下坡時,更有上坡輔助和陡坡緩降功能的助力,即便面對坎坷路段,也能順暢通過。行走在這樣的盤山公路上,既是對峽谷深邃壁立千仞的驚奇,一面是對駕駛樂趣的享受,這種絕妙滋味,相信若有熱衷自駕出遊、探索未知遠方的「老司機」,一定深有體會。
在南太行山諸多村落中,郭亮村無疑是名氣最大的山村。它保持著明清時代風格的石砌的房屋,一幢幢,依山順勢地坐落在千仞壁立的山崖上,特有魅力!山西面村寨裡樸實隨處可見:石磨、石碾、石巷、石桌、石凳、石床、石階、石房、石壩、石路、石碗、石筷、石橋、石斧、石鋤……讓人完全溶浸在石頭的奇妙懷抱之中。當問起村民為何用這笨重的石頭營造一切時,老鄉笑道:「石頭是我們的一切,那兒有祖輩的靈氣,是後輩的希望,製造石器只花力氣,不花錢。為何不用……習慣了!」石頭房很多都是二層樓式,屋脊沿線都有灰磚裝飾,雖然身處河南的地界,還是帶有明顯的山西風格。
「找出路」是郭亮村人祖祖輩輩的夢想,因為「路」能連通外界,帶給郭亮人更好生活的希望,「路」不僅指通向山外的實路,也指能開闊眼界的一切介質,特別是求學之路。距郭亮村不遠處的山腳下,有一所「三郊口小學」,學生們每次從家出發,都需要攀越艱險的山路,步行數十公裡才能到學校。在活動的最後一天,載著滿車的愛心書籍,東南汽車車隊專門來到這所三郊口小學,為學校捐贈愛心圖書室,幫助山區孩子實現閱讀夢,用知識拓寬眼界,認識山外的世界,激勵孩子們努力學習,奮力進取,用知識改變自身和家鄉的命運。
起航 那方水土的美麗鄉愁
2017年10月,東南汽車「那方水土 探美中國」年度品牌活動從浙江嘉興起航,歷時3個月,以土為本,以水為媒,走過中國七站文化棲息地,深入探尋各地人文風貌,挖掘其所承載的深厚文化底蘊,書寫美麗鄉土故事。而此次探美郭亮村,正式拉開2018年東南汽車「那方水土 探美中國」活動的序幕。今年,這場中華大地鄉村風貌的巡禮,將分別圍繞「千年庭院」、「萬裡茶道」、「踏波尋河」、「非遺大觀」為主題進行,同時,今年的活動還將進一步整合文化探尋、產品體驗、車友互動、公益扶貧等內容,在傳承中國鄉村的風土人情中,守望遠方遊子的鄉愁記憶。
在接下來10個月的旅程中,東南汽車還將造訪中國著名的鄉土庭院,感悟先民祖輩的智慧和哲學;追尋萬裡茶道的脈絡,重現古今茶文化發展脈絡;探秘母親河長江流經之地,追憶華夏文明的由來衍變;領略非遺珍寶、對話傳統文化傳承人,探尋豐富多彩的民族文化。
從中華文化取經,回到鄉土自然,尋找傳承千年的立業之基,在探美中國的路上,東南汽車期待與更多的人,一同發現鄉野之趣,在行走中擺脫城市的喧囂浮躁,收穫靜心的力量;在千年的鄉土傳承間,感受中華民族的燦爛文化。讓我們共同期待下一站的精彩探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