山西盜墓大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接連破獲

2020-12-13 朔州網警巡查執法

在青海都蘭熱水墓區,辦案人員指出盜洞所在位置。本報記者 王 珏攝

被追繳的被盜文物之一。張 錚攝

●近年來,文物犯罪職業化、智能化趨勢明顯,犯罪手段不斷升級

●文物分布點多、線長、面廣,基層文保設備老化、專業人才匱乏

●積極探索打擊防範文物犯罪的長效機制,加大力度整治文物流通市場

今年來,山西盜墓大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接連破獲,引起了很大的社會關注。儘管國家加大對文物犯罪的打擊,但盜墓案卻屢屢發生。其背後的頑疾何在?又如何防範盜墓?

盜墓大案涉案文物數量多、犯罪人數眾多

今年上半年,山西公安機關打掉了盤踞在山西聞喜地區十多年、以侯氏兄弟為首的「盜墓涉黑」犯罪集團,追繳被盜文物2895件,其中國家一級文物達24件。在打掉這個團夥之後,警方繼續追查,截至8月8日,山西警方已破獲與該團夥相關的各類刑事案件325起,抓獲犯罪嫌疑人466人。今年7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涉案人員全部到案、文物沒有流失、證據鏈全部閉合,實現了對文物犯罪有效打擊。在此次案件中,涉案文物達到646件,一級文物16件,涉案人員26人。今年來,山西盜墓大案、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接連破獲。此類案件涉案文物之多、文物等級之高、犯罪人數之多,受到各方關注。

在山西盜墓大案中,案件主犯為侯金亮、侯金髮、侯金海、侯金江四兄弟。在當地,侯氏四兄弟不僅僅盜掘古墓葬,還存在開設賭場、霸佔礦山、高額放貸、暴力討債等多項違法犯罪行為。據該案辦案民警段林輝說,犯罪團夥組織十分嚴密,探好墓後,當晚組織盜墓,誰來打坑、誰下去平拱洞、誰去清貨,分工明確。

在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中,經大量調查、勘驗、審訊等工作,公安機關查明自2017年11月以來,犯罪嫌疑人夏某某太、張某、索某某吉、蘇某奎等人預謀在都蘭實施盜墓,並經踩點確定了盜掘地點,由張某從河南等地糾集了具備盜掘古墓葬技術的韓萬裡以及張某青、葉某松、孔某彬、朱某海等人到都蘭,由朱某海聯繫了有一定經濟實力的孫某林出資,並商定了分贓規則。在都蘭縣準備鐵鍬、繩子、十字鎬、編織袋、布匹等作案工具,蘇某奎準備車輛負責運輸前往熱水鄉一號墓東側的羊圈墓處進行盜掘。經過幾次盜墓未果後,該團夥轉移至血渭一號墓(「九層妖塔」)東側平臺處實施盜掘,兩個晚上共盜得文物646件,商定各自尋找買主銷贓,直至案發被公安機關抓獲。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公安局刑警支隊隊長盧成章說,經過分析和總結,本次犯罪呈現本地人員和外來人員內外勾結,並且分工明確、形成團夥犯罪等特點。

近年來,文物犯罪的職業化、智能化趨勢明顯,作案愈加隱蔽,打擊和防範文物犯罪形勢非常嚴峻。相關統計數據顯示,2014年以來,全國公安機關每年立案的文物犯罪案件有2000起左右。國家文物局督察司司長劉銘威表示,文物犯罪數量呈現逐年上升趨勢,一些地區文物犯罪手段不斷升級。雖然打擊的力度不斷增大,但案件勢頭還沒有完全得到遏制。「盜掘古墓葬、古遺址的案件佔每年文物犯罪案件的一半以上,甚至發生了一些暴力案件。」

巨大利益驅使、文物執法能力薄弱

近年來,國務院辦公廳印發《進一步加強文物安全工作的實施意見》,公安部發出三批次文物犯罪的A級通緝令,公安部、國家文物局召開全國打擊文物犯罪專項行動電視電話會議等。國家不斷打擊文物犯罪,但盜墓案還是頻頻發生,究其原因,是受到背後巨大的利益驅使。

在拘留所,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參與者、公安部6月11日A級通緝令公開通緝的10名重大文物犯罪之一王建韜對記者坦言,他知道盜墓犯法,但當時就想著盜墓能夠一夜致富。

王建韜的話,也反映了很多盜墓者的心理。在採訪中,記者發現,不少盜墓者都心存僥倖,希望「空手套白狼」,為此不惜鋌而走險。不少地方還流傳著「要想富,去盜墓,一夜變成萬元戶」這樣的段子,盜墓文化十分流行。

基層文保力量的薄弱,也助長了盜墓者的囂張氣焰。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發生在青海都蘭熱水墓群,位於都蘭縣熱水鄉扎瑪日五隊血渭草場,共有封土墓300餘座,其中經考古調查登記的墓葬232座,是青海境內面積最大、保存封土最多的一處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墓葬群。1983年被文化部認定為我國六大考古重要發現之一,1996年由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近年來,雖然各級政府採取了很多措施,但受制於文物分布點多、線長、面廣,保護機構、專業人員匱乏等原因,熱水墓群的保護仍處於十分被動的局面。近年來,熱水墓群就曾發生多起盜墓事件。

不僅是青海都蘭熱水墓群,基層文物保護大都面臨著缺人、缺錢的問題。不少盜墓賊用了越野車、微光夜視儀、軍用望遠鏡、三維立體成像儀、金屬探測器等設備,相比之下,文物的防盜設備卻是面臨著老化、失靈的困局。這種對比,在一些邊遠地區表現得更為明顯,有媒體將其形容為「騎馬騎車的執法者和開著汽車的盜墓賊的較量」。

盜墓案所暴露的文物執法的不足,也成為困擾文物安全的問題。據統計,全國31個省區市文物行政管理部門中,僅有一半設置專門文物安全監管和執法處室,市縣中設有專門文物安全監管和執法機構的比例更低。文物安全監管力量嚴重不足,農村和邊遠地區的文物安全尤其令人擔憂。

探索建立打擊防範文物犯罪的長效機制

今年幾個大案的破獲,正是在國家對文物犯罪持續打擊下,省、州、縣公安密切配合,相關部門協作完成的。青海省公安廳刑警總隊侵財案件偵查支隊支隊長吳延幫介紹說,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件中,檢察院提前介入,文物部門配合,進行分析指導,這也成為案件偵破的亮點。都蘭縣副縣長、公安局局長範增智也提道,「在縣人民檢察院工作人員的現場監督下,省、州、縣文物管理部門與專案組民警開展了盜洞現場勘驗工作,讓筆錄與筆錄之間、筆錄與物證之間相互得到了更好地印證與關聯,該團夥實施盜掘古墓葬的犯罪事實與案件細節更加清晰。」文物犯罪涉及文物、公安等部門,需要進一步加強合作。目前,國家文物局和公安部一起研究解決文物犯罪的突出問題,採取了一些實際措施,包括定期和不定期的會商機制、加強重大文物犯罪案件的打擊力度,下一步,打擊防範文物犯罪的長效機制也在持續探索。

面對基層文物保護的複雜,相關部門還需要對文物保護機構給予充分重視,加大基層文物保護的投入和力度。為了更好地保護,海西州政府給熱水墓區撥付專項經費,配置2輛工作用車用於熱水地區文保巡護工作;公安系統方面,成立了都蘭縣公安局刑警大隊文物保護中隊,進一步增加警力配備;文物系統方面,嚴格落實田野文保員24小時蹲點值守制度,建立24小時不定時文保巡查制度,初步建立打擊防範文物犯罪的長效機制。

根治包括盜墓案在內的文物犯罪,還需要治理文物流通市場。近年來,民間收藏不斷升溫,交易活躍。一些經營者暗中從事非法文物交易活動,有些地方文物造假售假、知假拍假、欺詐矇騙,有些人違背職業道德、進行虛假鑑定。目前,國家文物局著力培育新時代收藏文化,試點探索文物流通領域「登記—交易」制度,完善「一庫一警示一目錄」機制,建立「中國被盜文物資料庫」市場通報和文物案件市場警示機制,出臺禁止交易文物指導性目錄,優化文物經營主體準入條件,加快形成多層次文物鑑定供給格局,落實執法監管責任,構建誠實守信、風清氣正的文物市場環境。國家市場監督管理總局相關負責人也表示,要在地方政府的統一領導下,按照「誰審批、誰主管、誰監管」的要求,強化外部聯動,健全跨部門信息通報、隱患排查、綜合執法、聯席會議等協調聯動機制。

相關焦點

  • 公安部破獲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 追繳被盜文物646件
    公安部指揮破獲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 追繳被盜文物646件重要線索:「九層妖塔」旁古墓被盜在青海省都蘭縣的荒漠戈壁上,分布著中國規模最大的吐蕃墓葬群,距今大約一千多年的歷史。其中規模最大的古墓葬——血渭一號大墓,被當地民間稱為「九層妖塔」。這座墓葬所在的熱水墓群成為盜墓分子覬覦的對象。近期,在公安部的組織指揮下,青海省公安機關偵破了「3·15」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抓獲了盜墓團夥成員26名,追繳了被盜掘的全部文物646件。
  • 青海都蘭特大盜墓案告破:抓獲犯罪嫌疑人26名,追繳被盜文物646件
    圖為都蘭特大盜墓案中追繳回的部分文物。圖為公安人員在展示追繳回的文物。圖③④為都蘭特大盜墓案中追繳回的部分文物。圖⑤為血渭一號大墓。涉案文物600多件,犯罪嫌疑人26名全部抓獲,近年來青海最大涉文物案件——都蘭特大盜墓案近日破獲。
  • 19名盜墓案犯被通緝 掃黑除惡中盜墓案是怎麼回事兒?
    除此之外,今年初,山西省「兩院」在省兩會上發布2018年工作報告,曬出掃黑除惡專項鬥爭「成績單」,其中,被評為2018年度人民法院十大刑事案件之一的聞喜「盜墓黑幫案」上榜。 把打擊文物犯罪與掃黑除惡結合起來,山西的這一做法受到公安部肯定。
  • 【熱點聚焦】河北定州破獲特大系列盜墓案 打掉盜墓團夥8個
    【熱點聚焦】河北定州破獲特大系列盜墓案 打掉盜墓團夥8個 2018-09-16 21:09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探秘盜墓者的終極目標——青海地下最神秘的「九層妖塔」
    「摸金校尉」南陵落網據報導,9月8日,一個通過網絡召集的4人盜墓團夥,被蕪湖南陵警方採取刑事強制措施。團夥成員於2日晚抵達一處清代乾隆時期古墓葬,連續盜掘五個日夜。民警介紹,他們想通過該墓葬「練手」,終極目標是「九層妖塔」。
  • 「盜墓黑幫」背後有保護傘,山西掃黑掃回一座青銅博物館!
    2018年1月,在中央部署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前夕,「盜墓黑幫」案得到了中央高度關注,隨後全國掃黑辦開始重點督辦。聞喜「盜墓黑幫」案成了「掃黑第一案」。到目前,聞喜「盜墓黑幫」案中,共打掉以侯氏兄弟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和23個盜掘古墓葬團夥、25個網絡賭博團夥等,破獲刑事案件38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6人,追繳文物3644件,查扣涉案資金等價值約2.2億元。挖出聞喜縣公安局原副局長景益民、金勇等27名警務人員及14名其他公職人員涉嫌犯罪的事實。
  • 樓蘭古墓被盜後的又一大案,盜墓「九層妖塔」背後的故事
    為什麼會說到九層妖塔呢,因為它和上述我們提到的十大考古發現中「青海都蘭吐蕃墓群的發掘」有關。在青海都蘭縣熱水鄉分布著2000餘座古墓,其中血渭一號大墓是古墓群中最耀眼的存在。大墓命名為血渭原因很簡單,墓群坐北朝南,背靠血渭山,面向察汗烏蘇河及血渭草原。
  • 山西「盜墓黑幫」橫行文保重地,民警竟成其「保護傘」!
    近日,山西「掃黑第一案」、聞喜侯氏「盜墓黑幫」案相關被告人陸續被審判,其中已有1人一審被判處死緩,8人一審被判處無期徒刑。
  • 青海熱水墓群特大盜墓案:A級通緝兩嫌犯,追繳文物六百餘件
    這是青海境內面積最大、保存封土最多的一處南北朝至隋唐時期的墓葬群,被稱為熱水墓群。1996年,熱水墓群由國務院公布為第四批全國重點文物保護單位,同時被評為「1996年全國十大考古新發現」之一。2012年熱水墓群還被列入絲綢之路跨國申遺中國段文化遺產預備名單,「十二五」及「十三五」期間,被國家文物局連續列入《大遺址保護專項規劃》。
  • 洛陽破獲特大盜墓案 追回國家一級文物"輔首銜環"石刻
    洛陽破獲特大盜墓案 追回國家一級文物"輔首銜環"石刻
  • 2017年以來公安部A級通緝文物犯罪人員全落網 涉多起盜墓案
    北青報記者檢索發現,以上32名涉嫌重大文物犯罪人員涉及多起案件,遭盜掘的古墓葬、古遺址涵蓋陝西、青海、安徽等全國多地。 澄城縣公安局官方網站與《陝西日報》曾介紹,2016年11月25日,民警在澄城縣劉家窪村發現不明身份人員在盜墓,4名民警驅車前往現場,發現二十多個人在挖坑作業。面對盜墓賊,民警勇敢上前進行抓捕,並奮力與盜墓賊搏鬥,其中兩名民警負傷。 很快,民警根據盜墓現場的遺留物,在山西抓到了多名涉案人員。
  • 盜墓高手遠赴青海,挑戰「九層妖塔」,他在裡面究竟看到了什麼?
    青海熱水墓地因為這麼重要,所以很有價值,1980年代被發現後,被盜墓者瞄準了。 在盜墓江湖上,西部青海熱水墓地本來就是摸金寶地,加上九層妖塔的影響,熱水墓地越來越神秘,越來越有魅力——可以盜竊九層妖塔也是江湖的榮譽和挑戰,兩個盜墓者都想碰運氣。 熱水墓地裡,到底發生了多少盜墓案?
  • 河北定州破獲特大系列盜墓案 打掉盜墓團夥8個
    新華社石家莊9月16日電(記者楊帆)記者日前從河北省定州市公安局了解到,經過一年多時間的偵辦,「漢中山王墓群」系列盜掘案等10餘起跨省盜掘國家級、省級古墓葬和古文化遺址案告破,警方共抓獲犯罪嫌疑人51人,打掉盜墓團夥8個,保護了5座國家級漢墓和多處古墓葬群和古文化遺址。
  • 「盜墓黑幫」背後有保護傘 山西掃黑掃回一座博物館
    2018年1月,在中央部署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前夕,「盜墓黑幫」案得到了中央高度關注,隨後全國掃黑辦開始重點督辦。聞喜「盜墓黑幫」案成了「掃黑第一案」。到目前,聞喜「盜墓黑幫」案中,共打掉以侯氏兄弟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和23個盜掘古墓葬團夥、25個網絡賭博團夥等,破獲刑事案件38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6人,追繳文物3644件,查扣涉案資金等價值約2.2億元。挖出聞喜縣公安局原副局長景益民、金勇等27名警務人員及14名其他公職人員涉嫌犯罪的事實。
  • 「盜墓黑幫」背後有保護傘,山西掃黑掃回一座青銅博物館!
    2018年1月,在中央部署開展掃黑除惡專項鬥爭的前夕,「盜墓黑幫」案得到了中央高度關注,隨後全國掃黑辦開始重點督辦。聞喜「盜墓黑幫」案成了「掃黑第一案」。到目前,聞喜「盜墓黑幫」案中,共打掉以侯氏兄弟為首的黑社會性質組織和23個盜掘古墓葬團夥、25個網絡賭博團夥等,破獲刑事案件381起,抓獲犯罪嫌疑人516人,追繳文物3644件,查扣涉案資金等價值約2.2億元。挖出聞喜縣公安局原副局長景益民、金勇等27名警務人員及14名其他公職人員涉嫌犯罪的事實。
  • 血渭一號大墓盜墓案告破,現實版摸金校尉被擒
    青海都蘭縣最傳奇的墓穴「血渭一號大墓」,當地人稱它為「九層妖樓」。去年11月,「血渭一號大墓」被盜,失竊文物400餘件。今年3月,20餘人組成的盜墓團夥被青海警方摧毀,被盜文物悉數追回,參與盜墓的王某卻成了漏網之魚。浙江省台州市警方22日發布消息,王某近日在台州市天台縣落網,並於21日被青海都蘭警方帶回受審。
  • 現實中的「龍嶺迷窟」盜墓案有多少?山西陝西的古墓最常被盜
    近日,網劇《龍嶺迷窟》熱播,「盜墓」這個話題再次被大眾關注。那麼你知道我國每年發生多少起盜墓案嗎?據中國裁判文書網,2011年至2019年,共審理判決1316起盜墓相關案件。其中,2018年法院審理判決盜墓案件249起,為歷年最多。
  • 斬斷伸向熱水墓群的黑手——公安部指揮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
    新華社西寧8月19日電題:斬斷伸向熱水墓群的黑手——公安部指揮破獲青海都蘭盜掘古文化遺址古墓葬案調查新華社記者王大千、施雨岑鑲嵌綠松石的金牌、雕刻精美花紋的馬鞍金飾、造型別致的金瓶和瑪瑙碗……一件件從盜墓分子手中追回、見證了唐代早期東西方民族文化交流融合的珍貴文物在青海省海西蒙古族藏族自治州都蘭縣公安局物證室靜靜陳列
  • 洛陽特大盜墓案七年未破疑被高層官員幹擾
    有人稱警方憑空誇大捏造了一個盜墓文物走私大案,張建嶽等人則稱,乃因受到更高層級官員幹擾「12·10」擱淺的直接原因,是洛陽市刑警支隊「小金庫」問題的暴發。他所說的「管道」,是指盜墓及文物走私。盜墓,這個幾乎與墓葬同時出現的古老行當,1949年新中國成立後曾一度沉寂,1980年代後又隨著文物流通及收藏風潮而重新活躍,與之相伴的則是文物走私。7年前,在暗流湧動的古都洛陽,警方曾與盜墓走私文物團夥一番角力,但名為「12·10」專案的較量卻被洛陽市公安局原刑警支隊一大隊副大隊長尤益民形容為「一件最窩囊的事」。
  • 洛陽破獲特大盜墓案 追回國家一級文物"輔首銜環"石刻
    洛陽破獲特大盜墓案 追回國家一級文物"輔首銜環"石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