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不僅僅是一個「鬼節」

2020-12-24 道家文化漫談

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人們選擇在這一天來祭奠先祖,並通過供奉果腩、燒紙錢、放河燈等儀式來表達對先人的緬懷,它也是中華民族對孝道的一種傳承。民間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同時中元節還被稱為「鬼節」。除了民間的習俗,中元節在道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在道教的眾多節日裡有「三元五臘」之說,三元日分別是正月十五日上元日,七月十五日中元日和十月十五日下元日。它們對應的節日就是元宵節、中元節和下元節。三元是道教三官大帝「三官」的別稱,三官大帝的神仙信仰歷史悠久,自東漢張道陵天師創立天師道時就有祭祀天、地、水三官的傳統,農曆七月十五日為中元二品地官赦罪清虛大帝的聖誕,道教認為在這一天地府廣門打開,地官對鬼眾進行考校並赦罪。

根據道教《修行記》記載:「七月中元日,地官降下,定人間善惡,道士於是夜誦經,餓鬼囚徒,亦得解脫。」七月十五這一天,地官會為眾鬼赦罪,同時也在考校人間的善惡。因此在中元節這一天,各地道觀的道士們都會舉行各種普渡法會,以三牲五果普度十方孤魂野鬼,既是慶賀地官大帝的聖誕,也是以此來緬懷先輩,感恩現在幸福生活來之不易。

在中元節這一天,民間會舉行各種儀式來緬懷先祖,首先就是放河燈,河燈也叫「荷花燈」。「太液澄波鏡面平,無邊佳景此宵生。滿湖星鬥涵秋冷,萬朵金蓮徹夜明。」所謂河燈,就是用三寸長寬的正方形厚紙做燈底,另用蘆柴一根,長約三寸,中間穿一個眼,裝竹籤,釘在燈底,再用紅白紙折成四方形,把燈底四麵糊好,中間置放油紙捻,大多做成荷花形狀。

燈在道教也是供奉神明的一種供品,是五供之一,燃燈可以上至無極之天,下通九幽冥界,是一種無上的功德。按道教及民間的說法,水燈是為了給那些屈死冤魂引路的。放河燈這種民間習俗在很多古籍上都有記載,《金陵歲時記》中有記載:「中元金陵人家,延僧舟次誦經,剪五色紙為荷花燈,沿水放之,俗稱齋河孤。」民間百姓通過放河燈來表達對逝去親人的悼念,對活著的人們祝福。

中元節已是初秋,古時人們也會選擇這一天祭祀大地,在農業社會,土地是勞動人民賴以生存的根本,不同地區的人們會在中元節這一天舉行各種習俗來祭祀土地,祈求豐收。「朝朝風雨過中元,已熟之禾未易存。正是忙時人卻暇,且偷佳節倒芳尊。」像在山西地區會「七月十五日祀祖先,薦麻谷,先一日掛紙馬于田間以迎秋收。」或者是「中元,農夫以麥屑為貓虎及諸五穀之形,祭於隴畝,名行田。」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很多地區還有放孔明燈的習俗。孔明燈又叫天燈,所以也把這種習俗叫做放天燈,人們在這一天放天燈其實和放河燈一樣,都是表達了對先人的一種緬懷,同時也是對未來美好生活的一種祈盼。

時至今日,中元節已然成為我國傳統文化不可分割的一部分,它既是一個緬懷先人的節日,也是對中華文化的一種傳承。

本期就為大家介紹到這裡,了解更多的道教文化知識,歡迎大家關注。

(圖片來自網絡,如侵刪)

相關焦點

  •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鬼節要注意什麼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因為中國古代認為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一天,鬼門zhi大開,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稱為鬼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並被囚禁在地獄中的悲慘鬼魂出地獄,短期流浪,享受人間鮮血和美食。因此,人們叫七月鬼月。
  •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七月十五鬼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氣息。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所以人們稱農曆七月為鬼月,七月十五日為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同時又被定為道家的中元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是什麼?為何有「鬼節」之稱
    據說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國傳統的中元節,很多人都說這一天是鬼門大開的日子,所以也有鬼節之稱,為什麼中元節被稱為鬼節呢?這個節日究竟是怎麼來的呢?主要風俗又是什麼呢?今天小編就跟大家具體說一說,中元說法來自於道教,道教分為天地水三官,三官又稱三元以農曆正月十五,七月十五和十月十五月為三官神誕,在古書中記載,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七月十五中元節真是中國的「鬼節」嗎
    在中國就有很多與鬼有關的節日,因為各地風俗不同,分別有七月十五中元節,清明節(公曆四月初),三月三,十月初一等。除了眾所周知的清明節,其他鬼節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最為有名。陰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正月十五日中國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七月十五日中國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中國稱下元節,祭祀祖先。
  • 農曆七月半為何被稱之為「中元節」或「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日這一天被稱之為中元節,對於這個稱呼也是現在在知道。以前,在我們這裡都把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或者「鬼節」。在這個傳統節日的主要活動為祭祖,緬懷先人。為何要把陰曆七月十五這一天稱之為中元節或者鬼節。
  • 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的來歷及風俗活動
    七月十四號是什麼節日?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為了紀念誰?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是中國一年一度的「鬼節」中元,佛教中稱為「盂蘭節」。但是在很多地區,中元中元節從七月十四就開始了,反而在七月十五很平淡,那麼,七月十四是中元節嗎?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上香祈福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上香祈福2020年9月2日,陰曆七月十五,為中國民間傳統節日,俗稱鬼節,道教稱為中元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中元節是儒、釋、道三教一源的華夏民族傳統的節日。中元節的來歷與道教有關。道家有三官,天官、地官、水官、謂天官賜福,地官赦罪,水官解厄。
  • 農曆七月為什麼是鬼月 這和中元節有很大關係
    在民間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這個月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禁忌事情,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記好,至於為什麼是鬼月這還和中元節有關。   相傳,從每年農曆的七月一日起,陰間的鬼門就會打開並且一直保持這種開放狀態到三十日才會再度關閉。所以整個的農曆七月直接被稱為了鬼月。
  • 【民俗文化】農曆七月的「鬼節」——中元節即將到來,這些風俗禁忌...
    此刻,我們進入農曆七月——也是我國傳統民俗中「鬼月」已接近半月,農曆七月七月中,最引人注意被稱為的「七月半」/「鬼節」的中元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即七月半),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
  • 鬼節是七月十四還是十五 七月半在南北方不是同一天
    在我國古代是非常重視祭祀這件事的,說起民間祭祀,大家一定會想到七月半鬼節,但是在民間的說法中,有人過七月十四,有人過七月十五,到底哪一天才是真正的鬼節呢?   從日曆上來看,鬼節確實是在七月十五,據了解鬼節有的地方習慣是七月十五,有的習慣是七月十四,比如廣東地區比較多的習慣是七月十四為鬼節。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什麼節 中元節又稱什麼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是什麼節 中元節又稱什麼節傳統習俗有哪些  中元節 ,俗稱鬼節、七月半、施孤、地官節或齋孤,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地區七月十四),與上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以及海外華人地區的傳統文化節日,民間有祀亡魂、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
  • 為何民間把農曆七月中稱為「鬼節」?
    又到農曆七月半,也就是中國民間傳統的「鬼節」,其實原本農曆七月十五是祭祀地官的節日,道教和民間把這天稱為中元節。對於鬼節的的傳統傳說,在民間有農曆七月初一「鬼門開」的說法,到了農曆七月十四午夜就是「鬼門大開」的時候(所以在南方,尤其是廣東、廣西兩廣地區都把七月十四稱為鬼節),此後直到農曆七月三十鬼門才慢慢地關上。農曆七月半不僅僅是道教傳統的中元節,還是佛教的盂蘭盆節,中元節和盂蘭盆節都差不多,都是「感恩」先人在生前對後輩的養育之恩。
  • 七月十五中元節習俗
    中元節與清明節、寒衣節並稱為三大鬼節。源於上古時代的春秋二祭;春為清明,秋為中元。自上古幹支曆法的制定,敬天法祖與祭祀文化就成為了中元節的元素,是超度歷代宗親、普度亡魂的重要時節。七月十五中元節是地官大帝校籍三界眾生罪過之日, 特別是這天太乙救苦天尊大開慈悲之門,對一切孤魂等眾凡能到經壇聞經聽法,都早的超拔,出離無邊苦海,託生好善之家。在道教視野中,中元節是下半年陰陽態勢、氣運起伏的重要節點。
  •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中元節的習俗禁忌盤點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
  • 為什麼七月十四是鬼節 民間關於中元節有兩個日子
    在很多地方鬼節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其實關於鬼節,還有一些地方是過七月十四的,為什麼七月十四是鬼節呢?   據查,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四,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五,都叫中元節,即鬼節。   南方人之所以在七月十四過節,是因為以前外敵入侵,為了避免因過節而被敵人一網打盡,先人們就把節日提前了一天。   陰曆七月十五是鬼節,但是七月十四是最兇的,七月十五到了晚上鬼門就要關,農曆七月是鬼月,有的地方七月初一到十五都可燒紙,但七月十五是正日子。
  • 鬼節七月半到底是十四還是十五
    中國傳統節日鬼節七月半,又叫中元節,顧名思義肯定與鬼有關。另外還有上元節,在每年農曆的正月十五,還有農曆十月十五的下元節。這一切都起源於道教的「三元說」,正月十五日為上元節,七月十五日為中元節,十月十五日為下元節。
  •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中元節的習俗禁忌盤點(4)
    中元節是什麼節?中元節為什麼又叫鬼節?2019年8月15日農曆七月十五,星期四,可能很多人都會覺得這是平常的一天,但也會有少數人在這一天告誡子女、孩童晚上不要出門,甚至會有燒紙祭祀祖先的現象。這一天稱之為七月半中元節。那麼,中元節是什麼節了,關於中元節有哪些傳統習俗和禁忌呢?
  • 七月十五中元節,中元節是怎麼由來的?中元節有什麼傳統習俗
    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中元節也是中元七炁赦罪地官洞靈青虛大帝聖誕日(誕辰),中元節,即七月半祭祖節,又稱施孤、鬼節、齋孤、地官節,節日習俗主要有祭祖、放河燈、祀亡魂、焚紙錠等。中元節由上古時代「七月半」農作豐收秋嘗祭祖演變而來。
  • 農曆七月半,中元節鬼節禁忌的七問七答,默默記住了
    農曆7月14或7月15是中華民族的傳統節日中元節,其實,「七月半」才是我們民間習慣的稱呼,源自上古時期,只是後來各大宗教為了順應民俗,紛紛創建了自己的說法,如道教把「七月半」說成是「中元節」,佛教把「七月半」說成是「盂蘭盆節」。當然,不同叫法就有不同做法,但都是針對去世的人。
  • 農曆七月十五,為啥是鬼節?
    這幾天,在東北街頭都會看到燒紙的,因為七月十五鬼節馬上就要到了。那麼,農曆七月十五為啥是鬼節呢?這幾天,街頭燒紙的人特別多,因為明天就是七月十五,中國人所稱的鬼節。七月十五是鬼節,緣於一個印度的傳說。相傳,在印度有一位心地善良的少年,名字叫做目連。他的母親叫做青提夫人,家中甚富,然而吝嗇貪婪,兒子卻極有道心且孝順,不讓母親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