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民幣外匯升值和貶值是相對而言的
我們一般所說的升值貶值是相對於美元,而不是其他非美貨幣。如果相對其他國家貨幣而言,那就要看其他貨幣相對於美元是否升值或貶值得更多了。
比如人民幣相較於美元升值1%,而英鎊相較於美元升值2%,那麼人民幣相較於英鎊不是升值而是貶值。
相對於美元來說,人民幣貶值主要有三方面因素:一、美國經濟向好,進行多輪加息,從而促進美元指數上漲;二、國內資金較為緊張,比如存款和貸款利率都出現較明顯的上浮,即國內大幅地實行貨幣寬鬆,且國內的貨幣寬鬆大於美國的貨幣寬鬆;三、中美貿易戰打得厲害,不利於我方國際貿易。
人民幣相較於美元升值剛好相反,主要比較貨幣寬鬆釋放的流動性。
但是不管怎麼樣,人民幣依舊是比較穩健的貨幣,處於可控範圍內,相較於去年從6.7貶值到7.2,如今的升值(7.2升值到6.5)是正常回調,像所有的金融資產一樣有漲就有跌,只有這樣才能更為健康的發展。
那麼為什麼說人民幣依舊是較為穩健的貨幣呢?因為我國資本市場還較為封閉,特別是外匯市場,存在在岸和離岸人民幣匯率兩個市場。相較於完全市場化的美元歐元,其波動範圍較小,可控程度較高。
比如今年3月份美元指數高點從103,短短8個多月下跌到如今的90,其振幅高達(103-90)/103=12.62%。英鎊/美元,在8個月裡振幅高達(1.1227-1.3553)/1.1227=-20.72%,其匯率波動性很大。而人民幣相較於美元升值還不到10%,遠低於歐元/美元的20.72%。
人民幣外匯升值貶值對普通上班族或普通老百姓有什麼影響?
對於普通上班族來說幾乎沒有影響,而對於在外貿企業的上班族來說,存在一定影響,特別是做進口貿易的企業。
國際貿易一般以美元結算為主,如人民幣相較於美元貶值,那麼做進口貿易的企業所支付的人民幣就會更多,提高了進口成本,而商品在國內市場並不能及時地體現在價格上,那麼對進口企業來說利潤減少。如是進口貿易企業的上班族,那麼可能年終獎和福利會被取消,甚至降薪。
相反,出口型貿易企業,成本降低,利潤抬高,如是出口貿易企業的上班族可能加薪,增加年終獎和各項福利等。
若人民幣相較於美元升值,那麼剛好相反。
人民幣匯率的升值貶值對普通百姓有影響嗎?如不購買海外商品或服務,那麼對普通老百姓而言是沒有直接影響的,但依然存在間接影響。
如今的貿易全球化程度較高,比如一部手機,它的配件或專利可能來自幾個國家,如以美元結算,人民幣一旦升值或貶值,那麼就會降低或提高相應的成本,而最終這種成本會反映在商品價格上。
但是如不是長期貶值,對百姓的影響還是極其有限的,因為成本在商品價格上反映出來需要一個較為漫長的時間。比如去年人民幣的貶值,今年的升值,我們並不能覺察出相關商品價格有明顯的變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