春天裡的大山山花爛漫,勤勞的小蜜蜂開始忙碌起來,和它們一起忙碌的還有採蜜人。南方的採蜜人通常被稱為「追花人」,因為他們總是帶著蜂箱全國各地跑,哪裡有花就到哪裡去。可在城陽夏莊東部山區的 峪,卻有一群行蹤比較固定的採蜜人。近日,記者走進大山,體驗採蜜人與蜂「共舞」的生活。
記者跟訪
採蜜要去大山深處
年輕時當過兵,幹過企業,退休後成了養蜂人,75歲的楊希竹養蜂生活已經十幾年了。上午9時,楊希竹收拾工具,約上老伴,兩人開始從住的地方出發。「這是裝蜜專用桶,採好的蜂蜜就用它帶回來。」見記者好奇,楊希竹指著他隨身攜帶的一個白色的桶說。
「採蜜的地方遠嗎?」「遠著呢,在大山深處。」楊希竹說,從他住的地方金垛頂到蜂箱所在的位置,步行的話,需要40分鐘的路程,乘車也需要10分鐘。隨後,記者跟老楊一起乘車上山。
採蜜前得全副武裝
「到了,就是這裡。」順著老楊指的方向望去,漫山遍野開滿櫻桃花,花徑旁邊,有一塊巨大的黑色紗網,卻看不到蜜蜂。老楊說,紗網下面就是蜂箱,蜜蜂現在都在蜂箱裡。前往蜂箱前,老楊從附近的帳篷裡拿出一個類似鐵桶帶有搖把的東西。「這是搖蜜機,至於幹什麼用,待會你就知道了。」老楊故作神秘。
「你要過去,必須戴上這個。」老楊拿出一個頭套遞給記者。戴上後,周圍的紗網垂下來,將人的臉和脖子遮起來,可以防止蜜蜂蜇傷。「你只在一旁看著,不要靠得太近!」一番囑咐後,老楊帶著記者走近蜂箱。揭開黑色紗網,終於露出蜂箱。老楊從蜂箱取出蜂皮,一個個小心翼翼放到一邊,上面密密麻麻布滿蜜蜂。見有人來打擾,蜜蜂開始飛舞起來,見到這場景,附近的遊客紛紛跑到一邊。
記者上陣遭遇圍攻
「再離得遠點!」只見老楊拿著蜂皮輕輕一抖,這時候,蜜蜂徹底被驚動了,紛紛離開蜂皮,在空中「嗡嗡」地飛舞著,還不停向記者身上飛。「不要抖,這樣會驚擾蜜蜂!」老楊不停提醒記者,但記者還是沒能倖免,頭部被蜇了一下,頭皮瞬間疼痛起來。不一會,三個蜂皮露出本來面目,上面密密麻麻全是蜂巢。「這幾個蜂皮放上的時間比較短,現在裡面的蜜還不滿。」
忙完這一切,老楊拿著蜂皮來到搖蜜機旁,將蜂皮一個個插入機內固定,然後用手不停搖動搖把。搖了一會,再將蜂皮取出,倒過來再次插入,繼續搖。「看,下面的就是蜂蜜了。」老楊說,這些蜂蜜過濾後就可以裝桶了。老楊告訴記者,蜂巢滿了的話,一個蜂皮可以出兩三斤蜜。收集的蜜帶回家存放起來,然後再分裝、冷藏。
櫻桃花蜜周末上市
「這是剛採下來的蜂蜜啊,多少錢一斤?」這時,不少遊客聚攏過來看熱鬧,紛紛提出要現場購買。「周末來買吧。」「為什麼啊?我們可以多出點錢。」「不是錢的問題,現在的蜂蜜質量還不是最好的,要買好蜂蜜得等到這個周末。」老楊說。
有生意不做?見記者和遊客不解,老楊道出實情。原來,這批蜜蜂曾經去過南方,不久前剛剛回來。「南方的花是油菜花,這裡是櫻桃花,現在蜜蜂產的蜜,雖然也是櫻桃花蜜,但裡面會摻有油菜花蜜的成分。」老楊說,雖然普通人嘗不出來差別,但他不想瞞著大家。現在只採少量的蜜,到本周末,才開始大量採蜜,質量相對差一點的蜂蜜會低價賣掉。
小知識
蜂王漿的來歷
「不少人以為,蜂王漿是蜂王產的蜜,這是一種誤解。」楊希竹說,蜂王漿相當於工蜂的「母乳」,是由青年工蜂從體內的「王漿腺」排出的,主要用來飼養蜂王和蜜蜂的幼子。蜂王幾乎一生都以蜂王漿為食,工蜂和雄蜂則只在幼蟲期的前三天食用蜂王漿。
養蜂人在「王漿條」上投上幼蟲,工蜂就會自動在上面投放「王漿」。3天後將「王漿條」取出,裡面的「王臺」幾乎滿了,取出來就是蜂王漿。蜂王漿營養價值比普通蜂蜜要高得多,價格也更高。
本版撰稿攝影 記者 王濤
講述
一年四季春天最忙
「這裡的花季只有兩季,主要是櫻桃花和洋槐花。」老楊說,他們一年四季都不閒著,但春天最忙,「一個多月前就開始忙了。」老楊說,從分工上講,蜜蜂分蜂王、工蜂和雄蜂,蜂王負責繁殖,雄蜂負責交配,工蜂從生下來就得勞動,採集蜂蜜供養蜂王,一直到死亡。壽命上蜂王最長,一般能活兩三年,工蜂只有幾個月,因此,每天都會有大量的蜜蜂死亡,每天也會有大量的蜜蜂出生。2月份開花前,就得把蜂王放出來進行繁殖,這叫「春繁」。
到了秋天,就得忙著培養「越冬蜂」。老楊說,蜜蜂忙碌了一個夏天,身體比較虛弱,這時候,養蜂人就不讓蜂王產卵,目的是讓工蜂不用勞動供養它,以保持體力延長壽命。
冬天也不閒著,要更換巢框、修理蜂箱,還要幫蜜蜂過冬。在自然界,蜜蜂夏天採蜜,可以留到冬天吃,可是養蜂人把蜂蜜取出,蜜蜂的食物必然不足,這就要用白砂糖代替,也就是常說的「以糖換蜜」。
最怕「分蜂」和「盜蜂」
「蜂王的地位也會動搖。」老楊說,一旦蜂王的繁殖能力衰退,工蜂會主動淘汰它,在蜂巢下面重新建立「王臺」,培育新的蜂王,那時,工蜂會群起「造反」,甚至將原來的蜂王咬死。原來的蜂王也有可能帶著部分「親信」離開,重新立巢,這就是「分蜂」。根據「分蜂」出現的原因不同,養蜂人會採取很多辦法,但都很難奏效。而且,出現「分蜂」,會極大影響蜂蜜的質量。所以,為了加強管理,養蜂人幾乎每天都要巡視蜂箱,甚至一年人工換一次蜂王。
此外,「盜蜂」也是養蜂人最擔心出現的情況之一。蜂蜜留在蜂箱裡,其他蜂場的蜜蜂會聞著味過來,在搶奪食物的過程中,蜜蜂之間會有一場戰爭,導致大量蜜蜂死亡,養蜂人往往因此損失嚴重。一旦出現這種情況,蜂箱必須及時轉移。此外,蜜蜂發生病害,也會帶來損失。
收成好時一年賺4萬
記者了解到,目前, 峪山區養蜂人一共有十幾戶。老楊告訴記者,養蜂人多是夫妻倆,養殖規模大了,就需要僱人。除去人工、維修設備等費用,養蜂的主要成本就是蜜蜂的食物白砂糖。
他給記者算了一筆帳,以80個蜂箱為例,一個蜂箱的蜜蜂一年要吃掉七八十斤白砂糖,按照每斤3.5元計算,一箱蜂的費用就得300元左右,80個蜂箱就是2萬多;人工費按照僱工每月4000元計算,一個僱工一年的費用就得5萬,所有成本加起來,一年下來得8萬多。按照一個蜂箱一年產蜜30斤,每斤均價50元計算,80個蜂箱一年的總產值達12萬。「中間的差價就是利潤,但這還不排除出現各種特殊情況而遭受損失的。」
一天被蜇十幾次
「有些蜜蜂很溫順,有些很兇猛。」老楊說,這與蜂種和天氣都有關係,遇到壞天氣,蜜蜂脾氣也會大,容易攻擊人。最多的時候,他一天被蜇十幾次。老楊掀開衣服,他的脖子後面露出許多小「疙瘩」,都是被蜜蜂蜇的。
「遇到被蜂蜇,儘量拔除蜂針。」說著,老楊開始撥開記者的頭髮,找到剛剛被蜇的地方,將蜂針拔出。老楊說,過敏體質的人不能養蜂,這些人一旦被蜂蜇,容易引起過敏、呼吸困難,甚至出現休克,危及生命。被蜇的人如果出現症狀,一定要及時就醫。
【青島論壇熱帖】建行宮,泡鴛鴦浴,這竟然是山東原副省長?
[揭秘:青島某個私人會所,腐得秘密快活] [15歲少女戀上鄰居大叔,2人失蹤在青島生子]
[屌絲人數達5.26億中國人會越來越窮?] [朝鮮女大學生賣淫內情被曝光:1次僅50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