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氣逐漸轉冷
冬至快要到了
又是一年殺豬宰羊的時節
雖然豬肉價格還是高居不下
但是愛吃肉的陝北人
總是要割上幾斤
來慰藉一下心靈
基於陝北濃厚的歷史文化底蘊
各種各樣的美食
在這裡大放光彩
有些食材很不起眼
卻在陝北人的手中
綻放出了光芒
今天,小編就帶你重新盤點一下
榆林的十大美食
No.1
燉羊肉
羊肉被稱為補元陽益血氣的溫熱補品。榆林燉羊肉味道鮮美,新鮮羊肉連骨剁成大塊,大鍋旺火燉熟,大盆盛上,美味誘人。尤其是橫山縣吃地椒葉長大的山羊,肉質鮮美。府谷、神木、靖邊、橫山也均有此美食。近年來,橫山鐵鍋燉羊肉走出榆林,風靡北京、西安、銀川等大城市,深受廣大食客青睞。
No.2
碗託
用蕎面仁加水滲透碾成糊狀,過濾去渣盛碗入籠,旺火蒸熟,晾涼後脫出成坨。食時切成片,愈薄愈佳,加麻辣羊肝湯和調料湯,清爽利口,為夏季之美食,有解暑之功效。
No.3
驢板腸
驢板腸是取自「佳米驢」的整副驢大腸做原料,反覆用醋水搓洗乾淨,放入清水鍋煮半熟。撈出再入滷湯鍋,加醬油湯、辣椒、花椒、蔥花、薑片燉煮至綿軟。吃時切成小段,加原湯汁,口味麻辣鹹嫩,香味襲人,可謂一絕。
No.4
榆林豆腐
馳名中外的榆林豆腐因採用普惠泉流出的桃花水做出,白嫩細膩,香甜可口,再經獨特工藝製作,口感好,白嫩細膩,營養豐富,品質精良,屬純天然綠色食品,是榆林地方第一名菜。明正德年間,武宗朱厚照巡視榆林,地方官將豆腐上供,武宗食後,稱讚不絕,嘆為京城御廚所不及,在榆每日必食之。
No.5
羊雜碎
羊雜碎由羊的頭、肚、肝、肺等混合燴制而成,味道酸辣兼宜,無腥不膩,連同粉條燉在湯裡,撒上蔥花,香味撲鼻而來,入口生津,食之可以增加人體熱量,抵禦寒冷,尤其適合在氣候偏冷的北方食用。在榆林,榆陽區、神木、靖邊、橫山、綏德等縣羊雜碎最為特色。雖然現在漲價了,但還是榆林人早餐的不二之選。
No.6
羊肉麵
有句民謠「米脂的婆姨綏德的漢,清澗的石板瓦窯堡的炭,四十里舖的羊肉麵。」可見,羊肉麵在當地人眼睛裡是多麼重要的飲食。精選剔骨羊肉,切成小塊,用草果、桂皮、花椒、生薑、紅蔥等佐料製成純肉臊子,然後澆到厚薄均勻、筋道有嚼頭的白皮面片上,噴香撲鼻,極為誘人。「綏德羊肉麵」已成為知名美食。
No.7
洋芋擦擦
洋芋擦擦又名「洋芋撥拉」、「洋芋庫勒」。先將土豆擦成扁平長條,然後裹上麵粉上籠蒸熟,再以熱油爆蔥花等清炒,拌入佐料即可,令人百吃不厭。榆林各縣均有此美味。
No.8
神木老席
神木老席是神木地方菜的傑出代表,老席根據食材選用的類型和數量的不同又分為「八大碗」、「十大碗」、「十二件」、「十六件」、「三十六件」。老席中最為常吃的是「十二件」。相傳老席起於宋席,楊家城楊府家宴「八碗三盤」,興於明,盛於清,後傳入民間,經千百年來代代相傳成就出經久不衰的美味。
No.9
拼三鮮
拼三鮮以豬肉、羊肉、雞肉為主料,輔以片粉及其他蔬菜,精做而成,加調料製成水丸子、炸丸子、酥肉、燒肉等投入三鮮湯中,再配以魷魚、海參、木耳、黃花等十多種配料,味道鮮美無比。據說康熙皇帝私訪榆林時,曾吃過此菜,讚不絕口。後來被帶入宮中,做為招待外國使臣的壓軸菜。
No.10
鎮川幹爐
鎮川的幹爐最為出名。製作時,溫水和面,包一撮乾麵粉(加鹽),手壓成形,先烙後烤而成,內空外脆,最宜貯存或上路做乾糧。和面時加油可製作油幹爐,又酥又脆,順口溜道:「吃著香,咬著脆,飽嗝上來幹爐味」。
上面的這些
僅僅是榆林美食的冰山一角
還有更多美食
等待你來發現
-END-
文博傳媒整理作品
部分素材來源榆林市人民政府
侵權請聯繫後臺刪除
文 | 博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