京族群眾:甩掉貧困帽 快步邁向全面小康

2020-12-25 騰訊網

邊城東興的京族三島是京族唯一的聚居地,2019年,當地農村居民人均可支配收入超全國平均水平4000多元,樓房普及率近100%,家庭車輛平均擁有率80%以上,全民醫保,義務教育有保障,為數不多的貧困戶在2019年全部摘帽,京族群眾的生活越過越紅火,向著全面小康大步邁進。

記者見到阮春華時,他正在自家的蝦塘上忙碌著,作為村裡最後一批脫貧戶,他沒有想到自己這麼快就能甩掉貧困的帽子。阮春華是一名退伍軍人,家在江平鎮山心村,家裡有老有小,一家人全靠他打零工和幫人看蝦塘為生,生活一度很是艱難。

1

江平鎮山心村脫貧戶 阮春華

經過幫他們打工,政府的幫助,一步一步的,自己想重新搞個養殖,開始就去做魚苗了。後來政府支持搞了貸款,就開始養蝦了。

有了政府的精準幫扶,阮春華經過努力打拼,家庭年收入預計達到5萬元,他對未來的生活也充滿信心,打算等這塘蝦賣出去以後,再擴大養殖規模。

建檔立卡貧困戶王其賢,因丈夫長期患病,家庭陷入貧困,在政府的幫扶下,王其賢就近在萬尾金灘做起了家庭式來料加工的排擋,家裡收入逐步改善。

2

江平鎮萬尾村脫貧戶 王其賢

天天都去做工,如果不擺攤就去耙螺、就去拉網這種。

江平鎮萬尾村2015年精準識別的26戶貧困戶已實現全部脫貧,在利用邊海優勢的同時,江平鎮政府對貧困戶及時給予貸款與技術等方面的支持,為決戰脫貧攻堅打下牢固基礎。

3

江平鎮萬尾村扶貧信息員 黎劍

2019年比2015年精準識別之前人均純收入翻了一番,萬尾村兩委將繼續跟蹤幫扶,保障貧困戶的就業以及各項扶持政策的落實,進一步鞏固脫貧成果,共同向小康生活邁進。

金灘景區

萬尾村是我國最大的京族村。該村憑藉「試驗區」東風,依託金灘景區,大興旅遊產業。目前,全村有酒店、民宿、農家樂、排檔400多家,吸納了大部分村民就業。還有一些村民從事拉大網等觀光漁業。這些產業有力地帶動了全村的經濟發展。

4

江平鎮黨委副書記 彭濤

根據京族人民居住的環境特點,我們第一做好了邊海旅遊文化的文章,第二個根據貧困戶的需求我們進行實地考察,給予他們資金貸款、技術等方面的支持,讓他們儘快擺脫貧困,走向小康之路。

近年來,隨著東興國家重點開發開放試驗區、防城港邊境旅遊試驗區建設提速,京族三島發展迅猛,相關經濟社會指標達到甚至超過國務院制定的《「十三五」促進民族地區和人口較少民族發展規劃》中的「一達到、二退出、三保障、四通、八達」等人口較少民族全面小康的指標。京族成了全國最富裕的少數民族之一。

來源:防城港電視臺(劉超 胡玉婷 )東興融媒體中心(韋勇)

編輯:蘇世鈺

審核:黃詩林

監製:盧廣才、何秋珊

出品:東興市融媒體中心

相關焦點

  • 瀏陽王家父子依靠旅遊產業甩掉貧困帽奔赴小康路
    放下「筷子」開館子,脫貧致富有路子(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瀏陽王家父子依靠旅遊產業甩掉貧困帽奔赴小康路 靠著經營土菜館,王芳奈已甩掉了貧困帽。長沙晚報全媒體記者 賀文兵 攝 長沙晚報10月5日訊(全媒體記者 賀文兵)遊客來了一桌又一桌,家常土菜上了一道又一道,雖然王平和父親王芳奈忙得腳下生風卻勁頭十足……10月2日中午時分,瀏陽市張坊鎮田溪村的王芳奈、王平父子在自家的「大碗蒸香」土菜館熱情招呼著進店吃飯的遊客。
  • 京族三島海闊魚歡
    【原標題】京族三島海闊魚歡8月30日,周日。公式尾村原來是個孤島,與相鄰的巫頭島、山心島合稱「京族三島」,是我國唯一的海洋民族——京族的主要聚居地。走進這個濱海風情濃鬱的村子,一棟棟氣派的小樓房隨處可見。因旅遊火爆,很多民房都改造成了各式各樣的民宿客棧,為村民們帶來可觀的收入。2019年,公式尾村所在的京島風景名勝區共接待遊客160萬人次,旅遊產業收入6788萬元。京族三島的群眾曾歷經艱苦的歲月。
  • 伊川縣高山鎮谷瑤村:村子摘掉「貧困帽」 群眾走上小康路
    65歲的谷瑤村黨支部書記馮北方說,2015年之前,該村群眾收入主要靠種植小麥、玉米,年人均可支配收入僅2700元,基礎設施和產業發展滯後。近年,該村按照「創新發展、產村相融、多元帶動」的理念,強力推進產業發展,走出了一條符合本村特色的發展道路。  2016年,谷瑤村建立了扶貧產業園,先後建立了蝸牛養殖、鞋業加工、軟包加工等扶貧車間。
  • 讓老區群眾安居安康安心(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百城千縣萬村調研行」)
    井岡山下,移民戶楊小和的新房拔地而起,山溝溝裡苦了半輩子,如今挪窮窩、拔窮根、脫貧奔小康;贛江水畔,五保戶肖金根住進了醫養結合養老院,一分錢不花,就能享受24小時醫療照護;吉安城郊,貧困戶胡光華、劉花兩口子培訓上崗後,成為雙職工,月薪過萬元……江西吉安是原中央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近年來,吉安各級黨委和政府紮實推進易地搬遷、
  • 劉斌:京族群眾的「京族三島電力掌燈人」
    這名中年男子,就是被鄉親們稱為「京族三島電力掌燈人」的劉斌。劉斌供職於南方電網廣西防城港東興供電局江平供電所設備維護班,是一名高級作業員。鄉親送「京族三島電力掌燈人」名號劉斌今年46歲,2003年開始進入供電企業工作,負責轄區除高壓搶修外的所有用電業務,包括抄表、收費、搶修等。
  • 摘掉貧困帽 同心奔小康—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摘掉貧困帽 同心奔小康—國網河北省電力公司助力脫貧攻堅紀實 2020-03-05 19:5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興市以鎮村黨校規範化建設強化京族黨員群眾教育培訓
    東興市作為我國京族唯一聚居地,在鎮村黨校規範化建設過程中,優先考慮京族黨員群眾教育培訓需要,在硬體建設、教學資源、培訓主體等方面實行傾斜政策,為推動邊境地區和諧穩定提供堅強組織保證。硬體建設優先考慮。東興市本級財政投入經費32萬元,優先在京族人口較多的江平鎮開展鄉鎮黨校規範化建設,配備2間分別可容納120人、60人的培訓教室,並規範黨校辦公室、研討室、接待室建設,完善停車場、飯堂等配套設施,並落實每年5萬元工作經費。
  •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商用車邁向新徵程
    2020年12月22日,首屆「車輪上的中國——商用車助力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年度盛典在北京舉行。        決勝關鍵年 商用車助力全面奔小康        2020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
  • 站上小康新起點 邁向幸福下一站
    我們把公園廣場作為城市「會客廳」,以居民生活圈為中心,建成書畫公園、城市運動公園、陳爐印象廣場等,讓群眾擁有更愜意的休閒空間,感受到滿滿的文化氣息、品位生活的質感。不斷提升精細化管理程度幸福指數就是城市的智慧指數、群眾的滿意指數。
  • 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商用車邁向新徵程 | 中國汽車報
    ♦決勝關鍵年 商用車助力全面奔小康  2020年是我國決勝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決戰脫貧攻堅之年,也是「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全面建成小康社會,是黨向人民、向歷史作出的莊嚴承諾,是實現中華民族偉大復興中國夢的關鍵一步。
  • 用獲得感幸福感繪就全面小康底色
    本報訊(融媒體記者 宋廣玉) 今年是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目標實現之年,也是全面打贏脫貧攻堅戰和「十三五」規劃收官之年。「從身邊故事,看全面小康」。為展現和總結南京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歷程和經驗,12月24日,由市社科聯、南京報業傳媒集團主辦,鼓樓區委宣傳部、鼓樓區社科聯協辦,龍虎網承辦的「全面小康百家談」第八站走進鼓樓。
  • 「讀懂我們的全面小康」綠色,全面小康的鮮明底色
    向世界展現綠色繁榮的中國範式記者:黨的十八大以來,我國全面建成小康社會取得決定性進展,其中「綠色小康」建設成效顯著。在推進全面小康建設過程中,為什麼要格外強調「綠色小康」的建設?只有發展,才能實現小康;只有綠色,才能高質量發展。「綠色小康」,是基本實現社會主義現代化、建成社會主義強國的基礎;「十四五」時期步入高收入國家水平,2035年後邁向中華民族的偉大復興,我們需要增進綠色,需要進一步的發展,向世界展現綠色繁榮的中國範式。
  • 京族貧困戶盼來「幸福水」
    近日,看著清澈的自來水流出,東興市江平鎮公式尾村京族貧困戶杜玉忠握著駐村工作隊員和村幹部的手激動地說道。杜玉忠家由於遠離自來水管道,自己安裝費用又高,因此遲遲沒有裝上自來水,主要是使用井水,但水質得不到保障。
  • 【網聚美麗鄉村 見證全面小康】路好了景美了 群眾富起來了
    2018年,根據群眾意願,馮衝村開展了萬勝、凌老屋兩個自然村莊整治,共撤除旱廁20餘個,廢舊房屋拆除400餘平米,對規劃區內進行美化亮化,建成農民大舞臺,安裝體育健身器材,豐富村民文娛生活。 「路修好了,村裡也比以前漂亮了,現在我們幹啥都有勁,幹啥都掙錢。」
  • 「我的脫貧故事」教育幫扶讓我甩掉貧困帽丨劍河縣革東鎮辣子村...
    如今,我家永遠的甩掉了這一頂沉甸甸的貧困帽。
  • 走在前列,書寫高水平全面小康江蘇答卷
    今天起,本報在「邁向全面小康這五年」專欄推出「喜看江蘇『十三五』發展新成就」系列報導,全面展示「十三五」以來江蘇經濟社會各領域改革發展成就。敬請關注。 當時光的腳步邁進2020年最後一個季度,歷史的巨輪,載著億萬人民的小康夙願,穿越困難與險阻,即將抵達全面建成小康社會的彼岸。第一個百年的奮鬥目標,近在咫尺、觸手可及。
  • 甘肅臨夏:甩掉「窮帽子」 唱響「致富曲」
    : 中國張掖網 >> 新聞中心 甘肅臨夏:甩掉
  • 京族_中國網
    中法戰爭期間,京族聚居的福安村(包括今瀝尾)裡長杜光輝率領京族、漢族群眾數十人,參加劉永福領導的「黑旗軍」。1886~1887年間,法軍侵佔江平地區時,當地京、漢族人民聯合組成義軍,堅決抗擊法國侵略者。第一次國內革命戰爭時期,瀝尾、山心等地京族30餘人參加東興總工會領導的船工工會。山心京族地區曾成立農民協會。
  • 甘肅省「決勝全面小康、決戰脫貧攻堅」系列新聞發布會 甘肅臨夏...
    人民網臨夏12月22日電 「全州56.32萬貧困人口全部脫貧,649個貧困村全部退出,8個貧困縣市全部摘帽,臨夏兒女甩掉了絕對貧困帽子,將昂首闊步與全國人民一道全面建成小康社會。」
  • 託起貧困群眾全面小康夢
    【專題】走向我們的小康生活   原標題:託起貧困群眾全面小康夢  ——金昌市紮實推進脫貧攻堅工作紀實  伴隨著「決勝全面小康」的嘹亮號角,全市上下把脫貧攻堅作為最大的政治責任、最大的民生工程、最大的發展機遇,始終以農民增收為核心,以深化改革為動力,以貧困村為主戰場,舉全市之力、集全市之智,強力推進各項政策措施落實落細,在堅決打贏脫貧攻堅戰的徵程中,交出了一份脫貧與發展互促共進的亮眼答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