斬斷伸向熱水墓群的黑手——公安部指揮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

2020-12-13 新華社新媒體

新華社西寧8月19日電題:斬斷伸向熱水墓群的黑手——公安部指揮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調查

新華社記者王大千、施雨岑

鑲嵌綠松石的金牌、雕刻精美花紋的馬鞍金飾、造型別致的金瓶和瑪瑙碗……一件件從盜墓分子手中追回、見證了唐代早期東西方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珍貴文物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公安局物證室靜靜陳列。

在公安部指揮協調下,經文物部門全力配合,青海省公安廳牽頭的專案組經過數月的艱苦偵辦,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近日宣告偵破,抓獲犯罪嫌疑人26人,追繳文物646件,經文物鑑定機構鑑定,其中國家一級文物14組16件。公安部刑偵局相關負責人介紹,案件偵破實現了對文物犯罪的全鏈條打擊,是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取得的又一重要戰果。

循線調查、跨省追蹤 26名嫌疑人「一網打盡」

柴達木盆地東南端的都蘭縣,戈壁萬裡,天地蒼茫。

作為曾經的古絲綢之路南路重鎮,這裡曾是吐谷渾古國、吐蕃王朝的統轄地,縣境內的熱水鄉血渭草場共有封土墓300餘座,其中,熱水血渭一號大墓結構獨特,被民間稱為「九層妖塔」,其封土堆高大雄偉,被譽為「東方金字塔」。這裡曾出土的金銀器、玉器、絲織品是絲綢之路青海道研究中必不可少的實物例證,一度引起轟動效應,也吸引了不法之徒的貪婪目光。

青海省公安廳刑警總隊副總隊長馬永明介紹,2017年底,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向公安機關提供了都蘭縣被盜掘出土的文物將被倒賣的線索。警方立即安排專人核查,確定線索真實可靠。2018年3月15日,青海省公安廳成立專案組展開偵查。公安部將此案列為掛牌督辦案件,並於6月11日發布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第三批10名重大文物犯罪在逃人員,其中包括該案中實施盜掘的犯罪嫌疑人王建韜、韓萬裡。

從3月到7月,涉及實施盜掘、幕後出資、聯繫銷贓、倒賣文物等各個環節的26名犯罪嫌疑人被「一網打盡」,646件被盜文物也陸續追回。

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專家蔡林海表示,這批文物以器具、飾品兩大類為主,一些文物上的紋樣反映都蘭地區當時的社會風貌,傳遞文化生活信息,精美絕倫。

內外勾結、分工明確 盜販黑色利益鏈浮出水面

公安機關介紹,這一系列案件中,山東、河南等外省人出資、出「技術」、找銷路,青海本地人出力、保障「後勤」。他們彼此勾結又相對獨立,形成了盜販文物的黑色鏈條。

在熱水墓群血渭一號墓東側一平臺處,記者看到了被盜掘的探坑。海西州公安局刑警支隊支隊長盧成章說,盜墓坑現已被填埋,盜墓分子曾在這裡「忙活」了2個晚上,盜洞開口長120釐米,寬65釐米,盜洞深度達9.2米。

「出資人」孫某林交代,這個大坑就是他看著挖掘的,挖到「貨」後就在接近洞口的地方做個隔擋,上部用土將盜洞回填,探坑填埋。周邊都是無人區,大墓被盜後很難被人發現。

盜墓分子之間用綽號聯繫,反偵查能力也越來越強。「外省的犯罪嫌疑人來青海作案時,先到西寧租車再到都蘭,互相不知道姓名,以綽號相稱。」青海省公安廳刑警總隊侵財案件偵查支隊支隊長吳延幫說,為避免警方追蹤,他們不斷變更交易地點,在都蘭活動時吃住均在同夥家中,儘量不用身份證登記酒店,以免留下線索,引起警方注意。

記者了解到,這些犯罪嫌疑人大多家庭不富裕,文化程度不高,法律意識淡薄。「要想富,就挖墓,一夜變成萬元戶。」在看守所裡,被抓獲的A級通緝犯罪嫌疑人韓萬裡說,在家鄉,盜墓曾被視為發財致富的捷徑。「我知道盜墓是犯法的,但是我沒想到這麼嚴重。」他懊悔地說。

科技防控、多管齊下 應對田野文物安全嚴峻形勢

公安部刑偵局相關負責人表示,本案偵破毫不拖泥帶水,對涉案犯罪嫌疑人一網打盡,人贓俱獲;被盜文物還未轉手倒賣就被公安機關及時繳獲,沒有發生流失的情況。

但是,在文物專家眼中,盜墓案一旦發生,一些損失永遠無可挽回。蔡林海說,盜掘行為破壞了該古墓葬的完整性,改變了墓葬內文物的原有保存環境。「更為重要的是,這些文物一旦改變原有狀態,其位置、時間和相互的關係等重要信息將無法復原,文物的研究價值會大打折扣。」

國家文物局督察司負責人表示,這個案件的發生,暴露出在案發前當地政府及相關部門的文物安全主體責任尚需強化。「對墓群的重要價值和意義沒有認識到位,古墓葬安全尚未引起足夠重視,打擊盜墓行為不徹底,安全防護措施還不得力。」

點多、線長、面廣——這是都蘭縣文物保護依然面臨的嚴峻形勢。「下一步,我們將不斷健全田野文物安全責任體系,夯實田野文物安全基礎條件,加強文物執法隊伍和文保員隊伍的建設,加大田野文物安全巡查督察,不斷提高田野文物保護工作的能力和水平。」青海省文物管理局局長牛軍認為,除了重視人防、物防,正在繼續加大科技手段的應用,通過技防手段的支撐和覆蓋,提升田野文物安全防範能力。

都蘭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範增智表示,「雪亮工程」等視頻監控安全防範設施已向熱水墓群重點區域延伸,將會更好保護文化遺產。同時,公安機關將主動加強與文物等部門的協作配合,著力提升打擊防範文物犯罪的工作效能,從嚴從細從實抓好各項舉措,嚴厲打擊文物犯罪,切實保護國家文物安全。

據介紹,青海省考古部門將聯合中國社科院考古所、北京大學考古文博學院對被盜的古墓葬開展考古發掘和科學研究工作。

相關焦點

  • 中國警方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
    中國警方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 2018-08-20作者:${中新記者姓名}責任編輯:孫靜波   中國警方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
  • 公安機關: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
    經濟日報8月27日訊 (記者姜天驕)記者從公安部獲悉:近日,按照公安部統一指揮部署,青海省公安機關在河南、山西、浙江、雲南等地公安機關全力配合下,成功偵破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抓獲涉及實施盜掘、幕後出資、聯繫銷贓、倒賣文物等環節的犯罪嫌疑人26名,追繳被盜掘出土的各類文物646件,實現了對文物犯罪的全鏈條打擊,這是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取得的又一重要戰果
  • 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成功偵破
    新華社北京8月19日電(記者施雨岑、王大千)按照公安部統一指揮部署,青海省公安機關在河南、山西、浙江、雲南等地公安機關全力配合下,近日成功偵破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抓獲涉及實施盜掘、幕後出資、聯繫銷贓、倒賣文物等環節的犯罪嫌疑人26名,追繳被盜掘出土的各類文物646件,實現對文物犯罪的全鏈條打擊
  • 公安部破獲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 追繳被盜文物646件
    公安部指揮破獲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 追繳被盜文物646件重要線索:「九層妖塔」旁古墓被盜在青海省都蘭縣的荒漠戈壁上,分布著中國規模最大的吐蕃墓葬群,距今大約一千多年的歷史。這座墓葬所在的熱水墓群成為盜墓分子覬覦的對象。近期,在公安部的組織指揮下,青海省公安機關偵破了「3·15」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抓獲了盜墓團夥成員26名,追繳了被盜掘的全部文物646件。
  • 青海熱水墓群特大盜墓案:A級通緝兩嫌犯,追繳文物六百餘件
    這是青海境內面積最大、保存封土最多的一處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墓葬群,被稱為熱水墓群。1996年,熱水墓群由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12年熱水墓群還被列入絲綢之路跨國申遺中國段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間,被國家文物局連續列入《大遺址保護專項規劃》。
  • 「九層妖塔」青海都蘭熱水墓群再出土金銀器等千餘件文物
    都蘭熱水墓群。都蘭縣旅遊局供圖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是一座唐(吐蕃)時期的高級貴族墓葬,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察汗烏蘇河南北兩岸。2018年「3·15熱水墓群被盜案件」偵破繳獲大量文物。
  • 山西盜墓大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接連破獲
    在青海都蘭熱水墓區,辦案人員指出盜洞所在位置。在打掉這個團夥之後,警方繼續追查,截至8月8日,山西警方已破獲與該團夥相關的各類刑事案件32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66人。今年7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涉案人員全部到案、文物沒有流失、證據鏈全部閉合,實現了對文物犯罪有效打擊。在此次案件中,涉案文物達到646件,一級文物16件,涉案人員26人。今年來,山西盜墓大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接連破獲。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收穫
    絲綢之路青海道考古新發現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收穫   熱水墓群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境內, 1982 年考古發現並得名。墓群分布於熱水鄉察汗烏蘇河南北兩岸,多分布於海拔 3400~3500米之間。熱水墓群是6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證明了從北朝至隋唐時期,青海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條重要幹線,都蘭則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首次發現形制完整墓園建築系
    央廣網西寧12月3日消息(記者張雷 通訊員王娟 馬玉花 郭四輩)去年9月到今年10月間,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和青海省文物考古研究所聯合考古隊對青海都蘭熱水墓群進行階段性考古發掘,首次發現形制完整的墓園建築系。
  • 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告破:抓獲犯罪嫌疑人26名,追繳被盜文物646件
    涉案文物600多件,犯罪嫌疑人26名全部抓獲,近年來青海最大涉文物案件——都蘭特大盜墓案近日破獲。案件抓獲人數之多、涉案文物級別之高,受到各方關注,案件的偵破和協作,也留下了不少值得借鑑的經驗。都蘭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範增智說,案件的線索來自2017年底,青海省文物部門向青海省公安機關通報了一條重要線索,海西州都蘭縣出土文物可能將在青海境內倒賣。接到線索後,青海省公安廳刑警總隊第一時間安排專人對舉報線索真實性進行核查,發現案件可能涉及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熱水墓群。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考古新發現_新聞頻道...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考古新發現 微現場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現結構最為完整高等級墓葬
    近日,青海省都蘭「熱水墓群」新發現了大量精美金銀器文物。有網友稱其中「血渭一號墓」就是小說中「九層妖塔」的原型。12月1日,記者從青海省考古研究所了解到,此次發現大量精美文物的墓其實並非「九層妖塔」,而是與「九層妖塔」同在熱水墓群的另一古墓,距離「九層妖塔」僅400米。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出土千餘件文物
    其實,「九層妖塔」的創作原型是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境內,國家重點保護文物熱水墓群的「熱水一號大墓」。30日,國家文物局通報了「考古中國」重大項目,同樣位於青海都蘭熱水墓群的「2018血渭一號墓」的最新進展。考古學者們在發掘中有哪些新發現?這些發現又有怎樣的價值和意義?「青海血渭妖樓「的原型,其實是熱水墓群中的「熱水一號大墓」,它並非九層,而是一座3米多高的三層臺。
  • 「九層妖塔」青海都蘭熱水墓地又有大發現!出土上千件
    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出土的金器。青海都蘭熱水聯合考古隊供圖被網民稱為「九層妖塔」的網紅墓地——青海都蘭熱水2018血渭一號墓在被盜兩年後,聯合考古隊在此處再次發掘出精美金銀器及玉石器青海都蘭熱水聯合考古隊供圖中國社會科學院考古研究所副研究員韓建華30日在國家文物局對青海都蘭熱水墓地項目的最新進展進行了匯報。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考古新發現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考古新發現 微現場
  • 天路紀行之五:秘漢藏文明金字塔 都蘭熱水墓群
    這不得不說是一件令人非常遺憾的事情,今天我們就來到了位於都蘭縣境內的熱水墓群,這裡也是吐谷渾王國最後的歸宿地。當站在這個古墓和古祭祀臺前一種懷古的感情油然而生。  在歷史上,都蘭曾是吐谷渾王國的政治中心,也是古絲綢之路「羌中道」和「唐蕃古道」的重要樞紐。都蘭,蒙古語為溫暖熱土之意。
  • 青海都蘭 現實版的「九層妖樓」
    九層妖樓,青海都蘭熱水血渭一號大墓是國家重點文物保護單位青海都蘭吐蕃古墓群中最為壯觀的一座墓葬。位於青海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察汗烏蘇鎮東南約10公裡的熱水鄉,屬唐代早期吐谷渾墓葬,也是中國首次發現的吐谷渾墓葬。
  • 青海「九層妖塔」旁古墓被盜,兩批人4次「下鬥」盜646件
    這座墓葬所在的熱水墓群成為盜墓分子覬覦的對象。近期,在公安部的組織指揮下,青海省公安機關偵破了「3·15」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抓獲了盜墓團夥成員26名,追繳了被盜掘的全部文物646件。盜墓團夥落網珍貴文物被追繳此次被盜的熱水墓群是青海境內規模最大、保存封土最多的一處隋唐時期的大型墓葬群,1996年就被國務院公布為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近幾年,警方通過對以往盜墓案件的總結髮現,當地盜墓活動的一個最主要的特點就是本地人和外省人互相勾結,屢次對古墓葬群實施盜掘,大量文物被倒賣。
  •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收穫
    絲綢之路青海道考古新發現  ——青海都蘭熱水墓群2018血渭一號墓考古收穫   熱水墓群位於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熱水鄉境內, 1982 年考古發現並得名。墓群分布於熱水鄉察汗烏蘇河南北兩岸,多分布於海拔 3400~3500米之間。熱水墓群是6至8世紀的重要墓葬群,出土的大量文物,有力地證明了從北朝至隋唐時期,青海道是絲綢之路上的一條重要幹線,都蘭則是東、西方貿易的中轉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