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縣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公眾接收渠道公示

2020-12-25 澎湃新聞

我縣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公眾接收渠道公示

2020-05-19 20:02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媒體

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分為暴雨、寒潮、大風、高溫、乾旱、雷電、冰雹等14類。依據氣象災害可能造成的危害程度、緊急程度和發展態勢一般劃分為四級:Ⅳ級(一般)、Ⅲ級(較重)、Ⅱ級(嚴重)、Ⅰ級(特別嚴重),依次用藍色、黃色、橙色和紅色表示。當元陽縣氣象臺預測將出現災害性天氣並達到發布標準時,或已出現災害性天氣時,氣象臺向社會發布相應種類的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現將元陽縣公眾接收氣象災害預警信號渠道公式如下:

一、氣象臺發布氣象災害預警信號10分鐘後,通過元陽縣電視臺字幕滾動播放;

二、電腦或手機登陸:國家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網(http://www.12379.cn/)和中國天氣網(http://www.weather.com.cn/)查看預警信號發布情況。

三、手機下載「中國天氣」APP,查看實時預警信號發布情況。

雲南省元陽氣象局

2020年5月18日

責 編:許生菲

審 核:李彥明

聲明/提醒:1.未經許可禁止轉載、摘編、複製,改變原文意圖,以及建立鏡像等任何使用。如需轉載,請申請獲得授權!否則必追究法律責任!轉載請註明來源:雲上梯田和美元陽(ID:ystthmyy);2.投稿說明:請熱心投稿的朋友們投稿時在文章中註明作者(真名或筆名)及聯繫電話,方便刊發時署名及聯繫,謝謝!(投稿郵箱:yyrmzbs@163.com, 聯繫電話:3032858;3032859)。

更多精彩請點擊

世界文化遺產 千年哈尼梯田

網站:www.hhyyxc.gov.cn

原標題:《我縣氣象災害預警信號公眾接收渠道公示》

閱讀原文

關鍵詞 >> 媒體號

特別聲明

本文為澎湃號作者或機構在澎湃新聞上傳並發布,僅代表該作者或機構觀點,不代表澎湃新聞的觀點或立場,澎湃新聞僅提供信息發布平臺。申請澎湃號請用電腦訪問http://renzheng.thepaper.cn。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蘇州調整氣象災害預警信號類別 擬刪除兩類信號
    中國江蘇網6月29日訊 《蘇州市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實施意見(修訂稿)》(下稱「修訂稿」)公開徵求意見於昨天截止。記者了解到,結合蘇州氣候類型及規律,修訂稿中擬刪除「乾旱」和「霜凍」兩個預警信號,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總數擬由原先的「十三類」調整為「十一類」。
  • 鳳陽縣重大氣象災害預警應急預案 - 滁州市人民政府
    為進一步做好重大氣象災害的應急工作,貫徹落實中國氣象局《關於下發<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試行辦法>的通知》(氣發[2004]206號),及時有效地指導社會公眾採取防禦措施
  • 專家解讀暴雨、高溫、雷電等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含義
    專家解讀暴雨、高溫、雷電等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含義   受訪者中,有近半市民希望預警更通俗,建議發預警信號時明確告訴人們到底該怎麼做。還有市民建議,應增加用官方微博發布預警信號。  如何避險  橙色預警是關鍵  日前,四川省氣象局副局長馬力接受記者專訪,詳細解讀了四川暴雨、高溫、雷電等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的含義,並提出了市民該採取的應對之策。
  • 寧波氣象預警信號獲取渠道——中國天氣頻道(寧波應急)
    寧波氣象預警信號獲取渠道——中國天氣頻道(寧波應急) 2020-08-24 11:25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試行辦法
    各省、自治區、直轄市氣象局,各直屬單位:  為規範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工作,增強全民防災減災意識,提高氣象災害預警信息使用效率,有效防禦和減輕氣象災害,保護國家和人民生命財產安全,我局制訂了《突發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試行辦法》(以下簡稱「試行辦法」),現通知如下:  (一)要高度重視和切實組織做好此項工作。
  • 提醒|你可以這樣獲取芒市氣象預報預警信息
    為進一步拓寬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覆蓋面,切實提高社會公眾防禦氣象災害的能力和水平。按照中國氣象局減災司《關於向社會媒體公布氣象災害預警信息獲取渠道和方式的通知》及政府信息公開相關規定,現將芒市氣象部門預警發布類型及公眾獲取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的方式、途徑等通告如下:一、芒市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發布類型和級別二、芒市轄區內氣象預報預警信息發布主體(一)災害性天氣預警信息發布主體
  • 汛期一線:氣象預警精準直達九萬餘名夏收農機手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若馨報導「襄城縣氣象局6月4日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我縣部分鄉鎮今天白天日最高氣溫將上升至40℃以上,請注意防範!」6月4日,通過「三夏」重點地區預報預警服務產品,來自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的提示信息直達正在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作業的夏收跨區農機手。當前正值汛期,暴雨、洪澇災害、高溫等極端天氣對「三夏」農機手跨區作業影響大,因此,面向農機手的氣象保障服務需求旺盛。隨著「三夏」重點地區預報預警服務產品上線,全國夏收跨區作業農機手都能收到所在地區最新天氣信息和災害預警產品。
  • 2019年《廣州市氣象災害防禦規定》全文 4月1日起施行
    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建設轄區內的有線廣播、預警大喇叭、電子顯示裝置等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設施,實現與突發事件預警信息發布系統的有效銜接;加強學校等特殊場所和通信、廣播、電視盲區以及偏遠地區氣象災害預警信息接收終端建設,因地制宜,利用多種方式及時將氣象災害預警信息傳達可能受影響的群眾。
  • 浙江把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納入立法 杭州紅色預警要自動停課
    浙江是氣象災害多發的省份,每當颱風、暴雨、高溫等臨近時,各級氣象部門都會及時發布相應等級的氣象預警信號,這些預警信號跟平時的天氣預報不同,它是全社會防禦氣象災害的「發令槍」。  目前,浙江正在推進氣象預警為先導的全社會響應機制,省人大已將《浙江省氣象災害防禦條例》納入2016年人大一類立法計劃。
  • 大風藍色預警信號_大風藍色預警信號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大風 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負責全國預警信號發布、解除與傳播的管理工作。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預警信號發布、解除與傳播的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配合氣象主管機構做好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的有關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預警信號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暢通、有效的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渠道,擴大預警信息覆蓋面,並組織有關部門建立氣象災害應急機制和系統。學校、機場、港口、車站、高速公路、旅遊景點等人口密集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應當設置或者利用電子顯示裝置及其他設施傳播預警信號。
  • 廣西氣象部門及時預警應對強降水 守好第一道防線
    自治區氣象局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全面做好監測預報預警服務,成功的氣象保障服務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及社會公眾的高度評價。「對於防汛來講,氣象第一道防線必須要守好,如果第一道防線出了問題,「龍頭」轉不起來,其他防災減災工作都會受影響。」
  • 西雙版納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系統運行
    中國氣象報通訊員喻彥 周雙喜報導 記者從雲南省西雙版納州氣象局獲悉,由西雙版納州氣象局和國土資源局共同開發研究的西雙版納地質災害氣象預報預警系統於近日完成,並正式投入業務運行。
  • 汛期一線:氣象預警精準直達九萬餘名夏收農機手
    中國氣象報記者劉若馨報導「襄城縣氣象局6月4日發布高溫紅色預警信號:預計我縣部分鄉鎮今天白天日最高氣溫將上升至40℃以上,請注意防範!」6月4日,通過「三夏」重點地區預報預警服務產品,來自國家預警信息發布中心的提示信息直達正在河南省許昌市襄城縣作業的夏收跨區農機手。當前正值汛期,暴雨、洪澇災害、高溫等極端天氣對「三夏」農機手跨區作業影響大,因此,面向農機手的氣象保障服務需求旺盛。隨著「三夏」重點地區預報預警服務產品上線,全國夏收跨區作業農機手都能收到所在地區最新天氣信息和災害預警產品。
  • 大風黃色預警信號_大風黃色預警信號是什麼意思-天氣網氣象百科
    大風影響 國務院氣象主管機構負責全國預警信號發布、解除與傳播的管理工作。地方各級氣象主管機構負責本行政區域內預警信號發布、解除與傳播的管理工作。其他有關部門按照職責配合氣象主管機構做好預警信號發布與傳播的有關工作。地方各級人民政府應當加強預警信號基礎設施建設,建立暢通、有效的預警信息發布與傳播渠道,擴大預警信息覆蓋面,並組織有關部門建立氣象災害應急機制和系統。學校、機場、港口、車站、高速公路、旅遊景點等人口密集公共場所的管理單位應當設置或者利用電子顯示裝置及其他設施傳播預警信號。
  • 縣政府辦公室關於印發《如東縣氣象災害應急預案(2020修訂版)》的...
    主要職責:負責把握輿論導向,加強宣傳力度,更大範圍讓市民知曉防範氣象災害相關知識和應對措施,第一時間發布各類預警信息,提高公眾的防範避險意識;負責組織氣象災害防禦和應急處置宣傳報導,必要時召開新聞發布會。
  • 蘭州市應急管理局等單位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信號
    7月23日下午的蘭州市雨霧蒙蒙 金奉乾攝每日甘肅網蘭州7月23日訊(新甘肅·每日甘肅網記者 金奉乾)今天14時22分,蘭州市應急管理局、蘭州市自然資源局等單位聯合發布地質災害氣象風險黃色預警信號:受降雨天氣影響,預計未來48小時,蘭州市大部有較高
  • 各地氣象部門全力做好寒潮天氣預報預警服務
    12月4日18時,中央氣象臺發布寒潮藍色預警。各地氣象部門加強監測預報,及時為決策部門提供氣象信息,向社會公眾發布預報預警,提示做好防範應對。  省氣象臺3日11時發布今冬首個寒潮藍色預警信號。預警信息在《河北日報》、河北新聞網、長城網、河北天氣等媒體和客戶端發布,提示公眾注意防風防寒保暖,注意交通安全,提醒涉水單位和施工企業做好防範寒潮大風的準備。
  • 廣西氣象部門及時預警應對強降水 守好第一道防線
    自治區氣象局監測精密、預報精準、服務精細,全面做好監測預報預警服務,成功的氣象保障服務得到自治區黨委政府及社會公眾的高度評價。「對於防汛來講,氣象第一道防線必須要守好,如果第一道防線出了問題,「龍頭」轉不起來,其他防災減災工作都會受影響。」
  • 廣東省氣象災害防禦規劃(2011-2020年)
    3.氣象防災減災服務能力不斷增強全省各級氣象部門通過電視、電臺、氣象頻道、手機簡訊、12121、廣東氣象網站、官方微博、氣象服務熱線電話、電子顯示屏、各大報紙等多種渠道將預報和預警信息傳播給公眾。拓展了氣象災害預警信息覆蓋面和服務面,建立了廣播、電視、報刊、網際網路、電話諮詢、手機簡訊息、街區廣告牌、電子顯示屏等多種形式的氣象災害信息發布渠道,為人民群眾防災抗災提供了有效指導。4.氣象災害管理和應急工作穩步推進2000年廣東省率先開展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工作,將突發性氣象災害預警信號發布和防禦納入法制軌道。
  • 遼寧省2017年氣象災害公報
    2017年全省主要氣象災害有乾旱、暴雨、大風、冰雹、雷電、暴雪、大霧和霾。總體看,為氣象災害種類偏多、影響偏重年份。  二、2017年氣象災害防禦措施  (一)努力提升決策氣象服務供給質量和水平  省氣象局組織開展了決策氣象服務需求調查和接收信息更新,實行按需發布,努力提高服務的針對性和有效性。改善服務手段,組織推廣應用遼寧決策氣象APP和遼寧氣象信息共享APP,確保各級政府領導和相關部門隨時、全面了解氣象信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