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5歲的胡葆森,不愧為中國商界的常青樹。
如果不出意外,2020年5月份,他將迎來人生中第三家上市公司誕生:建業新生活,計劃融資23.3億港元。另兩家是建業地產(0832.HK)、築友智造科技(0726.HK)。
它們的股權互不交叉,出身也各自不同,各有自己的精彩。
建業地產是老胡親手養大的兒子,築友智造科技是從中民投手裡買過來的,而建業新生活比較曲折,是賣了11年後、又買回來的。
雖一直深耕河南一隅,老胡通曉天下事。他經常以商界領袖的身份出席各種活動,發起成了一系列公益組織。在地產圈,他與王石、馮侖是好基友,屬於泰鬥級人物。
當物業的封口來臨,胡葆森的嗅覺是很敏銳的。他是典型的中原人,臉闊耳方,一副忠厚的形象,喜歡穿中式服飾。他的笑容裡,時常透著一股令人捉摸不透的東西,像滿腹韜略,又似乎帶著一點狡黠。
這種商人式的狡黠,在建業新生活的過往裡,體現得淋淋盡致。在已經上市的25家物業企業,它們的前傳,沒有一家比建業新生活更為精彩,更戲劇化。
壹
送出去的孩子,老胡能順利地要回來,足見他的過人之處。有些事,並不是只有錢能擺平,而老胡就有這樣的本事。
故事很長,胡葆森所費的筆墨也就越多。在招股書裡,有關「歷史、重組及公司架構」,足足用了20頁。
老胡是要趕時髦的。和絕大部分上市公司一樣,「建業新生活」是為了上市包裝出來的殼名,去「物業」二字,時尚、洋氣,。這一點,要感謝曾寶寶,她旗下的彩生活(1778.HK)是引領者,另外,名字裡有「服務」也比較多。
建業新生活的前身是建業物業管理,可追溯到1994年——比建業地產晚2年。在1999年1月份,胡葆森引入23個獨立第三方自然人入股,令建業物業管理的股東變成建業住宅和他們分別持股51%和49%。建業住宅是胡葆森控制的建業集團旗下子公司。
5年後,建業住宅花49萬元從這23名投資人手中買下49%權益,同將建業物業管理從100萬元增資至500萬元。由於物業管理是勞動密集型,對於地產商來說,它經常不賺錢,甚至成為包袱。老胡打算在2006年將它剝離。
彼時,胡葆森正在謀求地產業務登陸香港資本上市,賣掉物業管理,正好可以聚焦地產。2008年6月6日,建業地產如願登上香港聯交所。但恰逢全球金融危機和房地產行業的低迷,建業的融資數目比計劃縮水了1億多美元。
2006年8月,以註冊資本金的價格轉讓建業物業管理,接盤者是河南國光寶業投資有限公司。招股書說,這是一家獨立於胡葆森和建業地產的第三方。國光寶業成立於2003年9月,楊楠和孫起持股90%和10%,它和旗下兩間公司目前已經被註銷,只留下了2019年1月一份當地市場監督管理局的處罰文件。
貳
10個月後,國光寶業以原價將建業物業管理賣給了牛師明。牛師明是誰?招股書又說,他是一家獨立於胡葆森和建業地產的第三方。
東哥在「企查查」軟體輸入「牛師明」,他投資過8家企業,有3家吊銷和註銷。現存的5家公司裡,他是河南建業東英新生活服務有限公司的董事長。東英新生活成立於2016年5月,深圳嘉寓商務信息諮詢有限公司和東英新生活有限公司(香港)分別持有70%和30%股權,其中牛師明是嘉寓的終極股東(持股80%)。
從買入建業物業管理的時間推算,牛師明與胡葆森並無交集,但現在,這位牛先生成了老鬍子板塊的合伙人。他們的交情不一般。牛師明也算盡心盡力,將建業物業管理在自己手上握了五年之久。2012年1月,他又將它轉給了河南昊霖投資有限公司,還是原價500萬元。
成立於2009年的昊霖投資,由滑子義和滑志昌各持60%和40%。時至今日,昊霖投資業已被註銷。它和國光寶業一樣,先接盤建業物業管理,待轉賣後就玩失蹤,一乾二淨。招股書顯示,滑子義和滑志昌也是獨立第三方。
但在2014年後,他們與胡葆森有了交集。2014年11月,河南省弘道投資有限公司成立,滑子義和滑志昌各持60%和40%。它對外有11家公司,包括建業控股有限公司、河南嵩雲網絡、北京正和島等。其中,建業控股的法人為胡葆森,旗下有10家公司,包括河南建業控股發展有限公司、建業文化旅遊、建業融資嵩山資本、中原國際航空等。
這些涵蓋了胡葆森大部分非地產業務,為什麼終極股東是滑子義和滑志昌,他們與胡葆森是什麼關係?在2015年,胡葆森公開自爆自己本姓「滑」,是龍族的後裔。
他們倆是胡葆森在建業新生活的代名人?招股書裡簡略地提了一句:「在此之前,弘道投資將代胡先生持有該等股本權益。」
叄
物業正在成為資本市場的香饃饃。
2014年6月30日,彩生活在香港主板上市,發行股票2.50億股,每股發行價3.78港元,共募集資金金額9.45億。由此,中國物業迎來了上市風潮,胡葆森不想錯過這個機會。
中國物業管理公司所得收入從2015年的約人民幣3,983億元增至2018年的約人民幣4,913億元,年複合增長率為7.2%,預計2021年增至逾人民幣5,648 億元。
在2013年12月,胡葆森開始「回收」建業物業管理,但他不是直接收購,而是通過託管的方式來控制。這一手法令人費解。招股書解釋,這種做法是為了推東滑志昌的財產規劃。這種託管的手法,還用在2016年成立的建業新生活身上。
直至2017年12月份,胡葆森從滑子義和滑志昌全部收回建業物業管理的全部股權。就這樣,建業物業管理像擊鼓傳花一樣,倒了三四次手,兜兜轉轉「在外漂了11年」。老胡是玩足球的,「物業」傳來傳去,最終射門的那個人,還是他。
這期間,建業物業板塊迎來蓬勃發展。截至2019年6月30日,建業新生活業務覆蓋河南18個地級市,收入分別為3.49億元、4.61億元、6.94億元、6.8億元,在管建築面積分別為1679.4萬平米、2036.1萬平米、2568.8萬平米、4175.2萬平米。
為了激勵和提升忠誠度,老胡同意以5000萬港元將建業新生活4.96%股權轉讓給董事會主席兼CEO王俊。另外,還向東英金融(1140.HK)配售了0.88%股份。最終,老胡透過創怡持有建業新生活94.16%股份。
11年來,為了建業物業板塊IPO,胡葆森可謂機關算盡。或者用另外一個詞來形容:老謀深算。
(來源:大東財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