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點素材:非物質文化白鹿原民俗村被拆,如何打撈流失的民俗文化

2020-12-10 高考網

  白鹿原民俗村被拆,如何打撈流失的民俗文化

  據報導,3月12日,投資3.5億元的陝西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正式啟動拆除工作。從開業時單日接待遊客量達到12萬人次,到後來的門前冷落車馬稀,再到停業整改半年後最終拆除,中間還不到4年時間。

  網際網路上有不少文章總結「失敗的小鎮」。其中,海南中華民族文化村、四川成都龍潭水鄉等多個當地曾經寄予厚望的民俗文化村被屢次提及。如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為這份失敗者榜單增添了新的名字。從這個角度看,某些民俗文化村從剛開始的轟轟烈烈到後來急速衰敗並非偶然,存在著一些共同的內在原因。

  與雲南麗江大研古鎮、浙江嘉興烏鎮等國內常年熱門的古鎮不同,一些打著民俗文化村旗號運營的特色景區以新建為主,沒有具有年代感的建築,更缺乏歷史文化的積澱。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雖然建在白鹿原地區,但其主要建築均經過人工新建或改造。何況,陳忠實的《白鹿原》本來就是依託於白鹿原為背景的虛構小說,現實中並不存在一個「白鹿村」。先天不足,意味著新建的民俗文化村必須在後天項目開發上下功夫。

  怎奈,除了新建一批仿古建築,民俗文化村的一大通病就是項目開發缺乏創新。許多民俗文化村吸引客流的辦法就是所謂傳統小吃,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也不例外,遊客印象最深的就是一條仿古小吃街。但這樣的仿古小吃街,並非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僅有,且毫無新意。同時,隨著市場的健全,這些小吃平時在很多地方都可以吃到,而且消費者很容易找到價廉物美的小吃店,何必要專門跋涉到地理位置偏遠的民俗村品嘗呢?民俗文化村不是不可以發展小吃,但小吃只能是服務遊客的配套設施,當不成主業。

  客觀地說,當代遊客是存在了解民俗、感受傳統的需求的。特色小鎮的建設打造把傳統民俗與消費者的現代生活習慣對接起來,才是關鍵。面對一些在現實生活中流失的民俗文化,消費者抱有極大的熱情和參與度。發展體驗式的民俗文化項目,才能更大程度激發遊客的消費熱情。比如,與其讓遊客品嘗隨處可見的小吃,不如開設工作坊項目,讓有興趣的遊客親手製作小吃。傳統生活方式在民俗文化村「復活」,使民俗文化旅遊突破時間和空間的制約,讓遊客「夢回」傳統和歷史。

  國內外許多成熟的民俗小鎮,不僅注意保留傳統的生活之美,也注意現代創新。以堪稱國內小鎮運營範本的烏鎮而言,烏鎮戲劇節、網際網路大會已成為其擴大對外影響的兩大品牌項目;位於北方的山西平遙,也把國際攝影大展作為年度盛事。在千年古鎮的肌理中添加現代藝術元素,順應了文化傳播的宗旨,讓遊客感受到古鎮的張力。很多失敗的民俗村之所以難以吸引「回頭客」,就在於其運營項目的一成不變,缺乏具有時代氣息的新亮點。

  隨著各地民俗小鎮爭相建設,同質化的問題日益突出。業內人士在分析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失敗原因時認為,周邊同質化、同類型的村子太多,而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離主要客流來源地西安最遠。儘管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有著「白鹿原」這副好牌,但如果無法與同類項目作出區分,就無法實現其建設的初衷。

  民俗文化是傳統文化中瑰麗的寶藏,傳承和保育民俗文化,對延續古典之美、豐富現代人的精神生活有著重要的意義。建設民俗文化村,以恢復文化實體的方式傳播民俗文化,本身有著積極的意義。不過,找到傳統民俗的精髓,讓遊客更加主動積極地接近民俗文化,不僅需要外在的物質建設,更需要內在的精神傳承和創意發掘。如此,民俗小鎮才能讓民俗精神深入人心,讓傳統民俗與現代思維相互交融、彼此促成。

最新高考資訊、高考政策、考前準備、高考預測、志願填報、錄取分數線等

  高考時間線的全部重要節點

  盡在"高考網"微信公眾號

相關焦點

  • 白鹿原民俗村被拆 文化小鎮不能荒蕪特色
    原標題:白鹿原民俗村被拆 文化小鎮不能荒蕪特色   依託於獨特的地理風貌和歷史積澱,以及著名文學作品和影視IP帶來的社會效應,西安市藍田縣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區於2016年開放,自我定位為「集生態農業觀光、民俗文化體驗、農事活動體驗及鄉村精品休閒度假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綜合項目」。
  • 白鹿原民俗村將拆 宋衛平旗下藍城接盤
    2020年3月9日實地探訪陝西西安白鹿原民俗村,民俗村內店鋪全部關門歇業,有的已經開始了拆除。(IC photo/圖) 過去幾年曾火遍全國的旅遊小鎮、民俗村建設,正經歷同質化帶來的苦果。因為內容雷同、遊客稀少,一些耗巨資修建的人工景區,正走向衰敗。 2020年3月7日,陝西省藍田縣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貼出公告,該景區將於3月12日-3月31日分批拆除。
  • 耗資3.5億、營業不到4年,西安白鹿原民俗村要拆,網友直呼嘆息!
    導讀:耗資3.5億、營業不到4年,西安白鹿原民俗村要拆,網友直呼嘆息!今天在瀏覽本地新聞時看到這麼一條資訊,「西安白鹿原民俗村在3月12日正式啟動拆除工作」。當時看到這條新聞時有點震驚,因為這個景區真的很新建成時間也不足4年。
  • 投資3.5億的白鹿原民俗村要拆了,這塊地方將被重新規劃
    在藍田、長安、灞橋等地,開了多家以「白鹿原」為主題的旅遊項目,分別是白鹿倉景區、白鹿原生態文化觀光園、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簸箕掌民俗村、白鹿古鎮等。其中,2016年5月1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試營業;2016年7月16日,白鹿原影視城試營業;2017年4月23日,白鹿倉景區誕生。這三家景區不要說外地遊客,就是不少西安人也「傻傻分不清楚」。到底誰才是白鹿原?
  • 2020年西安第一個破產的產業竟然是白鹿原民俗村!3.5億打水漂!
    公告稱,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將於3月12日至3月31日拆除。一個因鄉村民俗而起,因影視劇作品而紅的IP,投資3.5億元,開業4年便就拆除。震驚!惋惜!難以相信!但又好像在意料之中。白鹿原民俗村緣起當年陳忠實的一部50萬字長篇小說《白鹿原》震驚了中國文壇,很多人因為這本書認識和知曉了陝西有個叫白鹿原的地方。借著這個文化IP,根據小說改編的電影和電視劇也相繼獲得各種獎項提名,於是,平日冷冷清清地藍田小鄉村徹底火了。
  • 投資3.5億的白鹿原民俗村命殞 特色景點如何還魂
    3月7日,陝西藍田管理方發出公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將被拆除,拆除期限為3月12日至31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投資3.5億,佔地1200畝,於2016年5月1日開園,後來遊客漸少,曾於2019年9月開始提升改造,暫停營業。
  • 拆!西安白鹿原民俗村3.5億打水漂
    投資3.5億元人民幣,總佔地面積達1200畝的西安藍田縣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即將拆除。 3月7日,有網友爆料,藍田縣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項目將實施拆除,並配發了拆除公告。該公告的發布單位為「西安藍城理想小鎮建設管理有限公司」,落款日期為2020年3月7日。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這就開拆!「特色小鎮」忽悠不下去了
    「白鹿原」因周平王東遷時在此地遇見白鹿以為祥兆而得名的,又以陳忠實先生的《白鹿原》巨著而揚名天下。故事的所在地,西安向東30多公裏白鹿原畔的半坡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應運而生,這裡曾經是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三級重點建設項目,然而,故事戛然而止。
  • 投資3.5億元、存活僅4年,白鹿原民宿文化村被拆
    佔地1200畝、斥資3.5億元打造的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開張僅4年被拆除了。日前,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白鹿原民俗村管理方貼出公告:民俗村相關項目拆除工作於3月12日起實施,包括景區內一至五平臺、回坊以及周邊建築物、構建物被分兩個批次依序實施拆除,預計3月31日前完成拆除工作。
  • 「深度」投資3.5億的西安白鹿原民俗村要拆?實際投資7000萬元,多重...
    此外,土地問題始終是白鹿原民俗村的懸頂之劍。該項目所佔土地為藍田縣田家坡村農村集體土地,佔用方式為租賃。而按照當時施行的土地管理法相關規定,農村集體土地不得用於非農生產建設。2016年12月,因土地問題突出,藍田縣政府主要負責人被陝西省政府約談。其中,被指違法佔地建設項目便包括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為什麼要拆?
    繁華過後是落寞中國經營報消息:2020年3月7日,藍城公司貼出公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項目將分兩個批次依序實施拆除,拆除工作於3月12日開始,3月31日前結束。但我覺得,一個文化品牌的形成不會馬上消失,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在拆除之後,肯定能能夠尋找到新的契機,再現繁華。而在特色小鎮投資領域頗具勝名的藍城集團接盤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之後,能來重建一個特色小鎮,期待中,畢竟文化的力量是偉大的。文旅項目其實,隨著中國全民旅遊熱的興起,全國各地大幹快上了一大批文旅項目。
  • 拆了!投資3.5億,卻只活了4年,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終將自己玩死了
    只是沒想到,在《白鹿原》火遍中國,令人稱讚的時候,以「白鹿原」為主體各種旅遊景區日子卻過的極為不如意,甚至有些都已經過不下去了。這幾天,一條有關「白鹿原」的新聞有點火,說是投資3.5億元打造的白鹿原民俗村,因無法維持經營,營業4年後即將拆除。
  • 藍田的白鹿原民俗村即將拆除!
    曾經「人滿為患」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如今遊客無人問津。投資3.5億的白鹿原民俗村,開業3年後暫時關閉。據園內公告顯示,相關項目拆除工作將於3月12日起實施。如今的白鹿原風俗文化村客流稀少,商鋪大門緊閉。
  • 白鹿原民俗村是怎樣從人氣爆滿變涼涼的
    上個月,藍田縣白鹿原管委會在藍田縣官網上發布公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區將進行改造提升,即日起暫停對外營業。隨後網上傳言,位於藍田縣安村鎮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在熬了三年之後「倒閉」了。作為一個旅遊從業者,我從一開始就對這個項目相當關注。再加上有一個要好的夥計全程參與了這個項目,我經常去他那裡閒聊,對於這個項目略知一二,今日有閒,不妨扒一扒白鹿原民俗村那些事。
  • 白鹿原民俗村的倒掉:不是第一個,也不會是最後一個
    從2019年8月中旬宣布改造提升到今年3月初,時隔七個月,從網上「傳言」變成現實——位於藍田縣安村鎮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倒閉,面臨被拆除的命運。從2016年五一開始宣布正式運營的前三天遊客到訪量突破40萬人次,再到如今的即將被拆除。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建成謎 藍城騎虎難下
    他向記者表示,「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除沒有被叫停,現在還沒有開始拆的原因是企業的規劃正在調整和修改,拆和建都是企業的自主行為,政府無權幹涉。」趙瑞寧補充道,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除的損失只有幾百萬元,總共也沒有多少投資,網上說的3.5億元是按照原來的規劃3期算的,一期建成以後,看情況不好,沒有再繼續建了。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將被拆除,靠一部劇帶火一座「城」的路能走多遠
    2017年,隨著電視劇《白鹿原》熱播,「白鹿原」這個獨具特色的文化IP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短短數年間,僅200多平方公裡的白鹿原上就分布了6家以「白鹿原」為主題的特色鄉村旅遊項目,分別是白鹿倉景區、白鹿原生態文化觀光園、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古鎮和簸箕掌民俗村。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將被拆除 陝西旅遊市場冰與火之歌
    近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發布公告稱,2020年3月12日至31日,將拆除該項目。據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曾投資3.5億元,2016年1月開園,至今已四年之久。
  • 死亡特色小鎮: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那麼火的你怎麼就關門了?
    它們是:2016年7月的白鹿原影視城、2017年4月的白鹿倉景區、白鹿原生態文化觀光園、2016年5月的白鹿原民俗村、2018年5月的白鹿古鎮、簸箕掌民俗村。可以說,這些特色鄉村小鎮每一個在開業之初都人潮湧動,商鋪一鋪難求。數據顯示:2016年5月1日,白鹿原民俗村開業當天就接待遊客12萬人次。
  • 西安藍田耗資3.5億白鹿原民俗村,為何僅四年就關門大吉了
    近日,根據華商報的報導,位於西安藍田的白鹿原民俗村,開業僅僅4年就關門大吉,發布的公告則顯示將對這片佔地千畝,耗資4.5億的人造景區進行拆除。民俗村冰火兩重天的背後,則是當地盲目增熱度,重複建設,規劃短視的結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