故宮博物院藏:設色畫圖冊《沈周臥遊》賞析

2020-12-14 聞是藝術

明 沈周 臥遊圖冊高清大圖: 芙蓉花

《沈周臥遊圖冊》是明代畫家沈周繪製的一本設色畫圖冊,現由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中 文 名 沈周臥遊圖冊

畫作類型 設色畫

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

創作年代 明代

規 格 每開縱27.8cm,橫37.3cm 開 本 十七開

圖冊鑑賞

首開自書「臥遊」,鈐朱文「沈氏啟南」印,其後分別繪石榴、平坡散牧、梔子花、山水小景、秋山讀書、枇杷、雛雞、芙蓉、仿倪山水、梅花、杏花、秋柳鳴蟬、江山坐話、白菜、江山垂釣、仿米山水、雪江漁夫等山水、花鳥小景。每幅畫中均有畫家自題,結合畫面物象抒發其內心感受。落款後鈐朱文「啟南」、白文「石田」或白文「石田翁」 等印。

畫作內容編

根據末開畫家自題,可知該冊頁的「臥遊」之名源自南朝宋宗炳在居室四壁掛山水以臥遊的典故。然而不同於掛軸的是,該圖冊還可於臥床時仰面翻閱。 由此可見畫家的繪製初衷和生活情趣。

第三開平坡散牧,右上畫家自題:「春草平坡雨跡深,徐行斜日入桃林。童兒放手無拘束,調牧於今已得心。沈周。」下鈐朱文「啟南」印。畫面左上有朱文「之」、「赤」印,右下鈐朱文「崑山王成憲畫印」、「士元」印,左下鈐朱文「啟南」印。

第六開秋山讀書,左上畫家自題:「高木西風落葉時,一襟葉夾坐遲遲。間披秋水未終卷,心與天遊誰得知。沈周。」後鈐朱文「啟南」印。畫面右下有朱文「崑山王成憲畫印」,左下有朱文「士元」、「臥庵所藏」印。

第七開枇杷,右上畫家自題:「彈質圓充飣,蜜津涼沁唇。黃金作服食,天亦壽吳人。沈周。」後鈐朱文「啟南」印。畫面右下有朱文「士元」、「臥庵所藏」印,左下有朱文「崑山王成憲畫印」。

第十開仿倪山水,畫家自題:「若憶雲林子,風流不可追。時時一把筆,草樹各天涯。沈周。」後鈐朱文「啟南」印。畫面左下有朱文「崑山王成憲畫印」、「映山珍藏」印,右下有朱文「臥庵所藏」、「士元」印。

沈周(1427- 1509年),字啟南,號石田,晚號白石翁,長洲(今江蘇吳縣)相城人。出身於詩畫及收藏世家。曾祖父沈良琛善山水,與王蒙相友善,此後祖、父輩均擅丹青,沈周幼時從其父沈恆吉、伯父沈貞吉習畫,取法董源、巨然;青年時代,向杜瓊、劉珏、趙同魯學畫,步入中年又以黃公望為師,晚年則醉心吳鎮。

沈周家境富裕,無意仕途,自娛於琴棋書畫、花鳥蟲魚之中,玩古董、交朋友,遊山玩水、品茗賦詩,過著文人雅士的生活。

因此,在他的筆下,人物、山水、花鳥無一不入神品。他還是當時有一定地位的詩人。其中以繪畫最為傑出,尤其是在山水畫方面更具有突出的成就。在浙派風行的同時,蘇州地區一些山水畫家,繼承北宋,特別是元人畫風,而加以變化。沈周、文徵明、唐寅等相繼崛起,造成了與浙派抗衡的局面,並很快取得畫壇盟主地位。學者日眾,影響很大,形成 吳門畫派.沈周不僅為吳派的宗主,明代四大畫家的領袖,也為明代山水畫代表畫家,對當時和後世文人畫的發展有重大影響。 沈周繪畫流傳的不少,其中著名的有《東莊圖冊》、《臥遊圖冊》、《廬山高圖》、《落花詩意圖卷》、《滄州趣圖》等。

《明 沈周《臥遊圖》畫冊開首作者自書「臥遊」兩字,圖17幅,依次為:仿雲林山水、杏花、蜀葵、秋柳鳴蟬、平坡散牧、梔子花、秋景山水、芙蓉、枇杷、秋山讀書、石榴、雛雞、秋江釣艇、菜花、江山坐話、仿米山水、雪江漁父。每幅均有自題詩詞。冊中所繪山水、花鳥,運用多種畫法,抒寫各自意趣,也集中反映了沈周多樣的藝術風格和豐富的內心世界。冊中有山水7頁,其餘10頁均寫日常生活中習見的花卉、禽畜等,清新、質樸,洋溢著自然天趣。畫法也隨意靈活,設色或水墨,或沒骨,或勾勒渲染,形簡神完。

相關焦點

  • 故宮博物院藏:設色畫圖冊《沈周臥遊》賞析
    明 沈周 臥遊圖冊高清大圖: 芙蓉花《沈周臥遊圖冊》是明代畫家沈周繪製的一本設色畫圖冊,現由北京故宮博物院藏。中 文 名 沈周臥遊圖冊畫作類型 設色畫現收藏地 北京故宮博物院創作年代 明代規 格 每開縱27.8cm,橫37.3cm 開 本 十七開圖冊鑑賞
  • 沈周小議及設色畫芙蓉花圖冊賞析
    明 沈周 臥遊圖冊高清大圖: 芙蓉花沈周的一生,沒有起伏波瀾的傳奇經歷,沒有宦海沉浮的負累,他悠遊自在的在相城度過了其人生的漫長歲月。論才學人品,他可能要高出其他人很多;論成就,他聲名赫赫,有「明代第一人」,「吳門畫派的鼻祖」之稱。但為什麼他的學生祝允明、唐寅等卻被後人多番演繹,隆寵不衰,他卻默默無聞。
  • 博物精品:故宮博物院藏王翬山水畫賞析
    王翬 虞山楓林圖《虞山楓林圖》軸,清,王翬繪,紙本,設色,縱146.4、橫61.7釐米。本幅上有小楷自題:「戊申小春既望,伊人道長見過虞山看楓葉,枉駕荒齋,述勝遊之樂,臨行並囑餘圖其景,因成此幅奉寄,時長至後三日也。虞山弟王翬。」下鈐「王翬之印」。其右為吳偉業行書題七絕一首:「初冬景物未蕭條,紅葉青山色尚嬌。一幅天然圖畫裡,維摩僧寺破山樵。戊申嘉平為伊人社長題畫。吳偉業。」下鈐「吳偉業」印一及引首印「梅花庵」。
  • 名畫解讀:宋 佚名《梅竹雙鵲圖》賞析
    中 文 名 宋人畫梅竹雙雀圖 創作年代 宋代 畫作類型 設色中國畫 材 質 絹本 規 格 縱:26釐米,橫:26.5釐米 文物原屬 故宮舊藏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幅 式 冊頁作品介紹該畫中鈐有「乾隆御覽之寶」、「宋犖審定」藏印兩方。
  • 黃公望《天池石壁圖》題跋、鈐印高清放大賞析 附故宮藏原作
    《天池石壁圖》,絹本,設色,作者黃公望,故宮博物院藏。附故宮藏《天池石壁圖》原作。一、《天池石壁圖》題跋高清放大賞析:《天池石壁圖》題跋部分:>《天池石壁圖》題跋部分高清放大賞析:二、《天池石壁圖》鈐印放大賞析
  • 意匠天成——瀋陽故宮藏溥儒繪畫作品賞析
    瀋陽故宮博物院珍藏了多幅溥儒的繪畫作品,筆者選取了其中五幅佳作與大家共賞。臨陸治山水圖軸臨陸治山水圖軸,紙本,設色,立軸,縱100、橫33.4釐米,瀋陽故宮博物院藏。竹猿圖軸竹猿圖軸紙本,設色,立軸,縱108、橫47.8釐米,瀋陽故宮博物院藏。
  • 集古之長 乃為大成——故宮博物院藏王翬山水畫賞析
    故宮博物院在近五萬件的繪畫藏品中,王翬的作品有三百七十餘件,其中山水畫二百九十多件,自三十餘歲至八十多歲各個時期的代表性作品皆有收藏。王翬的山水畫,筆墨純熟,功力相當深厚,他早年畫風筆墨繁縟、工整秀麗,學之者眾,受其影響者統稱為「虞山派」。晚年則開始重視觀察自然,風格轉向蒼勁渾厚。其畫風影響畫壇數百年之久,更被尊為清代集傳統筆墨之大成者。
  • 梵蒂岡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展亮相北京故宮博物院
    中新社北京5月28日電 (記者 應妮)「傳心之美——梵蒂岡博物館藏中國文物展」28日在北京故宮博物院神武門展廳開展。梵蒂岡博物館的78件精品和故宮博物院的12件文物,共同向觀眾講述東西方文明交流的故事。
  • 宋《郭景星詩翰卷》全卷賞析 故宮博物院藏
    宋《郭景星詩翰卷》全卷,故宮博物院藏。一、《郭景星詩翰卷》全卷:(請轉屏橫向賞析)>二、《郭景星詩翰卷》卷後「書京口郭氏詩傳卷後」小字放大賞析:
  • 故宮博物院那些藏了幾百年的書畫藏品現在怎麼樣了,網友看後驚嘆
    2020年是故宮600歲誕辰,也是故宮博物院成立95周年。北京故宮博物院建立於1925年10月10日,位於北京故宮紫禁城內。其實這些書畫都被好好地保存了起來,清代乾隆是一個非常愛收藏的皇帝,他網羅天下書畫放入自己皇宮內以供欣賞和保護,後來內務府的書畫逐漸放不下了,他還特意讓人主持編纂《石渠寶笈》,該書將清代內府珍藏的名家書畫作品,按照冊、卷、軸的形式分列條目,再根據它們的貯藏地點各自成編。
  • 北宋畫家-王居正作品《紡車圖卷》(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 王居正 紡車圖 絹本設色26.1×69.2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宋 王居正 紡車圖 絹本設色 26.1×69.2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相傳此圖原為趙孟頫舊藏,有趙孟頫二跋,稱為王居正作,跋曰:「圖雖尺許,而筆韻雄壯,命意高古,精彩飛動,真可謂神品。」
  • 明代文人畫家陳淳國畫作品賞析
    存世作品有《紅梨詩畫圖》、《山茶水仙圖》、《葵石圖》、《罨畫圖》等。其子陳括繼承父風、擅花卉。他繪山水,效法米友仁、高克恭,水墨淋漓,頗得氤氳之氣。他的潑墨之功,往往見於畫煙雲之中。在寫意花卉方面,陳淳獨得玄門,筆法揮灑自如,富有疏朗輕健的風姿,用墨設色,則如徐沁所謂「淺色淡墨之痕俱化矣!」
  • 唐《十六神駿圖》原色原卷賞析 故宮博物院藏
    唐《十六神駿圖》,336.78CM x 27.09CM,作者:韓幹,故宮博物院藏。唐 韓幹《十六神駿圖》整卷賞析:唐 韓幹《十六神駿圖》卷內鈐印賞析:
  • 記臺北故宮博物院藏《永樂大典》:吉光片羽
    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  編撰於明永樂年間的《永樂大典》是中國百科全書式的文獻集,被《不列顛百科全書》稱為「世界有史以來最大的百科全書」。其正本尚未確定是否存世,而其副本慘遭浩劫,大多亡於戰火,今存不到400冊。臺北故宮博物院現藏有嘉靖副本《大典》62冊,以單一藏地言,僅次於中國國家圖書館的162冊。
  • 明 楷書《正蒙》之《東銘》篇(合卷),故宮博物院藏
    合卷《東銘冊》,紙本,楷書,明代姜立綱書,北宋張載撰文,故宮博物院藏。合卷本274.58x29.5CM,折頁本每折28.7x14.8CM。合卷《東銘冊》賞析:
  • 「故宮博物院藏四僧書畫展」將於武英殿開展
    人民網北京5月5日電 「故宮博物院藏四僧書畫展」將於5月6日在武英殿書畫館拉開帷幕,展期近兩個月,至6月28日結束。 「清初四僧」(以下簡稱「四僧」)是指活動於明末清初的弘仁、髡殘、八大山人、石濤四人。
  • 清代|吳歷《興福庵感舊圖》卷賞析——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
    《興福庵感舊圖》卷,清,吳歷作,絹本,設色,縱36.7釐米,橫85.7釐米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 局部 《興福庵感舊圖》卷,清,吳歷作,絹本,設色,縱36.7釐米,橫85.7釐米。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資料來源故宮。
  • 故宮博物院藏畫貓作品選集欣賞
    >唐 刁光胤 寫生花卉 冊 灌木遊蜂山貓出谷 臺北故宮博物院選自「刁光胤寫生花卉」冊第六幅。這幅畫的筆墨和故宮所藏的另一幅作品《宋蘇漢臣秋庭戲嬰圖》很相似,山石的皴法,孩童的開臉,衣紋的描法,都很神似,尺寸大小也相仿。很可能這兩幅畫是同一人的作品,也可能原來是四景屏風中的冬景。
  • 媲美北京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國寶玉器珍品名錄
    臺北故宮博物院,成立於1948年,前身是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和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一年可接待超過614萬人次參訪旅客,曾位列2015年全球參觀人數第六多的藝術博物館。臺北故宮博物院臺北故宮博物院典藏近70萬件冊的藝術品和文物(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品105萬件),大部分是原先國立北平故宮博物院、國立中央博物院籌備處和國立北平圖書館等機構所藏來自紫禁城、盛京行宮、避暑山莊、頤和園、靜宜園和國子監等處皇家舊藏;另有部分是編列預算購置,接收自第二次世界大戰結束日本歸還文物,以及透過各界捐贈和徵集而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