茶葉、鱖魚、土雞……安徽池州要打造長三角綠色「廚房」

2021-01-20 澎湃新聞
茶葉、鱖魚、土雞……安徽池州要打造長三角綠色「廚房」

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2020-12-18 14:59 來源:澎湃新聞

池州茶葉、九華黃精、池州鱖魚、皖南土雞……一大波安徽池州優質農副產品亮相上海。

12月18日上午,2020年中國安徽名優農產品暨農業產業化交易會在上海光大國際會展中心開幕,這已是安徽在上海舉辦「農交會」的第21個年頭。此次,安徽池州市也帶來了當地農業特色產品。

當天上午,池州市政府舉辦新聞發布會,重點推介了當地的茶葉、九華黃精、池州鱖魚、皖南土雞等優質特色產業。

12月18日上午,安徽池州市政府在舉辦新聞發布會推介當地特色優質農產品。本文圖片均為澎湃新聞記者 李佳蔚 圖

池州位於安徽省西南部,是一座濱江之城,歷來以自然秀美的生態環境著稱。

池州市政府方面介紹,近年來,池州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立足茶葉、九華黃精、池州鱖魚、皖南土雞等產業資源優勢,制定了《池州市農業特色優質產業發展三年提升行動計劃》,將努力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池州帶來一大波優質特色農產品。

池州的特色產業之一就是茶葉。該市現有茶農40萬,茶園36萬畝,年產幹毛茶1.14萬噸以上,產值11億元。

池州茶葉普遍生長在海拔300-1000米的高山中,陽光充沛、雨露滋潤、花草相伴。池州的綠茶湯色青綠明亮、口感清香鮮醇,有石臺硒茶、霄坑綠茶、黃石溪綠茶等多個公用品牌,「天方」「霧裡青」「天方茶苑」等品牌茶葉榮獲「中國馳名商標」。安徽70%的祁紅產自池州。其中,潤思祁紅成功入選「中國特產」。

「北有長白人參,南有九華黃精」。池州的九華黃精歷史悠久,目前黃精種植面積2萬餘畝,產值10餘億元。九華黃精可直接食用,也可泡茶、泡酒,其多糖含量達到10%以上,高於國家藥典標準的兩倍,具有補中益氣、健脾益腎之功效,先後獲得了國家地理標誌保護產品、國家森林生態產品,已開發出九制黃精、黃精酒、黃精茶、黃精丸等30餘種系列產品。

許多人都知道徽州名菜「臭鱖魚」,其原料就是池州鱖魚。池州鱖魚終身以活魚為食,其肉質細嫩、味道鮮美,且營養豐富,是國家地理標誌農產品、安徽省名牌產品。

目前,池州已建有國家級鱖魚原種場,開發出了茶香鱖魚、五香鱖魚等系列產品,被中國漁業協會認定為「中國鱖魚之鄉」。池州鱖魚養殖面積3萬餘畝,年產3800餘噸。

皖南土雞同樣是安徽的優良地方品種,源自鄉土,長在自然,肉蛋鮮美,滋補健康。池州則是皖南土雞的主產區,皖南土雞的生長周期長,一般1至2年,養殖方式為原生態山林散養,飼養密度較低,活動量大、各種營養元素攝入全面,是標準的「跑步雞」。目前,皖南土雞年出欄量達2300萬羽。

(本文來自澎湃新聞,更多原創資訊請下載「澎湃新聞」APP)

關鍵詞 >> 長三角,農產品,安徽池州

相關推薦

評論()

相關焦點

  • 茶葉、黃精、鱖魚、土雞 安徽池州在滬推介特色農產品
    人民網上海12月18日電(王文娟)池州茶葉、九華黃精、池州鱖魚、皖南土雞……18日,安徽省池州市農業特色優質產業「四業」在滬推介。據介紹,近年來,池州市堅持生態優先、綠色發展的理念,立足茶葉、九華黃精、池州鱖魚、皖南土雞等產業資源優勢,制定了《池州市農業特色優質產業發展三年提升行動計劃》,按照一套班子、一個協會、一個專家指導組、一套政策「四個一」發展路徑,堅持規模化、標準化、品牌化、鏈條化培育,努力打造長三角綠色農產品生產加工供應基地。
  • 畫報聚焦 | 迎客長三角,養生「硒」遊去池州
    10月27日,以「迎客長三角 康養在池州」為主題的長三角康養旅遊嘉年華暨池州養生「硒」遊季活動在安徽池州開幕。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廳長袁華、池州市人民政府市長操龍燦出席開幕式並致辭。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副廳長周明潔、池州市人民政府副市長賈瑄登臺為考察活動代表授旗。
  • 來池州玩,這四種池州特產美食不要錯過,本地人和遊客都愛吃!
    原創文/小付編輯池州,簡稱「池」,別名「秋浦」,安徽省地級市,長江三角洲中心區27城之一。池州地處亞熱溼潤氣候,亞熱帶典型植物群落類型在這裡都很齊全,且生長發育得很好,是常綠闊葉林向落葉林過渡地帶,常綠樹與落葉樹混生,有常綠闊葉林、常綠落葉闊葉混交林落葉闊葉林、針葉林、竹林等,還有一些栽培的亞熱帶經濟林木。池州是安徽重點林區,蘊藏著豐富的野生動物資源,是安徽省野生動物主要分布區。境內有水生、陸生脊椎動物556種,佔安徽省種類的88%,其中獸類83種,鳥類285種。
  • ...池州|安徽|祁門|鄭媛媛|黃精|九華|徐雯|綠茶|霄坑村|潘治平
    霄坑綠茶(安徽茶鄉裡生態農業有限公司)霄坑綠茶產自梅村鎮霄坑村,村民們在茶葉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農藥,這種原生態的茶葉生產模式,確保了霄坑茶綠色、健康的品質。霄坑綠茶形似龍鬚,色澤翠綠。衝泡後,香鬱芬芳,湯色清明,葉底如花。2017年榮評池州市知名商標;2018年榮獲「安徽省旅遊商品研發設計大賽」銅獎;2020年被評為池州市名優農產品。
  • 千年古城發展駛入快車道,長三角主流媒體聚焦安徽池州
    12月16日至19日,來自上海、浙江、江蘇和安徽三省一市的長三角主流媒體記者走進安徽池州,參加「『池』騁長三角,同『州』共揚帆」為主題的聚焦安徽池州活動,用鏡頭記錄池州全面融合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生動實踐和特色亮點。
  • 安徽和縣:打造長三角後花園
    地處長江之濱的和縣為安徽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天門山、霸王祠、龍潭洞、陋室等原汁原味的景點,讓人如數家珍。千年烏江小鎮、百年曆陽篾匠街,這些古民居街巷是和縣歷史舊影,歷經千百年風雨而傲立。打造後的烏江小鎮——歷陽篾匠街,集霸王古蹟、文化體驗、溼地遊覽於一體,盡顯文化旅遊小鎮與人文景觀魅力。青山、碧水、古寺、溫泉,是香泉獨特的自然資源,而香泉湖景區集自然與人文資源為一體,構成一幅風光綺麗的田園山水畫卷。
  • 安徽和縣:打造長三角後花園
    來源:人民日報海外版地處長江之濱的和縣為安徽歷史文化名城,文化旅遊資源豐富,天門山、霸王祠、龍潭洞、陋室等原汁原味的景點,讓人如數家珍。千年烏江小鎮、百年曆陽篾匠街,這些古民居街巷是和縣歷史舊影,歷經千百年風雨而傲立。一座座白牆黛瓦、一條條青石板、一棵棵梧桐樹,都在無聲地向世人訴說著光陰的故事,斑駁而遙遠,古老而綿長。
  • 池州,一座野生的城在努力生長
    茶水、生薑、火桶是池州冬日晨起的標配在網上買的茶葉收到了,從池州石臺縣發出,那個地方茶葉和別處茶場命名方式不同,叫「野茶」的居多,一聽名字就覺得清幽脫俗,不禁想吟詩一首:此物清高世莫知 、塵心洗盡對野茶。一杯茶、幾片醃製的生薑、偎在火桶裡,是池州晨起的標配。
  • 美好安徽·迎客長三角系列活動拉開序幕
    9月10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主辦的&34;系列活動媒體通氣會在合肥舉行,為期三個月的安徽文旅惠民系列活動就此拉開帷幕。本次活動是深入學習貫徹總書記考察安徽和在合肥主持召開紮實推進長三角一體化發展座談會重要講話精神的一項具體行動。
  • 來池州旅遊,買這些特產就對了
    霄坑綠茶產自梅村鎮霄坑村,村民們在茶葉種植過程中不使用化肥農藥,這種原生態的茶葉生產模式,確保了霄坑茶綠色、健康的品質。產品榮獲第十七屆安徽石臺·茶葉節(網絡)「石臺硒茶」(鬥茶賽)毛峰類榮獲金獎。2020年首屆池州鬥茶賽暨茶藝師大賽金獎、名優產品。
  • 池州探索康養旅遊產業發展新路徑
    為此,我市搶抓機遇,積極應對旅遊市場的新變化、新需求,積極融入長三角一體化發展,探索康養旅遊產業發展新路徑,首次推出池州康養旅遊「硒」遊季IP,將康養旅遊打造成為我市新常態下旅遊經濟的新亮點。乘著長三角一體化發展的東風池州探索康養旅遊產業發展新路徑10月26日至28日,由安徽省文化和旅遊廳、池州市人民政府會同上海、江蘇、浙江文化和旅遊廳(局)共同舉辦,以「迎客長三角康養在池州」為主題的長三角康養旅遊嘉年華暨池州養生「硒」遊季活動在我市成功舉辦。
  • 安徽臭鱖魚,臭味食物界的無冕之王
    👆點擊圖片購買!👆廚房小白之光,只要10分鐘,像煮麵一樣簡單就能在家吃到地道安徽臭鱖魚>對於很多異鄉的遊子來說,安徽「臭鱖魚」是靈魂的慰籍,頹到爆炸的加班夜,只需一碗自帶體味的臭鱖魚,就立即能在這個浮躁的世界裡滿血復活。
  • 所有人,「池州的禮物暨首屆池州十佳旅遊商品」網絡投票開始啦!
    本品硒含量高達0.2-4.4mg/kg,超出普通茶葉的5-10倍;採用傳統毛峰型綠茶製作工藝,外形緊結捲曲;清香高長,略帶野花香;湯色黃綠、明亮,滋味鮮醇;可以常溫保存。 生產企業:安徽石臺縣西黃山茶葉實業有限公司 18、農特產品 依然紅·古樹祁紅
  • 安徽:小茶葉「長」出大產業
    杜愛玉告訴記者,下一步將按照「做大做優做強」的原則,對安徽茶葉龍頭企業「甲級隊」給予政策傾斜、重點幫扶。鼓勵支持龍頭企業通過兼併、重組、收購、控股等方式組建大型企業集團,實現茶企強強聯合、抱團發展。  如何實現真正的優勢互補,抱團發展?杜愛玉透露,我省正積極組建安徽茶業集團,培育真正的徽茶龍頭領軍企業。
  • 安徽池州:長三角一體化下的旅遊新聖地
    央廣網池州12月21日消息(記者鮑玉嬋)九華山、杏花村、秋浦河......安徽池州的旅遊景區遍布全境,從自然美景到歷史人文,從觀光到休閒,池州旅遊呈現出迷人的風採。央廣網發 王帆攝「做強做大文化旅遊產業,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豐富的文旅資源優勢,加快融合發展。」池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悉,下一步,池州將依託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重點打造文旅品牌產品一體化,圍繞長三角地區2-3小時旅遊交通圈,量身打造特色文化旅遊產品。
  • 安徽池州:長三角一體化下的旅遊新聖地
    央廣網池州12月21日消息(記者鮑玉嬋)九華山、杏花村、秋浦河......安徽池州的旅遊景區遍布全境,從自然美景到歷史人文,從觀光到休閒,池州旅遊呈現出迷人的風採。央廣網發 王帆攝  「做強做大文化旅遊產業,我們要充分利用好豐富的文旅資源優勢,加快融合發展。」池州市文化和旅遊局相關負責人告訴記者。據悉,下一步,池州將依託國家全域旅遊示範區建設,重點打造文旅品牌產品一體化,圍繞長三角地區2-3小時旅遊交通圈,量身打造特色文化旅遊產品。
  • 安徽池州九華山旅遊,吃當地徽菜,重油鹽、中藥成特色菜
    我們出門旅遊總喜歡去品嘗當地美食,這次和小夥伴一起來到安徽池州市的青陽縣九華山也不例外,頓頓都是找了當地的徽菜館我們一般說徽州都是指皖南一帶以黃山為代表的美食,那麼池州與黃山相鄰,美食文化上會有交集和差異嗎?不妨隨我來看一看。
  • 池州過年要吃「米角子」 磨豆腐紅燒肉都必不可少
    廚房裡,吳阿姨、陳阿姨已經炒起了花生,炸起了圓子。夾著白沙一起炒,能讓花生受熱更均勻,炒熟的花生必須涼一會兒才脆。以前農村過年必備炒花生,放涼後香、脆~還有這種被稱作「米角(guò)子」的東西,是很多池州人年少時的記憶。圓子代表著團圓,在池州很多地方都是需要炸圓子。而且過年的時候,飯桌上也是需要端上一盤圓子才好。
  • 池州市林業局和浙江省衢州市林業局籤署《關於加強安徽池州...
    9月28日,在浙江桐廬舉辦的首屆長三角森林康養和生態旅遊推薦會上,我局和浙江省衢州市林業局共同籤署《關於加強安徽池州——浙江衢州全國森林旅遊示範市建設合作發展框架協議》(以下簡稱《協議》)。市林業局副局長丁文和衢州市林業局局長黃孔森分別代表雙方籤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