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廣欣迷上中國歷代疆域圖 一套32幅地圖精心繪製完成

2020-12-20 洛陽網

本報訊 (記者 王志平 特約記者 葛高遠) 秦朝、漢朝、唐朝的疆域有多大﹖一般人很難說清楚,更不用說畫出來了。伊川縣技術監督局職工李廣欣潛心研究中國歷史,經過1年多的努力,一套32幅中國歷代疆域圖近日繪製完成。

李廣欣現年35歲,在上學的時候就是「歷史迷」。1986年,他穿上軍裝,到駐山西某部隊服役。閒暇時,他通讀了《二十四史》等眾多歷史書籍,摘抄了幾十萬字的歷史資料,被戰友稱為「歷史通」。

2002年,李廣欣復員回鄉後,對歷史研究熱情不減。去年5月,他產生了繪製中國歷代疆域圖的念頭。他到書店買來了《簡明中國歷史地圖表》,將地圖比例由1∶2000萬擴大到1∶450萬,用彩筆繪製了自夏朝以來我國曆朝歷代的疆域圖,並在每幅地圖上簡明扼要地記述了該朝代都城的變遷、人口數量和重大歷史事件等歷史知識。

走進李廣欣家,就仿佛走進了中國歷史長廊,一套3室1廳的居室掛滿了疆域圖。歷朝歷代的強盛與興衰,在地圖上表現得淋漓盡致。為畫好每個朝代的疆域圖,李廣欣認真學習、研究這個朝代的政治、經濟、軍事、外交等歷史知識,做到胸有成竹。由於工作忙、孩子小、家務多,不少地圖都是他在夜深人靜的時候畫出來的,有幾次晚上都被凍感冒了。

李廣欣告訴我們,畫漢、唐等朝代疆域圖時,心中總會升騰起一種民族自豪感;畫五代十國、南北朝等疆域圖時,心中充滿了遺憾和沮喪。歷史證明,國家統一,民族才能昌盛富強;國家分裂,則人民遭殃。他說,自東漢以後,我國各朝代在臺灣設立縣或省,進行有效管轄,臺灣早已成為中國領土不可分割的一部分,有古代文獻和各朝代疆域圖為證,這一點誰也抹殺不了。

李廣欣的心思在中國歷代疆域圖上盡情馳騁著。

返回洛陽網首頁>>

相關焦點

  • 古代地圖簡史:中國是世界上最早繪製地圖的國家之一
    1973-1974年,在湖南長沙的馬王堆出土了大量珍貴文物,其中在三號墓中出土了三幅繪製在帛上的彩色地圖,即地形圖、駐軍圖和城邑地圖。根據同時出土的木牘記載,該地圖是漢文帝初元十二年(公元前168年)以前繪製完成的。這些地圖集中反映了秦漢時期中國製圖技術的高超水平,其中地形圖是目前世界上現存最早的以實測為基礎的地圖,駐軍圖是世界上現存最早的彩色軍事地圖。
  •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
    巴爾布達的《中國新圖》       巴爾布達繪製的《中國新圖》,是西方歷史上繪製的第一幅單幅中國地圖。在西方以往繪製的地圖上,中國常被畫在亞洲或東亞地圖上,不被當作一個獨立地理單元來繪製。該圖於1584年問世,最早收錄在奧特柳斯(Abraham Ortelius)的《寰宇大觀》地圖集中,在西方造成巨大影響,並成為接下來近70多年中西方人繪製中國地圖的標杆。巴爾布達地圖在西方地圖繪製史上無疑是有重大意義的,因而,復旦大學周振鶴教授說,「這是歐洲人繪製中國地圖的奠基之作。」巴爾布達的1584年版《中國新圖》及圖上信息。
  • 古時候沒有飛機汽車GPS谷歌百度,人們是怎麼繪製地圖的?丨Oh!百科
    古代中國有以下三種比較典型的繪圖形式:以山川為基準的地圖、以行進路線(水路、道路、海洋航線等)為基準的地圖,和以客觀比例為基準的地圖。首先介紹以山川為基準的地圖。這種地圖非常常見,比如在地方史志中所附的縣域圖、城池圖等等,基本都屬於這種形式,應該是我接觸最多的一種古地圖了。
  • 西洋人繪製的第一幅中國分省地圖
    由葡萄牙耶穌會士、傑出的地理學家巴布達(LUIZ JORGE DE BARBUDA)1584年繪製的西方世界第一幅單張的、並以中國命名的中國分省地圖,最近在北京大學圖書館發現。  在這幅地圖上,巴布達概括了自16世紀以來葡萄牙的航海探險者、商人、國家公使、耶穌會士傳教士等在中國的發現和觀察。這是歐洲人繪製中國地圖的奠基之作,代表了當時葡萄牙及西方世界對中國的認識水平。這幅地圖雖然非常粗略,但在其出版後的半個世紀在歐洲一直作為標準的中國地圖使用的。
  • 古人是怎樣繪製地圖的?拉著「機器人」全國跑,繪製方法了不起
    大家都知道繪製一幅地圖,需要知道疆域的大致輪廓線,內部的山川河流走向,山脈的等高線,以及兩地之間的距離等。這些在我們現代的科學技術下是很容易做到的,但對古人來說,沒有現代科技設備輔助,辦到是非常不容易的。
  • 中國古代影響最大的三張「全國地圖」
    唐朝全國地圖《十道圖》之一(《歷代地理指掌圖》收錄)   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全國地圖」,歷朝歷代不同時期還有不同的版本。1986年,在甘肅天水北道區黨川鄉一號秦墓考古中,發現了一套秦國地圖。這套地圖共七種,繪製在四塊木板的兩面,統稱為《放馬灘秦墓地圖》。   其中地形圖三幅,繪有山脈、河流、溝溪、關隘、道路、界域等,並標出各處地名。行政區域圖兩幅、物產區域圖和森林分布圖各一幅,各地之間裡程都標示了出來,顯示了秦國較高的地圖製作水平。所以,秦始皇剛統一中國後,便著手編制《秦地圖》。
  • 來,一起翻閱宋人繪製的地圖
    舉凡版圖之拓展,疆域之徵戰,邊防之鞏固,土地之經界,日常之行政,皆需地圖。故地圖之繪製,乃歷代王朝之國家事業,向為發達。宋代以前存世的地圖十分罕見,宋代則不然。僅有宋一代留存至今的地圖,就有《華夷圖》《禹跡圖》《地理圖》《輿地圖》《靜江府城池圖》《十五國風地理之圖》及《禹貢》中的中國西部水系圖、程大昌的《禹貢山川地理圖》、稅安禮的《地理指掌圖》等。
  • 1735年德國繪製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
    此圖為默克爾贈送習近平的「地圖禮物」(資料圖)  據考證,該圖應該是18世紀德國著名地理學家霍曼及其家族成員哈斯「接力」製作並保留的地圖,內容是康熙初年的漢地15省:地圖只繪製了承襲明代的漢地,不含邊疆滿蒙藏青疆等軍轄區和盟旗,因此不能稱做中國地圖,而只能稱中國漢地十五省圖——那時湖南、湖北還是湖廣;江蘇、安徽還是江南省;陝西、甘肅還是陝西。
  • 俄羅斯版歷史地圖之中國古代疆域,相對於英泰晤士與美哈佛版為大
    夏商周 因為立場因素,俄版歷史地圖中,對中國古代疆域繪製並不保守,而且將夏朝作為中國歷史的開頭,英國泰晤士版則是商。戰國秦 俄版秦疆域較為完整,英國泰晤士版和美國哈佛版歷史地圖則沒有將江西、廣西、福建等地畫進版圖。
  • 61期~德國總理默克爾送給中國的繪製於1735年的中國地圖(上)
    2014年3月底,德國總理默克爾在宴請到訪的中國領導人時,贈送了一幅繪製於1735年的「中國地圖」,默克爾稱:「這是德國繪製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二:關於此地圖背後的法國製圖師及法國漢學家:雖然,默克爾總理所說「這是德國繪製的第一幅精確的中國地圖」或許是正確的,但沒有任何資料表明,上述兩位德國的傑出人士曾經來到過中國,而製作此圖的「源信息」,正如哈斯在標題中所述:來自法國皇家地圖師唐維爾及法國漢學家——杜赫德——的大作。
  • 中國古代影響最大三張「全國地圖」 測繪地形古已有之
    唐朝全國地圖《十道圖》之一(《歷代地理指掌圖》收錄)在中國歷史上,曾出現過不少「全國地圖」,歷朝歷代不同時期還有不同的版本。傳說大禹在塗山(今安徽境內)大會諸侯後,為紀念這次盛會,他將各方諸侯、方伯所獻的「金」(青銅)鑄成九個鼎,把全國地圖刻到鼎上,上刻有地方屬國名,有各地山川和各種神奇靈怪,這就是《九鼎之圖》的來歷。《九鼎之圖》象徵夏禹統一九州,「大中國」概念從此誕生,被視為中國最早的「全國地圖」。當時的夏朝疆域有多大?
  • 日本是真唐粉,看他們繪製的世界歷史地圖,中國各朝疆域是這樣的
    注意日本版的朝鮮半島的漢朝疆域,國內版本的東北疆域反而繪製得保守一些。此時,大漢與羅馬成為同時代最偉大的兩個帝國。漢封日本一入貢的酋長為漢倭奴國王,日本遂得國號:倭,自稱大倭國,直到唐代。4.三國時期(220年-280年) 日本人非常喜歡中國的三國。因為內戰,中國邊疆地區的控制力量削弱,日本版疆域圖中則直接將西域單獨劃出。
  • 清朝周培公畫的中國第一張地圖準確嗎?
    於是,周培公向康熙進獻了親手繪製的《康熙皇輿全覽圖》。康熙回宮後打開地圖,一幅大清的萬裡河山的全域地圖赫然呈現在眼前,感覺地圖上每一筆、每一畫,都像是周培公吐盡的蠶絲,都像是周培公無言的忠誠。康熙徹底地震驚了、感動了、淚奔了。這幅《康熙皇輿全覽圖》,描繪了東至庫頁島、南至臺灣和海南,西至伊犁,北至貝加爾湖的遼闊疆域,讓康熙眼界大開,康熙如獲至寶。當然,這只是電視劇裡的情節。
  • 63期~德國總理默克爾送給中國的繪製於1735年的中國地圖(下)
    現為中國第一歷史檔案館藏;4.故宮博物院藏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內府刻本,木刻墨印設色,不注比例,板框210cm×226cm, 整幅不分葉(幀);5.故宮博物院藏康熙六十年(1721年)內府刻本,木刻墨印設色,不注比例,板框212cm×340cm,整幅不分葉(幀)。此圖比上一圖幅面更為廣大,對西藏及蒙古極西地方繪製甚詳細。
  • 避免繪製「問題地圖」!廣西上線海量標準地圖供公眾免費下載使用
    今年全國測繪法宣傳日暨國家版圖意識宣傳周的主題為「規範使用地圖 一點都不能錯」。細心的市民可能會注意到,在標準的中國地圖上,會特別標註一些島嶼,即使這些島嶼在地圖上僅是一個小點,實際面積也很小。這些不起眼的小點能否隨意去掉?答案是「一點都不能錯」。地圖是表達國家版圖的最主要形式,代表一個國家行使主權的疆域。
  • 大學生繪製中國美食地圖,網友:給我來一份!
    近日,江西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們繪製了一幅「中國美食地圖」,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愛上中華美食。大家一起來看看大學生們的傑作「中國美食地圖」。據悉,這幅中國美食地圖是由江西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們用了一下午時間完成的。
  • 科普|在中國古代,是怎麼繪製地圖的?
    導 讀中國自古領土就十分廣闊,少則幾百萬平方公裡,多則上千萬平方公裡。山川河流眾多,地形地貌複雜多樣。那麼古代的先民在沒有任何現代科技的幫助下,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地圖是在戰國時期繪製的,它們於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市天茂海灘秦墓出土,共有7幅地圖,但7幅地圖主要是秦國的山區河流。目前存世的最早的全國地圖主要是《禹跡圖》和《華夷圖》。
  • 十八世紀的古老世界地圖,朝鮮人繪製的地圖中國是世界中心
    1、這幅 地圖是18 世紀晚期由奧格斯堡出版商出版的世界地圖。這是根據法國地圖繪製師繪製的地圖。該地圖使用彩色色調和邊界來劃定各大洲,歐洲、亞洲和非洲之間的邊界劃分的非常清晰。2、這幅地圖屬於木刻地圖。
  • 從日本繪製的中國地圖看日軍侵華史
    □管錫雲  從古到今,從中國到外國,軍用地圖都是軍隊作戰的重要依據。如果一個國家對外國地圖感興趣,運用多種手段繪製外國地圖,其意圖往往使人生疑。日照市抗戰紀念館存有十幾幅日軍侵華前及侵華後的中國地圖,從中可以看出,日本覬覦我國富饒的資源,憑藉手中盜、搶、測的中國各地地形圖,為發動侵華戰爭做準備。
  • 古代沒有飛機衛星,古人如何繪製地圖?老祖宗太有智慧了
    在科學技術的輔助下,繪製地圖成為一件非常容易的事。然而,古人繪製地圖,卻能追溯到數千年前,古籍《周禮》記載「掌道地圖,以昭地事」,最初的地圖繪製在羊皮紙或者雕刻在石板上,諸如堪稱珍品的《禹跡圖》即是石刻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