農曆七月為什麼是鬼月 這和中元節有很大關係

2020-12-14 今日臨沂

  在民間農曆七月被稱為鬼月,這個月有很多事情是不能做的,也就是大家所說的禁忌事情,這一點大家一定要記好,至於為什麼是鬼月這還和中元節有關。

 

  相傳,從每年農曆的七月一日起,陰間的鬼門就會打開並且一直保持這種開放狀態到三十日才會再度關閉。所以整個的農曆七月直接被稱為了鬼月。

 

  那麼為什麼鬼門要在農曆的七月開啟呢?為什麼單單是農曆的七月,而不是其他的月份呢?

 

  據說,農曆的七月被稱作是鬼月,主要是因為中元節。

 

  中元節又稱鬼節,佛教稱之為盂蘭盆節。是我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之一。

 

  中元節的時間是每年的七月十五,農曆七月十五日俗稱七月半,(部分在七月十四日)。

 

  並且每年的農曆七月不僅僅是民間的鬼節,又恰逢道家的中元節、佛教的盂蘭盆節,多鍾風俗和一。其中的原因錯綜複雜而又互相影響互相滲透。

 

  另外除了中元節,我們還將正月十五的上元節、十月十五的下元節與之並稱為三元。

 

  所以雖然整個七月都被稱之為鬼月,但是與我國的祭祀文化相聯繫了之後,很多的傳說在看起來就沒有字面上來的那般恐怖了。

 

  鬼節的傳統習俗介紹:

 

  吃鴨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這天,全國很多地方都會選擇吃鴨子。為什麼呢?原來「鴨」就是「壓」,取其諧音,吃鴨子是為了壓住鬼魂,東莞人一般會吃蓮藕煲鴨。

相關焦點

  • 中元節由來習俗丨農曆七月為啥叫鬼月?為何在中元節這天超度亡靈
    農曆七月,民間稱為「鬼月」,由此衍生出很多怪力亂神的習俗與傳說。七月初一:閻王打開鬼門,放出餓鬼,來到人間獲得短暫時間的自由。七月初七:牛郎織女鵲橋相會,說的也不是人間的事兒。目蓮按照經中指示,每年農曆七月十五,用盂蘭盆盛珍果素齋供奉母親。為紀念目蓮的孝心,佛教徒有了「盂蘭盆會」的傳統,供奉食物及焚燒冥紙,讓無主孤魂飽吃一頓。《目連救母》在中國流傳甚廣,還被搬上了壁畫和傳統戲曲舞臺。
  • 為什麼農曆七月是鬼月 因為這個月鬼門關大開
    在我國,從古至今七月一般都不做大事,因為人們把這個月稱為鬼月,在鬼月期間是有很多忌諱的事情需要大家了解,這一點一定記住。   從農曆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血食,所以人們稱七月為「鬼月」。
  •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 七月十五中元節鬼節要注意什麼
    農曆七月十五為什麼是鬼節因為中國古代認為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是一年中陰氣最重的一天,鬼門zhi大開,已故祖先可回家團圓,所以稱為鬼節。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打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並被囚禁在地獄中的悲慘鬼魂出地獄,短期流浪,享受人間鮮血和美食。因此,人們叫七月鬼月。
  • 淺談:農曆七月(鬼月)不可不知的禁忌!
    進入了農曆七月,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
  • 【民俗文化】農曆七月的「鬼節」——中元節即將到來,這些風俗禁忌...
    此刻,我們進入農曆七月——也是我國傳統民俗中「鬼月」已接近半月,農曆七月七月中,最引人注意被稱為的「七月半」/「鬼節」的中元節」,也有說法中元節是在農曆七月十四。
  • 農曆七月:鬼月到了,這些禁忌千萬不要犯!(不可不知)
    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人們普遍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當然「鬼月」傳說種種是否有科學依據,我們暫且不討論,畢竟這世上很多東西也是科學無法解釋和驗證的,作為一種民俗,我們還是要透過現象看本質,保持恭敬心,正確對待。
  • 農曆七月俗稱鬼月,你知道中元節有哪些習俗嗎?
    每年的農曆七月十五是中元節,俗稱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同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上元節、中元節、下元節合稱「三元」,是中國的傳統節日。農曆正月十五日稱上元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
  • 農曆七月十五中元節,不僅僅是一個「鬼節」
    農曆七月十五是我國的傳統節日中元節,人們選擇在這一天來祭奠先祖,並通過供奉果腩、燒紙錢、放河燈等儀式來表達對先人的緬懷,它也是中華民族對孝道的一種傳承。民間將農曆七月稱為「鬼月」,同時中元節還被稱為「鬼節」。除了民間的習俗,中元節在道教也是一個非常重要的節日。
  • 為什麼七月十四是鬼節 民間關於中元節有兩個日子
    在很多地方鬼節是在農曆七月十五這一天,其實關於鬼節,還有一些地方是過七月十四的,為什麼七月十四是鬼節呢?   據查,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四,北方人過的節是七月十五,都叫中元節,即鬼節。   南方人之所以在七月十四過節,是因為以前外敵入侵,為了避免因過節而被敵人一網打盡,先人們就把節日提前了一天。   陰曆七月十五是鬼節,但是七月十四是最兇的,七月十五到了晚上鬼門就要關,農曆七月是鬼月,有的地方七月初一到十五都可燒紙,但七月十五是正日子。
  • 中元節是農曆七月十五還是七月十四?都有什麼傳統習俗?
    中元節,俗稱鬼節、施孤、七月半,佛教稱為盂蘭盆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都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各國的傳統文化節日,絕大部分華人都將中元節定在農曆七月十五日。中元節是本土文化的產物,源於華夏民族的孝道,七月十五原是小秋,有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清乾隆《普寧縣誌》言:「俗謂祖考魂歸,鹹具神衣、酒饌以薦,雖貧無敢缺」,而海外華人華僑則會藉此節日寄託對祖先的哀思和故鄉的思念,也會寄批銀回家以盡孝。
  • 七月十五中元節 鬼門開第三
    農曆七月,是我國民俗傳說中的「鬼月」,現在已經進入農曆七月,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但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民間認為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 農曆七月鬼門開
  • 中元節,孟蘭盆節,七月半,你真的知道農曆七月十五的來源嗎?
    中元節,孟蘭盆節,地官節,七月十四,祭祖節,鬼節,施孤,亡人節,七月半,各地各種說法都有些差異,今天帶大家了解一下農曆七月十五的說法。"三元"的來歷說明說起中元節,自然讓大家想到上元和下元,這在簡單介紹一下道教有所謂天官、地官、水官,合稱三官,這三位是玉帝派駐人間的代表,每年都要考察人間的善惡,向上天匯報。
  • 農曆七月不能剪頭髮嗎 這是一項流傳的禁忌
    農曆七月在民間被稱作鬼月,至於為什麼這樣稱呼,或許是因為七月十五中元節的原因,而且在這個月中有很多禁忌事項是不能做的,剪頭髮就是其中之一。   在我國古代,有些地區的人認為只有死去的人才會在下葬時剪掉頭髮。   所以如果人們在鬼門大開的農曆七月剪了頭髮就很容易引起鬼魂們的注意。
  • 古代的七月為什麼成為「鬼月」?有什麼活動?
    現如今,我們只知道中元節,其實在古代整個七月都是「鬼月」,往往在七月人們會做出一些「渡鬼」的舉動,在古代的很多記載中大部分與鬼相關的故事都是發生在七月,傳說在這一天不能吹口哨,不能從背後叫人名字,古人到底怎麼度過七月呢?
  • 農曆七月十五眾中元節,為什麼在民間又被稱為「鬼節」?
    每年農曆七月十五,七月半,是我國的中元節,俗稱為「鬼節」,這一天是道教的中元節也是佛教舉行盂蘭盆會的日子。那麼鬼節究竟是個什麼樣的節,你知道嗎?「鬼節」由來正月十五日漢族稱上元佳節,乃慶元宵,古已有之;七月十五日漢族稱中元節,祭祀先人;十月十五日漢族稱下元節,乃食寒食,紀念賢人。中元節在農曆七月十五日,部分在七月十四日。原是小秋,有若干農作物成熟,民間按例要祀祖,用新米等祭供,向祖先報告秋成。
  • 七月初一:鬼月到,這些禁忌千萬不能犯!(不可不知)
    農曆七月,是民俗傳說中的「鬼月」。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大帝赦罪之節日。民間有言:「七月初一鬼門開,七月十四鬼亂竄」。人們普遍認為七月是「鬼月」,夜晚、野外陰氣重,中元節前後更甚,尤其是七月十四的晚上。
  • 農曆七月(鬼月)的禁忌!誦念《地藏經》 威力很大! 轉一次等於《地藏經》1萬次功德!
    現在已經進入了農曆七月,七月十五是中元節,本是祭祀祖先超度亡魂、地官赦罪之節日。
  • 農曆七月是鬼月嗎 這個月有很多事情要小心
    現在正是2018年的農曆七月份,這個月自古以來就被稱為是鬼月,更是有很多傳說為這個月披上了一層神秘的面紗,那麼鬼月這個名字是如何得來的呢?   農曆七月,是我國民俗傳說中的「鬼月」。傳說很多,最主要的是閻羅王於每年農曆七月初一,打開鬼門關,放出一批無人奉祀的孤魂野鬼到陽間來享受人們的供祭。
  •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
    七月十五鬼節(中元節)九大禁忌七月十五鬼節與除夕、清明節、重陽節三節是中國傳統的祭祖大節,也是流行於漢字文化圈諸國的傳統文化節日。中元節有放河燈、焚紙錠的習俗。相傳,每年從七月一日起閻王就下令大開地獄之門,讓那些終年受苦受難禁錮在地獄的冤魂厲鬼走出地獄,獲得短期的遊蕩,享受人間氣息。過去,人們在這天晚上除拜祭自己的祖先外,還準備一些菜餚、酒、飯、金銀衣紙之類到路口去祭祀鬼神,所以人們稱農曆七月為鬼月,七月十五日為鬼節,佛教稱為盂蘭盆節,同時又被定為道家的中元節,是我國三大冥界重要節日之一。