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 農曆的七月十五「鬼節」

2020-12-17 叟講故事

幾千年來,按照中華民族的傳統習俗,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民間的俗稱「鬼節」。這個多年習俗傳統的節日,只是在文化大革命中間斷了有些年,近幾十年又恢復了。在這一天,要去長輩、先人的墓地去祭祀、去掃墓。去紀念他們、懷念他們。

我從北京特地趕路回來,來到了牡丹江的北山的先祖墓地,祭祀先人,教育後代。

牡丹江北山入山口掛著嚴禁菸火的旗幟

說起農曆的七月十五,也就是民間在習俗稱它「鬼節」。其實這一天,不同信仰的人,對他還有不同的稱謂。道家稱它為「中元節」,佛教給它的謂稱是「盂蘭盆節」,既然在這一天,有三個不同信仰的人都對它如此的重視,有人就把民俗、道家、佛教的三流合一。為啥三個不同信仰的人都選這一天,作為節日,我追頭碩源,從以下的幾個方面來訴說起。

牡丹江北山羊草溝的入山口小徑

農曆七月十五祭祀、懷念先輩和追憶那些對人類曾經做出貢獻而去世的先人。最早起因是《易經》中,「七」是一個變化的數字,是復生之數,在一年中還是吉祥月,孝親月。在上下五千年的四季輪迴農曆季節中,七月十五又是剛剛進入了初秋,大江南北農作物成熟,老百姓要慶賀豐收,就選了一個節日,酬謝大地的恩賜。民間則按照慣例要祭祖,就用豐收的稻穀、糧食、果品等向先祖報告今年的秋收。讓先祖的靈魂得到慰藉。

牡丹江北山深埋的墳冢

而道家對七月十五的稱謂「中元節」,是起源於東漢後道教的「三元說」。天官上元賜福,地官中元赦罪,水官下元解厄。大地取之「中元」,「中元」之名由此誕生。

且佛教則把七月十五選為「盂蘭盆節」,「盂蘭盆」的意思是用來拯救倒懸痛苦的器具,進而衍生出來的新的意思是:用盆子裝滿百味五果,供養佛陀和僧侶,以拯救入地獄的苦難眾生。這種儀式最早從目連救母的法會開始一直流行至今。

牡丹江北山羊草溝深埋的墳冢

既然從民俗、道家、佛教。三個方面合而為一的重大節日,那自然就少不了在這一天,祭祀先輩、懷念親人。前去祭奠先人的百姓紛紛。

按照民間的習俗,奉貢8種水果,兩種酒類,冥幣和元寶。因防火要求不能燒紙。奉獻上這些食品水果,讓在天堂裡的先輩和親人,共享這人間的幸福和美好。收到這些來自人間,天堂流通的冥幣,和神財元寶。在天堂裡的親人們能幸福平安!並能給家族的下一代以及後人,帶來更加民族的興旺、身體的安康和事業上的風順。當然這些都是禱告和祈福,這個祈禱只是人生中的一部分。真正上的身體安康要考日常的保養,事業上的成就要靠多多為國家做出貢獻!

牡丹江北山羊草溝墳冢祭祀的花朵

在墳冢前,供奉完果品等一系列祭祀用品,還要在禱告上幾句先人們生前想要聽的話語。把這一年的工作和生活向先輩和親人們傾述,讓他們的靈魂得到藉慰、讓他們的智慧得到化身、讓他們的遺囑得到承運、讓他們的精神得到安息!

牡丹江北山羊草溝下山小徑

在回城裡的路上,我在想;其實不論從哪個角度來講,並沒有什麼真正的「鬼節」。當下在老百姓心目中普遍習俗稱謂的「鬼節」,就是中國幾千年來流傳下來的一種祭祀文化而已。從當代發達的科學角度來講,「鬼節」一些說法並沒有什麼科學的依據。就是先祖們經過多年的總結,用合理的方法,總結出適用於所有後人而選擇的一個感懷先祖和親人所選擇的一個吉祥的日子而已。

相關焦點

  •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鬼節要注意什麼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因為中國古代認為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一天,鬼門zhi大開,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稱為鬼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並被囚禁在地獄中的悲慘鬼魂出地獄,短期流浪,享受人間鮮血和美食。因此,人們叫七月鬼月。
  • 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活動
    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為了紀念誰?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但是在很多地區,中元中元節從七月十四就開始了,反而在七月十五很平淡,那麼,七月十四是中元節嗎?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不僅僅是一個「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人們選擇在這一天來祭奠先祖,並通過供奉果腩、燒紙錢、放河燈等儀式來表達對先人的緬懷,它也是中華民族對孝道的一種傳承。民間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同時中元節還被稱為「鬼節」。除了民間的習俗,中元節在道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七月十五鬼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氣息。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所以人們稱農曆七月為鬼月,七月十五日為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同時又被定為道家的中元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
  • 七月半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的四大鬼節之一
    中元節,最早沒有現在這麼濃厚的詭譎氣氛,只是一個表示豐收和懷緬的節日,在上古時期,人們在七月半這天慶賀豐收、酬謝大地的節日,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因此,中元節是追懷先人的一種文化傳統節日。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是什麼?為何有「鬼節」之稱
    據說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很多人都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為什麼中元節被稱為鬼節呢?這個節日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主要風俗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具體說一說,中元說法來自於道教,道教分為天地水三官,三官又稱三元以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月為三官神誕,在古書中記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農曆七月話鬼節,和你們講講鬼節的來歷
    傳說每到農曆七月,地府大門洞開,百鬼夜行,所以整個七月叫做鬼月。老一輩的人就會勸說年輕人,不要下河遊泳,晚上要早歸,最好呆在家裡。在我們家鄉這個月是比較忌諱辦喜事的,什麼喬遷嫁娶之類的,都不會在這個月舉辦。而每家都會過的節日是七月十五中元節。
  • 七月十五中元節真是中國的「鬼節」嗎
    在中國就有很多與鬼有關的節日,因為各地風俗不同,分別有七月十五中元節,清明節(公曆四月初),三月三,十月初一等。除了眾所周知的清明節,其他鬼節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最為有名。陰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正月十五日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七月十五日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 農曆七月半為何被稱之為「中元節」或「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被稱之為中元節,對於這個稱呼也是現在在知道。以前,在我們這裡都把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或者「鬼節」。在這個傳統節日的主要活動為祭祖,緬懷先人。為何要把陰曆七月十五這一天稱之為中元節或者鬼節。
  • 傳統節日-中元節(農曆七月十五)
    中元節又稱「七月節或盂蘭盆會」,為三大鬼節之一。中元節是道教的說法,中元之名起於北魏,有些地方俗稱鬼節、施孤,又稱亡人節、七月半。根據古書記載:道經以正月十五日為上元,七月十五日為中元,十月十五日為下元。
  • 鬼節七月半到底是十四還是十五
    中國傳統節日鬼節七月半,又叫中元節,顧名思義肯定與鬼有關。另外還有上元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還有農曆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這一切都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 農曆7月15是什麼節日 民間傳說中流傳的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傳統的中元節,也叫做鬼節,關於這個節日在傳說中非常神秘而且又有些恐怖,民間流傳到了這一天地府的鬼門關會大開。   農曆的七月十五是鬼節,這天百鬼放假,可以上陽間放鬆放鬆。十四的半夜鬼門開,一直到十五的半夜關,所有的鬼必須在鬼門關閉之前回陰間,否則就滯留陽間稱為孤魂野鬼!
  • 七月以後,國人應該了解的中國傳統節日
    六月六也是布依族和瑤族的重大節日。3、七巧節 陰曆七月初七,也叫乞巧節,傳說是牛郎織女鵲橋相會的日子。民間一般在當晚擺供桌,女子乞巧,以求給予好的女工。也有青年男女談情說愛的,也稱為中國的愛情節。4、中元節 陰曆七月十五(有說十四日)又稱盂蘭節,主要是祭祀已亡故的先人,俗稱七月半、鬼節,有祭祀靈魂等民間習俗。5、地藏節 農曆七月三十日。地藏節」源自佛教 在過去,各地均有供奉地藏王的廟宇,每年七月三十,善男信女必往敬拜。
  • 農曆七月有什麼節日 七夕和鬼節了解一下
    現在是2018年農曆七月初二,關於這個月份在民間被稱之為「鬼月」,因為這個月有我國傳統的鬼節,除了鬼節之外七夕也在這個月中。   七夕節   七夕乞巧,這個節日起源於漢代,東晉葛洪的《西京雜記》有「漢彩女常以七月七日穿七孔針於開襟樓,人俱習之」的記載,這便是我們於古代文獻中所見到的最早的關於乞巧的記載。   後來的唐宋詩詞中,婦女乞巧也被屢屢提及,唐朝王建有詩說「闌珊星鬥綴珠光,七夕宮娥乞巧忙」。
  • 農曆七月十四,廣西人過「鬼節」,為什麼一定要吃鴨子?
    農曆七月十五是傳統的中元節,中元節是本是祭祀地官的節日。古人以七月十五為地官生日,故定為中元節。到後來,民間又流傳七月十五地府開們放鬼魂的傳說,於是,中元節漸漸就有了「鬼節」的意味。廣西過的「鬼節」不是在農曆七月十五,而是在農曆七月十四,為什麼要提前一天呢?這裡有一個傳說——以前廣西老百姓也在農曆七月十五過節。到宋朝末年,南方戰亂,廣西老百姓正準備過中元節,聽聞元軍大舉進攻嶺南,為避戰亂,只好提前一天過節了。後來便一直延續下來。在廣西,中元節是個重大的節日。
  • 鬼節是7月14還是15?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傳統風俗禁忌
    鬼節是7月14還是15?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中華民族慎終追遠、緬懷故人寄託哀思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也稱之為「鬼節」,但是在南方有些地方農曆七月十四被稱為鬼節,這是為什麼呢?鬼節是7月14還是15?整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傳統風俗禁忌。》》》推薦閱讀:中元節和上元節有什麼區別?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是什麼意思?
  • 為何民間把農曆七月中稱為「鬼節」?
    又到農曆七月半,也就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鬼節」,其實原本農曆七月十五是祭祀地官的節日,道教和民間把這天稱為中元節。對於鬼節的的傳統傳說,在民間有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的說法,到了農曆七月十四午夜就是「鬼門大開」的時候(所以在南方,尤其是廣東、廣西兩廣地區都把七月十四稱為鬼節),此後直到農曆七月三十鬼門才慢慢地關上。農曆七月半不僅僅是道教傳統的中元節,還是佛教的盂蘭盆節,中元節和盂蘭盆節都差不多,都是「感恩」先人在生前對後輩的養育之恩。
  • 中國傳統節日-中元節·七月半
    中元節,俗稱鬼節,七月半,有稱亡人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是我國最重要的祭祀節日之一。傳說該日地府放出全部鬼魂,民間普遍進行祭祀鬼魂的活動。凡有新喪的人家,例要上新墳,而一般在地方上都要祭孤魂野鬼,所以,它整個兒是以祀鬼為中心的節日,系中國民間最大的祭祀節日之一。
  • 農曆七月半,這個節日你知道多少?
    今天就是農曆七月十五了,民間俗稱「七月半」,這一天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也是佛家所說的「盂蘭盆節」,而且,還是傳說的「
  • 鬼節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 七月半在南北方不是同一天
    在我國古代是非常重視祭祀這件事的,說起民間祭祀,大家一定會想到七月半鬼節,但是在民間的說法中,有人過七月十四,有人過七月十五,到底哪一天才是真正的鬼節呢?   從日曆上來看,鬼節確實是在七月十五,據了解鬼節有的地方習慣是七月十五,有的習慣是七月十四,比如廣東地區比較多的習慣是七月十四為鬼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