名畫解讀:宋 佚名《梅竹雙鵲圖》賞析

2020-12-25 聞是藝術

《宋人畫梅竹雙雀圖》是宋代佚名創作的一幅中國畫。

中 文 名 宋人畫梅竹雙雀圖

創作年代 宋代

畫作類型 設色中國畫

材 質 絹本

規 格 縱:26釐米,橫:26.5釐米

文物原屬 故宮舊藏 現收藏地北京故宮博物院

幅 式 冊頁

作品介紹

該畫中鈐有「乾隆御覽之寶」、「宋犖審定」藏印兩方。歷經清人宋犖、清內府收藏,《石渠寶笈三編》著錄。

作品賞析編輯

該圖綠竹叢中逶迤伸出白梅兩枝,清麗冷豔。兩隻鴝鵒棲於枝頭,翹首顧盼。鳥羽用細筆勾描,然後以墨或淡彩暈染,近似「沒骨」法。梅花用白粉和淡黃色鉤填,層次豐富。竹葉用雙鉤法勾勒輪廓,隨後染以花青、汁綠、赭石等色。枝上兩隻小鳥棲息,其一抬頭向上遠眺,一隻低頭俯視。圖中竹頁用雙鉤填色法。鳥的羽毛,不用細筆勾描,而用濃墨或淡彩染,畫法近於沒骨而又有新的創造。構圖簡潔生動,花枝穿插錯落有致。用筆工細寫實,設色清麗,畫風近於南宋院體一派。

相關焦點

  • 名畫賞析|張擇端《清明上河圖》
    (清明上河圖賞析)北宋·張擇端《清明上河圖》局部《清明上河圖》是北宋末年一幅百科全書式的畫作,公認的千古名畫第一巨作要解讀這曠世奇局,全圖「畫眼」是才是破局關鍵。沒過多久,圖中824個人物已生死兩隔,他們有的在當日即煙消雲散,有的死於後來的戰火,還有的活了下來,卻也身不由己被捲入洶湧的歷史波濤中。(清明上河圖賞析)冶文彪耗費多年心血創作《清明上河圖密碼》一書,解讀這幅千古名畫。該系列已出版第4部,一部比一部精彩,引發網友瘋狂追看,更被阿里影業籤下幾億版權。
  • 波士頓博物館藏的中國古代名畫
    該館收藏廣泛,從古埃及,兩河流域考古文化遺存,到希臘、羅馬文明,以至歐洲各個時期的繪畫流派作品,以及東亞、印度的古代藝術品。 波士頓美術博物館以收藏東方藝術品著稱於世,現藏有中國和日本繪畫5000餘幅。其中有相當數量的宋、元時期名畫,如保存完好的唐張萱《搗練圖》,宋代摹本、宋徽宗《五色鸚鵡》等。
  • 中國名畫《溪山春曉圖》惠崇
    名稱:《溪山春曉圖》作者:惠崇創作時間:宋尺寸:縱24.5釐米,橫185.5釐米材料:絹本,設色收藏:北京故宮博物院中國名畫《溪山春曉圖》惠崇 全圖畫芯溪山春曉圖 能入選中國名畫理由:⊙惠崇山水畫的代表作品;⊙圖繪林岫草舍,河灣泊舟,小橋飛鷺,沙渚蘆雁,美景無數;⊙畫境空曠清逸、煙嵐迷濛,為人稱道
  • 500幅高清圖看遍上博庫房歷代名畫
    宋 佚名 虞美人圖局部宋 佚名 虞美人圖局部宋 佚名 虞美人圖局部宋 佚名 虞美人圖局部宋人 虞美人圖紈扇卷年代:宋尺寸:縱25.5 釐米 橫26.2 釐米質地:絹宋 佚名 猿鷺圖宋 佚名 猿鷺圖宋 佚名 紅果綠鴉圖局部
  • 南宋精品名畫-《潑墨仙人圖》藝術賞析
    其中南宋時期畫家梁楷的一幅《潑墨仙人圖》別具一格,他的不俗畫風也得到了諸多名畫收藏愛好者的青睞。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一起賞析南宋畫家梁楷的精品名畫《潑墨仙人圖》,通過這幅經典畫作,使您了解和畫作有關的藝術收藏知識,並更加熱愛我國的傳統繪畫藝術,乃至加以傳承。
  • 古畫裡的梅(高清66圖)
    北宋 趙佶 梅花繡眼圖 北京故宮博物院藏北宋 趙佶 梅花繡眼圖局部宋 馬遠 梅溪放艇圖宋 馬遠 梅石溪鳧圖南宋 馬麟 《層疊冰綃圖》南宋 馬麟 《層疊冰綃圖》 局部南宋 馬麟 梅竹圖頁南宋 馬麟 梅竹圖頁局部南宋 馬麟 梅竹圖頁南宋 馬麟
  • 高清組圖:困頓中的浪漫 宋畫之花鳥卷
    《杏花圖》 宋 趙昌 絹本設色 25.2cm×27.3cm 臺北故宮博物館藏   此圖繪一枝杏花   《梅竹雙雀圖頁》 宋 絹本設色 26c×26.5cm 此圖狀水禽棲於枝上,雙目凝注於水裡的遊蝦之態,最為俊逸可喜。
  • 蔬食至味——傳世名畫中的蔬果
    局部宋 法常 水墨寫生圖卷 故宮博物院藏在五代、宋、元繪畫遺蹟中,我們可以看到諸如宋代趙佶的《枇杷山鳥圖》、林椿的宋 趙佶 枇杷山鳥圖頁 故宮博物院藏宋 林椿 果熟來禽圖頁 故宮博物院藏進入明清以來,寫意畫興起,隨之出現了較多以寫意手法表現的蔬果題材佳作。
  • 名畫裡的「一葉扁舟 」
    宋 許道寧 《漁父圖》局部宋 《江天樓閣圖》(局部) 佚名宋 《秋山紅樹圖》(局部) 蕭照宋 夏圭《西湖柳艇圖》(局部) 宋  《漁舟唱晚圖》(局部) 許道寧宋 《春山漁艇頁》(局部) 佚名 宋 《風雨歸舟圖頁》(局部) 佚名
  • 範寬-《谿山行旅圖》賞析
    1傳承有序 打開《溪山行旅圖》,一座大山矗立眼前,和山水一起映入人們眼帘的,還有不少收藏者的題款,而這些題款,就成了揭開名畫流傳千年的唯一線索。可見,這幅名畫曾經被收藏於北宋的皇宮。隨著金兵南下,北宋滅亡,皇宮裡的大量珍寶繪畫開始流散於民間,其中也包括範寬的《溪山行旅圖》。繼續看畫,就會發現第二枚御用方印,這枚「御書之寶」的印鑑,是乾隆皇帝專門用於收藏的印鑑。
  • 下元節,我們來看看歷代名畫裡的水官大帝~
    適逢下元節水官大帝聖誕,我們就一起來看看歷代名畫中的水官大帝,讚嘆畫家的通神之技,存想神仙的華玉之容!《三官圖 · 水官》(宋)佚名美國波士頓美術館藏縱125.5釐米,橫55.9釐米《三官圖· 水官》局部《三官出巡圖》(宋)馬麟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 中國名畫《寒林平野圖》李成
    作者:李成創作時間:宋尺 寸:縱120cm ,橫70.2cm材 質:絹本 ,墨筆收藏於: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館中國名畫《寒林平野圖》李成 全畫芯展寒林平野圖 能入選中國名畫理由:⊙李成傳世的代表精品;⊙此圖給人以一種秀潤淡雅的享受
  • 傳世名畫《棲霞山圖》賞析
    中國繪畫史上的傳世名畫,是璀璨奪目的藝術瑰寶,也是我們的祖先貢獻給世界藝術寶庫的珍貴遺產。在傳世名畫中,有描繪某一朝代民俗的,有描繪千裡江山的,也有描繪某一處山景的。在明代有一幅傳世名畫《棲霞山圖》,描繪了南京棲霞山的景色,作者為明代繪畫大師張宏。
  • 宋畫裡的雪,才叫有詩意!
    《雪蘆雙雁》 宋人 · 佚名 《雪麓早行圖》 宋 · 佚名 《雪麓早行圖》局部 宋 · 佚名
  • 中國名畫《萬壑松風圖》李唐
    作者:李唐創作時間:宋尺 寸:縱188.7cm ,橫139.8cm材 質:絹本 ,設色收藏於: 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館中國名畫《萬壑松風圖》李唐 全圖畫芯萬壑松風圖 能入選中國名畫理由:⊙中國臺北故宮博物館「鎮院三寶」之一;
  • 宋畫,叩響生命的價值
    《仙山樓閣圖》宋 佚名 絹本設色 縱26釐米 橫27釐米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 此圖重彩畫樓閣、奇峰、雲樹、仙人跨鶴。清代梁清標題籤定為趙伯駒之作,但從畫面的畫法用筆和構圖立意來看,卻不似趙氏風格,應是民間畫師的作品。《石渠寶芨》著錄。
  • 【名畫賞析】仇英-《漢宮春曉圖》
    這就是仇英的《漢宮春曉圖》,現藏於臺北故宮博物院。《漢宮春曉圖》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中國重彩仕女第一長卷。 絹本重彩,縱30.6釐米,橫574.1釐米 仇英是明代最有代表性的畫家之一,與沈周,文徵明和唐寅被後世並稱為「明四家」、「吳門四家」 ,亦稱「天門四傑」。
  • 中國歷代名人名畫-馬遠《寒江獨釣圖》獨特畫風
    中國歷代的名人名畫可謂不勝枚舉。其中南宋時期的馬遠的精品名畫《寒江獨釣圖》是一幅比較有特色的畫作。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一同品鑑這幅經典名畫,鑑賞畫家馬遠的獨特畫風。三、《寒江獨釣圖》-藝術賞析《寒江獨釣圖》對老者的描寫可謂是以靜制動。老者執竿凝神注目,沒有一絲雜意,把老者周圍遼闊的自然景觀作為反襯,點染出江上寒意的氛圍,展現給世人意味深長的藝術境界之感。構圖技巧上,作者馬遠大膽地運用了水天一色的奇景,給整幅畫面留有無限的想像空間和餘地。
  • 亞洲眼看西洋鏡:《看名畫的眼睛·1》出版
    《看名畫的眼睛.1》近日由中國財政經濟出版社麒麟圖書出版。該書為「藝之趣」系列叢書之一,與《看名畫的眼睛》(王觀泉,原《歐洲美術中的神話和傳說》)《看名畫的眼睛.2》(高階秀爾)《說來畫長》(胡振郎、施選青、朱國榮)一道,為讀者在新春之際共同奉上秀色可餐之佳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