來,一起翻閱宋人繪製的地圖

2020-12-23 大亨雜談

16世紀以後,人類進入大航海時代,感受到海洋的無垠與寬廣,滿懷著探索未知世界的憧憬與夢想。然而生活在一千多年前的宋朝人,想了解自己生活的星球和地理環境,卻遠沒有那麼簡單。儘管如此,在科技水平尚不發達的11世紀,宋人已初步探索出一套較為完整的繪圖方法。通過遺留至今的地圖,我們或許可以窺視出宋人的「天下觀」以及對世界的認知。

《東震旦地理圖》

地圖作為古代社會王權的象徵,在國家政治生活中具有極為突出的地位。舉凡版圖之拓展,疆域之徵戰,邊防之鞏固,土地之經界,日常之行政,皆需地圖。故地圖之繪製,乃歷代王朝之國家事業,向為發達。

宋代以前存世的地圖十分罕見,宋代則不然。僅有宋一代留存至今的地圖,就有《華夷圖》《禹跡圖》《地理圖》《輿地圖》《靜江府城池圖》《十五國風地理之圖》及《禹貢》中的中國西部水系圖、程大昌的《禹貢山川地理圖》、稅安禮的《地理指掌圖》等。此外,各類史書、志書中留存的地圖也是數不勝數。

即便如此,宋人繪製的地圖猶如宋版書一樣彌足珍貴,極為鮮見,其中不少存世地圖都是明代的復刻本。從這些存世的地圖中,我們能窺見宋人對中國乃至世界的認知,這其中最具代表性的莫過於《東震旦地理圖》。

「震旦」一詞語出佛經,震旦者,八卦東方曰震,東方日出曰旦,皆符合萬物生長義。據說釋迦佛降生之中印度為娑婆世界,則從中印度經東印度及諸小國,而至東震旦土,即東亞的中國。這張《東震旦地理圖》由南宋僧人所作,它較為清晰地描繪出整個長城以內宋廷所管轄的行政區劃,並清楚地標明了路、府、州以及所轄城市及重要水道等。

倘若仔細觀察這張地圖,可以發現諸多有趣之處。譬如,我國北方的遼東半島和山東半島是平整的,毫無半島形制。江南一帶的杭州灣略為闊達,則或許與南宋定都臨安(今浙江杭州)有關。浙閩交界的仙霞嶺一帶,已勾勒成一個直角狀,而兩廣地區則是平整地向西延伸,海南島及雷州半島在地圖上蹤跡全無。

倘若綜觀地圖,不難發現,凡是島嶼、海灣、半島等凸出部分,皆以方正為形,但凡能省略的細節或部分都被刻意削平。之所以如此,在於宋人認為天下就是四方平正的,以此烘託出帝王坐擁海內寰宇的自尊感。當然,這也是古代聖賢所宣揚和稱頌的經典理論,至於地理位置的精準反而顯得不那麼重要了。

顯而易見,這種地圖倘若只是用於知識普及尚且可以,但是用於排兵布陣、指揮打仗就遠不能滿足軍事鬥爭所需。隨著兩宋時期對外貿易的興盛,宋人與北方遊牧民族以及東西互市的海洋貿易愈發密切,這種製圖方式已然無法滿足日常所需。

《九域守令圖》

事實上,自北宋仁宗年間起,宋人開始探索更為精確的製圖方法,尤其要為抵禦遼兵南侵而製作更有軍事參考價值的地圖。目前,遺存至今較為精準的地圖是北宋徽宗宣和年間所繪製的《九域守令圖》。

這張地圖於20世紀60年代在四川省榮縣的考古發掘中出土,是一張碑刻地圖。碑的背面刻有「蓮宇」二字,下方刻有「紹興己未眉山史煒建並書」等字樣。碑石頂部各距兩邊約30釐米,有榫空2個,可見原碑有「額」而且是鑲嵌上去的,只不過現在已缺失。

學者通過查閱《嘉定府志》和《四川通志》推斷,這塊碑就是史書中所記載的《九域守令圖》。它繪製於北宋宣和三年(1121年)十一月,由四川榮縣刺史宋昌宗重立於蓮宇山麓文廟內。

《九域守令圖》長128釐米,寬102釐米,從方向上看,地圖方位呈上北下南狀,基本反映了北宋年間全國行政區劃要素。最令人稱奇之處在於,這張地圖兼具中國古代傳統的地形地物形象化與地圖符號相結合的繪畫方法,極為細緻地刻繪出由中央直接派駐地方的各級行政單位,共計1400餘個。

同時,還繪製有全國疆域內的山嶽、湖河、植被、島嶼、海岸線等內容。其中,黃河、長江、淮河等主要河流都被清晰地標註出來,就連地處蠻荒的雷州半島、海南島等都被一一標註出來,而且已十分接近現在的地圖。

四大宋碑圖

除了《九域守令圖》這一碑刻地圖外,最著名的宋代碑刻地圖,莫過於蘇州碑刻博物館中收藏的四大宋碑圖,它們分別是《天文圖》《地理圖》《帝王紹運圖》和《平江圖》,簡稱「天、地、人、城」。

《天文圖》

其中,《天文圖》《帝王紹運圖》和《地理圖》的繪製者就是南宋著名地理學家黃裳。他精通天文、地理和製圖,輔佐過孝宗、光宗、寧宗三位帝王,素有「帝師」之稱,並先後擔任國子博士、中書舍人、侍講、禮部尚書等職。他集歷代地理圖之大成,親自尋訪全國名山大川,繪製出了《地理圖》,具有較高的研究價值。

《地理圖》是典型的行政區劃圖,地圖上既有南宋府州等行政規劃,又形象地繪製有山脈河流。以北京為例,除大名府外,還清晰地標有儒州(今延慶)、順州(今順義)、檀州(今密雲)以及居庸山等。在長城以北地區,則標明有「平地松林,廣數千裡」;京郊西北一帶,則註明有「契丹遺族奔避於此」。可見,此圖已相當周詳了。

《地理圖》

製作地圖模型

宋代還善於製作地圖模型,使用的材料和品種也是多種多樣。沈括對地圖模型的製作頗有一番研究,他曾使用過多種材料,製造過多種形式的地圖模型。沈括還將製作的木雕地圖模型送給宋神宗觀看,受到了宋神宗的讚賞,並在邊境地區予以推廣。

沈括在其所著《夢溪筆談》一書中詳細記錄了地圖模型的製作方法:「其初遍履山川,旋以麵糊木屑寫其形勢於木案上。未幾寒凍,木屑不可為,又熔蠟為之。皆欲其輕,易齎故也。至官所,則以木刻上之,上召輔臣同觀,乃詔邊州皆為木圖,藏於內府。」熙寧七年(1074年),沈括擔任河北西路察訪使,「講修邊備,改革舊政三十一事」。根據記載,沈括製作的地圖模型很可能是河北西路北部與遼國接壤的邊區,也就是今天的滿城、阜平一線附近。

相較而言,宋代的測繪已十分發達,測繪儀器也有改進,測圖精度較高。沈括測繪的《守令圖》受到英國科技史專家李約瑟的盛讚,認為它所創作的「帶有科學性質的浮雕地圖」已有較高精度,且遠領先於同時期的西方。

山水畫裡見江山

地圖只是人們認識世界的方法之一。在宋人看來,除了地圖之外,寄情於山水的城市風情畫和山水畫,也是宋人寄情地理、觀察世界的重要手段。

從北宋中後期開始,由於宋徽宗痴迷於書畫技藝,因此專門闢有宣和花園,即翰林圖畫院,以招徠書畫藝人從事繪畫領域的創作。最著名的莫過於張擇端所作的《清明上河圖》。張擇端本人就是宣和畫院的畫師,他繪製了一幅汴京商貿繁盛的全景圖,以展現大宋的繁華盛景。直至今天,《清明上河圖》也是歷史學家研究北宋城市生活的重要抓手,並且在開封地標清明上河園裡,將《清明上河圖》中的許多地標建築予以復原,為人們了解汴京盛況提供了重要的史料參考。

除此之外,《千裡江山圖》也是北宋年間重要的傳世佳作,它記錄了北宋時期鄉村田園生活的真實場景,據說反映的是江西廬山一帶的情況。可以說,宋代山水畫作已成為彩繪地圖的一種,對我們了解宋代社會經濟發展有著十分重要的參考價值。

相關焦點

  • 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沒有高科技手段,古人是如何繪製來的?
    在萬曆皇帝翻閱《萬國圖志》時發現這本書中將大明繪製的很小,於是便不高興覺得有辱他一統下的大明江山。李之藻後來李之藻就和利瑪竇一起,參考大明地圖《大明一統志》、《廣輿圖》等地圖以及《萬國圖志》等資料,運用了經緯度的方法和中國的「計裡畫方」繪製出了中國最早的世界地圖。
  • 古人如何繪製準確地圖?
    古人如何繪製準確地圖?百家號曉明觀史獨家發布,嚴禁轉載至其他平臺,侵權必究!雖然古人的科技沒有現在那麼發達,但是他們仍然懂得繪製地圖。也用地圖標記地理事物,戰爭的時候,地圖同樣是制定戰略戰術的一個重要的工具。
  • 快來一起繪製鐵絲兒旅行地圖!有你一份
    今天我們來共同繪製一張鐵絲兒版旅行地圖吧!微信菌的鐵絲兒千千萬,咱一起來看看,這個十一假期,鐵絲兒的足跡都遍布了哪些個地方!(無論你在哪)微信菌將根據大家的足跡繪製一幅旅行地圖,看看大家的足跡有多廣闊!當然若是能上傳你與當地標誌物或當地特色的東西的合影就更好不過嘍~例如:囧哥這兩天去了海南,那麼他只需發送「海南」即可,最後附上他在跳草裙舞的照片。
  • 古代是怎麼畫地圖的?沒有衛星沒有高科技,只靠兩招就能準確繪製
    眾所周知,地圖繪製是一項極為繁雜的工作,繪製者不僅需要知道自己所要繪製區域的輪廓、內部山河地形走向,還得準確測量山脈輪廓以及兩地之間的距離。雖然這些工作在現代科技和衛星的幫助下,很容易就能完成,然而在科技水平低下的古代,地圖繪製無疑難於登天。那麼古人究竟又是如何繪製地圖的呢?
  • 古人是怎樣繪製地圖的?拉著「機器人」全國跑,繪製方法了不起
    目前考古發現中國最早的地圖繪製於戰國時期,1986年在甘肅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共有7幅,但這7幅地圖繪製的主要是秦國境內山川水系,目前存世的最早的全國地圖主要是《禹跡圖》和《華夷圖》。《禹跡圖》和《華夷圖》參考唐代的《海內華夷圖》,宋朝時繪製,經過不斷地完善,和今天我們看到的全國地圖已經非常接近,特別是境內的長江、黃河等水系的輪廓十分接近當下,看完讓人驚訝古人的智慧。那麼像《禹跡圖》和《華夷圖》這樣的全國地圖,1000年前的人不藉助現代技術,是怎樣繪製的這麼精準的呢?
  • 新世界地圖來了!新舊地圖為何出現繪製偏差?
    人們總是沒有停止探尋地球的腳步,自從有了把地球「畫」下來的想法,世界地圖也經歷了多重演變,各種地圖的畫法經過沉澱後留下了主要的流派。然而,大家雖然已經習慣了屋子裡掛著的、書本裡印的世界地圖。但這幅地圖能真實反映我們的世界嗎?近日,據英國《每日郵報》(Daily Mail)報導,有三位研究人員公布了他們繪製的最新世界地圖,他們表示,這才是我們生活世界的真實大小。
  • 大學生繪製中國美食地圖,網友:給我來一份!
    近日,江西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們繪製了一幅「中國美食地圖」,目的是為了讓更多人愛上中華美食。大家一起來看看大學生們的傑作「中國美食地圖」。據悉,這幅中國美食地圖是由江西工程學院的大學生們用了一下午時間完成的。
  • 科普|在中國古代,是怎麼繪製地圖的?
    目前,中國考古發現的最早地圖是在戰國時期繪製的,它們於1986年在甘肅省天水市天茂海灘秦墓出土,共有7幅地圖,但7幅地圖主要是秦國的山區河流。目前存世的最早的全國地圖主要是《禹跡圖》和《華夷圖》。其實在古代,繪製地圖的方法主要有三種:第一種方法:以山川為基準以地理狀況為區分作圖,這是古代繪製地圖最常用,也最方便的一種形式。製圖方法是:首先把所要繪製的縣城畫在中心,然後再把縣城附近的山川河流,相對於縣城在什麼位置,大小如何用特定符號表示出來;最後再把縣城與山川之間的道路繪製出來即可。
  •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
    歐洲人過去是怎麼繪製中國地圖的?表現在地圖上,就是西方繪製的中國地圖越來越準確。巴爾布達的《中國新圖》       巴爾布達繪製的《中國新圖》,是西方歷史上繪製的第一幅單幅中國地圖。在西方以往繪製的地圖上,中國常被畫在亞洲或東亞地圖上,不被當作一個獨立地理單元來繪製。
  • 中國古代先民是怎麼繪製地圖的?
    那麼像《禹跡圖》和《華夷圖》這樣的全國地圖,1000年前的先民不藉助現代技術,是怎樣繪製的這麼精準的呢? 02 其實在古代,繪製地圖的方法主要有三種: 第一種方法: 以山川為基準 以地理狀況為區分作圖,這是古代繪製地圖最常用,也最方便的一種形式。
  • 古代人如何繪製地圖?古希臘人完全靠步行丈量
    雖然技術的發展讓繪製地圖變得相當簡單,但是人類事實上花了幾個世紀的時間來完善繪製地圖的技術。那麼你知道古人如何繪製地圖嗎?可能有人會認為地圖描繪的都是陸地、河流和道路,但最早的地圖實際上描繪的是夜空,也就是說,描述的是人們對天空觀察的結果。
  • 全球五分之一的海底已完成地圖繪製
    全球五分之一的海底已完成地圖繪製2016年,由日本東洋銀行資助的「海底2030項目」啟動,當時,僅有6%的全球海底被調查,現在,1/5的海底已經完成地圖繪製,也就是19%。項目主任傑米·麥克麥可·菲利普斯表示:「這意味著我們還有81%的海洋需要勘測,需要繪製地圖。這是一個面積約為火星面積兩倍的區域,我們必須在未來十年內完成這一目標。」
  • 聰明的古人:中國古代地圖和古人繪製地圖的方法
    宋代繪製的《跟蹤地圖》和《華誼地圖》參考唐朝《海逸華藝地圖》,經宋代繪製後,經過不斷改進,與我們今天看到的國家地圖非常接近,特別是長江、黃河水系的輪廓系統非常接近現在,古人的智慧讓人震驚。古代地圖長江黃河輪廓千年前,人們是怎樣繪製相對精確的地圖呢?古人還是有辦法的,古代地圖也被稱為「輿圖」,「輿」即車,繪製地圖的叫「記裡鼓車」,他是怎麼跑的?
  • 《妖貓傳》美術指導曾繪製過《重慶母城老地圖》
    值得一提的是,美術指導陸葦與重慶淵源頗深——他1999年畢業於四川美術學院油畫系,2013年由他繪製的《重慶母城老地圖》正式出版。昨日,陸葦接受了重慶晨報記者的獨家專訪,他不僅介紹了自己與《妖貓傳》結緣的六年經歷,還表示繪製《重慶母城老地圖》是自己對重慶感情的一種表達。
  • 古代沒有衛星測繪儀,如何繪製地圖?
    天水放馬灘秦墓出土的7幅地圖都是用墨線繪製在4塊大小基本相同的松木板上,根據同時出土的竹簡紀年和隨葬品的特徵鑑定為秦王政八年(公元前239年)物品,是目前所知世界上最早的木板地圖,保存之完好實屬罕見。其地圖可分為《政區圖》、《地形圖》和《林木資源圖》。不僅有山川、河流、城郭、村落,各地之間的相距裡程都有標註,與現今距離大致相符,可見這些地圖繪製得相當準確。
  • 原來古代人這麼繪製地圖的,真是讓人意想不到
    1986年我國的考古隊在甘肅省天水市天茂海灘秦墓發現了7幅地圖,經證實,這7幅地圖應是在戰國時期最早繪製的地圖, 這7幅地圖主要描述了秦國的山川河流。其實,《跟蹤映射》和《華誼映射》才是直接上最早的國家地圖。
  • 「地圖開疆」?日本繪製植被地圖以宣示對爭議島嶼主權
    據日本《讀賣新聞》5日報導,有消息人士稱,日本政府計劃在2021財年期間編制日本北方地區的植被地圖。報導稱,由於日本政府無法對「北方四島」(俄羅斯稱南千島群島)進行現場視察,就計劃利用衛星圖像繪製地圖。此舉旨在向國際社會宣示「北海道東部的群島是日本領土的固有部分」。
  • 十八世紀的古老世界地圖,朝鮮人繪製的地圖中國是世界中心
    1、這幅 地圖是18 世紀晚期由奧格斯堡出版商出版的世界地圖。這是根據法國地圖繪製師繪製的地圖。該地圖使用彩色色調和邊界來劃定各大洲,歐洲、亞洲和非洲之間的邊界劃分的非常清晰。2、這幅地圖屬於木刻地圖。
  • 乾貨|Pyecharts繪製好看的交互式地圖教程
    本文轉載自【微信公眾號:數據分析與籃球,ID:dylanxia2019】經微信公眾號授權轉載,如需轉載與原文作者聯繫說到使用Python來進行地圖的可視化那就一定少不了Pyecharts的身影,本文小編就對Pyecharts可實現的地圖可視化進行一番探究
  • 社區地圖繪製
    在做社區新零售時,圍繞著這一片區域小區,開始展開了圖像繪製。 這圖像繪製包含了以小區為單位的居民樓宇和商業小區。一次,在問到這類信息時,保安問我們在幹什麼,我們說在做地圖,對方的 態度就好了許多,而實際上我們在做的是自己信息。 之所以要做這些,是為了開店後對周邊業態與居民規模有初步的了解,以便後續對這一 區域進行針對性的商業服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