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幾天,「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項目被拆除的消息滿屏飛。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借著當年大型連續劇《白鹿原》開拍、熱播的東風,開業當天,曾迎來12萬人次的高客流量。然而只過了一年半後,這裡的店鋪就紛紛關門,遊客數量銳減。從去年9月公布「提升改造、暫停營業」消息後,這個曾投資3.5億、佔地1200畝的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最終在2020年3月12號得到項目「實施拆除」的結果,結束了它運營4年的時光。
雖然對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遭遇的結局感到惋惜,但卻一點都不意外。濃濃的商業氣息,大量毫無質感的商鋪,重複而雷同的小吃,長得一模一樣的仿古建築,傻傻分不清楚的各種「白鹿原」景點……這樣沒有靈魂的地方如何能源源不斷的吸引遊客呢?
其實,類似白鹿原民俗文化村這樣的鄉村旅遊項目國內還存在很多。那麼,我們該如何避免這樣的結局再次上演呢?
打造差異化,避免審美疲勞
白鹿原因小說《白鹿原》而聞名天下,自影視劇「白鹿原」熱播後,在白鹿原上,主打關中民俗概念的類似景區扎堆開張迎客。白鹿倉景區、白鹿原生態文化觀光園、白鹿原影視城、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簸箕掌民俗村、白鹿古鎮等,但這些景點都有著幾乎一樣的運營模式和風貌,即便是本地人估計都難以分辨的清。因此,增強景區生命力的第一步,就是打造差異化,做出自己的特色。
在這一點上,韓國首爾近郊打造的一系列歐洲風情村就很值得借鑑。小法蘭西、瑞士村、普羅旺斯村等一系列歐洲風情村雖然都是主打歐洲風情主題且相隔不遠,但每個村莊不論是建築,還是業態都各有特點。
小法蘭西村 petite France位於韓國京畿道加平郡,村莊由16棟法國式建築組成,以法國著名兒童文學作品《小王子》為主題,營造出一個童話王國。
村裡隨處可見小王子的身影,有壁畫、有雕塑、有景觀、有設施。在洋溢著法國人特有的羅曼蒂克味道的建築內還設有多個小王子主題系列博物館,博物館內會上演《小王子》故事或歐洲童話節目。
村裡處處洋溢著濃烈的藝術情懷,路邊跳蚤市場琳琅滿目的歐洲古董,繚繞在耳邊的八音盒的幽美旋律,廣場上上演的法國玩偶劇—木偶戲,都能給人一種已經走在法國街頭的感覺。
小法蘭西村的設計理念是「花和星星競相,小王子沉浸其中」。每當春天來臨,萬紫千紅的野花競相開放。與房子和街道交相輝映,帶給遊客不一樣的全新體驗。夜幕降臨之時,點點星光將灑滿整個小鎮,讓小鎮更加浪漫與夢幻。
雖然小法蘭西村是作為2008年張根碩主演的《貝多芬病毒》的拍攝地才名聲大噪的,但在電視劇的熱度退卻之後這裡憑藉著特色鮮明的法國味道仍舊火爆,從而吸引了更多的劇組,《秘密花園》、《來自星星的你》和《running man》等都曾在這裡取過景。
距小法蘭西村15公裡處則是雪絨花小瑞士村。雪絨花瑞士村修建在山頂上,是以瑞士的經典童話故事《海蒂》為主題打造的。整個公園佔地約有兩萬平方米,三十二幢馬卡龍色澤的歐式別墅錯落有致地分布在蜿蜒盤旋的小路兩邊,但有別於小法蘭西村,這裡的建築凸顯的就是濃厚的瑞士風。
其中十幢別墅被打造成各種博物館和主題空間,有的展示了瑞士最著名的景致,有的講述了瑞士的風土人情,還有的介紹了瑞士的各種傳統工藝,讓人大開眼界、耳目一新。
這裡同樣吸引了很多攝製組前往拍攝。不僅是俞承豪、樸敏英主演的電視劇《Remember——兒子的戰爭》的拍攝地,還是人氣節目《我們結婚了》(世界版第一季)中玉澤演、李弘基這兩對新婚夫婦的家。另外,顏泰雄父女檔也曾在那裡錄製過《超人回來了》。
普羅旺斯村位於京畿道岥州市,這是一處充滿異國風情與田園氣息的度假區。走進主題村,你便會發現整個村莊被綠樹花草包圍,隨處可見色彩靚麗的建築,給人一種浪漫的感覺。
普羅旺斯村既沒有普羅旺斯最有名的大片薰衣草田,也沒有普羅旺斯中世紀素雅恬靜的建築風貌,但卻因為顏色絢麗、小巧精緻的村貌讓人心生愛慕。
當然,除了高顏值之外,這裡多元化的業態才是村莊運營至今的關鍵。普羅旺斯村引入了浪漫的商業業態,有格調高雅的法國餐廳、網紅的美食麵包店、世界上最美麗的烤肉花園餐廳、浪漫創意的設計生活館、時尚服裝家居、咖啡廳等等,而這些店鋪統一採用可愛甜蜜的裝修風格,營造出極佳的約會環境。人們可以與藝術家一同製作工藝品,與廚師學習製作麵包,參與廣場上的演出活動,在畫廊看藝術展,在魔術劇場學魔術……
每到夜晚,整個村莊則會被五顏六色的燈光籠罩,變身成為另一番風味的童話王國。而每年冬天舉辦的普羅旺斯星光節,更是吸引了一大波遊客。極致浪漫的燈光秀也吸引了《來自星星的你》劇組,把普羅旺斯村推廣成為韓流旅行目的地之一。
加強民俗文化體驗,避免有形無魂
陳忠實先生用他的筆墨將白鹿原的滄桑交融成了一幅龐大的、代表關中文化的生活畫卷,在這幅畫卷之中,我們需要看到民俗文化,更要體驗這種文化所帶來的博大情懷,但在白鹿原民俗文化村內卻完全沒有呈現。雖然村內擺放著一些架子車、石碾盤、織布機等「老物件」,但數量稀少,都被淹沒在濃鬱的現代商業氛圍中。
打造民俗村應該更注重於體驗、互動式的深度旅遊,在這一點上韓國民俗村就是一個典範。
韓國民俗村位於京畿道龍仁市,是一處再現韓國李朝後期生活的古村落,這裡生動的展現了當時不同階層的文化和生活方式,來過這裡的遊客都會給出一致的評價,那就是讓人仿佛穿越時空隧道回到了過去一樣。這裡也因此成為不少電視劇、影視作品拍攝勝地。
村內有傳統住宅260餘座,遊客可以通過參觀農宅、民宅、官宅、書院、中藥店、書塾、鐵匠鋪、集市街、99間兩班家等了解李朝時期人們的生活。
在展覽館,不僅有3000多件民俗文物,還有假面舞展示館、陶器展示館等,可以更加全面地了解韓國歷史和傳統文化。
這裡的村民穿著古代李朝時的衣著、演繹著古代村民的風俗,迎娶新娘、送亡人入土等禮儀都真實地仿照李朝時代的模樣。遊客也可以體驗騎馬,渡船,射擊,學習傳統染色,刻傳統面具,製作短簫等。
露天廣場上每日定時都有精彩節目表演,如:民俗舞蹈、雜技和鄉主鼓樂,熱鬧非凡。而在節假日期間,這裡還會舉行精彩的傳統民俗表演,如跳板、打陀螺、蕩鞦韆等,讓遊客體驗更加生動的韓國傳統文化。
1997年開放的家庭公園中不但可以看到許多傳統物品,還可在其中遊玩,有小型遊樂場、空中火車、海盜船、漂流等各種娛樂設施,吸引了不少家庭前來觀光。
民俗村內的店鋪和露天集市上的商品大都是當地傳統手工製品及別具風味的食品,有木質雕刻、彩繪紙扇、民族服裝、彩色瓷器等。其中瓷器是這裡的特產,有60餘種,均有較高的保存價值。而民俗村裡的美食也很有特色,餐廳的裝修風格和菜單內容都是韓式風格。
韓國民俗村從文化本身出發,通過各種民俗體驗、當時物品的展覽、人民生活的重現以及表演藝術的融入、全方位的基礎配套設施、正宗的本地美食等,完美的再現百年前韓國鄉村的生活景象,同時加以保護、開發、不斷推陳出新,讓民俗文化根植於鄉村旅遊。
充分利用在地資源,激活文化產業
《白鹿原》作為白鹿原地區強大的IP,卻沒有發揮出應有的價值。漫步在白鹿原民俗文化村景區,看到最多的是匯集全國甚至全球各地的各種小吃店,毫無特色。
而位於臺灣溪頭自然教育園區旁妖怪村遠沒有《白鹿原》這樣強大的IP,卻憑藉當地民間的妖怪傳說創建出「妖怪」這一獨特IP,並不斷挖掘妖怪文化與形象進行開發設計,應用到各個行業中,發展出一條完整的產業鏈,帶動當地的經濟收益。
在餐飲上,妖怪村主要以小吃為主,但在造型、用料和命名上都充分切合「妖怪」這一定位基調,例如熱銷的「咬人貓麵包」、妖怪冰激凌、妖雞和黑心店等。
此外,為了力求真實,更貼近妖怪村的文化設定,設計師為了賣香腸,專門雕刻了一個天狗,後來,它成了妖怪村的地標——天狗牌香腸;為了賣枯麻燒,做了一輛妖怪公車;為了賣包子,畫了一本漫畫(山大王包)。
在特色商店中,妖怪村開發出有趣且獨具匠心的伴手禮;就連旅館都是直接以妖怪傳說中的「枯麻館」和「八豆館」命名,內裡的布置則是由它們的萌化形象設計的。
妖怪村以一條主要的商業街貫穿,這條商業街到處是搞怪的妖怪以及風格鮮明的紅燈籠木頭房,頗有日本動漫風,店家都身穿和服,店內的擺設、販賣物品也環繞著「妖怪」及日風擺設,每一棟屋子幾乎都有一種妖怪的主題。
街上的酒吧、廁所等等全部都與妖怪有關,真實的營造了一種濃厚的文化環境,鮮明的妖怪主題風格。另外,每逢節日,都有各種各樣的文化秀,特色活動,讓旅客參與其中。
妖怪村採用集中管理和開發經營的模式,一起投資經營,通過匯集民眾的力量,不斷挖掘創新,在免門票的機制下不斷的創造商機。目前,消費者的旅遊購物是這裡主要的收入來源。
其實,白鹿原民俗文化村不論從交通還是環境來講都具有一定優勢,而其作為關中地區文化的代表,定位的民俗文化本也可以打造出差異性。倘若白鹿原民俗文化村能像韓國民俗村一樣,把關中人民生活的場景真實的還原再現,開發各種文化體驗、情景穿越、民俗演繹等項目,能像臺灣妖怪村一樣集結關中人們的力量開發更多的特色美食、商品、店鋪等產業,周邊地區的景區能像韓國歐洲風情街一樣各自找到各自的主題並將其發揮極致,那麼,白鹿原民俗文化村的生命周期遠不止4年。
對於鄉村旅遊來講,不論主題是民俗文化、傳統文化還是美食文化,都應該以文化為主線,而體現鄉村文化的絕不僅僅只是擺放一些看似古色古香的農耕器具,開發一些簡單的互動活動就足夠的,而是需要更深入的挖掘文化的內涵,加強遊客的文化體驗,並將文化與商業巧妙的結合起來,才能打造出具有特色的景區,從而長久的立於不敗之地。
文章由睿途旅創原創發布,未經允許請勿私自轉載
圖片來源網絡,版權歸原作者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