投資3.5億元、存活僅4年,白鹿原民宿文化村被拆

2020-12-20 湘湘愛旅行

佔地1200畝、斥資3.5億元打造的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開張僅4年被拆除了。

日前,陝西省西安市藍田縣白鹿原民俗村管理方貼出公告:民俗村相關項目拆除工作於3月12日起實施,包括景區內一至五平臺、回坊以及周邊建築物、構建物被分兩個批次依序實施拆除,預計3月31日前完成拆除工作。

「白鹿原」作為國內家喻戶曉的大IP,緣何重資投入卻輕易「夭折」?文化大IP又該如何長久運營?

借「白鹿原」IP紅極一時

長篇小說《白鹿原》是著名作家陳忠實的代表作,自1993年問世後,先後被改編成話劇、秦腔、電影、電視劇等多種藝術形式,其IP熱度一直不減。而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也借著影視劇的熱度應運而生。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位於西安市藍田縣濱河西路,於2016年1月1日開園。據了解,開園之初,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紅極一時,日均客流量曾達12萬人次。然而,好景不長,進入2017年底,開園快兩年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遊客數量就開始銳減,不少周邊商鋪也因此關門。直至2019年9月,園區貼出「提升改造、暫停營業」的字樣,之後再未營業。

白鹿原民族文化村宣傳標識。

事實上,與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一樣,藉助「白鹿原」這個獨具西安特色的文化大IP同期「出圈」的還有白鹿倉景區、白鹿原生態文化觀光園、白鹿原影視城、簸箕掌民俗村、白鹿古鎮等,它們均為以「白鹿原」為主題的旅遊項目。

西安姑娘季婷婷告訴記者,不知外地人作何感想,反正作為本地人的她對上述旅遊景區分不大清楚。「我帶著外地同學去玩過幾次,別說景點大同小異,就連特色小吃、旅遊紀念品都差不多,挑一個地方看看就可以了,不用多花冤枉錢。」她說。

文旅項目發展須擺脫複製化、同質化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倒閉在預期之中。」中國人民大學美學與現代藝術研究所研究員張成源在接受記者採訪時指出,近年來,我國大力推進發展鄉村旅遊、特色小鎮、全域旅遊示範區等一系列文旅項目,令大批企業聞風而動。但其中部分企業只是一味地要求實現快餐化的單純複製。「地方政府和企業往往會借鑑其它案例的成功經驗,基本都會前往魯家村、袁家村等地考察學習。但他們往往只看到和了解到表面現象,並未深入研究其案例的成功運營模式,生搬硬套。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形成也是如此。」張成源說。

陝西省社科院文化研究所所長王長壽也認為,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投資方缺乏品牌意識,景區沒有故事可講,只是靠出租景區周邊的門面房營利,根本不是在做文旅產業。

「《白鹿原》的影視熱度升溫後,其他雷同的IP項目也相繼開園,分流了白鹿原民宿文化村的流量與熱度。再加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在景區運營方面的確缺少特色,內容複製化、產業同質化使其最終逃不過被拆除的命運,這也是項目完全不符合文旅融合產業屬性的結果。」張成源說,現在仍在運營的白鹿倉景區、白鹿原影視城等項目,雖然與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體驗方式有所不同,但也具備相同的痛點。如果未來它們在內容層面和業態體驗度上沒有提升,或將面臨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相同的命運。

理想小鎮將接棒白鹿原民俗文化村

作為當地重資項目,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被拆除後的「未來」同樣引人關注。從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所貼公示落款處不難看出,接管該項目的是西安藍城理想小鎮建設管理有限公司,這正是「地產教父」宋衛平的藍城集團旗下子公司。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除公告。

據了解,宋衛平從綠城卸任時曾許下「做100個小鎮」的願景。網傳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被拆除後,藍城將打造的藍田白鹿文谷項目,正是其百鎮計劃中的重要一部分。

特色小鎮自開展以來,成為各地熱門的文旅發展方向,堪稱風口。但打造真正的特色小鎮並不容易。3月3日,西安特色小鎮規劃建設領導小組辦公室發布了關於公布西安市第一批創建類特色小鎮評價考核結果,在35個參評的特色小鎮中,慘遭淘汰的有13個,淘汰率遠超1/3。而在摘牌名單中,久負盛名的藍田湯峪溫泉小鎮赫然在列,與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一樣,同樣是出自藍田,都曾噱頭十足,吸睛無數。

這不禁讓人為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被拆除後的「未來」捏把汗。立足理想小鎮建設及輕資產運營,是否是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被拆除後,其所在地開發的真正歸宿?

對此,張成源指出,白鹿原本身就具有豐富的人文景觀特色,無論是藍城理想小鎮的理想模式,還是白鹿原本來的民俗文化體驗形式,目的都是要讓遊客走進小鎮後,感受到其豐富的人文特色。單純的建築、設計景觀等硬體環境很難長久地吸引遊客,也不是發展文旅融合產業的核心。「理想模式與關中民俗文化若能在關中大地上深度融合,讓遊客得到來自不同文化的深度體驗,再加上政府和企業再擇時擇機的運營和推廣,那麼,白鹿原文化民俗村所在地也可以破繭為蝶,產生新的產品業態。」張成源說。

目前,西安藍城理想小鎮建設管理有限公司尚未對此項目的規划進行詳細闡述。理想小鎮究竟能否取代白鹿原民宿文化村更好地「活」下去,中國城市報將持續關注。

【來源:中國城市報】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向原創致敬

相關焦點

  • 投資3.5億,開業僅四年,西安白鹿原民俗村被拆
    3月12日,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正式啟動拆除工作,這個投資3.5億元,建成不到4年的景區項目,經過多次停業整改後,最終還是選擇拆除。 據了解,該項目位於西安市藍田縣安村鎮田坡村移民搬遷後的老宅區域,於2016年5月試營業,開業初期日客流量達到12萬人次。
  • 拆了!投資3.5億,卻只活了4年,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終將自己玩死了
    只是沒想到,在《白鹿原》火遍中國,令人稱讚的時候,以「白鹿原」為主體各種旅遊景區日子卻過的極為不如意,甚至有些都已經過不下去了。這幾天,一條有關「白鹿原」的新聞有點火,說是投資3.5億元打造的白鹿原民俗村,因無法維持經營,營業4年後即將拆除。
  • 投資3.5億的白鹿原民俗村要拆了,這塊地方將被重新規劃
    【新朋友】點標題下「華商論壇」訂閱在去年9月開始「提升改造、暫停營業」後,這個曾投資3.5億、佔地1200畝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最終還是結束了它僅4年的生命。景區3月7日發布公告:3月12日至31日,將對該項目拆除。景區:風聲鳥聲常有 卻難覓人聲3月8日,華商報記者來到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探訪,曾經進園車行道已封閉。整個園區所有商戶沒有一家營業,有些商戶可能走得匆忙,還留下包裝盒等垃圾沒來得及打掃。一些商戶門外雜草叢生。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這就開拆!「特色小鎮」忽悠不下去了
    電影白鹿原海報 3月7日,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區發布公告稱,3月12日起對該項目實施拆除,在去年9月開始「提升改造、暫停營業」後,這個投資3.5億、佔地1200畝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4年的生命畫上句號。
  • 拆!西安白鹿原民俗村3.5億打水漂
    投資3.5億元人民幣,總佔地面積達1200畝的西安藍田縣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即將拆除。僅西安轄區以白鹿原命名的鄉村旅遊項目就有三處,分別為: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原·白鹿倉旅遊景區,這三個人造旅遊景區吸引遊客方式多有相同之處,這也是制約鄉村民俗旅遊業發展的瓶頸。對於民俗從業者而言,不是盲目的跟風、上馬同質化的項目,而是在投資項目的初期,充分做好市場調研和運營理念,也不至於將大把鈔票打水漂,這對於投資者而言是不可挽回的經濟損失。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為什麼要拆?
    繁華過後是落寞中國經營報消息:2020年3月7日,藍城公司貼出公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項目將分兩個批次依序實施拆除,拆除工作於3月12日開始,3月31日前結束。但我覺得,一個文化品牌的形成不會馬上消失,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在拆除之後,肯定能能夠尋找到新的契機,再現繁華。而在特色小鎮投資領域頗具勝名的藍城集團接盤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之後,能來重建一個特色小鎮,期待中,畢竟文化的力量是偉大的。文旅項目其實,隨著中國全民旅遊熱的興起,全國各地大幹快上了一大批文旅項目。
  • 「深度」投資3.5億的西安白鹿原民俗村要拆?實際投資7000萬元,多重...
    記者 | 王健1「高開低走」、命途多舛的西安白鹿原民俗村,在2020年3月被貼上了拆遷告示,此時距其開業尚不足四年。本地多家自媒體文章談及此事時,標題大多突出該民俗村「投資3.5億元、佔地1200畝」。但此數據為預期目標,界面新聞獲悉,白鹿原民俗村實際投資為7000萬元,建成面積70餘畝。
  • 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將拆除,投資額3.5億!商戶賠了不少
    來源:市界作者丨市界王春曉 編輯丨朗明 3月7日,陝西藍田縣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管理方發出公告,稱將拆除該景點。據了解,該景點位於西安市藍田縣天坡村,投資額3.5億元,佔地1200畝,2016年開業,2019年9月曾發布「提升改造,暫停營業」公告。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建成謎 藍城騎虎難下
    他向記者表示,「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除沒有被叫停,現在還沒有開始拆的原因是企業的規劃正在調整和修改,拆和建都是企業的自主行為,政府無權幹涉。」趙瑞寧補充道,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拆除的損失只有幾百萬元,總共也沒有多少投資,網上說的3.5億元是按照原來的規劃3期算的,一期建成以後,看情況不好,沒有再繼續建了。
  • 投資3.5億民俗村拆遷受阻,村民:拆可以,先給錢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位於西安市藍田縣濱河西路,依白鹿原地勢而建,南望秦嶺、東臨灞河,總佔地1200畝,投資額3.5億元。村內保留了最原始的自然森林公園形態,通過仿古建築、美食特產、傳統技藝表演等形式完美呈現原汁原味的關中文化,是集生態旅遊開發、休閒度假、民俗體驗為一體的文化旅遊綜合項目。然而,從建成到現在僅3年多的時間,白鹿原民俗村就門可羅雀,並於近期被實施拆除。
  • ...熱點素材:非物質文化白鹿原民俗村被拆,如何打撈流失的民俗文化
    白鹿原民俗村被拆,如何打撈流失的民俗文化  據報導,3月12日,投資3.5億元的陝西西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正式啟動拆除工作。從開業時單日接待遊客量達到12萬人次,到後來的門前冷落車馬稀,再到停業整改半年後最終拆除,中間還不到4年時間。  網際網路上有不少文章總結「失敗的小鎮」。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將被拆除,靠一部劇帶火一座「城」的路能走多遠
    2017年,隨著電視劇《白鹿原》熱播,「白鹿原」這個獨具特色的文化IP成為資本追逐的對象。短短數年間,僅200多平方公裡的白鹿原上就分布了6家以「白鹿原」為主題的特色鄉村旅遊項目,分別是白鹿倉景區、白鹿原生態文化觀光園、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白鹿古鎮和簸箕掌民俗村。
  • 2020年西安第一個破產的產業竟然是白鹿原民俗村!3.5億打水漂!
    公告稱,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將於3月12日至3月31日拆除。一個因鄉村民俗而起,因影視劇作品而紅的IP,投資3.5億元,開業4年便就拆除。震驚!惋惜!難以相信!但又好像在意料之中。憑著這股東風,陝西一家投資公司趁機投入3.5億元,在西安藍田縣田坡村打造了一座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於2016年1月1日開園迎客,開業當天就接待遊客12萬人次,非常火爆。筆者作為親身經歷者,可以毫不誇張地說,當時除了本地人,還有很多外省人為了一睹白鹿原的光景不遠萬裡趕赴目的地,試圖去體驗陳老書中描述的塬上原生態場景。
  • 投資3.5億的白鹿原民俗村命殞 特色景點如何還魂
    3月7日,陝西藍田管理方發出公告,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將被拆除,拆除期限為3月12日至31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投資3.5億,佔地1200畝,於2016年5月1日開園,後來遊客漸少,曾於2019年9月開始提升改造,暫停營業。
  • 白鹿原民俗村將拆 宋衛平旗下藍城接盤
    (IC photo/圖) 過去幾年曾火遍全國的旅遊小鎮、民俗村建設,正經歷同質化帶來的苦果。因為內容雷同、遊客稀少,一些耗巨資修建的人工景區,正走向衰敗。 2020年3月7日,陝西省藍田縣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貼出公告,該景區將於3月12日-3月31日分批拆除。
  • 它是佔地1200畝,投資3.5億,紅極一時的西安民俗村,為何要拆?
    民俗文化村位於藍田縣濱河西路的「白鹿原」也隨之而出,2016年1月1日開園。據當時的數據記載,開園初期,2016年5月1日開園當天,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來了12萬人,2017年左右,借著影視劇「白鹿原」的熱播,這個特具西安特色的文化備受追捧,2018年小編還曾去過白鹿原摘櫻桃。
  • 投資3.5億的白鹿原民俗村將被拆,這些經驗教訓一定要謹記!
    這幾天,「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項目被拆除的消息滿屏飛。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借著當年大型連續劇《白鹿原》開拍、熱播的東風,開業當天,曾迎來12萬人次的高客流量。然而只過了一年半後,這裡的店鋪就紛紛關門,遊客數量銳減。
  • 投資3.5億白鹿原將被拆除,13億的大唐芙蓉園免費開放
    西安以其悠久的歷史和豐富的文化內涵,這裡曾經是十三朝古都,近些年一直是國內比較熱門的旅遊城市。西安在一帶一路政策的影響下,成為中國大西部交通要塞,摩登時尚、美食遍布,古色古香書院門交錯老街的酒吧咖啡店,碰撞出西安年輕新模樣。
  • 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將被拆除 陝西旅遊市場冰與火之歌
    近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發布公告稱,2020年3月12日至31日,將拆除該項目。據悉,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曾投資3.5億元,2016年1月開園,至今已四年之久。
  • 耗資3.5億、營業不到4年,西安白鹿原民俗村要拆,網友直呼嘆息!
    導讀:耗資3.5億、營業不到4年,西安白鹿原民俗村要拆,網友直呼嘆息!今天在瀏覽本地新聞時看到這麼一條資訊,「西安白鹿原民俗村在3月12日正式啟動拆除工作」。當時看到這條新聞時有點震驚,因為這個景區真的很新建成時間也不足4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