500幅高清圖看遍上博庫房歷代名畫

2021-02-07 七零後水墨

觀畫之法,先觀氣韻,次觀筆意、骨法、位置、傅染,然後形似,此六法也。若看山水、墨竹、梅蘭、枯木、奇石、墨花、墨禽等,遊戲翰墨,高人勝士寄興寫意者,慎不可以形似求之。先觀天真,次觀筆意,相對忘筆墨之跡,方為得趣。今人觀畫不知六法,開卷便加稱賞,或人問其妙處,則不知所答。皆是平昔偶爾看熟,或附會一時,不知其源,深可鄙笑。

魏晉以降,名跡在人間者,皆見之矣。其畫山水,則群峰之勢,若鈿飾犀櫛,或水不容泛,或人大於山。率皆附以樹石,映帶其地。列植之狀,則若伸臂布指。詳古人之意,專在顯其所長,而不守於俗變也。國初二閻,擅美匠學,楊、展精意宮觀,漸變所附,尚猶狀石則務於雕透,如冰澌斧刃;繪樹則刷脈鏤葉,多棲梧菀柳。功倍愈拙,不勝其色。

吳道玄者,天付勁毫,幼抱神奧,往往於佛寺畫壁,縱以怪石崩灘,若可捫酌。又於蜀道寫貌山水。由是山水之變,始於吳,成於二李;樹石之狀,妙於韋鷗,窮於張通。通能用紫毫禿鋒,以掌模色,中遺巧飾,外若混成。又若王右丞之重深,楊僕射之奇贍,朱審之濃秀,王宰之巧密,劉商之取象,其餘作者非一,皆不過之。近代有侯莫陳廈,沙門道芬,精緻稠沓,皆一時之秀也。

【五代兩宋部分】

唐 孫位 高逸圖卷


唐 孫位 高逸圖卷

年代:唐
尺寸:縱45.2 釐米 橫168.7 釐米
質地:絹

宋人 望賢迎駕圖

年代:宋
尺寸:縱195.8 釐米 橫109.6 釐米

質地:絹

南唐 徐熙雪竹圖軸

南唐 徐熙雪竹圖軸

年代:五代

尺寸:縱151.1 釐米 橫99.2 釐米
質地:絹本


五代 閘口盤山圖卷


五代 閘口盤山圖卷(舊傳衛賢繪)

年代:五代十國

尺寸:縱53.2 釐米 橫119.3 釐米

質地:絹

宋 佚名 秋葵圖

宋 佚名 秋葵圖局部

宋 佚名 秋葵圖局部

宋 佚名 荔枝圖

宋 佚名 虞美人圖局部

宋 佚名 虞美人圖局部

宋 佚名 虞美人圖局部

宋 佚名 虞美人圖局部

宋人 虞美人圖紈扇卷
年代:宋
尺寸:縱25.5 釐米 橫26.2 釐米
質地:絹

宋 佚名 猿鷺圖

宋 佚名 猿鷺圖

宋 佚名 猿鷺圖



北宋 趙佶 柳鴉蘆雁圖

年代:北宋
尺寸:縱34 釐米 橫223.2 釐米
質地:紙


五代 董源 夏山圖卷

年代:五代十國
尺寸:縱49.4 釐米 橫313.2 釐米
質地:絹

宋 郭熙 幽谷圖 

年代:宋
尺寸:縱168 釐米 橫53.6 釐米
質地:絹


宋 (傳)郭熙 古木遙山圖軸
年代:宋
尺寸:縱185.2 釐米 橫107.5 釐米
質地:絹


宋  佚名 夜合花圖

宋  佚名 夜合花圖局部

宋  佚名 夜合花圖局部

宋 佚名 紅果綠鴉圖

宋 佚名 紅果綠鴉圖局部

宋 佚名 紅果綠鴉圖局部

宋 佚名 松風樓觀圖

宋 佚名 松風樓觀圖(局部)

宋 佚名 荷花圖


宋 王詵 煙江疊嶂圖卷

年代:宋
尺寸:縱45.2 釐米 橫166 釐米
質地:絹



宋 佚名 秋庭乳犬圖


宋 豔豔女史 草蟲花蝶圖卷

年代:宋
尺寸:縱32.5 釐米 橫333.5 釐米
質地:絹本


宋人 歌樂圖卷
年代:宋
尺寸:縱25.5 釐米 橫158.7 釐米
質地:絹

宋 吳炳 竹雀圖散頁
年代:南宋
尺寸:縱24.9 釐米 橫25 釐米
質地:絹

宋 佚名 松下閒步圖


宋 李嵩 西湖圖卷 紙本 水墨 縱26.7釐米,橫85釐米

宋人 西湖圖卷(原傳李嵩繪)
年代:南宋
尺寸:縱27 釐米 橫80.7 釐米
質地:紙


宋人 雪麓早行圖軸

年代:宋
尺寸:縱163.5 釐米 橫74.3 釐米
質地:絹

雪景四段卷(其一)

雪景四段卷(其二)

雪景四段卷(其三)

雪景四段卷(其四)

南宋 林椿 梅竹寒禽圖紈扇頁
年代:南宋
尺寸:縱24.8 釐米 橫26.9 釐米
質地:絹

南宋 馬遠 雪履觀梅圖軸
年代:南宋
質地:絹

南宋 李迪 雪樹寒禽圖軸
年代:南宋
紀年:淳熙丁未(公元1187年)
尺寸:縱115.7 釐米 橫52.8 釐米
質地:絹宋人

南宋 馬麟 郊園曳杖圖紈扇頁
年代:南宋
尺寸:縱23.3 釐米 橫23.7 釐米
質地:絹



南宋 米友仁 瀟湘圖
年代:南宋
尺寸:縱28.5 釐米 橫196.7 釐米
質地:紙

南宋元明睢陽五老圖題跋冊


南宋 馬麟 樓臺夜月圖紈扇頁
年代:南宋
尺寸:縱24.5 釐米 橫25.2 釐米
質地:絹

南宋 梁楷 八高僧故事圖卷年代:南宋
尺寸:縱 26.6 釐米 橫64.1 66.4 64.7 釐米
質地:絹

南宋 朱銳 溪山行旅途散頁

年代:南宋
尺寸:縱26.2 釐米 橫27.3 釐米
質地:絹

南宋 朱銳 溪山行旅途散頁

年代:南宋   質地:絹

尺寸:縱26.2 釐米 橫27.3 釐米

【元代部分】

王冕 墨梅圖 紙本墨色 68x26釐米 上海博物館藏

王冕 墨梅圖 (局部)

王冕 墨梅圖 (局部)

王冕 墨梅圖 (局部)

元 王冕 墨梅圖軸

年代:元紀年:至正十五年(公元1355年)
尺寸:縱67.7 釐米 橫25.9 釐米
質地:紙


元 王冕 墨梅圖軸

年代:元
尺寸:縱90.3 釐米 橫27.6 釐米

質地:紙



元 王淵 竹石集禽圖軸

年代:元
紀年:至正甲申(公元1344)
尺寸:縱137.5 釐米 橫59.4 釐米

元 盛懋 秋舸清嘯圖軸



元 盛懋 秋舸清嘯圖軸

年代:元
質地:絹

元 李升 澱山送別圖卷


元 李升 澱山送別圖卷

尺寸:縱23 釐米 橫68.

4 釐米
質地:紙

元 方從義 白雲深處圖卷

年代:元
尺寸:縱25.8 釐米 橫57.9 釐米
質地:紙


吳鎮 漁父圖卷
年代:元
尺寸:縱33 釐米 橫651.6 釐米
質地:紙



元 趙孟頫 蘭花竹石圖卷

時代:元
尺寸:縱 98.2 釐米 橫 25.2釐米
質地:紙


元 華祖立 玄門十子圖 吳炳 行楷寫傳 合卷
年代:元
紀年:泰定三年(公元1326年)
尺寸:縱27.8 釐米 橫403.8 釐米
質地:紙
沈同樾、顧榴、顧佛、顧篤璋、顧篤球 捐贈

元 張渥 九歌圖 吳叡 書辭卷

年代:元
紀年: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吳叡時年49歲
尺寸:縱28 釐米 橫602.4 釐米
質地:紙
沈同樾、顧榴、顧佛、顧篤璋、顧篤球 捐贈


元 金黼 山林曳杖圖軸

年代:元 
尺寸:縱126.2 釐米 橫42.4 釐米
質地:紙
劉靖基 捐贈

元 柯九思 雙竹圖軸

年代:元
尺寸:縱86 釐米 橫43.9 釐米
質地:紙


元 趙原 合谿草堂圖軸

年代:元紀年:約至正癸卯(公元1363年)
尺寸:縱84.4 釐米 橫41.2 釐米
質地:紙


元 張渥 雪夜訪戴圖軸

年代:元
尺寸:縱91.1 釐米 橫39.3 釐米
質地:紙


元 高克恭 春山欲雨圖軸

年代:元
尺寸:縱100.4 釐米 橫106.8 釐米
質地:絹


元 趙孟頫 洞庭東山圖軸

年代:元早期尺寸:縱61.9 釐米 橫27.6 釐米
質地:絹

元 張中 芙蓉鴛鴦圖軸

年代:元
紀年:至正十三年(公元1353年) 
尺寸:縱147 釐米 橫56.8 釐米
質地:紙

元 任仁發 秋水鳧鷖圖軸

年代:元
尺寸:縱114.3 釐米 橫57.2 釐米
質地:絹

元 馬琬 暮雲詩集圖軸
年代:元-明
紀年:至正己丑(公元1349年)
尺寸:縱95.6 釐米 橫56.3 釐米
質地:絹


元 唐棣 松蔭聚飲圖軸
年代:元
紀年:元統甲戌(公元1334年)
質地:絹


倪瓚 谿山圖軸

倪瓚 六君子圖軸

元 倪瓚 漁莊秋霽圖軸

倪瓚 琪樹秋風圖軸

王蒙 春山讀書圖軸


元 王冕 墨梅圖 趙奕 行書梅
年代:元
紀年:至正六年(公元1346年)
尺寸:畫:縱30.8 釐米 橫92.2 釐米
詩:縱30.7 釐米 橫260.8 釐米
質地:紙

王蒙 青卞隱居圖軸

吳鎮 松石圖軸


元 錢選 浮玉山居圖卷
年代:元
尺寸:縱29.6 釐米 橫98.7 釐米
質地:紙

元 朱德潤 渾淪圖卷
年代:元
質地:紙
劉靖基 捐贈


元 吳鎮 竹石圖卷
年代:元
紀年:至正十年(公元1350年),作者時年71歲
尺寸:縱36 釐米 橫539.3 釐米
質地:紙

【明代部分】


明 安正文 黃鶴樓圖軸


明 林良 古樹寒鴉圖軸


吳偉 孟母三遷圖 上海博物館藏


明 杜堇 十八學士圖屏(之一)


明 杜堇 十八學士圖屏 (之二)


明 杜堇 十八學士圖屏 (之三)


明 杜堇 十八學士圖屏 (之四)


唐寅 騎驢歸思圖

唐寅 騎驢歸思圖(局部)



明 呂紀 雙雉圖軸

明 李在 琴高乘鯉圖軸

明 李在 琴高乘鯉圖軸(局部)


崔子忠 雲中玉女圖

明 林良 枯木寒鴉圖軸

明 呂紀 雪柳雙鳧圖軸


明 周文靖 歲朝圖軸


明 杜堇 梅下橫琴圖軸



明 林良 山茶白羽圖軸


明 王紱 偃竹圖軸


明 宋旭 山水圖 紙本設色


明 崔子忠 伏生授經圖 上海博物館藏


明 吳偉 臨流讀書圖


明 周臣 長夏山村圖軸


明 朱鷺 墨竹圖軸


周璕 張天師像

明 崔子忠 長白仙蹤圖 上海博物館藏


明 張路 溪山泛艇圖 絹本設色 縱165.8×97.5釐米上海博物館藏


唐寅 落霞孤鶩圖 上海博物館藏


唐寅 杏花茅屋圖 上海博物館藏


明 邊景昭 花竹聚禽圖


明 董其昌 棲霞寺詩意


明 唐寅 春山伴侶圖軸


唐寅 東籬賞菊圖 


唐寅 葑田行犢圖軸 


唐寅 高山奇樹圖 上海博物館藏

【冊頁部分】


明 仇英 天籟閣摹宋人畫冊

明 董其昌 秋興八景圖冊(八開)

明 郭詡 人物圖冊

【長卷部分】


明 文徵明 石湖清勝圖


明 唐寅 款鶴圖卷


明 沈周 京口送別圖卷 30 ×125.5 釐米


明 杜瓊 沈周 劉珏山水合卷 上海博物館藏


明 唐寅 洞庭黃茅渚圖卷


明 沈周 唐寅 文徵明 仇英人物四段合卷


明 孫隆 花鳥草蟲圖冊

明 陳洪綬 花鳥草蟲圖


明 邊景昭 花竹聚禽圖

【清代部分】


清 王震 菊石鴝鵒圖軸


清 萬上遴 紅梅圖軸


清 孫億 梨花鳥蝶圖軸


清 錢杜 梅花圖軸


清 李因 蘆雁圖軸


清 李鱓 荷花圖軸


清 陳應麟 竹石鴝鵒圖


清 餘省 桃花雙綬圖軸


清 周裕度 菊石圖軸


清 許楫 柳荷鴛鴦圖軸


清 朱耷 湖石雙鳥圖軸


清 朱耷 山水花鳥冊


清 王翬 溪亭話別圖軸


清 錢黯 仿巨然夏山高隱圖軸

清 王原祁 仿高克恭雲山圖軸


清 吳歷 春雁江南圖


清 朱耷 荷花翠鳥圖


清 髡殘 蒼山結茅圖軸


清 梅清 敬亭霽色圖軸


清 戴本孝 秋山圖軸


清 金農 山水冊(之一)


清 弘仁 雨餘柳色圖軸


清 龔賢 木葉丹黃圖軸


清 華喦 金谷園圖軸


清 高其佩 雜畫冊(選二開)


清 沈韶 三個神仙圖上海博物館藏


闕嵐 李白詩歌吟唱圖(意)上海博物館藏


清 黃山壽 金蓮歸院圖軸


現代 齊璜 黛玉葬花圖軸


清 石濤 山水清音圖


清 趙之謙 積書巖圖軸


清 惲壽平 古木寒煙圖軸


清 虛谷 雜畫冊(選)


清 葉欣 梅花流泉圖卷(局部)


清 王時敏 山水圖軸


清 王鑑 仿陳惟允山水圖軸


清 鄭燮 竹石圖軸


清 吳昌碩 四季花卉四


清 惲壽平 花卉冊


清 許從隆 松石圖軸


清 虛谷 花卉卷


清 吳昌碩 四季花卉四屏(之一)


清 吳昌碩 四季花卉四屏(之三)


清 吳昌碩 四季花卉四屏(之四)


清 吳昌碩 荷花圖軸


清 吳昌碩 薔薇蘆橘圖軸

現代 齊璜 墨蟹圖軸


現代 齊璜 七冠報鳴圖

版權聲明

我們尊重原創,本號所推內容若涉及版權問題

敬請原作者告知,我們會立即處理

若喜歡,請點個 

相關焦點

  • 中國歷代名人名畫-馬遠《寒江獨釣圖》獨特畫風
    中國歷代的名人名畫可謂不勝枚舉。其中南宋時期的馬遠的精品名畫《寒江獨釣圖》是一幅比較有特色的畫作。今天紫色百合香與您一同品鑑這幅經典名畫,鑑賞畫家馬遠的獨特畫風。畫面正中有一葉孤舟,孤舟上的老者正在俯身垂釣,江面上不是波濤洶湧的畫面,而是一團和氣,四周空曠、寂靜無邊,不著任何痕跡,沒有一個人參與其中,作者馬遠意在突出一個「靜」字的意境。三、《寒江獨釣圖》-藝術賞析《寒江獨釣圖》對老者的描寫可謂是以靜制動。
  • 《上新了·故宮》第二季解密傳世名畫《韓熙載夜宴圖》
    兩年前,中國山水名畫《千裡江山圖》在故宮博物院展出時,曾引發「故宮跑」現象,需要排隊三小時才能一睹名畫風採。其實,在浩如煙海的故宮書畫藏品中,還有一幅令人驚嘆的傳世之作——《韓熙載夜宴圖》。《韓熙載夜宴圖》為五代十國時期南唐畫家顧閎中所作,現存宋摹本藏於北京故宮博物院,是一幅流轉千年的國寶級書畫作品。該畫不僅代表了中國古代工筆重彩人物畫的最高水平,還容納了豐富的歷史信息,集齊了歷代文人墨客的印章「彈幕」,對研究中國古代繪畫、傳統服飾、民族音樂以及古代人文生活藝術都具有極高的參考價值。
  • 100幅中國名畫欣賞(一)
    100幅中國名畫欣賞  中國畫,簡稱「國畫」,是我國傳統造型藝術之一。國畫在古代稱之為丹青,在世界美術領域中自成體系。中國畫在內容和藝術創作上,體現了古人對自然、社會及與之相關聯的政治、哲學、宗教、道德、文藝等方面的認識。
  • 《富春山居圖》姊妹篇將在南博展出(圖)
    上世紀50年代,龐氏後人手中的「虛齋」藏畫通過徵集、捐贈的形式轉為公藏,目前主要收藏於故宮博物院、上海博物館、南京博物院和蘇州博物館,其中南博收藏「虛齋」名畫共有137件(套)。  南博藝術研究所副研究員龐鷗告訴記者,此次來寧合璧展出的虛齋名畫共有80餘件,上迄五代,下至明清,件件都是價值連城的古畫珍品。這批古畫有40餘件來自南博院藏,24件來自北京故宮,另有10餘件來自上博。
  • 【歷代繪畫】夏圭 《雪溪放牧圖》(高清解析)
    【歷代繪畫】夏圭 《雪溪放牧圖》(高清解析)
  • 每日一賞|| 中國國畫歷代精品高清展:(1025)元 盛懋《秋舸清嘯圖》和《山居納涼圖》
    )《溪山雪意圖》傳劉松年中國國畫歷代精品高清展:(676)《明皇避暑宮圖》宋 郭忠恕中國國畫歷代精品高清展:(675)《溪山積雪頁》高克明 宋中國國畫歷代精品高清展:(568)宋 佚名《碧桃圖》紈扇中國國畫歷代精品高清展:(567)南宋 佚名《荷蟹圖》中國國畫歷代精品高清展:(566)南宋
  • 中國歷代十二幅頂級名字畫超長高清原圖,太美了!
    他的風俗畫《清明上河圖》,是世界名畫之一,也是他的代表作。自幼好學,早年遊學汴京(今河南開封),後習繪畫。宋徽宗時供職翰林圖畫院,專攻界畫宮室,尤擅繪舟車、市肆、橋梁、街道、城郭。後「以失位家居,賣畫為生,寫有《西湖爭標圖》、《清明上河圖》」。
  • 美術館之世界名畫500幅鑑賞——《畫家母親肖像》 惠斯勒
    美 術 館 世界名畫500幅鑑賞 畫家母親肖像惠斯勒美國1871年布面油畫144 × 163cm巴黎奧賽博物館
  • 「畫中蘭亭」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桃源山居圖》高清真跡鑑賞
    原創作者:林衡此為「畫中蘭亭」黃公望《富春山居圖》《桃源山居圖》兩卷高清真跡鑑賞,元代麻絹設色本 (頂級神品卷) 縱32.2cm,橫569.3cm,林衡珍藏。黃公望《富春山居圖》自問世後,因名氣實在是太大了,歷代均有臨摹本出現,對後世的影響深遠,被稱為「畫中蘭亭」,此卷正是失佚百年的黃公望《富春山居圖》原作真跡,文彭舊藏,王鴻緒舊藏,王時敏舊藏,董邦達舊藏,清宮舊藏,乾隆至寶,嘉慶至愛,寶笈三篇,溥儀散失,林衡珍藏,敬請世人欣賞品鑑。
  • 畢卡索畫作等5幅名畫被盜 估值超1億歐元(圖)
    中新網5月21日電 據香港《文匯報》報導,法國巴黎現代藝術博物館發生名畫失竊案,一名蒙面賊匪19日晚至20日凌晨間,破窗潛進博物館,避過3名保安員,成功盜走西班牙抽象派大師畢卡索的《鴿子與豌豆》、法國「野獸派」大師馬蒂斯的《田園曲》等5幅名畫。警方20日封鎖博物館調查,館方表示,工作人員周四早上約6時50分,發現5幅名畫失竊。
  • 傳世名畫 第2幅|仇英·《漢宮春曉圖》
    為了多賺點錢,他很快精通配色上漆的工藝,還經常在漆器上自我發揮點綴一些花草山水景色,來博取主人青睞。500年了,才有了一個仇英。在青綠山水上,甚至於文徵明與他相比也是遜色的。也因此畫史上評價仇英為「追求藝術境界的仙人」。
  • 世界三大名畫之一《夜巡》,可怕的448億高清像素
    這幅畫是荷蘭畫家倫勃朗最著名的作品,《夜巡》。最近,收藏了這幅名畫的荷蘭國立博物院,在網上公布了它最高清的圖像,一共有448億像素,每個像素之間的間距只有0.02毫米。那民兵隊看到這幅畫,當然是很不開心啦。民兵隊每人交了一樣的錢,來請他拍這張集體照,但是待遇不同,所以他們看到畫之後,十分生氣,甚至把倫勃朗告上了法庭。而這幅畫之後被隨意處置,民兵隊就把它往辦公室大廳上一掛,一掛就是70年。
  • 國寶:故宮博物院《千裡江山圖名畫(高清)》,看一次震撼一次
    故宮博物院的《千裡江山圖》是中國古代繪畫史上的國寶級文物,是中國十大傳世名畫之一。隔著玻璃,欣賞這名畫,宋朝文藝繁榮的氣息,穿越時間,仿佛撲面而來。作品屬於布絹類的材質,給人的氣場感覺是:規模恢宏博大。
  • 100幅名畫,串起一部中國美術史!
    | 37年前國家交給他一個任務,後來國家忘了… | 古代唯一女狀元竟淪為性奴 | 古代書童妙在性上來源:藝術家傳播網 中國繪畫歷史悠久,源遠流長在數千年的發展過程中許多偉大的畫家創造了不勝枚舉的傳世名畫這些名畫極大地豐富了祖國的藝術寶庫是留給世界人民的寶貴遺產
  • 李廣欣迷上中國歷代疆域圖 一套32幅地圖精心繪製完成
    伊川縣技術監督局職工李廣欣潛心研究中國歷史,經過1年多的努力,一套32幅中國歷代疆域圖近日繪製完成。 李廣欣現年35歲,在上學的時候就是「歷史迷」。1986年,他穿上軍裝,到駐山西某部隊服役。閒暇時,他通讀了《二十四史》等眾多歷史書籍,摘抄了幾十萬字的歷史資料,被戰友稱為「歷史通」。 2002年,李廣欣復員回鄉後,對歷史研究熱情不減。
  • 元 倪瓚《梧竹秀石圖》高清鑑賞
    元 倪瓚《梧竹秀石圖》高清鑑賞整理編緝_《當代國畫》文章來源_網絡正如乾隆在此畫上的題跋所云:「梧如遇雨竹搖風,石畔相依氣味同;數百年來傳墨戲,展觀溼潤鎮瀠瀠。」這與倪瓚當時的處境及思想傾向是密不可分的。
  • 圖集|100幅名畫,看完中國美術史
    從畫上題記鈴印可知,該畫在北宋時收入宮內府,歷經宋元明清期間不斷轉手。現存北京故宮博物院。12《歷代帝王圖》·局部/唐代/閻立本閻立本擅畫人物、車馬、臺閣。此畫描繪了兩漢、魏晉、南北朝至隋代十三個帝王的形象,並寓褒貶於其中。比如劉備的深而顯疲憊、曹丕的咄咄逼人等,都給人留下深刻印象。
  • 美術研究|張彥遠自己說,得讀此書,繪畫之事畢矣《歷代名畫記》
    張彥遠在前人有關繪畫品評與著述的基礎上,對繪畫史的框架進行總體構思,創造了一個嶄新的繪畫史體系,以史傳為經,以品評為緯,編織出《歷代名畫記》宏大的藝術史體系。首先張彥遠寫作《歷代名畫記》時,是擬構一宏大的繪畫史著述,定名為歷代名畫記,那是要記錄歷代名畫及能畫人名,假如像《提要》所述,起初張彥遠只想撰前三卷,沒有後面七卷對畫家的評傳,那前三卷是很難定名為《歷代名畫記》的。假如張彥遠寫完後七卷,自己覺得與前面卷一《敘歷代能畫人名》重複,張彥遠如自己覺得復出,他也是不會疏忽到忘記刪掉《敘歷代能畫人名》。
  • 中國名畫《溪山春曉圖》惠崇
    中國名畫《溪山春曉圖》惠崇 全圖畫芯溪山春曉圖 能入選中國名畫理由:⊙惠崇山水畫的代表作品;⊙圖繪林岫草舍,河灣泊舟,小橋飛鷺,沙渚蘆雁,美景無數;⊙畫境空曠清逸、煙嵐迷濛,為人稱道名畫解讀在我國繪畫史中,僧人作畫歷代有之,隋唐美術史中就記載過許多西域畫僧的名字,在其後千餘年的時間內,曾湧現出不少著名的僧人畫家,其中不乏名家、大家,如善導、貫休、巨然、法常、惠崇、朱耷、石等,他們都是對後世畫壇有著巨大影響的人物,清初的「四僧」(弘仁、石溪、八大山人和石濤)代表了明末清初文人畫的高峰,影響及於當代。
  • 《第聶伯河上的月夜》等一定要見識的100幅名畫
    一生要見識100幅世界名畫(之九) 《第聶伯河上的月夜》等一定要見識的100幅名畫 在畫面左角,盧梭將他初戀時的情人畫在沙髮長椅上,置身於充滿夢幻的熱帶叢林中。在這片森林裡,奇花異草鬱鬱蒼蒼,兩隻獅子虎視眈眈,還有隱藏在森林深處的大象和禽鳥,以及慘澹月光下吹奏長笛的黑人,營造了一種異國情調和帶有神秘意味的夢幻之境。畫家在這幅畫中所創造的奇妙而迷人的境界,正式借用夢境超脫於現實的那種神秘與荒誕,給眾造成難以言狀的激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